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滑轨总成的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5386发布日期:2020-03-10 09: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滑轨总成的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机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纵向调整功能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底装式抽屉滑轨总成(undermountdrawersliderailassembly)通常被安装在一抽屉的底部成为一种隐藏式的滑轨总成。该底装式滑轨总成通常包含一第一轨与一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其中,该第一轨是安装在一柜体,该第二轨是用以承载或支撑该抽屉,使该抽屉通过该第二轨能够易于相对该第一轨自该柜体被拉出或推入该柜体内收合。其中,当该抽屉自该柜体内被拉出时,该底装式抽屉滑轨总成保持隐藏在该抽屉的底部。

在家具滑轨的领域中,抽屉相对柜体(或滑轨)可被调整位移已经是业界所知晓的技术。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9,060,604b2主要揭示一种可侧向调整抽屉的装置10包含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分别连接至用于抽屉13的勾装置12,以及抽出滑轨11。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在侧向上因应一弹性手段,造成一卡掣力量在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7,用以补偿所述勾装置12与抽出滑轨11之间的侧向间隙。再者,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363436u揭露一种调整装置。所述调节装置8以不需要工具的方式固定在已知的耦合装置9上,耦合装置9可预安装在抽屉2上。通过该调节装置8可以沿家具主体4的深度方向来调节抽屉2的位置和由此前面板5的位置。在此,将这些专利案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纵向调整功能的调整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调整机构包含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含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以及一第一调整件。该第一构件包含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连接该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特征;该第一调整件设置于该第二构件,且该第一调整件包含一第二特征;其中,当该第一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一构件相对彼此的一纵向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的第一特征包含至少一凸出物,且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二特征包含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部,该至少一凸出物用以抵于该导引部。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的第一特征包含数个凸出物,且这些凸出物彼此之间具有一间距用以供该导引部穿入,且该导引部抵在这些凸出物之间。

较佳地,这些凸出物实质上是呈纵向排列。

较佳地,该第二部分包含一延伸段,且该延伸段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导引通道,用以容纳该延伸段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另一。

较佳地,该第二部分包含一延伸段,且该延伸段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具有一限位空间,该延伸段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另一通过一轴件穿置在该限位空间的一部分,使该第二构件能相对该第一构件在有限度的范围内纵向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调整件为一转轮,且该轴件枢接至该第一调整件的螺旋状的导引部的中心与该第二构件。

较佳地,该调整机构还包含一结合装置,该调整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结合装置。

较佳地,该结合装置包含一第二调整件,该第二调整件的配置方向与该第一调整件的配置方向实质上是垂直的。

较佳地,该第二调整件为一转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适用于一家具,该家具包含一第一家具件与一第二家具件,该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以及一调整机构。该第一轨用以固定至该第一家具件;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纵向地位移,用以承载该第二家具件;该调整机构包含一结合装置与一调整装置。该结合装置设置于该第二轨;该调整装置连接至该结合装置,该调整装置包含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以及一第一调整件。该第一构件具有一第一特征;该第一调整件设置于该第二构件,且该第一调整件包含一第二特征;其中,当该第一调整件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与该第二特征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相对该第一构件的一纵向位移;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且该第二构件相对该第一构件处于一第一纵向位置时,通过该第二构件抵于该第一轨,使该第二家具件的前部与该第一家具件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一纵向距离;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且该第二构件相对该第一构件处于一第二纵向位置时,通过该第二构件抵于该第一轨,使该第二家具件的前部与该第一家具件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二纵向距离不同于该第一纵向距离。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家具包含一第一家具件与两个第二家具件,其中,一个第二家具件通过滑轨总成拉出至该第一家具件外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图1的家具的示意图,其中,省略绘示一个第二家具件。

