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710发布日期:2019-06-26 01:0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涉及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叠放时相邻的叠置层所形成的缝在使用中蒸汽的漏气量大,使得顶层受热比底层大为减少,造成各层受热不均,浪费能源,而且搭配的组合形式仅仅按顺序排列,缺少多样化的组合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各层受热均匀、节省能源的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由底锅、下蒸笼、上蒸笼以及顶盖依次层叠配合构成,所述底锅、下蒸笼以及上蒸笼的顶部锅沿处均设有用于叠放的锅沿槽,该下蒸笼、上蒸笼以及顶盖的底部均设有与各自对应叠放的所述锅沿槽相适配的叠压橡胶圈。

进一步,所述底锅的底面采用18/10钢材三层复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下蒸笼和上蒸笼外层均采用430不锈钢裹卷而成,且内部均设有高纯度铝加厚制成的蒸格。

进一步,所述底锅、油炸滤网锅、下蒸笼以及上蒸笼两侧均设有对应大小且相对称的把手,所述顶盖的顶部采用钢化玻璃设有,且玻璃上设有出气口和提手。

进一步,所述下蒸笼和上蒸笼采用旋压加工工艺制成。

进一步,所述底锅上的锅沿槽是同心的内锅沿槽及外锅沿槽,所述外锅沿槽与套在所述下蒸笼底部的叠压橡胶圈相适配,所述内锅沿槽与套在所述上蒸笼底部的叠压橡胶圈相适配。

进一步,还包括叠放于所述内锅沿槽的油炸滤网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蒸笼、上蒸笼以及顶盖的底部均设有与各自对应叠放的所述锅沿槽相适配的叠压橡胶圈,使用时,叠压橡胶圈与锅沿槽配合,增加了叠放时相邻的叠置层所形成的缝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大大减少叠置缝蒸汽的漏气量,使得顶层受热与底层相近似,各层受热均匀,节省能源。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蒸屉的稳固结构和叠合部分的加厚结构,避免了炊具的形变和塌陷,大大增强了炊具的稳固性,搭配的组合形式多样化。

3.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复合底的工艺,大幅提高受热速度和均匀程度,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中:1、底锅,2、油炸滤网锅,3、下蒸笼,4、上蒸笼,5、顶盖,6、蒸格,7、把手,8、锅沿槽,9、叠压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组合搭配蒸笼锅,由底锅1、下蒸笼3、上蒸笼4以及顶盖5依次层叠配合构成,所述底锅1、下蒸笼3以及上蒸笼4的顶部锅沿处均设有用于叠放的锅沿槽8,同时所述下蒸笼3、上蒸笼4以及顶盖5的底部均设有与各自对应叠放的所述锅沿槽8相适配的叠压橡胶圈9。使用时,叠压橡胶圈9与锅沿槽8配合,增加了叠放时相邻的叠置层所形成的缝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大大减少叠置缝蒸汽的漏气量,使得上蒸笼4受热与底锅1相近似,各层受热均匀,节省能源。

所述底锅1的底面采用18/10钢材三层复合而成,达到复合锅底不变形,传热均匀,保温性能持久的效果。所述下蒸笼3和上蒸笼4外层均采用430不锈钢裹卷而成,且内部均设有高纯度铝加厚制成的蒸格6。所述底锅1、油炸滤网锅2、下蒸笼3以及上蒸笼4两侧均设有对应大小且相对称的把手7,所述顶盖5的顶部采用钢化玻璃,且玻璃上设有出气口和提手。所述下蒸笼3和上蒸笼4采用旋压加工工艺制成,采用旋压加工工艺,配合加厚的蒸格、锅沿设计,使蒸汽在内部循环流通,而不在锅沿产生垂滴,从而缩短烹调时间,提高效率,所述底锅1上设有同心的内、外两锅沿槽,外锅沿槽与套在所述下蒸笼3底部的叠压橡胶圈9相适配,内锅沿槽与套在所述上蒸笼4底部的叠压橡胶圈9相适配。还包括叠放于内锅沿槽的油炸滤网锅2。多用途蒸屉,以及独特的层叠配合结构,实现蒸屉,锅身的随意组合,增强炊具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多用途蒸屉,实现了多层蒸屉组合层叠的,且可用于油炸、炖煮等其他用途;设计了蒸屉的稳固结构和叠合部分的加厚结构,避免了炊具的形变和塌陷,大大增强了炊具的稳固性;采用多层复合底的工艺,大幅提高受热速度和均匀程度,节约能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