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煮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012发布日期:2019-02-10 23: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智能煮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食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在各行各业,包括食品烹调、煮食领域,例如通过集成自动化料仓、自动将料仓上的料包识别并转移、自动割开料包让材料落入指定的锅体中,自动回收料包包装件等等;本实用新型正是提出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供消费者或商家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其结构简单、巧妙,利用旋转式机构,实现的料包的分拣、识别以及转移,利用齿条推动料包,实现的料包的转移,进料和出料方便,配置具有升降功能的转移机构,可以将不同层的料仓上的料包均可以快速转移至开料机构,其结构适用范围广,将夹紧的料包滑行经过带有开料刀的开料导向槽实现自动开料,并且将食物材料和包装物分离,设置自动化打开或关闭的锅盖,保证锅盖在不同的工序中实现锅体与开料机构的导通或关闭,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通过移动设备即可实现煮食功能的远程设定配置和监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煮食、烹调、料理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锅体和收集槽,其特征是,机架上呈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料仓,每层料仓由料盘固定座、转盘以及转盘电机组成,转盘安装在料盘固定座上,转盘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转盘上呈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放料盒,放料盒上设有容纳料包的定位腔,转盘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还包括推料机构,通过推料机构将放料盒推出进料口或出料口;

还包括开料机构,开料机构设置在最顶层料仓的上方,开料机构将料包切开,并将食物材料和包装体分离,分别落入锅体和收集槽;

还包括转移机构,转移机构设置在靠近出料口一侧的机架上,由出料口推出的料包通过转移机构转移至开料机构,开料机构将料包打开。

采用该结构的多层料仓结构,以高度方向实现料仓的多层叠加,占地面积小,每层料仓通过转盘以转动的形式实现精确的分度转动,转动速度可以根据程序对转盘电机设定,放料盒组件数量可以根据料包的大小、程序的要求来设置,转移时,可以通过机械手或其他机构推动放料盒,沿进料口或出料口实现进出,来完成增加料包和转移料包;其结构简单、合理,储料数量多,转移料包方便,更适合实现智能化自动操作。

工作时,每层料仓的转盘转动,负责分拣工作,当需要某个料包时,由推料机构将放料盒推出出料口,使料包进入转移机构,由转移机构将料包提升至开料机构,由开料机构对料包进行打开(隔开),将料包内的食物材料和包装体分离,食物材料落入锅体和包装体落入收集槽,即完成了整个料包的分拣、转移、打开的过程,其结构合理,紧凑,动作精度高,通过各种电机、传感器、感应器的配合,实现的自动化集成操作,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通过移动设备即可实现煮食功能的远程设定配置和监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煮食、烹调、料理功能。

转盘固定有放料盒导轨,放料盒滑动连接有放料盒导轨上,推料机构将放料盒相对放料盒导轨推出进料口或出料口;放料盒导轨使放料盒在推出或缩回时,具备精密的滑动轨迹,放料盒导轨上开设有凹槽与放料盒配合。

料盘固定座上固定有围板,转盘安装在围板内的料盘固定座上,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开设在围板上;围板首先是对放料盒上的料包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是方便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设置,围板是相对转盘固定在料盘固定座上。

优选地,转盘为圆环状,圆环状的转盘外侧面按圆周方向设置有连接齿,料盘固定座上通过转盘电机驱接有转盘齿轮,转盘齿轮与连接齿啮合;圆环状的结构,使转盘的内圈或外围能够腾出多余的空间安装推料机构,而围板上开设的开孔,方便转盘齿轮与连接齿啮合。

优选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电机座、推料电机以及推料齿条,推料电机座上安装有推料电机,推料电机座的一侧设置有推料导轨,推料齿条滑动安装在推料导轨上,推料齿条的一端与放料盒连接,推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与推料齿条啮合的推料齿轮;通过推料电机驱动推料齿条作直线运动,移动精度高,放料盒与推进齿条的配合,使工作时,推进齿条可以精准地将放料盒推出进料口或出料口实现料包的补充、更换、转移等,配合转盘的结构,使放料盒转动,配合程序设定,当需要某个料包时,转盘便停止,相应的放料盒便与推料齿条的一端配合,推料齿条便可以工作将放料盒推出进料口或出料口;其结构简单、合理,智能化程度高。

