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0391发布日期:2019-04-05 22:0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仓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仓储中用于堆叠物件的装置无法便捷的做到将物件上下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堆叠,使用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仓储中用于堆叠物件的装置无法便捷的做到将物件上下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堆叠,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其包括底座和两个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置物件的通道,所述支架上沿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缺槽、第二缺槽和第三缺槽,所述第一缺槽内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搁板,所述第一缺槽内设有第一挡柱,所述第一挡柱用于抵挡第一搁板朝向通道的板头,所述第一搁板的板尾下方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压制第一搁板的板尾以使板头上翘,所述板头抵顶于第一挡柱后并伸出第一缺槽,所述第一搁板的板尾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缺槽内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搁板,所述第二缺槽内设有第二挡柱,所述第二挡柱用于抵挡第二搁板朝向通道的板头,所述第二搁板的板尾下方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端通过第一导滑柱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通过第一导滑柱带动第二搁板的板尾下压,以使第二搁板的板头抵顶于第二挡柱,此时第二搁板的板头不伸出第二缺槽,所述第二搁板的板尾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缺槽内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搁板,所述第三缺槽内设有第三挡柱,所述第三挡柱用于抵挡第三搁板朝向通道的板头,所述第三搁板的板尾下方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外端通过第二导滑柱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第二导滑柱带动第三搁板的板尾下压,以使第三搁板的板头抵顶于第三挡柱,此时第三搁板的板头不伸出第三缺槽;

所述底座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si:0.4%,al:0.005%,cr:21%,mn:11%,p:0.01%,cu:0.21%,n:0.2%,锶-铁氧体粉体:0.4%、in:0.01%、er:0.006%、余量为fe。

所述不锈钢材料的制作方法为:将铁在非真空炉中加热融化,待铁水温度升至1300-1400℃时,向真空炉中通入混合h2o气体,h2o气体通入量为铁水体积的1/80,通气结束,向铁水中加入c、al、p、cu、锶-铁氧体粉体,继续加热铁水,升温至1800℃,保温处理30-40分钟,向铁水中加入si、cr、mn、n,升温至2000-2200℃,加入er、in保温8小时,进行浇铸。

所述第一搁板、第二搁板、第三搁板的板尾部分的重量大于板头部分的重量。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支架的两侧,所述隔板与支架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物件的通道。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放置后三个上下层叠的物件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可以增加物件之间的空气流通,具有防潮防挤压的功效,在取出最上面的物件后,最上面的第三隔板的板头自动会收纳至第三缺槽内,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型仓储用堆叠装置,其包括底座1和两个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置物件的通道3,所述支架2上沿竖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缺槽4、第二缺槽5和第三缺槽6,所述第一缺槽4内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有第一搁板8,所述第一缺槽4内设有第一挡柱9,所述第一挡柱9用于抵挡第一搁板8朝向通道3的板头,所述第一搁板8的板尾下方设有配重块10,所述配重块10压制第一搁板8的板尾以使板头上翘,所述板头抵顶于第一挡柱9后并伸出第一缺槽4,所述第一搁板8的板尾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二缺槽5内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有第二搁板13,所述第二缺槽5内设有第二挡柱14,所述第二挡柱14用于抵挡第二搁板13朝向通道3的板头,所述第二搁板13的板尾下方铰接有第一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5的外端通过第一导滑柱16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11内,所述第一滑槽11通过第一导滑柱16带动第二搁板13的板尾下压,以使第二搁板13的板头抵顶于第二挡柱14,此时第二搁板13的板头不伸出第二缺槽5,所述第二搁板13的板尾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三缺槽6内通过第三转轴18转动连接有第三搁板19,所述第三缺槽6内设有第三挡柱20,所述第三挡柱20用于抵挡第三搁板19朝向通道3的板头,所述第三搁板19的板尾下方铰接有第二连杆21,所述第二连杆21的外端通过第二导滑柱22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17内,所述第二滑槽17通过第二导滑柱22带动第三搁板19的板尾下压,以使第三搁板19的板头抵顶于第三挡柱20,此时第三搁板19的板头不伸出第三缺槽6。所述第一搁板、第二搁板、第三搁板的板尾部分的重量大于板头部分的重量。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隔板(未图示),所述隔板对称设置于支架的两侧,所述隔板与支架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物件的通道。

使用时,将物件23放入通道3后,物件23的底部接触第一搁板的板头,使第一搁板的板头下压,第一搁板的板尾上升直至第一搁板呈水平状态,完成第一个物件23的放置作业,此时由于第二搁板的板尾重量大于板头,第一搁板的板尾上升带动第一滑槽上升,第一滑槽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搁板的板尾上升了一段距离,恰好使第二搁板的板头伸出第二缺槽,此时第三搁板的板头仍然在第三缺槽内,将第二件物件23放入通道3后,物件23的底部接触第二搁板的板头,使第二搁板的板头下压,第二搁板的板尾上升直至第二搁板呈水平状态,完成第二个物件23的放置作业,此时由于第三搁板的板尾重量大于板头,第二搁板的板尾上升带动第二滑槽上升,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搁板的板尾上升了一段距离,恰好使第三搁板的板头伸出第三缺槽,然后放置第三个物件23,这样放置后三个上下层叠的物件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可以增加物件23之间的空气流通,具有防潮防挤压的功效,在取出最上面的物件后,最上面的第三隔板的板头自动会收纳至第三缺槽内,使用便捷。

所述底座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si:0.4%,al:0.005%,cr:21%,mn:11%,p:0.01%,cu:0.21%,n:0.2%,锶-铁氧体粉体:0.4%、in:0.01%、er:0.006%、余量为fe。所述不锈钢材料的制作方法为:将铁在非真空炉中加热融化,待铁水温度升至1300-1400℃时,向真空炉中通入混合h2o气体,h2o气体通入量为铁水体积的1/80,通气结束,向铁水中加入c、al、p、cu、锶-铁氧体粉体,继续加热铁水,升温至1800℃,保温处理30-40分钟,向铁水中加入si、cr、mn、n,升温至2000-2200℃,加入er、in保温8小时,进行浇铸。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