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860发布日期:2019-04-12 23:11阅读:3794来源:国知局
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属于平开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门窗设计中,平开窗作为一种应用于建筑外墙遮风挡雨且采光性好的产品,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外墙,随着人们对外窗的防水性越来越重视,伴随着铝合金门窗的性能也跟着不断的提高,平开窗是否排水顺畅决定着其防水性能的好坏。目前现有技术的平开窗的窗框外侧虽设置有排水孔,但其结构设计仍存在很大的缺陷,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玻璃窗扇上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渗入到型材腔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窗户的使用寿命缩短;当遇恶劣天气雨水过大时,雨水极易堆积于型材腔体中并渗流至室内,且这样设计的排水孔由于长期露在室外,极易被外界的沙尘沙粒堵塞,需定时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排水性能好、避免排水孔堵塞的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包括窗框和窗扇玻璃,所述窗框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位于第三型材的上方,所述第二型材位于第四型材的上方,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三型材设置于室外,第二型材和第四型材设置于室内,所述窗扇玻璃设置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所述第一型材包括第一空腔体,所述第一空腔体的顶部的右段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空腔体的底部的左段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三型材包括第三大空腔体和第三小空腔体,所述第三大空腔体和第三小空腔体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段开设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三小空腔体位于第三大空腔体的左段的上方,所述第三小空腔体的底部的左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胶条,所述第四密封胶条的底部的左端向下延伸至第三大空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三大空腔体的顶部的左段设置为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面,且斜面位于第三小空腔体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体的顶部的左端向上延伸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空腔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隔热槽;

所述第二型材包括第二空腔体,所述第二空腔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窗扇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二空腔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和卡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腔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二隔热槽,位于上方的第二隔热槽和上方的第一隔热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条,位于下方的第二隔热槽和下方的第一隔热槽之间设置有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条,所述第二空腔体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槽;

所述第三大空腔体的右壁面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三隔热槽;

所述第四型材包括第四空腔体,所述第四空腔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四隔热槽,位于上方的第四隔热槽和上方的第三隔热槽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热条,位于下方的第四隔热槽和下方的第三隔热槽之间设置有第四隔热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条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筋。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大空腔体的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钩,所述第四空腔体的顶部的左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钩,所述第二限位钩与第一限位钩之间设置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的顶部与第二隔热条底部的凸筋相接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小空腔体的右壁面的上段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靠近窗扇玻璃的侧壁的上段设置为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斜面,且斜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卡接部,所述第二密封胶条通过斜面和卡接部限位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窗扇玻璃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其窗框结构设计合理,在窗框内设置有多个密封胶条和隔热条,具有良好的保温、隔声功能,且在其窗框外侧的排水孔处增设了遮挡部,有效避免了排水孔因外界的沙尘沙粒被堵塞,无需人工定时清理,可长期保持排水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窗框整体的排水性能,避免窗框内部积水,提高窗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第一型材101、第一空腔体101.1、第一侧板101.2、第一密封槽101.3、第一密封胶条101.4、第一隔热槽101.5

第二型材102、第二空腔体102.1、连接件102.2、卡接部102.3、第二密封胶条102.4、卡勾102.5、卡槽102.6、第二隔热槽102.7、第二侧板102.8、第二密封槽102.9

第三型材103、第三大空腔体103.1、第三小空腔体103.2、连接板103.3、第三密封槽103.4、第三密封胶条103.5、挡板103.6、第四密封胶条103.7、第三隔热槽103.8、第一限位钩103.9

第四型材104、第四空腔体104.1、第四隔热槽104.2、第二限位钩104.3

第一隔热条105、第二隔热条106、第三隔热条107、第四隔热条108、隔热件109、第一排水孔110、第二排水孔111、第三排水孔112、隔断层113

窗扇玻璃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平开窗隐藏式排水系统,包括窗框和窗扇玻璃200,所述窗框包括第一型材101、第二型材102、第三型材103和第四型材104,所述第一型材101位于第三型材103的上方,所述第二型材102位于第四型材104的上方,所述第一型材101和第三型材103设置于室外,第二型材102和第四型材104设置于室内,所述窗扇玻璃200设置于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之间;

所述第一型材101包括第一空腔体101.1,所述第一空腔体101.1的顶部的左端向上延伸有第一侧板101.2,第一侧板101.2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01.3,所述第一密封槽101.3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101.4,所述第一密封胶条101.4位于第一型材101和窗扇玻璃200之间,所述第一空腔体10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一隔热槽101.5;

所述第二型材102包括第二空腔体102.1,所述第二空腔体102.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件102.2,所述连接件102.2与窗扇玻璃20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102.4,所述连接件102.2靠近窗扇玻璃200的侧壁的上段设置为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斜面,且斜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卡接部102.3,所述第二密封胶条102.4通过斜面和卡接部102.3限位固定,所述连接件102.2的底端设置有卡勾102.5,所述第二空腔体102.1的顶面上设置有卡槽102.6,所述卡勾102.5和卡槽102.6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腔体102.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二隔热槽102.7,位于上方的第二隔热槽102.7和上方的第一隔热槽101.5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条105,位于下方的第二隔热槽102.7和下方的第一隔热槽101.5之间设置有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条106,所述第二隔热条106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筋,所述第二空腔体102.1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侧板102.8,所述第二侧板102.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02.9;

所述第三型材103包括第三大空腔体103.1和第三小空腔体103.2,所述第三大空腔体103.1和第三小空腔体103.2之间通过连接板103.3相连接,所述第三小空腔体103.2位于第三大空腔体103.1的左段的上方,所述第三小空腔体103.2的右壁面的上段设置有第三密封槽103.4,所述第三密封槽103.4内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103.5,所述第三密封胶条103.5位于第一型材101和第三型材103之间,所述第三小空腔体103.2的底部的左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03.6,所述挡板103.6与连接板103.3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胶条103.7,所述第四密封胶条103.7的底部的左端向下延伸至第三大空腔体103.1的顶部,所述第三大空腔体103.1的顶部的左段设置为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面,且斜面位于第三小空腔体103.2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大空腔体103.1的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钩103.9,所述第三大空腔体103.1的右壁面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三隔热槽103.8;

所述第四型材104包括第四空腔体104.1,所述第四空腔体104.1的顶部的左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钩104.3,所述第四空腔体104.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第四隔热槽104.2,位于上方的第四隔热槽104.2和上方的第三隔热槽103.8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热条107,位于下方的第四隔热槽104.2和下方的第三隔热槽103.8之间设置有第四隔热条108;

所述第二限位钩104.3与第一限位钩103.9之间设置有隔热件109,所述隔热件109的顶部与第二隔热条106底部的凸筋相接触;

所述第一型材101的第一空腔体101.1的顶部的右段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10,所述第一空腔体101.1的底部的左段开设有第二排水孔111,所述第三型材103中的连接板103.3的下段开设有第三排水孔112,下雨天的雨水或者室内外温差形成的冷凝水依次经过第一排水孔110、第二排水孔111和第三排水孔112,最后沿着第三型材103的第三大空腔体103.1顶部的斜面坡度顺流排出,由于第三排水孔112的外侧被挡板103.6和第四密封胶条103.7遮挡,有效避免了第三排水孔112因外界的沙尘沙粒被堵塞,无需人工定时清理,从而提高窗框整体的排水性能;

所述第一型材101、第二型材102和窗扇玻璃200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断层113。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