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全玻璃器皿制作导磁发热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0356发布日期:2019-02-12 22:4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器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全玻璃器皿制作导磁发热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市场上用全玻璃制作的养生壶,水壶,煮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破裂,且功率又小,不能超过400w,液体加热时间过长,不能满足人们快捷的生活节奏,消费者难以接受。针对上述难题,本发明攻克了这一技术上的瓶颈,实现了大功率加热,加热速度快且玻璃不易破裂;同时能满足人们卫生、健康、快捷方便生活的需求,市场前景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全玻璃器皿制作导磁发热体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全玻璃器皿制作导磁发热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全玻璃器皿: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全玻璃器皿;

步骤二、清洗干燥:清洁全玻璃器皿,干燥后待用;

步骤三、全玻璃器皿预处理:将干燥后的全玻璃器皿放入烤炉逐步升温至100℃,并恒温备用;

步骤四、全玻璃器皿丝印导磁材料:用丝印机将导磁材料丝印在需要导磁发热的全玻璃器皿底部;

步骤五、惰性气体冷却处理:用液氮将惰性气体降温至-35℃备用;

步骤六、骤冷处理:将步骤四中丝印后的全玻璃器皿放入高温炉升温至700℃并恒温保持1-2h后,再将步骤五中的惰性气体均匀地吹在此全玻璃器皿上,使其在60s内急剧降温至65℃以内;

步骤七、自然冷却:随后将步骤六处理后的全玻璃器皿自然降温至常温即可获得耐高温的全玻璃导磁发热器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磁材料为导磁浆料,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0.2-0.4%铼、20-30%铁镍合金粉、55-65%银、余量为釉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磁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过3000目以上的铼、铁镍合金粉、银的粉体混合均匀后再与釉浆均匀混合制备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全玻璃器皿为全玻璃壶或全玻璃杯,且所述全玻璃器皿的厚度为1.2mm-2.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二中,全玻璃器皿清洗具体为将全玻璃器皿用清洗剂洗干净后,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的容器中超声清洗时间为15-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玻璃器皿加热器比较,本发明提供方法制作的全玻璃导磁发热体实现了大功率加热,加热时间短且玻璃不易破裂。

2、通过骤冷处理,使得丝印在全玻璃器皿底部的导磁材料的分子结构在60秒内重新排列,使其强度,抗耐热急变能力成3-5倍的增加,并解决了因导磁材料内部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导热不均、加热慢的问题;同时采用惰性气体是防止在高温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磁材料,从而导致的功率衰减。

2、全玻璃导磁发热体采用全玻璃器皿,且加热时间短,能满足人们卫生、健康、快捷方便生活的需求,市场前景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全玻璃器皿制作导磁发热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全玻璃器皿: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各种形状的全玻璃器皿;

步骤二、清洗干燥:清洁全玻璃器皿,干燥后待用;

步骤三、全玻璃器皿预处理:将干燥后的全玻璃器皿放入烤炉逐步升温至700℃,并恒温备用;

步骤四、全玻璃器皿丝印导磁材料:用丝印机将导磁材料丝印在需要导磁发热的全玻璃器皿底部及下部周围;

步骤五、惰性气体冷却处理:用液氮将惰性气体降温至-35℃备用;

步骤六、骤冷处理:将步骤四中丝印后的全玻璃器皿放入高温炉升温至700℃并恒温保持1-2h后,再将步骤五中的惰性气体均匀地吹在此全玻璃器皿上,使其在60s内急剧降温至65℃以内;采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气体,可防止在高温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磁材料,从而导致功率衰减。

步骤七、自然冷却:随后将步骤六处理后的全玻璃器皿自然降温至常温即可获得耐高温的全玻璃导磁发热器皿。

其中,所述导磁材料为导磁浆料,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0.2-0.4%铼、20-30%铁镍合金粉、55-65%银、余量为釉浆。所述导磁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过3000目以上的铼、铁镍合金粉、银的粉体混合均匀后再与釉浆均匀混合制备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全玻璃器皿为全玻璃壶或全玻璃杯,且所述全玻璃器皿的厚度为1.2mm-2.5mm,全玻璃器皿厚度薄一些才能使骤冷到65度以内的冷却时间短一些(40-60s内)。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全玻璃器皿清洗具体为将全玻璃器皿用清洗剂洗干净后,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的容器中超声清洗时间为15-20min,确保全玻璃器皿底部干净℃,使得全玻璃器皿底部与导磁浆料更加贴合,导磁浆料丝印在全玻璃器皿底部更加均匀。其中,清洗剂为市场上玻璃器皿常用的洗涤剂。

对比例

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没有步骤五:惰性气体冷却处理;以及步骤六中,将丝印后的全玻璃器皿重新放入高温炉升温至700℃并恒温保持1-2后,不采用惰性气体进行骤冷处理,使得全玻璃器皿缓慢降温至65℃以内。

试验例

采用实施例中制得的6000个全玻璃导磁发热体作为实验组;对比例中制得的500个全玻璃导磁发热体作为对照组1;市场上的500个玻璃器皿加热器为对照组2。在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器皿中加入水后,在800w或1600w进行加热(800w和1600w中各试验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数量的一半);并统计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破裂情况。

表1在800w或1200w加热的破裂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知,实验组在大功率(800-1600w)加热条件下,玻璃在6000次实验无破裂;而对照组1在800-1600w加热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5.8%;对照组2在800-1600w加热条件下,平均破损率为38.8%;

实验组与对照组2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的全玻璃导磁发热体在大功率(800-1600w)下加热,加热速度快且无破裂,说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的全玻璃导磁发热体的底部加热均匀、导热快,克服了现有的玻璃器皿加热器的加热不均匀导致加热底部易破裂的问题;

实验组与对照组1相比,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骤冷处理,可使得全玻璃导磁发热体的底部的导磁浆料内部分布均匀,从而实现导热均匀且导热快。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