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851发布日期:2019-04-12 23:1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遮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遮阳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被阳光过分加热,从而防止局部过热和眩光的产生,以及保护室内各种物品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它的合理设计是改善夏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降低建筑物能耗的重要因素。

目前建筑遮阳多为金属构造,本系统采用天然环保节能建材木质材料遮阳、材料本身为可再生能源,外观观赏效果单一,现场安装繁琐、后期更换维修可回收率低,但是,无法对百叶进行翻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对百叶进行翻转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外力面木遮阳系统,墙体,用于固定支撑建筑体,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墙体壁上设有槽,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槽中,用于将木百叶固定在墙体上;转接件,设置在木百叶靠近固定块的一端,所述转接件横截面呈圆形,所述转接件远离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相对木百叶一端设有包裹片,所述包裹片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用于调整木百叶的张开的范围。

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槽,相对所述转接件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侧壁水平滑移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连接有驱动凸块向卡槽内滑动的第一弹簧,所述卡块上开有与凸块相配的凹槽,所述凸块连接有驱动其退出凹槽的驱退组件。

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槽,相对所述转接片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槽侧壁水平滑移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连接有驱动凸块向卡槽内滑动的第一弹簧,所述卡块上开有与凸块相配的凹槽,所述凸块连接有驱动其退出凹槽的驱退组件。

所述凸块底部设有朝向卡块的斜面。

所述驱退组件包括连接于凸块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卡块一端延伸至固定块外。

所述横杆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至凸块距离横杆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侧卡槽内侧壁至固定块外壁的垂直距离。

所述卡槽开口处设有防止外部雨水进入的阻拦装置。

所述阻拦装置包括位于卡槽开口两侧相对设置的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卡设于卡槽两侧侧壁内,两个所述挡块连接有驱动其相对靠近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压缩至极限状态时,所述挡块收容于所述卡槽侧壁内。

两个所述挡块朝向卡槽外一侧设为弧形面。

所述槽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槽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扣杆,所述卡扣杆延伸至所述槽中,所述卡扣杆与所述卡扣件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墙体中设置的凹槽设置的固定块,使得百叶可以稳固固定在墙体上,在固定块和木百叶之间设置翻转装置,使得木百叶可以0-180度任意转动;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用驱退组件将凸块带出卡槽,并将卡块卡于卡槽内,松开凸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凸块卡于凹槽内,从而卡块牢牢固定在固定块中,防止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且卡槽设置在固定块的底部,有效防止雨水淋入卡块与固定块的连接处。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在卡块卡于凹槽内时,卡块沿斜面自动驱退凸块,无需用驱退组件使凸块退出卡槽,更加便捷。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限位块不影响凸块伸入卡槽内,当卡块位于卡槽内、且凸块位于凹槽内时,限位块贴合固定块外壁,从而限位块有限防止雨水从横杆与固定块的滑移连接端渗入。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阻拦装置有效防止雨水从卡槽开口处进入固定块与卡块的连接端,避免雨水侵蚀卡块与固定块。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将两个挡块分离,将卡块卡于卡槽内,松开挡块,第二弹簧驱动两块挡块夹持于柔性跨接线外,有防止外部雨水进入卡槽。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通过在卡块卡设于固定块底部,并在固定块内壁设有凸块,卡块上设有凸块相配的凹槽,卡块可牢固固定在固定块底部,且有效防止雨水淋入卡块与固定块的连接处,从而防止雨水腐蚀卡块与固定块的连接处,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外立面木遮阳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11-槽;2-固定块;21-卡槽;22-凸块;23-第一弹簧;24-凹槽;25-横杆;26-限位块;3-转接件;30-包裹片;31-卡块;4-驱退组件;5-阻拦装置;51-挡块;52-第二弹簧;6-卡扣件;61-卡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墙体1上设有固定块2,固定块2镶嵌固定在槽11中,转接件3一端与固定块2连接,另一端与百叶连接,转接件3横截面呈圆形结构,百叶上相对设置包裹片30,包裹片30横截面呈半圆形结构,与包裹片30相配合,使得木百叶可以0-180度任意转动。

如图2所示,固定件上设置卡槽21,卡槽21竖直侧侧壁滑移连接有凸块22,凸块22上连接有驱动凸块22向卡槽21滑动的第一弹簧23,卡块31上开有与凸块22相配的凹槽24,凸块22连接有驱动其退出凹槽24的驱退组件4。用驱退组件4将凸块22带出卡槽21,并将卡块31卡于卡槽21内,松开凸块22,在第一弹簧23的作用下,凸块22卡于凹槽24内,从而卡块31牢牢固定在固定块2中,防止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凸块22底部设置有朝向卡块31的斜面,从而在卡块31卡于凹槽24内时,卡块31沿斜面自动驱退凸块22,无需用驱退组件4使凸块22退出卡槽21。

如图2所示,驱退组件4包括连接于凸块22的横杆25,弹簧套设于横杆25外,且弹簧横杆25远离卡块31一端延伸至固定块2外,从而向外拉动横杆25,第一弹簧23压缩,凸块22退出卡槽21。

如图2所示,横杆25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25的限位块26,限位块26至凸块22距离横杆25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侧卡槽21内侧壁至固定块2外壁的垂直距离,从而限位块26不影响凸块22伸入卡槽21内。当卡块31位于卡槽21内、且凸块22位于凹槽24内时,限位块26贴合固定块2外壁,从而限位块26有限防止雨水从横杆25与固定块2的滑移连接端渗入。

如图2所示,卡槽21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防止外部雨水进入的阻拦装置5,阻拦装置5包括卡槽21开口两侧相对设置的挡块51,两个挡块51分别卡设于卡槽21两侧侧壁内,两个挡块51连接有驱动两者相对靠近的第二弹簧52,第二弹簧52压缩至极限状态时,挡块51收容于所述卡槽21侧壁内。手动将两个挡块51分离,将卡块31卡于卡槽21内,松开挡块51,第二弹簧52驱动两块挡块51夹持于柔性跨接线(图中未标识)外,挡块51有效防止雨水从卡槽21开口处进入固定块2与卡块31的连接端,避免雨水侵蚀卡块31与固定块2。两个挡块51朝向卡槽21外一侧设置为弧形面,从而卡块31进入卡槽21时,卡块31可沿挡块51的弧形面推开挡块51,无需手动拨开挡块51,操作更方便。

工作原理:墙体1设置的槽11,将固定块2镶嵌槽11中,将转接件3与包裹片30通过固定连接后,将卡块31卡入卡槽21,卡块31沿挡块51的弧形面推开挡块51,另外,卡块31沿凸块22的斜面推开凸块22,卡块31完全卡入卡槽21后,第一弹簧23驱动凸块22卡于凹槽24内,且第二弹簧52驱动两块挡块51夹持于柔性跨接线(图中未标识)外,卡块31固定在卡槽21中,有效防止雨水腐蚀卡块31与固定块2的连接。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