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0813发布日期:2019-02-12 22:4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拖鞋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为了讲究卫生,进入较多场合时,需要更换干净的拖鞋;而大量使用过后的拖鞋采用人工清洗,劳动强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包括清洗箱、烘干设备、滚筒和旋转轴,旋转轴设置在清洗箱内,且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清洗箱转动连接,滚筒固定的套设在位于清洗箱内的旋转轴上,烘干设备用于对滚筒内清洗过后的拖鞋进行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清洗拖鞋时,将待清洗拖鞋投入到滚筒内,朝滚筒内的拖鞋上喷水或向清洗箱内注入清洗水,驱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滚筒转动,使得待清洗拖鞋在滚筒内运动,加快清洗速率,清洗完后,开启烘干设备,同时保持滚筒处于旋转状态,从而对滚筒内的拖鞋进行烘干,缩短后期晾晒时间或不需要后期对拖鞋进行晾晒,采用机械对拖鞋进行清洗,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旋转轴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的圆柱体状结构,旋转轴位于滚筒内的该部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与旋转轴的内腔相连接的第一出水孔,旋转轴的开口端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清洗拖鞋时,启动供水设备,供水设备将清洗水供入到旋转轴内,然后由旋转轴上的第一出水孔喷出,而第一出水孔喷出的水能够对拖鞋清洗冲洗,加快清洗速率。

进一步,滚筒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环形护栏,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固定的套设在旋转轴上,环形护栏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相连接,环形护栏包括挡板和多根护杆,所有护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相连接,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拆式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进一步,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内部中空,护杆内部中空,且护杆的内腔与内部中空的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的内腔相连通,护杆上设有多个朝向旋转轴的第二出水孔,内部中空的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的内腔与旋转轴的内腔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当供水设备供水时,供水设备能将清洗水通过旋转接头供入到旋转轴内,然后部分清洗水由旋转轴进入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内,最终由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进入到护杆内部,并由第二出水孔喷出,与第一出水孔喷出的清洗水形成对射,从而进一步提升清洗速率。

进一步,还包括加压设备,加压设备的进水端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端相连通,加压设备的出水端与旋转轴的开口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供水设备水压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到旋转轴内的水进行加压,从而保证从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流出的水是高压状态,可以形成对射,一定程度上使得滚筒内的拖鞋出现翻滚,从而进一步提升清洗速率。

进一步,还包括旋转接头,加压设备的出水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旋转轴的开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旋转接头包括球头和支座,支座上设有与球头相匹配的球形凹槽,球头设置在球形凹槽内,球头上设有第一流道,支座上设有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道,旋转轴的开口端与球头上的第一流道相连通,加压设备的出水端与支座上的第二流道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在旋转轴转动过程中保证稳定供水,避免出现漏水。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毛刷,毛刷固定在位于滚筒内的旋转轴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毛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快拖鞋的清洗速率。

进一步,清洗箱的侧壁上在正对滚筒处设有与滚筒相匹配的投放口,投放口处设有盖板。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的封闭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这样可以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烘干设备包括风扇、电热丝、套筒和挡水板,清洗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套筒竖直布置,且套筒的出风口与清洗箱顶部的进风口相连通,风扇设置在套筒内,电热丝设置在套筒内,且电热丝位于风扇的下方,套筒内在位于电热丝与出风口之间的区域设有多块交错布置的挡水板,挡水板与套筒之间构成弯折形气流通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具体烘干原理为:电热丝通电发热,风扇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弯折形气流通道吹到出风口处,然后由出风口进入到进风口内,最终由进风口进入到清洗箱内,从而对滚筒内的拖鞋进行烘干,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另外,挡水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水飞溅到电热丝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拖鞋清洗烘干机在增设防护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视视角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滚筒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清洗箱,110、排水管,120、投放口,130、盖板,140、进风口,2、烘干设备,210、风扇,220、电热丝,230、套筒,240、挡水板,3、驱动电机,4、滚筒,410、第一端盖,420、第二端盖,430、环形护栏,431、挡板,432、护杆,4321、第二出水孔,5、旋转轴,510、第一出水孔,6、旋转接头,610、球头,611、第一流道,620、支座,621、球形凹槽,622、第二流道,7、加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拖鞋清洗烘干机,包括清洗箱1、烘干设备2、驱动电机3、滚筒4、旋转轴5、旋转接头6和供水设备,清洗箱1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10,即通过排水管110能将进入到清洗箱1内的水排尽,为了便于进入到清洗箱1内的水快速排尽,清洗箱1的底壁设置成锥形结构,而排水管110设置在锥形结构的最低点处,旋转轴5设置在清洗箱1内,且旋转轴5的两端分别贯穿清洗箱1相对的两个侧壁后伸出到清洗箱1外,旋转轴5与清洗箱1通过轴承相连接,滚筒4固定的套设在位于清洗箱1内的旋转轴5上,旋转轴5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的圆柱体状结构,旋转轴5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与旋转轴5的内腔相连接的第一出水孔510,旋转轴5的开口端通过旋转接头6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端相连接,供水设备能将清洗水供入到旋转接头6内,然后由旋转接头6进入到旋转轴5内,最终由旋转轴5上的第一出水孔510喷出。旋转轴5的封闭端(远离旋转接头6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3启动后能够带动旋转轴5进行转动,旋转轴5转动后将带动滚筒4进行转动。清洗箱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40,烘干设备2的出风口与清洗箱1顶部的进风口140相连通,清洗箱1的侧壁上在正对滚筒4处设有与滚筒4相匹配的投放口120,投放口120处设有盖板130,投放口120距离清洗箱1底壁的高度最好大于8cm,防止进入到清洗箱1内的水通过投放口120流出,另外,在盖板130上设有密封橡胶圈,防止投放口120与盖板130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水通过间隙飞溅出来,盖板130的一端与清洗箱1通过合页相铰接,盖板130的另一端为活动端,盖板130的活动端通过搭扣与清洗箱1相连接。

