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589发布日期:2019-05-11 00:5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
背景技术
:平开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窗户形式,但是我们在使用中发现,由于闭合的不严实,导致窗户位置处漏风,并且当风力较强时,还会产生异响,影响客户体验感。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隔音性的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隔音性的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包括窗框,以及配合所述窗框的玻璃安装框,及装配在所述玻璃安装框内的玻璃,所述窗框和所述玻璃安装框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玻璃安装框的内侧加工有一安装所述玻璃用的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夹持口,在所述安装腔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挤胶口,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底部铺设有玻璃垫块,所述玻璃被支撑在所述玻璃垫块上,所述玻璃设置有两层以上,相邻两层所述玻璃之间装配有密封胶条和保温泡棉,所述保温泡棉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条远离所述玻璃垫块的那一侧,所述保温泡棉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在所述夹持口内夹持有一圆柱形的密封条,所述夹持口内填涂有第一玻璃胶,所述第一玻璃胶与所述玻璃之间胶合固定,在所述挤胶口内填涂有第二玻璃胶,所述第二玻璃胶与所述玻璃之间胶合固定,所述玻璃安装框左侧位置处加工形成有凸边部分,在所述窗框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凸边部分,所述凸边部分和第一凸边部分均竖向设置,在所述凸边部分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卡槽,在所述第一凸边部分的左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卡槽,在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槽内均嵌入有减震胶条,所述减震胶条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卡槽和第一卡槽的外部,在所述玻璃安装框的右下角位置处加工有直角退让槽,当本产品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所述卡槽内的减震胶条贴合所述窗框的外左侧面,位于第一卡槽内的所述减震胶条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内,所述窗框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槽,在左右对称的固定槽之间装配有隔热条,在所述玻璃安装框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槽,在左右对称的所述第一固定槽之间装配有第一隔热条。优选地,所述玻璃垫块为橡胶材质。优选地,所述减震胶条为实心结构。优选地,所述减震胶条采用tpu软塑材质。优选地,当所述减震胶条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内时,所述窗框与玻璃安装框的右端面呈同一平面。优选地,所述玻璃为钢化玻璃。窗框和玻璃安装框的壁厚为1.6-2.2mm。铝材:选用纯太阳能高精模铝棒6060t66,铝棒硬度达到10-13。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pa塑料。优选地,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00-120份、改性玻璃纤维20-30份、改性纤维素纳米晶8-12份、氯化聚乙烯5-10份、钛酸钾晶须1-5份、环氧大豆油1-3份、硬脂酸钙1-2份、抗氧剂0.01-0.1份。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20份1-2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40-60℃以100-300转/分搅拌40-60分钟,采用100-3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4-8):(1-5)混合,在80-90℃以100-300转/分搅拌40-6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0-20)ml混合,在70-80℃以100-300转/分搅拌1-3小时,采用100-3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1-1份溶于90-110份水中,以100-300转/分搅拌10-20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60-100)ml混合,在30-40℃以100-300转/分搅拌15-25小时,离心,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1-5份加入到80-10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35-45℃超声分散20-40分钟,再在20-30℃以100-300转/分搅拌10-20小时,离心,沉淀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0-20份加入到90-110份水中,以100-300转/分搅拌10-20分钟,加入0.1-1份改性碳纳米管,在35-45℃超声分散20-40分钟,再在20-30℃以60-100转/分搅拌1-3小时,离心,产店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1-5):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微晶纤维素和60-70%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20-40)ml混合,在50-60℃以100-300转/分搅拌1-3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40-60倍的水,以100-300转/分搅拌5-10分钟,离心,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1-5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20-4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和水按固液比1g:(10-20)ml混合,在20-30℃超声分散20-40分钟,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改性剂0.02-0.2g加入到10-20ml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中,在20-30℃超声分散20-40分钟,再在40-60℃以100-300转/分搅拌40-60分钟,得到反应液;(3)将0.1-0.5g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10-20ml反应液中,在60-80℃以100-300转/分搅拌1-3小时,离心,沉淀在8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所述改性剂为二硫化钼和/或氮化钛。优选地,所述改性剂为二硫化钼和氮化钛的混合物,所述二硫化钼和氮化钛的质量比为1:(1-5)。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80-100℃干燥4-8小时,再将pa66与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300-600转/分搅拌8-12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本产品属于平开窗,窗框与玻璃安装框之间铰接固定,玻璃安装框可借由铰链向外打开。