图3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调整机构的结合装置设置于第二轨,且调整装置与结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处于一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往一第一方向被调整而处于一第一纵向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往一第二方向被调整而处于一第二纵向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处于该预定位置,且第二家具件的前部与第一家具件的前部之间定义一预定距离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处于该第一纵向位置,且第二家具件的前部与第一家具件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一纵向距离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处于该第二纵向位置,且第二家具件的前部与第一家具件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二纵向距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家具20包含一第一家具件22与至少一第二家具件。于此,以两个第二家具件24a、24b为例。每一第二家具件,例如第二家具件24a可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位移。较佳地,该第二家具件24a通过一对滑轨总成26可易于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位移。其中,该第一家具件22可以是一家具柜体,而该两个第二家具件24a、24b可以是抽屉,但实施上不局限。该一对滑轨总成26提供该第二家具件24a活动地安装于该第一家具件22。每一滑轨总成26的滑轨是安装位于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底部,形成所谓的底装式(undermount)滑轨总成。进一步而言,该滑轨总成26包含一第一轨28与一第二轨30可相对该第一轨28纵向地位移,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32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一轨28与该第二轨30之间,用以延长该第二轨30相对该第一轨28的位移行程。其中,该第一轨28是固定地安装在该第一家具件22,而该第二轨30用以承载该第二家具件24a(或承载物),使该第二家具件24a通过该第二轨30能易于从该第一家具件22内位移至该第一家具件22外;或者,该第二家具件24a能易于从该第一家具件22外被推入至该第一家具件22内。

如图3、图4与图5所示,该滑轨总成26还包含一调整机构34。该调整机构34包含一调整装置38,较佳地,还包含一结合装置36。其中,该结合装置36设置于该第二轨30的前端30a与后端30b之间,于此,以该结合装置36设置于相邻该第二轨30的前端30a为例。另一方面,该调整装置38连接至该结合装置36。于此,可通过一固定组件42(例如螺丝)将该调整装置38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结合装置36。然而,在其他的实施型态中,该调整装置38可以与该结合装置36整合在一起,因此,实施上不局限。

如图5、图6与图7所示,该调整装置38包含一第一构件44、一第二构件46以及一第一调整件48。

该第一构件44通过该固定组件42连接至该结合装置36。该第一构件44包含一第一部分44a与一第二部分44b连接该第一部分44a。较佳地,该第一部分44a可通过例如插接、卡接、铆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而固定至该第二部分44b。其中,该第一部分44a具有一第一特征50。另一方面,该第一调整件48设置于该第二构件46,且该第一调整件48包含一第二特征52。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4的第一特征50包含至少一凸出物50a,于此以数个凸出物50a为例,且该第一调整件48的第二特征52包含大致呈螺旋状的一导引部52a,且该导引部52a具有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另一方面,这些凸出物50a用以抵于该导引部52a。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4的这些凸出物50a彼此之间具有一间距y,且该间距y用以供该第一调整件48的导引部52a穿入,且该导引部52a抵在这些凸出物50a之间。

较佳地,这些凸出物50a实质上是呈纵向排列。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4的第二部分44b具有一延伸段44c,且该延伸段44c与该第二构件46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导引通道54。于此,以该第二构件46具有该导引通道54为例。进一步而言,该第二构件46包含一第一墙46a、一第二墙46b、一中墙46c以及一阻挡部46d。其中,该第一墙46a、该第二墙46b与该中墙46c共同定义该导引通道54,用以容纳该第一构件44的第二部分44b的延伸段44c。另一方面,该阻挡部46d相对该中墙46c弯折,于此,以该阻挡部46d实质上垂直地连接该中墙46c为例,但实施上不局限。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44的第二部分44b的延伸段44c与该第二构件46的其中之一具有一限位空间56(例如是纵向孔或纵向槽)。于此,以该第一构件44的第二部分44b的延伸段44c具有该限位空间56为例,且该第二构件46通过一轴件58穿置在该限位空间56的一部分,使该第二构件46能相对该第一构件44在有限度的范围内纵向位移。进一步而言,该第一调整件48为一转轮,且该轴件58枢接至该第一调整件48的螺旋状的导引部52a的中心与该第二构件46。较佳地,该轴件58包含一头部58a与一身部58b连接该头部58a。该头部58a的尺寸大于该身部58b的尺寸。其中,该身部58b穿过该第一调整件48与该第二构件46,且该身部58b穿置在该第一构件44的限位空间56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该头部58a阻挡在该第一调整件48的一侧。

