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0300发布日期:2018-12-01 00:1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有些洗碗机同时还可以清洗蔬菜和水果等非餐具。洗碗机根据安装方式可分为台式、嵌入式、独立式、水槽式、抽屉式等。台式、嵌入式、独立式、抽屉式洗碗机等需要占用厨房空间,压缩厨房本就不大的空间。水槽式洗碗机对水槽改动较大,且成本较高,需要占用一个水槽作为清洗餐具或果蔬或海鲜的清洗槽。因此,现有的洗碗机或占用空间较大,或对厨房改动较大,或拆装不便。

公开号为cn2099650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家用水池式洗碗机,包括可翻转地安装在水池上的洗涤盖,固定于洗涤盖顶部的上旋喷管,及安装于水槽下方、洗涤盖外的循环水泵。上述文献中公开的技术中,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管道设于水槽下方,所以,依然存在对厨房改动较大且拆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占用空间、无需对厨房进行改动、拆装方便,同时减少对水的浪费的清洗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可拆卸地盖置于水槽上,并设有可与供水源连通的进水口;

洗涤机构,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适于对所述水槽中的待清洗物进行清洗;

还包括:

循环水机构,具有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的抽水装置,及与所述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循环水管;所述抽水装置向所述洗涤机构提供清洗液体。

所述循环水管的底部伸置于靠近所述水槽底部的位置处。

还包括设于所述循环水管上的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所述循环水管的水进行过滤。

所述第一过滤结构设于所述循环水管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一端端部。

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与所述循环水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为过滤网。

还包括增压装置,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并连通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洗涤机构之间,适于对来自所述进水口的水进行增压。

所述抽水装置为循环水泵。

所述抽水装置为所述增压装置。

所述洗涤机构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抽水装置连通和通过所述进水口与外接供水源连通。

在所述洗涤机构与所述抽水装置之间及所述洗涤机构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设有控制流体通断的阀门。

所述三通管采用二位三通阀。

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具有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的排水泵,与所述排水泵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排水管,及与所述排水泵出口端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适于与排水通道连通。

所述设备主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水泵入口端连通的排水连接口,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连接口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与所述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管上的第二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所述排水管的水进行过滤。

所述第二过滤结构设于所述排水管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一端端部。

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与所述排水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过滤网。

所述设备主体的形状可以在使用中完全覆盖所述水槽上敞口;且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设有可与所述水槽的顶面接触、对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水槽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的定位结构。

还包括适于放置于所述水槽中的碗篮。

还包括: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水机构及所述排水机构的运行;

操作面板,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表面,供使用者操作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循环水机构及所述排水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抽水装置入口端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可拆卸地盖置于水槽上,并设有可与供水源连通的进水口;洗涤机构,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适于对所述水槽中的待清洗物进行清洗;还包括:循环水机构,具有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的抽水装置,及与所述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循环水管;所述抽水装置向所述洗涤机构提供清洗液体。通过在设备主体中设置抽水装置,将循环水管与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并可延伸置于水槽中,当需要使用清洗设备时,只需将设备主体盖置于水槽上,与抽水装置连通的循环水管便会伸置于水槽中,从而可以与抽水装置配合将水槽中的清洗液体循环回至洗涤机构中,整个过程无需对水槽底部及周边进行改造,无需对厨房进行改动,且拆装方便,同时可以减少对水的浪费。

2.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所述循环水管的底部伸置于靠近所述水槽底部的位置处。这样可以将水槽中的洗涤水充分循环回至洗涤机构中。

3.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循环水管上的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所述循环水管的水进行过滤。这样可以使进入抽水装置的洗涤水为过滤后的洁净水,从而防止抽水装置堵塞损坏。

4.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所述第一过滤结构设于所述循环水管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一端端部。这样可以使得进入循环水管的洗涤水为洁净水,使循环水管内部更清洁,降低对循环水管的清洗频率。

5.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与所述循环水管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更便捷地更换或清洗第一过滤结构。

6.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增压装置,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并连通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洗涤机构之间,适于对来自所述进水口的水进行增压。一方面设置增压装置可以为洗涤机构提供足够的压力,从而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另一方面将增压装置设于设备主体中,可以便于对整个清洗设备的拆装。

7.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所述洗涤机构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抽水装置连通和通过所述进水口与外接供水源连通。这样只需要在洗涤机构上设置一个进口,即可实现与循环水及外接供水源连通。

8.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在所述洗涤机构与所述抽水装置之间及所述洗涤机构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设有控制流体通断的阀门。通过阀门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洗涤机构与抽水装置连通,和/或,与进水口连通。