空气是传递声音的介质,因此本产品中,在窗框内安装隔热条,在玻璃安装框内安装第一隔热条,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设置可以阻隔内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可以起到室内保温的效果,在冬季时,增加密封性,提高室内的暖气效果,在夏季时,起到空气保冷的效果,同时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具有耐热,耐燃,耐磨,强度高,绝缘性好等性能,由于间隔空气,因此还起到了较好的隔音效果。在关窗时,通过减震胶条的设置,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关窗的声音较小,不影响室内人员的休息,并且在关窗时,减震胶条被挤压形变后密封在窗框和玻璃安装框之间,增加密封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现有技术中纤维素纳米晶多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在材料领域中研究甚少,本发明中通过对纤维素纳米晶进行改性,提升其耐热性和耐磨性,但是纤维素纳米晶含有大量亲水性羟基,易吸水,因此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提高其疏水性能,同时改善了其自团聚性,使其在树脂中易于分散,从而显著提升了pa66的各项性能。纤维素纳米晶的原料纤维素来源广泛,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将其应用于材料领域中,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本产品的强度足够,并且在关窗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提高室内的保温性和隔音性,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简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关闭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的打开状态图;图3为窗框的截面图;图4为玻璃安装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氟碳表面活性剂,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apstonefs-310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玻璃纤维,灵寿县华硕矿产品加工厂生产的无碱玻璃纤维,纤维直径11-13μm,玻璃纤维数均长度6-9mm。碳纳米管,直径10-30纳米,长度5-15μm,纯度95%,深圳市纳米港生产的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纯度98wt%,天津市迪博化工有公司生产。浓硝酸,纯度68wt%,天津市迪博化工有公司生产。pa66,采用美国杜邦的牌号为st801的pa66。氯化聚乙烯,采用美国陶氏135a型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购买自上海卡吉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平均直径0.3-0.6μm,平均长度10-20μm。环氧大豆油,cas号:8013-07-8,采用台湾长春环氧大豆油,型号b-22。硬脂酸钙,cas号:1592-23-0,购买自天津希恩斯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抗氧剂1010,采用巴斯夫抗氧剂1010。硝酸锆,cas号:13986-27-1,购买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as号:919-30-2,购买自杭州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cas号:9004-34-6,购买自天津希恩斯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二硫化钼,cas号:1317-33-5,购买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氮化钛,cas号:25583-20-4,购买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包括窗框1,以及配合所述窗框1的玻璃安装框2,及装配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内的玻璃3,所述窗框1和所述玻璃安装框2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内侧加工有一安装所述玻璃3用的安装腔201,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夹持口211,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挤胶口212,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内底部铺设有玻璃垫块4,所述玻璃3被支撑在所述玻璃垫块4上,所述玻璃3设置有3层,相邻两层所述玻璃3之间装配有密封胶条311和保温泡棉312,所述保温泡棉312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条311远离所述玻璃垫块4的那一侧,所述保温泡棉312位于所述安装腔201的内侧,在所述夹持口211内夹持有一圆柱形的密封条222,所述夹持口211内填涂有第一玻璃胶223,所述第一玻璃胶223与所述玻璃3之间胶合固定,在所述挤胶口212内填涂有第二玻璃胶224,所述第二玻璃胶224与所述玻璃3之间胶合固定,所述玻璃安装框2左侧位置处加工形成有凸边部分5,在所述窗框1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凸边部分6,所述凸边部分5和第一凸边部分6均竖向设置,在所述凸边部分5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卡槽511,在所述第一凸边部分6的左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卡槽611,在所述卡槽511和所述第一卡槽611内均嵌入有减震胶条7,所述减震胶条7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卡槽511和第一卡槽611的外部,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右下角位置处加工有直角退让槽8,当本产品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所述卡槽511内的减震胶条贴合所述窗框1的外左侧面,位于第一卡槽611内的所述减震胶条7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8内,所述窗框1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21,在左右对称的固定槽121之间装配有隔热条131,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槽232,在左右对称的所述第一固定槽232之间装配有第一隔热条242。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玻璃垫块4为橡胶材质。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减震胶条7为实心结构。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减震胶条7采用tpu软塑材质。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当所述减震胶条7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内时,所述窗框1与玻璃安装框2的右端面呈同一平面。