优选地,开料机构包括开料底板、滑动板、开料板以及夹料组件,开料底板设有下料孔,下料孔上固定有开料板,开料板上开设有与下料孔连通的开料导向槽,开料导向槽上安装有开料刀,滑动板滑动连接在开料底板上,夹料组件安装在滑动板上,通过滑动板滑动,夹料组件夹持料包沿开料导向槽滑动,使料包被开料刀切开释放料包内的材料;夹料组件可以夹紧或松开料包,而且夹料组件通过滑动板可以沿开料底板滑动,滑动过程中,料包的底部会经过开料导向槽,并且与开料刀接触,开料刀会将料包底部切开,使料包形成开口,料包内的食物材料会由于重力跌落,落入相应的锅体中进行待加工,而滑动板滑动至末端后,夹料组件可以松开料包的包装体,将包装体放入相应的收集槽内,整个过程完成了开料、废料收集;其结构简单、合理,开料速度快,由于开料导向槽的宽度是根据料包的厚度进行设置,使开料刀切割精准,误操作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优选地,开料底板上固定有开料导轨,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开料导轨上;

开料底板上固定有开料齿条,滑动板固定有开料进给电机,开料进给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开料齿条啮合的开料齿轮;滑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夹料组件包括夹料电机和两夹料块,开料底板上固定有夹料架,两夹料块呈剪刀式活动连接在夹料架上,两夹料块的一端设有夹料端,两夹料块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夹料电机驱接有凸轮,每个夹料块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夹料架弹性连接,通过凸轮转动,使两夹料块呈剪刀式开合,实现夹紧或松开料包;夹料组件的结构巧妙,首先两个夹料块呈对称的摆动的安装在夹料架上,然后两夹料块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与夹料架相抵,使夹料块可以实现弹性复位,通过夹料电机驱动凸轮,在凸轮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凸轮对应可以对夹料块的另一端进行触碰或离开,从而实现了两夹料块的夹紧或松开,近似剪刀形式的结构;其结构合理、紧凑。

优选地,开料导向槽两侧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凸台;凸台数量可以为两个,凸台的作用是对切开后的料包实现模拟人手抖动料包的作用,将料包内的食物材料进一步挤压出来,防止残留在料包包装内,避免食物材料的浪费。

优选地,转移机构包括升降基座、升降丝杆、升降板以及升降电机,升降基座固定在机架上,升降丝杆沿高度延伸方向安装在升降基座上,升降板通过丝杆套与升降丝杆连接,升降板上设置有料包转移工位,升降电机驱动升降丝杆转动,使升降板沿升降丝杆升降,将料包由出料口推入料包转移工位后转移;将料仓设置成多层式结构的前提下,将转移机构设置成可升降的结构,利用升降板可以沿升降丝杆上下升降,且升降板可以停留在不同的高度,适应每层料仓上的料包由出料口推入料包转移工位后,由升降板进行升降转移,其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转移效率、精度高。

优选地,升降基座上沿高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侧板,侧板上根据每层料仓的高度位置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的作用使升降板停留在对应料仓的高度进行感应,为升降电机提供信号等,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升降板可以停留在与料仓对应的高度。

优选地,料包转移工位由底板、两扶正板以及背板组成,升降板上开设有缺口,背板固定在缺口的内侧,底板连接在背板的底部向前端延伸,背板两侧往前端连接有两扶正板,两扶正板的前端和底板的前端构成料包转移工位的入口,入口上的两扶正板端部向外弧形弯接;底板、两扶正板以及背板围成一个空间,使料包可以定位在该空间内,底板负责承托,两扶正板避免料包侧倾,背板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地,侧板上沿高度延伸方向安装有多个扫码枪,扫码枪的扫码口朝向出料口;扫码枪将出料口中推出的料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其他数字码进行扫码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便于程序的设定。

优选地,围板上开设有扫码开口,扫码开口上安装有扫码机构,扫码机构对每个料包进行扫码识别;扫码机构可以对料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其他数字码进行扫码识别,传输至系统中记录和分析,等待不同的指令再对相应的料包进行处理,最终实现了云端或互联网数据收集、处理、自动化控制。

优选地,机架上活动安装有换锅转盘,换锅转盘上按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锅体;实现了多个锅体同时操作,完成不同食物、材料的分类烹调,多锅体协作,有效提高煮食效率