9.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具有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中的排水泵,与所述排水泵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所述水槽中的排水管,及与所述排水泵出口端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适于与排水通道连通。通过设置排水机构,在将设备主体盖置于水槽上之前,可以先将水槽自身的排水口关闭,然后将待清洗物放入水槽中,再将设备主体盖置于水槽上,启动清洗设备,洗涤机构对水槽中的待清洗物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使排水机构保持关闭、不排水的状态,从而可以对水槽中的待清洗物形成浸泡清洗,待一次清洗结束后,使排水机构开启,将水槽中的水排出,这样既可以将水槽中的水及时排出,也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对待清洗物进行浸泡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当然,排水机构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是人工控制,也可以是在排水机构内设置洗碗机常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控制。同时,通过将排水泵设于设备主体上,并将设备主体可拆卸地直接盖置于水槽上,一方面可以对水槽的排水进行灵活控制,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另一方面只需将设备主体盖置于水槽上,或从水槽上取下,即可完成对整个清洗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拆卸简单方便,且拆装过程中,无需对水槽及周边结构进行改造。

10.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管上的第二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所述排水管的水进行过滤。这样可以防止排水泵堵塞损坏。

11.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水机构及所述排水机构的运行;操作面板,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表面,供使用者操作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循环水机构及所述排水机构进行控制。这样只需操作操作面板,即可实现对循环水机构及排水机构的控制,控制简单方便。

12.本发明提供的清洗设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抽水装置入口端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在需要使用循环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循环水管与设备主体上的抽水装置入口端连接,在不需要使用循环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循环水管与抽水装置入口端分离,从而实现循环水管与设备主体的分离,便于清洗设备的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清洗设备安装于水槽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清洗设备与水槽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清洗设备与水槽分离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清洗设备与碗篮在排水管、循环水管分别与碗篮连接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设备主体,21-排水连接口,22-循环水连接口,3-转动喷臂,4-循环水管,5-洗涤泵,6-碗篮,71-排水泵,72-排水管,73-出水管,10-水槽,101-上敞口,20-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洗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洗涤机构、循环水机构和增压装置。

设备主体1可拆卸地盖置于水槽10上,并设有可与供水源连通的进水口。

洗涤机构设于设备主体1上,适于对水槽10中的待清洗物进行清洗。洗涤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洗涤机构为可转动地连接于设备主体1上的转动喷臂3,转动喷臂3上设有多个喷淋孔。

循环水机构具有设于设备主体1中的抽水装置,及与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水槽10中的循环水管4;抽水装置向洗涤机构提供清洗液体。

增压装置设于设备主体1中,并连通在进水口与洗涤机构之间,适于对来自进水口的水进行增压。一方面设置增压装置可以为洗涤机构提供足够的压力,从而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另一方面将增压装置设于设备主体1中,可以便于对整个清洗设备的拆装。增压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增压装置包括洗涤泵5,及为洗涤泵5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清洗设备的具体使用环境不受限制,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水槽10和供水源的环境中。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是应用于厨房中,水槽10为厨房中的水槽10,供水源为厨房中水槽10附近的市政供水管20。

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管4与抽水装置入口端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在需要使用循环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循环水管4与设备主体1上的抽水装置入口端连接,在不需要使用循环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循环水管4与抽水装置入口端分离,从而实现循环水管4与设备主体1的分离,便于清洗设备的收纳。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循环水管4与抽水装置入口端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

循环水管4与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上设有与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的循环水连接口22,循环水管4与循环水连接口22可拆卸连接。

为了将水槽10中的洗涤水充分循环回至洗涤机构中,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水管4的底部伸置于靠近水槽10底部的位置处。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循环水管4的底部也可以伸置于水槽10的中部等位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设于循环水管4上的第一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循环水管4的水进行过滤。这样可以使进入抽水装置的洗涤水为过滤后的洁净水,从而防止抽水装置堵塞损坏。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循环水管4上也可以不设第一过滤结构。

第一过滤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结构设于循环水管4伸置于水槽10中的一端端部。这样可以使得进入循环水管4的洗涤水为洁净水,使循环水管4内部更清洁,降低对循环水管4的清洗频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过滤结构也可以设于循环水管4中或设于循环水管4靠近抽水装置的位置处。

为了能够更便捷地更换或清洗第一过滤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过滤结构与循环水管4可拆卸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过滤结构也可以与循环水管4不可拆卸连接。

第一过滤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结构为过滤网。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过滤结构也可以为过滤器。

抽水装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的抽水装置为循环水泵。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抽水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水泵,只要满足能够将循环水管4中的水抽至洗涤机构处即可。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抽水装置也可以同时为上述的增压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洗涤机构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抽水装置连通和通过进水口与外接供水源连通。这样只需要在洗涤机构上设置一个进口,即可实现与循环水及外接供水源连通。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三通管。

在洗涤机构与抽水装置之间及洗涤机构与进水口之间设有控制流体通断的阀门。通过阀门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洗涤机构与抽水装置连通,和/或,与进水口连通。

