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壶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3774发布日期:2019-01-29 17:0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壶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壶除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壶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生活用的水壶,经常容易产生水垢,而我们用通常的办法无法去掉水垢。以前的方法是用化学药品来去除水垢,但化学药品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容易给我们身体带来其它的危害。此外,用化学药品来清理水垢也会给我们增加心理负担。但是如果不去除这些水垢,我们长期不断的将水垢喝进身体,容易使我们身体内产生结石、中毒和产生其它严重后果。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发明一种水壶除垢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壶除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壶除垢装置,包括外固定套,所述外固定套中固定有导水套,导水套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导水套上套装有涨紧水囊,涨紧水囊与导水套连通,涨紧水囊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有上压盘和下压盘,上压盘和下压盘都固定在导水套上;所述导水套的下端固定有叶片泵通水主轴,叶片泵通水主轴上方的导水套中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中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上端连接有透水盘,透水盘的上端固定有阀杆,阀杆的顶端固定有封水球,封水球封堵在凹槽一的进口处;所述叶片泵通水主轴的下端设置有泵体,泵体和叶片泵通水主轴上设置有进水管道,泵体上还开设有透水环槽,透水环槽与进水管道连通,泵体内部的叶片泵通水主轴上还固定有叶片;所述泵体的底端固定有水囊固定盘,水囊固定盘的下端固定有回转体,回转体内开设有通水管道,泵体通过出水管道与通水管道连通;所述水囊固定盘上通过水囊压片固定有内层水囊和外层水囊,内层水囊和外层水囊的下端都固定在水囊下固定板上,水囊下固定板固定在回转体的底端,外层水囊设置在内层水囊的外侧,外层水囊的外侧粘接有摩擦颗粒;所述回转体设置在内层水囊和外层水囊的内部,回转体的外圈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和回转体内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中设置有水压推杆,水压推杆上套装有弹簧二,弹簧二设置在回转体内,水压推杆远离回转体的一端粘贴在内层水囊的侧壁上,内层水囊与水压推杆粘接的位置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连通有单向阀一,单向阀一设置在水压推杆上;所述回转体的下端和水囊下固定板上设置有顶尖头,顶尖头滑动设置在回转体和水囊下固定板中,顶尖头与水囊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三,弹簧三设置在回转体内,顶尖头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二,单向阀二连通通水管道和顶尖出水管道,顶尖出水管道设置在顶尖头中,顶尖出水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外层水囊的外侧,其中顶尖头中还设有水囊泄水口,水囊泄水口的一端与顶尖出水管道连通,水囊泄水口的另一端连通水囊下固定板中的管路,水囊下固定板中的管路设置在内层水囊和外层水囊之间;所述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单向阀一中的弹簧和单向阀二中弹簧的弹力依次增强。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的外圈固定有大齿圈,大齿圈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齿轮,齿轮固定在转轴一上,转轴一的外侧套装有套管一,套管一穿过上压盘、下压盘、涨紧水囊固定在外固定套上,转轴一的顶端还固定有方头,方头设置在外固定套的上方,方头和外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弹簧四,弹簧四套装在转轴一上;所述涨紧水囊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涨紧水囊密闭连接,套管一从通孔中穿过;所述本装置还包括有方形扳手、套管二、转轴二和手动转盘,套管二内设置有转轴二,转轴二的顶端固定有手动转盘,转轴二的底端固定有方形扳手。

进一步的,所述涨紧水囊、内层水囊和外层水囊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除垢方便快速,环保无毒,能清除水壶内的水垢,解决了多年水壶除垢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水壶除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水壶除垢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水壶除垢装置清洗水壶的过程示意图一;

图8是水壶除垢装置清洗水壶的过程示意图二;

图9是水壶除垢装置清洗水壶的过程示意图三;