优选地,放料盒底部开设有适于底板穿过的通槽;当放料盒和料包同时进入料包转移工位后,升降板首先提升,底板穿过通槽将料包承托,然后放料盒再缩回转盘内,其结构巧妙,工作时配合度高,但又不会干涉,结构精密;通槽的会比底板大一点,通槽的外围的板体用于承托料包。

优选地,锅体上连接有锅盖,锅盖上设有锅盖开口,锅盖开口上活动连接锅盖活动片,锅盖开口的外侧安装有下料套筒,下料套筒通过锅盖驱动机构驱动,锅盖驱动机构驱动下料套筒时可以将锅盖活动片推开,使下料套筒与锅盖开口导通;采用该结构的锅盖,下料套筒会与开料机构的接通,使食物材料经过下料套筒导入到锅体内,具体是,锅盖活动片可以关闭或打开锅盖开口,当需要下料时,锅盖驱动机构驱动下料套筒运动,使下料套筒推开锅盖活动片,食物材料可以进入锅体内,当下料完毕后,锅盖驱动机构驱动下料套筒复位,锅盖活动片再没有外力作用下也复位,重新关闭锅盖开口,关闭锅盖开口后,可以避免工作时水蒸气向上影响其余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优选地,锅盖开口垂直上方安装有下料套筒,下料套筒通过锅盖驱动机构驱动实现上下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下料套筒下降时将锅盖活动片推开,使下料套筒与锅盖开口导通;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案,将下料套筒设置在升降运动,结构更加合理,结构精度高。

优选地,锅盖驱动机构包括锅盖驱动齿条、锅盖驱动齿轮以及锅盖驱动电机,锅盖开口上方设置有固定板,下料套筒通过导向套升降套设在固定板上,下料套筒外侧面垂直固定有锅盖驱动齿条,固定板上通过锅盖电机固定板安装有锅盖驱动电机,锅盖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过锅盖驱动齿条啮合的锅盖驱动齿轮;齿条和齿轮的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

优选地,下料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间距,间距上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延伸出外筒;间距的设置,为了进水管的安装,使进水管可以与下料套筒组合成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锅盖开口上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锅盖活动片;除了弹性件,还可以是其他组件,只要实现锅盖活动片与锅盖开口活动开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多层料仓的结构简单、巧妙,储料数量多,转移料包方便,更适合实现智能化自动操作,利用旋转式机构,实现的料包的分拣、识别以及转移,进料和出料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推料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利用齿条推动料包,实现的料包的转移,进料和出料方便,移动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转移机构的结构简单、巧妙,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转移效率、精度高,利用多层式料仓能够储存更多的料包前提下,配置具有升降功能的转移机构,可以将不同层的料仓上的料包均可以转移至指定的位置作下一步操作,其结构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4)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开料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整个过程完成了开料、废料收集,开料速度快,由于开料导向槽的宽度是根据料包的厚度进行设置,使开料刀切割精准,误操作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由各种电机和传感器等互联工作实现,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5)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能够实现锅盖自动打开或关闭的结构,在不需要下料时关闭锅盖避免水蒸气向上影响其余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部分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每层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每层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部分零件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多个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移除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自动化智能煮食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锅体2和收集槽3,其特征是,机架1上呈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料仓4,每层料仓4由料盘固定座5、转盘6以及转盘电机7组成,转盘6安装在料盘固定座5上,转盘电机7驱动转盘6转动,转盘6上呈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放料盒组件,每个放料盒组件由放料盒导轨8和滑动安装在放料盒导轨8上的放料盒9组成,放料盒导轨8上开设有凹槽801与放料盒9配合,放料盒9上设有容纳料包10的定位腔901,转盘6上设有进料口1101和出料口1102;

还包括推料机构12,通过推料机构12将放料盒9相对放料盒导轨8推出进料口1101或出料口1102,进料口1101和出料口1102分别设置有一套推料机构12;

还包括开料机构13,开料机构13设置在最顶层料仓4的上方,开料机构13将料包10切开,并将食物材料和包装体分离,分别落入锅体2和收集槽3;

还包括转移机构14,转移机构14设置在靠近出料口1102一侧的机架1上,由出料口1102推出的料包10通过转移机构14转移至开料机构13。

采用该结构的多层料仓结构,以高度方向实现料仓4的多层叠加,占地面积小,每层料仓4通过转盘6以转动的形式实现精确的分度转动,转动速度可以根据程序对转盘电机设定,放料盒组件数量可以根据料包10的大小、程序的要求来设置,转移时,可以通过机械手或其他机构推动放料盒9,沿进料口1101或出料口1102实现进出,来完成增加料包10和转移料包10;其结构简单、合理,储料数量多,转移料包10方便,更适合实现智能化自动操作。