本发明中还可以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具体为:

滚筒4包括第一端盖410、第二端盖420和环形护栏430,其中,第一端盖410固定的套设在旋转轴5上,第二端盖420固定的套设在旋转轴5上,环形护栏4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410和第二端盖420相连接,第一端盖410、第二端盖420和环形护栏430所围合的区域用于储放待清洗的拖鞋。环形护栏430包括挡板431和多根护杆432,其中,所有护杆4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410和第二端盖420相连接,挡板4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410和第二端盖420可拆式连接,其中,实现可拆式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卡接等,当挡板431拆卸后,待清洗的拖鞋能经过投放口120以及拆除挡板431后所空缺的口投放到滚筒4内和将滚筒4内已经清洗好的拖鞋取出,当挡板431安装在第一端盖410和第二端盖420之间时,无法将待清洗的拖鞋投放到滚筒4内和无法将滚筒4内已经清洗好的拖鞋取出。相邻护杆432之间的间隙以及护杆432与挡板431之间的间隙均小于待清洗拖鞋的厚度,通常情况下,间隙可以为5mm-15mm,挡板431的宽度为10cm-15cm。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410和/或第二端盖420内部中空,护杆432内部中空,且护杆432的内腔与第一端盖410和/或第二端盖420的内腔相连通,护杆432上设有多个朝向旋转轴5的第二出水孔4321,第一端盖410和/或第二端盖420的内腔与旋转轴5的内腔相连通,供水设备能将清洗水通过旋转接头6供入到旋转轴5内,然后由旋转轴5进入到第一端盖410和/或第二端盖420内,最终由第一端盖410和/或第二端盖420进入到护杆432内部,并由第二出水孔4321喷出。当第一端盖410内部中空时,可以在第一端盖410靠近第二端盖420的一侧设置多个与第一端盖410内腔相连通的出水孔,当第二端盖420内部中空时,可以在第二端盖420靠近第一端盖410的一侧设置多个与第二端盖420内腔相连通的出水孔。

拖鞋清洗烘干机还包括加压设备7,加压设备7的出水端通过旋转接头6与旋转轴5的开口端相连接。

还包括多个毛刷,毛刷固定在位于滚筒4内的旋转轴5上,毛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快拖鞋的清洗速率。

旋转接头6包括球头610和支座620,支座620上设有与球头610相匹配的球形凹槽621,球头610设置在球形凹槽621内,球头610与支座620的配合连接构成球铰结构,球头610上设有第一流道611,支座620上设有与第一流道611相连通的第二流道622,旋转轴5的开口端与球头610上的第一流道611相连通,加压设备7的出水端与支座620上的第二流道622相连通,加压设备7能将清洗水供入到第二流道622内,水再从第二流道622进入到第一流道611内,最后由第一流道611进入到旋转轴5内。为了避免整个结构存在漏水的情况,在球形凹槽621内嵌设有与球头610相匹配的密封圈。

烘干设备2包括风扇210、电热丝220、套筒230和挡水板240,套筒230竖直布置,且套筒230的出风口与清洗箱1顶部的进风口140相连通,风扇210设置在套筒230内,电热丝220通过绝缘支架设置在套筒230内,且电热丝220位于风扇210的下方。套筒230内在位于电热丝220与出风口之间的区域设有多块交错布置的挡水板240,挡水板240与套筒230之间构成弯折形气流通道,套筒230的进风口上设有防尘网,这样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到套筒230内部。

在本发明中,烘干设备2、驱动电机3、供水设备的供电既可以由市电供给,也可以由蓄电电池供给。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可以在清洗箱1外设置防护壳,烘干设备2、驱动电机3、供水设备均被罩在防护壳内,且对应的与防护壳相固定,防护壳的设置不遮挡投放口120、盖板130。

清洗箱1和防护壳均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在清洗过程中也能观察清洗情况。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