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3799发布日期:2019-01-29 17:0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特别地涉及洗碗机、洗衣机等。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可以购买的家用电器(特别是洗碗机、洗衣机等)具有供水单元,该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路以用于供应水,特别是用于从饮用水网络中供应饮用水。也就是说,家用电器设置有通常与供水网络或公共服务水网络相连的水连接端口。所述连接通常利用输水软管实现,其通入家用电器中并且通常在内部(即在家用电器或其壳体内部)与(内部)输水管路或管子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的阀或致动元件控制水的流入或供应。也就是说,水供应部特别包括软管以及所谓的进水阀或致动元件,该软管包括内部输水管路。

出于卫生的原因,所述水供应部必须与可能会被污染的内部水回路分离或分开,也就是与工艺用水分离或分开,并因而必须与内部工艺用水管路等分离或分开。这通常是利用所谓的自由气隙来实现的。

因此,水供应部,也就是终止于排水口处的供水管路,利用(自由)气隙从将要通过流入的水桥接的内部管路系统(特别是从内部供水系统的进水口)分开并由此分离。所述分离或系统分开由法律特别地规定。

将从水供应部的排水口流出但未达到(也就是到达)内部供水系统的进水口(即错过后者)的水称作是所谓的溢流水,并且将溢流水在内部收集起来且主要用于机器中的其它任务,例如用于硬水软化器的离子交换材料的再生。在此,通过储存在水收集容器中的计量的水(特别是所谓的溢流水)将来自盐容器的盐水从再生计量单元移除,并带入到离子交换器中。

除了特别节能的操作以外,对于洗碗机或家用电器的要求还在于溢流水的进入量,其不能超过流入水的5%。

在很多情况中,水供应部,也就是具有排水口的供水管路具有大致竖直向下定向的分段,该分段后面是(自由)气隙。当将进水关断时,也就是当将水流关闭时,水会由于水的特性(特别是水的表面张力)而仍然留在这个分段(即供水管路的端部分段)中,同时排水口仍然充满着水。然而,尤其是在硬水的情况中,这些水中的一些会随着时间(即经数小时、数天或数周)而蒸发,使得出现钙质沉积物并主要在排水口处积聚。

这些不利的沉积物倾向于使水的射流转向,也就是使从排水口流出的水转向,使得产生溢流水的程度逐渐增大,即位于气隙的端部处的水不流入内部供水系统(也就是内部管路系统)的进水中的程度逐渐增大。这也与机器中未软化水的不利的、增加的积聚有关,因为只有被进水口接收的水才会被供应给软化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其至少部分地消除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特别是对于水流扰动具有更高的操作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供水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二开口被设计成用于使空气流入供水管路中的进气口。

利用所述的手段,可以确保的是,即使在使用第一致动元件(或者更特别地使用进水阀)将供水管路关断或关闭以后,水不会留在供水管路中,至少不会留在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的区域中,即正好位于第一开口(也就是排水口)上游的区域。借助于有利的第二开口,也就是进气口,空气可以流入供水管路中,以便供水管路中的水,也就是正好位于第一开口(也就是排水口)的上游的水可以流出。

在没有所述的有利的第二开口(也就是进气口)的情况下,在供水管路中第一开口的上游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降低,其与水的表面张力一起尤其会防止水流出。利用创新的第二开口(也就是进气口),空气现在流进了水管中,以使得重力允许水流出管外。这确保了没有积水留在第一开口处并且不会由于蒸发而形成钙质沉积物,并且不再会产生溢流水。本发明(从开始)有效地预防了这一点。

可以想到的是,设计成进气口的第二开口位于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内,和/或由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包围或围绕。例如,空气管等因而可以终止于供水管路的端部区域(也就是排水口的区域中)并且可以沿着第一致动元件的方向在供水管路中/内部对齐/设置或穿过供水管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特别地通过由水的重量而形成的降低的压力而将空气有利地在排水口“后面”传导/引导/传输,以使得在通过第一致动元件将供水管路关闭以后,水继而有利地流出。如果合适的话,所述的空气管或空气管路可以设计成(很细的)毛细空气管,其中特别地,由于水相对于空气的不同的特性(如粘度,等等),水仅能流入毛细空气管有限的程度,或者可能根本无法流入毛细空气管。

第一开口优选地与第二开口分开/独立地设计,和/或在供水管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设置间距,和/或将设计成进气口的第二开口设置在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和第一致动元件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排水口“后面”的有利的空气流入,以使得在通过第一致动元件关闭供水管路之后,水继而有利地流出。

供水管路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锥形的喷嘴分段,和/或水喷嘴,其包括排水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有利的喷水,以使得例如几乎不产生任何溢流水,也就是说,流入的水桥接起了待桥接的内部管路系统的(自由)气隙,也就是说,它作为有利的喷水到达了内部供水系统的进水口并且在大部分到达了进水口,且可以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作为工艺用水在内部使用,也就是继续向前流动。

