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3151发布日期:2019-01-28 13:12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电蒸箱烹饪结束后将水箱和蒸发装置内的残留余水同时排出的控制方法及电蒸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厨电产品电蒸箱中,蒸发装置是蒸汽输出组件。市场上的蒸发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置式,即蒸发装置设置在电蒸箱的腔体内;一种是外置式,即蒸发装置设置在腔体外部。另外,水箱组件主要用于储存蒸制产生蒸汽所需用水,市场上水箱主要为内置式。

当用户每次使用电蒸箱烹饪食物结束后,蒸发装置内温度仍然很高,通常采用预留一定水量,即水箱组件的装水容量一般较单次蒸制烹饪产生蒸汽量所需的水量多,以防止蒸发装置出现干烧及延长蒸发装置使用寿命。若水箱内的残留余水未能及时处理,会存在细菌滋生及产生异味等食物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了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防止蒸汽发生组件出现干烧,并消除了水箱因残留余水而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等等食物安全隐患。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电蒸箱。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开启电蒸箱的烹饪程序,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进入s2;

s2:开始记录水泵工作时间t0,并继续烹饪;

s3:判断烹饪程序是否结束,若是则计算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排尽余水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并进入s4,否则返回s2步骤;

s4:开启排水程序,并记录实际排水时长t;

s5:当实际排水时长t=t1时,排水程序结束,控制水泵和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关机,否则返回步骤s4。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包括步骤:

s101:烹饪开启,控制水泵工作以满足烹饪所需水量,持续判断磁体浮子与干簧管形成回路的通道情况,此时回路为“断”状态;

s102:维持烹饪,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减少,带动磁体浮子向下运动;

s103:当磁体浮子向下运动至所述干簧管的设置高度位置时,通过切割磁感线使回路处于“通”状态,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

s104;继续烹饪,磁体浮子随水量减少而继续向下运动,使所述回路处于“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由所述干簧管的设置高度决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包括步骤:

s301:烹饪程序结束;

s302:根据所述水泵每秒抽水量m,通过公式m=m0-m*t0计算得出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

s303:根据公式t1=m/m计算得出排水程序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排水程序开启时,通过控制水泵继续运转和排水阀处于连通状态,使得水箱组件中的余水经过蒸汽发生组件流入腔体组件中。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包括步骤:

s501:当排水时间达到预计排水时长t1时,维持排水程序;

s502:控制水泵继续运转时长△t,当实际排水时长为t=t1+△t,结束排水程序,关闭水泵和控制阀,关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控制方法的电蒸箱,包括:腔体组件,用于储存从水箱组件中排出的余水;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腔体组件上,用于储存大于烹饪过程所需的水量,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用于确定水箱组件水量基准值m0的水位监测装置;蒸汽发生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蒸汽发生组件连通,用于往所述蒸汽发生组件输出水量,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与腔体组件连通,用于将所述水箱组件排出的余水排放至所述腔体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水箱组件的同一侧壁相对的内外两侧的磁体浮子和干簧管,所述磁体浮子和所述干簧管相互形成回路,当所述磁体浮子运动至与干簧管相对高度时,通过切割磁感线运动使磁体浮子与干簧管的回路处于“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干簧管设置在距离水箱组件底部的1/2~1/4的高度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水箱组件、所述蒸汽发生组件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与水箱组件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管和水泵,所述水箱组件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水泵将水量输出至所述蒸汽发生组件;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与腔体组件之间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控制阀,所述蒸汽发生组件通过排水管和控制阀将从水箱组件排出的余水排放至所述腔体组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烹饪程序中确定水量基准值,并在烹饪结束时计算余水量和排尽余水所需理论时长,再增加排水时间,排除了因计算误差而导致余水没有排尽的因素,确保水箱组件中残留的余水完全排尽,消除了水箱因残留余水而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等食物安全隐患,保证烹饪过程中食品的安全性。

2.充分利用水箱组件中的余水来降低蒸汽发生组件和腔体组件的温度,达到稀释腔体内溶液的碳酸钙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确认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烹饪结束时计算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预计排水时间的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控制实际排水时间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电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水箱组件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水箱组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蒸箱水箱余水排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电蒸箱的烹饪程序,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进入s2;具体的,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是通过持续判断磁体浮子与干簧管形成回路的通断情况来确定的,当回路为“通”时,确定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且基准值m0由干簧管的设置高度决定;

s2:开始记录水泵工作时间t0,并继续烹饪;具体的,t0为确定水箱组件中水量的基准值m0至烹饪结束时,水泵运行的工作时长;

s3:判断烹饪程序是否结束,若是则计算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和排尽余水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并进入s4,否则返回s2步骤;

