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500发布日期:2019-01-22 21:5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胶棉拖把,特别是一种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



背景技术:

胶棉拖把的工作头采用聚乙烯醇胶棉制成。目前,胶棉拖把工作头的挤水方式主要为采用位于工作头两侧的滚轮轴对工作头进行挤压挤水和采用翻转对板挤压工作头进行挤水。

现有的胶棉拖把存在着体积大,使用不方便,尤其是无法对狭小空间进行清洁的问题。胶棉平板拖把能有效地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但目前没有适合对胶棉平板拖把工作头进行挤水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一种适合对胶棉平板拖把工作头进行挤水作业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包括桶体,桶体上固定有用于限制胶棉平板拖把向上移动的靠山,桶体内腔中设有挤水辊、弧形导轨和滑座;弧形导轨与桶体固定连接,滑座设置在弧形导轨上,挤水辊位于弧形导轨的内侧且挤水辊与滑座转动连接;桶体上还摆动连接有踏板,踏板和滑座之间通过当踏板摆动时能带动滑座沿着弧形导轨运动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挤水辊通过弧形导轨和滑座组成的导向组件与桶体相连,因而挤水辊具有固定的运动轨迹。工作头放置在桶体内,工作头的背面或拖把柄与靠山相抵靠,进而限制胶棉平板拖把向上移动,保证工作头中胶棉与滑座之间间距也被固定。当人们通过踩踏踏板迫使踏板摆动,踏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座沿着弧形导轨运动,即带动挤水辊沿着弧形轨迹线运动时挤水辊能对工作头的胶棉进行有效地挤压,由此能将胶棉内的水分挤出。

弧形导轨的圆心与胶棉的工作圆弧面圆心相吻合,即靠山还能保证工作头被限位后,胶棉的工作圆弧面圆心与弧形导轨的圆心基本重合,进而显著提高挤水效率。工作头处于限位状态时,工作头的纵向线与挤水辊的轴心线平行。

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既可用于清洗工作头,又可对工作头进行挤水作业,且挤出的水流回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对胶棉平板拖把的胶棉进行挤水的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

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通过人们手持拖把杆,保持拖把头所处状态稳定,以及通过脚踩踏板实现对胶棉进行挤水作业,因而具有操纵方便的优点。采用脚踩方式施力,具有容易施力且施加作用力大的优点以及能保持手干净的优点,进而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适合老人和妇女等人们使用。

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既能用于清洗工作头,又对工作头进行挤水,因而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紧凑的优点。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中滑座由弧形导轨导向,因而具有运动稳定,挤水效果稳定可靠的优点。在挤水过程中,挤水辊处于滚动状态,即挤水辊与胶棉处于滚动摩擦状态,进而有效地保护胶棉,保证胶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处于挤压工作头初始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处于挤压工作头末尾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1a、凹陷区域;2、靠山;3、挤水辊;4、弧形导轨;5、滑座;5a、限位部;6、踏板;7、支架;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工作头;10a、胶棉;11、拖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包括桶体1、靠山2、挤水辊3、弧形导轨4、滑座5和踏板6。

桶体1的缘口处固定连接有靠山2,靠山2供胶棉平板拖把的工作头10背面或拖把柄11根部抵靠,实现限制胶棉平板拖把向上移动。通过控制靠山2中抵靠面的倾斜角度,还能控制工作头10的工作面朝向;换言之,根据工作头10的工作面实际所需的朝向设置靠山2中抵靠面的倾斜角度,进而保证抵靠在靠山2上的胶棉平板拖把处于最佳的挤水状态。

弧形导轨4位于桶体1内且弧形导轨4的两端均与桶体1固定连接,弧形导轨4的凹面朝向靠山2。弧形导轨4的位置和朝向与限位在靠山2上的胶棉平板拖把工作头10工作面相匹配。挤水辊3和滑座5位于弧形导轨4的内侧,挤水辊3位于靠山2的下方,挤水辊3水平设置,挤水辊3位于桶体1内。滑座5设置在弧形导轨4上,滑座5能沿着弧形导轨4滑动。挤水辊3与弧形导轨4垂直设置,且使限位在靠山2上的胶棉平板拖把工作头10纵向线与挤水辊3的轴心线平行设置。挤水辊3与滑座5之间通过支架7转动连接,具体来说,挤水辊3与支架7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支架7的另一端部与滑座5转动连接,滑座5上具有用于限制支架7向上摆动的限位部5a,进而挤水辊3既能转动,又能摆动。支架7与滑座5之间设有使支架7始终具有抵靠在限位部5a上趋势的第一弹簧。

桶体1的一侧壁具有向内凹陷区域1a,踏板6的根部与凹陷区域1a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踏板6与桶体1之间设有能使踏板6自动复位的第二弹簧。踏板6和滑座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接,当人们踩踏踏板6时,踏板6摆动能带动滑座5沿着弧形导轨4运动。具体来说,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8位于凹陷区域1a内,第一连杆8的下端与踏板6固定连接,第二连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杆8的上端相铰接,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滑座5相铰接,第二连杆9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阐述利用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对胶棉平板拖把的工作头10进行挤水,进一步说明本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的原理、优点和各个部件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胶棉平板拖把的工作头10嵌于靠山2和挤水辊3之间,工作头10的工作面处于倾斜状态。在桶体1内固定有拖杆,使工作头10的两端下端面依靠在拖杆上,进而保持工作头10处于水平状态且有利于保持该状态。

如图3所示,人们踩踏踏板6迫使踏板6摆动,进而踏板6带动第一连杆8摆动,第一连杆8拉动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拉动滑座5,由此滑座5沿着弧形导轨4向下运动。挤水辊3先与工作头10中胶棉10a的一侧边缘抵靠,支架7与限位部5a相抵靠,进而挤水辊3在后续移动中能挤压胶棉10a。人们将踏板6踩踏到底,挤水辊3也移动至工作头10中胶棉10a的另一侧边缘处。

随后释放踏板6,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踏板6复位且带动第一连杆8摆动,第一连杆8推动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推动滑座5,由此滑座5沿着弧形导轨4向上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挤水辊3与胶棉10a受压以及产生较大摩擦力,迫使支架7向下摆动,进而使得挤水辊3与胶棉10a之间作用力显著下降,即复位所需的作用力较小,保证采用弹簧也能顺畅地复位;挤水辊3与胶棉10a分离后,支架7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与限位部5a相抵靠。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一次挤水。根据胶棉10a所需的含水量,可进行一次挤水或多次挤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钢索和与桶体1转动连接的换向滚轮,钢索经过换向滚轮的轮面,钢索的一端与滑座5相连接,钢索的另一端与踏板6相连接,滑座5与桶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踏板6与桶体1之间可以不设置第二弹簧。当人们踩踏踏板6时,踏板6摆动牵引钢索,钢索拉动滑座5沿着弧形导轨4向下运动;当释放踏板6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迫使滑座5复位,滑座5牵引钢索,钢索拉动踏板6向上摆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