在本发明的有利变体中,第一致动元件和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之间的供水管路具有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对齐的至少一个管路分段,这也改善了水的引导。

管路分段优选地至少包括喷嘴分段和/或设计成进气口的第二开口。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改进方案中,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元件,特别是出于关闭和/或打开设计成进气口的第二开口的目的的关闭元件/关闭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的是,在正常操作下,也就是当第一致动元件打开时,没有水或几乎没有任何水可以从进气口溢出并导致水的损失(也就是溢流水)。

第二致动元件(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优选地设计成围绕枢转轴枢转的翼片,特别地,该翼片的枢转轴布置在翼片的第一端部区域上,和/或沿竖直方向观察时,该枢转轴布置在翼片的顶部处,和/或该枢转轴布置在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开口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水压,和/或另一方面通过重力可以实现第二致动元件或翼片的操作的有利的自动模式。

第二致动元件(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和/或能够围绕枢转轴枢转的翼片优选至少部分布置在供水管路的内壁上。因此,该第二致动元件(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可以在水流入时有利地通过水压进行调整,特别地,后者关闭进气口,如果合适的话,通过密封元件等关闭进气口。

第一开口的第一横截面例如大于第二开口的第二横截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花太多力气地确保在正常操作中,当第一致动元件打开时,尽可能少的水,或者没有水,或者几乎没有任何水可以从进气口溢出并导致水的损失(也就是溢流水)。

有利的是,在进气口和/或供水管路的外侧上设置有管道和/或引导元件。所述的管道和/或引导元件可以设计成空气管道/引导元件和/或水管道/引导元件。因此,流入的空气和/或溢出的水可以被导向和引导。溢出的水例如可以有利地被朝着其它溢流水引导,也就是朝着溢流水储存器等导向/引导。

例如,已经将水软化器配置在家用电器(例如洗碗机)中。通常,它们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包含粒状离子交换材料的交换罐、盐容器以及布置在盐容器上方的储存罐,该储存罐出于再生的目的而向盐容器中分配一定量的水,其中,盐水从盐容器中进入交换罐中。

打开的储存罐例如具有溢流口并且与来自于自由气隙的溢流水维持在完全相同的水平。借助于液体静压力均衡,通过电磁阀等控制来进行水的移位。

通常,这些部件,特别是水储存罐、气隙等现在已经容纳在所谓的横向进给袋中(例如参见de4216292),其通常横向地布置在机器壳体的内部以节省空间。

当前市面上可购买到的为所谓的横向袋,其在一个单元中包括再生计量单元、软化器和盐容器。所述的单元通常被整合在家用电器的侧壁中。但是,这里的缺点在于为了保证整合在横向进给袋中的部件的可靠性,相对较高的检验成本则是必要的。另外,由于空间的原因,通常会使用相对较小的盐容器。此外,横向进给袋必须适应各种类型的家用电器。这种横向进给袋为现有技术,例如记载于de10212250b4中。

横向进给袋和/或具有软化器部件的单元优选地至少包括供水管路,和/或至少部分的供水单元,和/或第一致动元件(特别地为进水阀),和/或至少部分的工艺用水单元,和/或分离单元(特别是气隙),和/或设计成排水口的第一开口,和/或设计成进气口的第二开口,和/或第二致动元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清洁家居用品的家用电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结合后者对其进行了更加详细地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供水管路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7,其中,该第二开口7被设计成用于使空气流入供水管路2中的进气口7。

利用所述的手段,可以确保的是,即使在使用第一致动元件3(或者更特别地使用进水阀)将供水管路2关断或关闭以后,水不会留在供水管路2中,至少不会留在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的区域中,即正好位于第一开口6(也就是排水口6)上游的区域。借助于有利的第二开口7,也就是进气口7,空气可以流入供水管路2中,以便供水管路2中的水,也就是正好位于第一开口6(也就是排水口6)的上游的水可以流出。

在没有所述的有利的第二开口7(也就是进气口7)的情况下,在供水管路2中第一开口6的上游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降低,其与水的表面张力一起尤其会防止水流出。利用创新的第二开口7(也就是进气口7),空气现在流进了水管中,以使得重力允许水流出管外。这确保了没有积水留在第一开口6处并且不会由于蒸发而形成钙质沉积物,并且不再会产生溢流水8。本发明(从开始)有效地预防了这一点。

可以想到的是,设计成进气口7的第二开口7位于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内,和/或由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至少部分地包围或围绕。例如,空气管等因而可以终止于供水管路2的端部区域(也就是排水口6的区域中)并且可以沿着第一致动元件3的方向在供水管路2中/内部对齐/设置或穿过供水管路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特别地通过由水的重量而形成的降低的压力而将空气有利地在排水口6“后面”传导/引导/传输,以使得在通过第一致动元件3将供水管路2关闭以后,水继而有利地流出。如果合适的话,所述的空气管或空气管路可以设计成(很细的)毛细空气管,其中特别地,由于水相对于空气的不同的特性(如粘度,等等),水仅能流入毛细空气管有限的程度,或者可能根本无法流入毛细空气管。