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玻璃3为钢化玻璃。窗框和玻璃安装框的壁厚为2.2mm。铝材:选用纯太阳能高精模铝棒6060t66,铝棒硬度达到10-13。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pa66。本产品属于平开窗,窗框与玻璃安装框之间铰接固定,玻璃安装框可借由铰链向外打开。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超静音节能板桥窗户,包括窗框1,以及配合所述窗框1的玻璃安装框2,及装配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内的玻璃3,所述窗框1和所述玻璃安装框2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内侧加工有一安装所述玻璃3用的安装腔201,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夹持口211,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挤胶口212,在所述安装腔201的内底部铺设有玻璃垫块4,所述玻璃3被支撑在所述玻璃垫块4上,所述玻璃3设置有3层,相邻两层所述玻璃3之间装配有密封胶条311和保温泡棉312,所述保温泡棉312被设置在所述密封胶条311远离所述玻璃垫块4的那一侧,所述保温泡棉312位于所述安装腔201的内侧,在所述夹持口211内夹持有一圆柱形的密封条222,所述夹持口211内填涂有第一玻璃胶223,所述第一玻璃胶223与所述玻璃3之间胶合固定,在所述挤胶口212内填涂有第二玻璃胶224,所述第二玻璃胶224与所述玻璃3之间胶合固定,所述玻璃安装框2左侧位置处加工形成有凸边部分5,在所述窗框1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凸边部分6,所述凸边部分5和第一凸边部分6均竖向设置,在所述凸边部分5的右侧位置处加工有卡槽511,在所述第一凸边部分6的左侧位置处加工有第一卡槽611,在所述卡槽511和所述第一卡槽611内均嵌入有减震胶条7,所述减震胶条7的局部延伸至所述卡槽511和第一卡槽611的外部,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右下角位置处加工有直角退让槽8,当本产品处于关闭状态时,位于所述卡槽511内的减震胶条贴合所述窗框1的外左侧面,位于第一卡槽611内的所述减震胶条7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8内,所述窗框1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21,在左右对称的固定槽121之间装配有隔热条131,在所述玻璃安装框2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槽232,在左右对称的所述第一固定槽232之间装配有第一隔热条242。所述玻璃垫块4为橡胶材质。所述减震胶条7为实心结构。所述减震胶条7采用tpu软塑材质。当所述减震胶条7贴合在所述直角退让槽内时,所述窗框1与玻璃安装框2的右端面呈同一平面。所述玻璃3为钢化玻璃。窗框和玻璃安装框的壁厚为2.2mm。铝材:选用纯太阳能高精模铝棒6060t66,铝棒硬度达到10-13。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3)将酸化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酸化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本产品属于平开窗,窗框与玻璃安装框之间铰接固定,玻璃安装框可借由铰链向外打开。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酸化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5份溶于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3份加入到9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200转/分搅拌15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改性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改性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5份溶于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3份加入到9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200转/分搅拌15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改性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和水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改性剂0.1g加入到15ml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中,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再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所述改性剂为二硫化钼。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改性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5份溶于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3份加入到9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200转/分搅拌15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改性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和水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改性剂0.1g加入到15ml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中,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再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反应液;(3)将0.3g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15ml反应液中,在70℃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所述改性剂为二硫化钼。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改性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00-120份、改性玻璃纤维20-30份、纤维素纳米晶8-12份、氯化聚乙烯5-10份、钛酸钾晶须1-5份、环氧大豆油1-3份、硬脂酸钙1-2份、抗氧剂0.01-0.1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5份溶于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3份加入到9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200转/分搅拌15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改性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和水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改性剂0.1g加入到15ml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中,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再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反应液;(3)将0.3g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15ml反应液中,在70℃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所述改性剂为氮化钛。