阀门的数量和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三通管采用二位三通阀。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洗涤机构抽水装置之间、洗涤机构与进水口之间,分别设置两通阀。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具有设于设备主体1中的排水泵71,与排水泵71入口端连通并延伸置于水槽10中的排水管72,及与排水泵71出口端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适于与排水通道连通。通过设置排水机构,在将设备主体1盖置于水槽10上之前,可以先将水槽10自身的排水口关闭,然后将待清洗物放入水槽10中,再将设备主体1盖置于水槽10上,启动清洗设备,洗涤机构对水槽10中的待清洗物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使排水机构保持关闭、不排水的状态,从而可以对水槽10中的待清洗物形成浸泡清洗,待一次清洗结束后,使排水机构开启,将水槽10中的水排出,这样既可以将水槽10中的水及时排出,也可以在清洗过程中对待清洗物进行浸泡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当然,排水机构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是人工控制,也可以是在排水机构内设置洗碗机常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控制。同时,通过将排水泵71设于设备主体1上,并将设备主体1可拆卸地直接盖置于水槽10上,一方面可以对水槽10的排水进行灵活控制,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另一方面只需将设备主体1盖置于水槽10上,或从水槽10上取下,即可完成对整个清洗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拆卸简单方便,且拆装过程中,无需对水槽10及周边结构进行改造。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上述的排水机构,而是直接通过水槽10底部开口排水。

排水管72与排水泵71入口端连通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上设有与排水泵71入口端连通的排水连接口21,排水管72与排水连接口21可拆卸连接。设备主体1上设有与排水泵71入口端连通的排水连接口21,排水管72与排水连接口21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在需要使用排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排水管72与设备主体1上的排水连接口21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排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排水管72与排水连接口21分离,从而实现排水管72与设备主体1的分离,便于清洗设备的收纳。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排水管72也可以与排水连接口21不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与出水口可拆卸连接的出水管73,出水口通过出水管73与市政排水管72道连通。这样可以在需要使用排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出水管73与设备主体1上的出水口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排水机构或清洗设备时,将出水管73与出水口分离,从而实现出水管73与设备主体1的分离,便于清洗设备的收纳。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出水管73也可以与出水口不可拆卸连接。

为了防止排水泵71堵塞损坏,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排水管72上的第二过滤结构,第二过滤结构适于对进入排水管72的水进行过滤。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排水管72上也可以不设第二过滤结构。

第二过滤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结构设于排水管72伸置于水槽10中的一端端部。这样可以使得进入排水管72的洗涤水为洁净水,使排水管72内部更清洁,降低对排水管72的清洗频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过滤结构也可以设于排水管72中或设于排水管72靠近排水泵71的位置处。

为了能够更便捷地更换或清洗第二过滤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过滤结构与排水管72可拆卸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过滤结构也可以与排水管72不可拆卸连接。

第二过滤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结构为过滤网。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过滤结构也可以为过滤器。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的形状可以在使用中完全覆盖水槽10的上敞口101;且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有可与水槽10的顶面接触、对设备主体1与水槽10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的定位结构。通过使设备主体1的形状在使用中完全覆盖水槽10的上敞口101,可以防止清洗过程中洗涤水的外溅,同时当洗涤水为热水时可以降低热量损失的速率;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可以防止清洗过程中设备主体1相对于水槽10移动,使设备主体1的安装更稳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设备主体1在使用中保持完全覆盖水槽10的上敞口101,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洗涤机构在水槽10中移动,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设备,通过定位结构的设置,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可以根据水槽10的具体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例如,当水槽10的顶部内壁具有向内延伸而出的凸沿时,可以直接将设备主体1放置于凸沿上,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设备主体1的安装,还可以减少对水槽10外空间的占用;当水槽10的顶部内壁为光滑平面,没有向内延伸而出的凸沿时,可以通过定位结构使设备主体1与水槽10的顶面接触,并对设备主体1与水槽1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在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置定位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的清洗设备,可以适用于对顶部内壁具有向内延伸而出的凸沿的水槽10的安装。

定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为均匀分布于设备主体1底部的若干橡胶垫。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定位结构也可以为沿设备主体1的底部周向环绕的一圈橡胶垫。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适于放置于水槽10中的碗篮6。通过碗篮6盛装待清洗物,当待清洗物为碗碟等餐具时,可以灵活设置待清洗物之间的距离及摆放角度,从而使待清洗物的各个角度都易被清洗到,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为了使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的安装更稳固,在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已经安装于设备主体1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将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分别与碗篮6连接,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与碗篮6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在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上还分别设有适于与碗篮6卡合的卡扣,通过卡扣与碗篮6卡合,实现对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72的进一步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操作面板。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循环水机构、增压装置及排水机构的运行。操作面板设于设备主体1的外表面,供使用者操作以通过控制系统对循环水机构、增压装置及排水机构进行控制。这样只需要操作操作面板,即可实现对清洗力度及循环水、排水的控制,控制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水泵71、洗涤泵5、抽水装置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设备主体1中,且设备主体1可拆卸地直接盖置于水槽10上,将循环水管4与抽水装置入口端连通并可延伸置于水槽10中,当需要使用清洗设备时,只需将设备主体1盖置于水槽10上,与抽水装置连通的循环水管4便会伸置于水槽10中,从而可以与抽水装置配合将水槽10中的清洗液体循环回至洗涤机构中,整个过程无需对水槽10底部及周边进行改造,无需对厨房进行改动,且拆装方便,同时可以减少对水的浪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