图中,1、水壶;2、外固定套;3、导水套;4、进水管;5、上压盘;6、下压盘;7、涨紧水囊;8、叶片泵通水主轴;9、凹槽一;10、弹簧一;11、透水盘;12、阀杆;13、封水球;14、泵体;15、透水环槽;16、进水管道;17、叶片;18、出水管道;19、水囊固定盘;20、回转体;21、水囊压片;22、内层水囊;23、外层水囊;24、摩擦颗粒;25、通水管道;26、导向柱;27、凹槽二;28、水压推杆;29、弹簧二;30、单向阀一;31、顶尖头;32、弹簧三;33、单向阀二;34、水囊泄水口;35、顶尖出水管道;36、套管一;37、转轴一;38、齿轮;39、大齿圈;40、方头;41、弹簧四;42、方形扳手;43、套管二;44、转轴二;45、手动转盘;46、水囊下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根据图1-9所示,一种水壶除垢装置,包括外固定套2,在外固定套2中固定有导水套3,导水套3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4,导水套3上套装有涨紧水囊7,涨紧水囊7与导水套3连通,涨紧水囊7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有上压盘5和下压盘6,上压盘5和下压盘6都固定在导水套3上;在导水套3的下端固定有叶片泵通水主轴8,叶片泵通水主轴8上方的导水套3中开设有凹槽一9,凹槽一9中设置有弹簧一10,弹簧一10的上端连接有透水盘11,透水盘11的上端固定有阀杆12,阀杆12的顶端固定有封水球13,封水球13封堵在凹槽一9的进口处;在叶片泵通水主轴8的下端设置有泵体14,泵体14和叶片泵通水主轴8上设置有进水管道16,泵体14上还开设有透水环槽15,透水环槽15与进水管道16连通,泵体14内部的叶片泵通水主轴8上还固定有叶片17;在泵体14的底端固定有水囊固定盘19,水囊固定盘19的下端固定有回转体20,回转体20内开设有通水管道25,泵体14通过出水管道18与通水管道25连通;水囊固定盘19上通过水囊压片21固定有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的下端都固定在水囊下固定板46上,水囊下固定板46固定在回转体20的底端,外层水囊23设置在内层水囊22的外侧,外层水囊23的外侧粘接有摩擦颗粒24;所述回转体20设置在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的内部,回转体20的外圈设置有导向柱26,导向柱26和回转体20内开设有凹槽二27,凹槽二27中设置有水压推杆28,水压推杆28上套装有弹簧二29,弹簧二29设置在回转体20内,水压推杆28远离回转体20的一端粘贴在内层水囊22的侧壁上,内层水囊22与水压推杆28粘接的位置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连通有单向阀一30,单向阀一30设置在水压推杆28上;所述回转体20的下端和水囊下固定板46上设置有顶尖头31,顶尖头31滑动设置在回转体20和水囊下固定板46中,顶尖头31与水囊下固定板46之间设置有弹簧三32,弹簧三32设置在回转体20内,顶尖头31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二33,单向阀二33连通通水管道25和顶尖出水管道35,顶尖出水管道35设置在顶尖头31中,顶尖出水管道35的出水口设置在外层水囊23的外侧,其中顶尖头31中还设有水囊泄水口34,水囊泄水口34的一端与顶尖出水管道35连通,水囊泄水口34的另一端连通水囊下固定板46中的管路,水囊下固定板46中的管路设置在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之间;所述弹簧一10、弹簧二29、弹簧三32、单向阀一30中的弹簧和单向阀二33中弹簧的弹力依次增强;

其中泵体14的外圈固定有大齿圈39,大齿圈39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齿轮38,齿轮38固定在转轴一37上,转轴一37的外侧套装有套管一36,套管一36穿过上压盘5、下压盘6、涨紧水囊7固定在外固定套2上,转轴一37的顶端还固定有方头40,方头40设置在外固定套2的上方,方头40和外固定套2之间设置有弹簧四41,弹簧四41套装在转轴一37上;在涨紧水囊7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涨紧水囊7密闭连接,套管一36从通孔中穿过;所述本装置还包括有方形扳手42、套管二43、转轴二44和手动转盘45,套管二43内设置有转轴二44,转轴二44的顶端固定有手动转盘45,转轴二44的底端固定有方形扳手42;

其中涨紧水囊7、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在本实施方案中,本装置和水壶1配套生产,当需要对水壶1进行除垢时,首先将水壶1的壶盖拿开,将外固定套2套装在水壶1的顶端,将进水管4接通自来水管;此时自来水会首先通过进水管4和导水套3进入到涨紧水囊7中,涨紧水囊7会被涨大,当涨大的涨紧水囊7的涨紧力大于弹簧一10的弹力时,自来水会将封水球13向下压动,使自来水通过透水盘11和进水管道16进入到泵体14内,然后通过出水管道18进入到通水管道25中,进入到通水管道25中的自来水首先会克服弹簧二29的弹力将水压推杆28向远离回转体20的方向推动,使水压推杆28向外侧推动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然后通水管道25中的自来水会克服弹簧三32的弹力,将顶尖头31向下推动,使顶尖头31顶住水壶1的内底壁,此时水囊泄水口34位于外层水囊23的外侧;再然后通水管道25中的自来水会克服单向阀一30中弹簧的弹力将单向阀一30打开,使自来水进入到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之间,进入到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之间的自来水会将外层水囊23向水壶1的侧壁推动,使外层水囊23外侧的摩擦颗粒24与水壶1的侧壁接触;最后通水管道25中的自来水会克服单向阀二33中弹簧的弹力将单向阀二33打开,使自来水进入到外层水囊23和水壶1的侧壁之间,与此同时自来水已经将涨紧水囊7涨大,使涨紧水囊7封堵住水壶1的顶端。在自来水通过泵体14时,由于叶片泵通水主轴8和叶片17固定,自来水只能带动泵体14旋转,泵体14会通过水囊固定盘19带动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旋转,外层水囊23外侧的摩擦颗粒24会与水壶1的侧壁接触摩擦,使摩擦颗粒24清除水壶1内壁上的水垢,通过本装置后的自来水最终会进入到外层水囊23和水壶1的侧壁之间,通过水壶1的倒水口流出。

当水壶1除垢完成后,首先关闭自来水的水源,将进水管4和自来水管分离,此时在弹簧一10的作用下封水球13返回原位置,涨紧水囊7内的自来水会在涨紧水囊7的挤压力作用下,将封水球13挤出凹槽一9的进口处,涨紧水囊7内的自来水会通过凹槽一9的进口处流出,这时涨紧水囊7不再封堵水壶1的顶端;与此同时在弹簧三32的弹力作用下,顶尖头31会向上运动返回原位置,此时水囊泄水口34通过水囊下固定板(46)中的管路连通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之间的自来水,内层水囊22和外层水囊23之间的自来水会通过水囊泄水口34流入到水壶1内,这时就可以将本装置从水壶1中拿出清洗,等待下一次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