s4:开启排水程序,并记录排水时长t;具体的,排水时长t为水泵从排水程序开始至结束的工作时间,在排水程序开启时,通过控制水泵继续运转和排水阀处于连通状态,使得水箱组件中的余水经过蒸汽发生组件流入腔体组件中,由此,充分利用了水箱组件中的余水来冷却蒸汽发生组件和腔体的温度,防止干烧,提高蒸汽发生组件的降温效率,有助于提高蒸汽发生组件的使用寿命;s5:当实际排水时长t=t1时,排水程序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4。具体的,在排出程序中,水泵至少运行时长为t1,方可停止排水程序结束,并关闭水泵和排水阀。由此,通过将水箱中残留的余水完全排出,消除细菌滋生及异味产生的根源,保证烹饪过程中食物的安全。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包括步骤:

s101:烹饪开启,控制水泵工作以满足烹饪所需水量,持续判断磁体浮子与干簧管形成回路的通道情况,此时回路为“断”状态;具体的,在烹饪开启前,注入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大于基准值m0,使得磁体浮子在水箱组装中的位置高于干簧管的位置,以确保满足烹饪程序用水量,并防止蒸汽发生组件出现干烧情况;因磁体浮子的位置高于干簧管的相对位置,所以在烹饪程序启动时,回路一定处于“断”状态,假设水泵以每秒抽水量为m的速度抽水,假设m=2ml/s;

s102:维持烹饪,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减少,带动磁体浮子向下运动;

s103:当磁体浮子向下运动至所述干簧管的设置高度位置时,通过切割磁感线,使所述磁体浮子与所述干簧管形成回路处于“通”状态,确定水箱组件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具体的,当回路处于“通”状态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中,并开始计算从确定基准值m0至烹饪结束所需时长t0,假设水箱组件的当前水量的基准值m0为200ml;

s104;继续烹饪,磁体浮子随水量减少而继续向下运动,使所述回路处于“断”状态。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包括步骤:

s301:烹饪程序结束;

s302:根据所述水泵每秒抽水量m,通过公式m=m0-m*t0计算得出水箱组件的余水量m;

s303:根据公式t1=m/m计算得出排水程序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间t1。由此,可算出将余水量m完全排出的理论时长,即排水程序所需的预计排水时长t1。具体的,当烹饪程序结束时,从确定基准值m0至烹饪结束这一过程,水泵运行的工作时长为t0,预计排水时间t1为排尽水箱组件中余水所需的理论排水时间。假设t0=60s,则水箱组件中余水量m=m0-m*t0=200-2×60=80ml,预计所需排水时间t1=m/m=40s。因此,在排水程序中,为确保将水箱组件中的余水完全排除,控制水泵实际运转时间t不小于40s。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步骤s5中包括步骤:

s501:当排水时间达到预计排水时长t1时,维持排水程序;

s502:控制水泵继续运转时长△t,当实际排水时长t=t1+△t时,结束排水程序,关闭水泵和控制阀,关机。具体的,在排出程序中,水泵至少运行时长为t1,即t1=m/m=80÷2=40s,方可停止排水程序结束,并关闭水泵和排水阀。

优选地,在排水程序中,当排水时长t=t1时,继续排水,控制水泵继续运转时长△t,使实际排水时长为t>t1。假设增加排水时间△t=2s,则实际排水时间为42s。由此,排除了水箱组件中水量基准值m0和/或余水量m的误差值,以确保将水箱组件中残留的余水完全排出至腔体组件中,消除了水箱因残留余水而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等等食物安全隐患。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应用实施例1所述控制方法的电蒸箱,包括腔体组件1、水箱组件2和蒸汽发生组件3,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水箱组件2、所述蒸汽发生组件3电性相连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水箱组件2与蒸汽发生组件3通过进水管4和水泵5连通,蒸汽发生组件3与腔体组件1通过排水管6连通。优选地,水泵5的单位抽水速度可调,排水管6上设有控制阀7。由此,在排水程序中,可使水箱组件2中的余水先经过蒸汽发生组件3,再排放到腔体组件1中,可充分利用水箱组件2中余水来降低蒸汽发生组件3和腔体组件1的温度,以防止其出现干烧,同时达到稀释腔体内溶液的碳酸钙浓度,减轻腔体内水垢的形成。

如图6-7所示,水箱组件2中设置有相互形成回路的磁体浮子21和干簧管22。磁体浮子21和干簧管22分别设置在水箱组件的同一侧壁相对的内外两侧。优选地,干簧管22设置在距离水箱组件2底部的1/2~1/4的高度位置,通过该高度位置可精确地确定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基准值m0。当磁体浮子21随水量减少向下运动至与干簧管22相对高度时,通过切割磁感线运动使磁体浮子21与干簧管22的回路处于“通”状态。由此,可根据回路的通断情况时,实现了精确地确定水箱组件中的水量基准值。

进一步地,蒸汽发生组件3的侧壁设有与进水管4相连通的进水口31,底壁设有与排水管6相连通的排水口32。优选地,排水口32的直径大于进水口31的直径,且进水口31直径不少于8mm,排水口32直径不少于9mm。以确保余水快速排放至腔体组件中,防止蒸汽发生组件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形成水垢并堵塞进水口与排水口。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