第一开口6优选地与第二开口7分开/独立地设计,和/或在供水管路2的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7之间设置间距,和/或将设计成进气口7的第二开口7设置在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和第一致动元件3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排水口6“后面”的有利的空气流入,以使得在通过第一致动元件3关闭供水管路2之后,水继而有利地流出。

供水管路2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锥形的喷嘴分段16,和/或水喷嘴,其包括排水口6。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有利的喷水,以使得例如几乎不产生任何溢流水8,也就是说,流入的水桥接起了待桥接的内部管路系统的(自由)气隙5,也就是说,它作为有利的喷水到达了内部供水系统的进水口并且在大部分到达了进水口,且可以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作为工艺用水在内部使用,也就是继续向前流动。

在本发明的有利变体中,第一致动元件3和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之间的供水管路2具有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对齐的至少一个管路分段4,这也改善了水的引导。

管路分段4优选地至少包括喷嘴分段16和/或设计成进气口7的第二开口7。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改进方案中,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元件18,特别是出于关闭和/或打开设计成进气口7的第二开口7的目的的关闭元件/关闭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的是,在正常操作下,也就是当第一致动元件3打开时,没有水或几乎没有任何水可以从进气口7溢出并导致水的损失(也就是溢流水8)。

第二致动元件18(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优选地设计成围绕枢转轴19枢转的翼片,特别地,该翼片的枢转轴19布置在翼片的第一端部区域上,和/或沿竖直方向观察时,该枢转轴19布置在翼片的顶部处,和/或该枢转轴19布置在第一致动元件3和第二开口7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水压,和/或另一方面通过重力可以实现第二致动元件18或翼片的操作的有利的自动模式。

第二致动元件18(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和/或能够围绕枢转轴19枢转的翼片优选至少部分布置在供水管路2的内壁上。因此,该第二致动元件18(特别地为关闭元件/阀)可以在水流入时有利地通过水压进行调整,特别地,后者关闭进气口7,如果合适的话,通过密封元件等关闭进气口7。

第一开口6的第一横截面例如大于第二开口7的第二横截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花太多力气地确保在正常操作中,当第一致动元件3打开时,尽可能少的水,或者没有水,或者几乎没有任何水可以从进气口7溢出并导致水的损失(也就是溢流水8)。

有利的是,在进气口7和/或供水管路2的外侧上设置有管道和/或引导元件。所述的管道和/或引导元件可以设计成空气管道20/引导元件和/或水管道/引导元件。因此,流入的空气和/或溢出的水可以被导向和引导。溢出的水例如可以有利地被朝着其它溢流水8引导,也就是朝着溢流水储存器9等导向/引导。

例如,已经将水软化器配置在家用电器(例如洗碗机1)中。通常,它们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包含粒状离子交换材料的交换罐11、盐容器12以及布置在盐容器12上方的储存罐9,该储存罐9出于再生的目的而向盐容器12中分配一定量的水,其中,盐水从盐容器12中进入交换罐11中。

打开的储存罐9例如具有溢流口21并且与来自于自由气隙5的溢流水8维持在完全相同的水平。借助于液体静压力均衡,通过电磁阀等控制来进行水的移位。

通常,这些部件,特别是水储存罐、气隙5等现在已经容纳在所谓的横向进给袋中(例如参见de4216292),其通常横向地布置在机器壳体的内部以节省空间。

当前市面上可购买到的为所谓的横向袋,其在一个单元中包括再生计量单元、软化器和盐容器。所述的单元通常被整合在家用电器的侧壁中。但是,这里的缺点在于为了保证整合在横向进给袋中的部件的可靠性,相对较高的检验成本则是必要的。另外,由于空间的原因,通常会使用相对较小的盐容器。此外,横向进给袋必须适应各种类型的家用电器。这种横向进给袋为现有技术,例如记载于de10212250b4中。

横向进给袋和/或具有软化器部件的单元优选地至少包括供水管路2,和/或至少部分的供水单元,和/或第一致动元件3(特别地为进水阀),和/或至少部分的工艺用水单元,和/或分离单元5(特别是气隙5),和/或设计成排水口6的第一开口6,和/或设计成进气口7的第二开口7,和/或第二致动元件18。

附图标记列表

1洗碗机

2水管路/供应

3阀

4端部

5气隙

6排水口

7进气口

8溢流水

9储存器/罐

10水管路/内部

11离子交换器

12盐容器

13阀

14洗碗机隔间

15水/剩余

16喷嘴

17扩散器

18翼片

19枢转轴

20空气管道

21溢流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