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材质为玻纤增强pa塑料。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pa66110份、改性玻璃纤维25份、改性纤维素纳米晶10份、氯化聚乙烯8份、钛酸钾晶须3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钙1份、抗氧剂0.0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其中份均为重量份:(1)将玻璃纤维3份加入到15份1.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至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2)将偶联剂、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6:3混合,在85℃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偶联剂溶液,将酸化玻璃纤维和偶联剂溶液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7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采用200目滤布过滤,滤饼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3)将硝酸锆0.5份溶于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到硝酸锆水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按固液比1g:80ml混合,在35℃以200转/分搅拌20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将沉淀水洗至洗液为中性,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碳纳米管,将酸化碳纳米管3份加入到90份硝酸锆水溶液中,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200转/分搅拌15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碳纳米管;(4)将偶联剂改性的玻璃纤维15份加入到100份水中,以200转/分搅拌15分钟,加入0.5份改性碳纳米管,在40℃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400w,再在25℃以8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混酸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微晶纤维素和65%的浓硫酸按固液比为1g:30ml混合,在55℃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50倍的水,以200转/分搅拌8分钟,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沉淀,沉淀加水离心洗涤3次,每次洗涤沉淀和水的固液比为1g:30ml,得到洗涤后的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和水按固液比1g:15ml混合,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改性剂0.1g加入到15ml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中,在25℃超声分散30分钟,超声频率35khz,超声功率300w,再在50℃以200转/分搅拌50分钟,得到反应液;(3)将0.3g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15ml反应液中,在70℃以200转/分搅拌2小时,以8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在9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所述改性剂为二硫化钼和氮化钛的混合物,所述二硫化钼和氮化钛的质量比为1:3。所述玻纤增强pa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66在90℃干燥6小时,再将pa66与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氯化聚乙烯、钛酸钾晶须、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抗氧剂混合,以500转/分搅拌10分钟,得到预混料;(2)将预混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改性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玻纤增强pa塑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4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5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60℃,十区270℃,螺杆转速300r/min。空气是传递声音的介质,因此本产品中,在窗框内安装隔热条,在玻璃安装框内安装第一隔热条,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的设置可以阻隔内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可以起到室内保温的效果,在冬季时,增加密封性,提高室内的暖气效果,在夏季时,起到空气保冷的效果,同时隔热条和第一隔热条由于间隔空气,因此还起到了较好的隔音效果。在关窗时,通过减震胶条的设置,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关窗的声音较小,不影响室内人员的休息,并且在关窗时,减震胶条被挤压形变后密封在窗框和玻璃安装框之间,增加密封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的强度足够,并且在关窗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提高室内的保温性和隔音性,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简便,适合推广使用。测试例1将实施例得到的玻纤增强pa塑料粒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具体测定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具体结果见表1。表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拉伸强度,mpa弯曲强度,mpa缺口冲击强度,kj/m2测试方法astm638astm790astmd256实施例276857.8实施例385938.4实施例488979.1实施例5931029.6实施例69810610.1.实施例79910810.3实施例811210611.4测试例2将实施例得到的玻纤增强pa塑料粒料在90℃干燥4小时,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后通过模具定型,得到厚度为2mm的片材,其中螺杆转速为35转/分,各区温度为290℃。根据gb/t19889.10-2006测试隔音量,具体结果见表2。表2隔音效果测试结果表平均隔音量,db实施例210.17实施例311.32实施例412.06实施例513.51实施例614.26实施例714.18实施例815.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