如图7所示,该第二构件46与该第一构件44相对彼此处于一预定位置。于此,以该第二构件46相对该第一构件44处于该预定位置p0为例。

如图7与图8所示,当该第一调整件48被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50与该第二特征52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6与该第一构件44相对彼此的纵向位移。例如,当该第一构件44通过该固定组件42连接至上述结合装置36时,可视为该第一构件44相对该第二构件46被固定(此时只有该第二构件46能相对该第一构件44纵向地位移)。进一步而言,当该第一调整件48往一第一旋转方向r1(例如后旋转方向,但不局限)被操作时,该第二特征52能够与该第一特征50相抵而产生作用力,使该第二构件46能相对该第一构件44从该预定位置p0往一第一方向d1(例如后方)纵向地位移至一第一纵向位置p1。

如图9所示,当该第一调整件48往一第二旋转方向r2(例如前旋转方向,但不局限)被操作时,该第二特征52能够与该第一特征50相抵而产生作用力,使该第二构件46能相对该第一构件44从该预定位置p0往一第二方向d2(例如前方)纵向地位移至一第二纵向位置p2。

如图10所示,该结合装置36设置于该第二轨30而相邻该第二轨30的前端30a,且该第二轨30承载有该第二家具件24a;另一方面,该调整装置38通过该固定组件42连接至该结合装置36。当该第二轨30相对该第一轨28收合,且该调整装置38的第二构件46相对第一构件44处于该预定位置p0时,通过该第二构件46的挡部46d抵于该第一轨28的前端28a,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例如前面板25)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部之间定义一预定距离g0。

如图11所示,当该第二轨30相对该第一轨28收合,且该调整装置38的第二构件46相对第一构件44被调整而处于该第一纵向位置p1时(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8),通过该第二构件46的挡部46d抵于该第一轨28的前端28a,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例如前面板25)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一纵向距离g1。其中,该第一纵向距离g1例如大于该预定距离g0。

如图12所示,当该第二轨30相对该第一轨28收合,且该调整装置38的第二构件46相对第一构件44被调整而处于该第二纵向位置p2时(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9),通过该第二构件46的挡部46d抵于该第一轨28的前端28a,使该第二家具件24a的前部(例如前面板25)与该第一家具件22的前部之间定义一第二纵向距离g2不同于该第一纵向距离g1。其中,该第二纵向距离g2例如小于该预定距离g0。

值得一提的是,该结合装置36包含一第二调整件60(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5)例如是一转轮,较佳地,该第二调整件60的配置方向与该第一调整件48的配置方向实质上是垂直的,使该第二调整件60的轴心与该第一调整件48的轴心实质上是垂直的。该第二调整件60可被应用于调整该第二家具件24a相对该第一家具件22的一横向位移t,其中,由于此部分为已知技术,于此不另赘述。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a.当该调整装置38的第一调整件48被操作(例如旋转地操作)时,通过该第一特征50与该第二特征52的搭配,以调整该第二构件46与该第一构件44相对彼此的纵向位移。据此,可以用来调整该第二家具件24a与该第一家具件22之间的纵向距离,以因应或补偿第二家具件24a与该第一家具件22或滑轨之间可能存在的安装公差。

b.该结合装置36设置于该第二轨30,且该调整装置38连接在该结合装置36,其中,该结合装置36与该调整装置38构成一调整机构。

c.当该第一调整件48往第一旋转方向r1(例如后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r2(例如前旋转方向)被操作时,该第二构件46能相对该第一构件44因应地往第一方向d1(例如后方)或第二方向d2(例如前方)位移。因此,可供使用者直觉性地操作。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