工作时,每层料仓4的转盘6转动,负责分拣工作,当需要某个料包10时,由推料机构12将放料盒9推出出料口1102,使料包10进入转移机构14,由转移机构14将料包10提升至开料机构13,由开料机构13对料包10进行打开(隔开),将料包10内的食物材料和包装体分离,食物材料落入锅体1和包装体落入收集槽2,即完成了整个料包10的分拣、转移、打开的过程,其结构合理,紧凑,动作精度高,通过各种电机、传感器、感应器的配合,实现的自动化集成操作,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通过移动设备即可实现煮食功能的远程设定配置和监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煮食、烹调、料理功能。

料盘固定座5上固定有围板11,转盘6安装在围板11内的料盘固定座5上,进料口1101和出料口1102分别开设在围板11上;围板11首先是对放料盒9上的料包10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是方便进料口1101和出料口1102的设置,围板11是相对转盘6固定在料盘固定座5上。

优选地,转盘6为圆环状,圆环状的转盘6外侧面按圆周方向设置有连接齿601,料盘固定座5上通过转盘电机7驱接有转盘齿轮16,转盘齿轮16与连接齿601啮合;圆环状的结构,使转盘6的内圈或外围能够腾出多余的空间安装推料机构12,而围板11上开设的开孔1103,方便转盘齿轮16与连接齿601啮合。

优选地,推料机构12包括推料电机座17、推料电机18以及推料齿条19,推料电机座17上安装有推料电机18,推料电机座17的一侧设置有推料导轨20,推料齿条19滑动安装在推料导轨20上,推料齿条19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1901,放料盒9上开设有与连接头1901配合的放料盒连接槽902连接,推料电机18的输出轴连接有与推料齿条19啮合的推料齿轮21;通过推料电机18驱动推料齿条19作直线运动,移动精度高,放料盒9与推进齿条19的配合,使工作时,推进齿条19可以精准地将放料盒9推出进料口1101或出料口1102实现料包10的补充、更换、转移等,配合转盘6的结构,使放料盒9转动,配合程序设定,当需要某个料包10时,转盘6便停止,相应的连接头1901便与放料盒连接槽902配合,推料齿条19便可以工作将放料盒9推出进料口1101或出料口1102;其结构简单、合理,智能化程度高。

优选地,开料机构13包括开料底板22、滑动板23、开料板24以及夹料组件25,开料底板22设有下料孔2201,下料孔2201上固定有开料板24,开料板24上开设有与下料孔2201连通的开料导向槽2401,开料导向槽2401上安装有开料刀26,滑动板23滑动连接在开料底板22上,夹料组件25安装在滑动板23上,通过滑动板23滑动,夹料组件25夹持料包10沿开料导向槽2401滑动,使料包10被开料刀26切开释放料包10内的材料;夹料组件25可以夹紧或松开料包10,而且夹料组件25通过滑动板23可以沿开料底板22滑动,滑动过程中,料包10的底部会经过开料导向槽2401,并且与开料刀26接触,开料刀26会将料包10底部切开,使料包10形成开口,料包10内的食物材料会由于重力跌落,落入相应的锅体1中进行待加工,而滑动板23滑动至末端后,夹料组件25可以松开料包10的包装体,将包装体放入相应的收集槽2内,整个过程完成了开料、废料收集;其结构简单、合理,开料速度快,由于开料导向槽2401的宽度是根据料包10的厚度进行设置,使开料刀26切割精准,误操作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优选地,开料底板22上固定有开料导轨27,滑动板23通过滑块28滑动连接在开料导轨27上;

开料底板22上固定有开料齿条29,滑动板23固定有开料进给电机30,开料进给电机3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开料齿条29啮合的开料齿轮31;滑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

优选地,夹料组件25包括夹料电机2501、两夹料块2502、外罩2506,开料底板22上固定有夹料架2503,两夹料块2502呈剪刀式活动连接在夹料架2503上,两夹料块2502的一端构成夹料端2502a,两夹料块2502的另一端2502b之间通过夹料电机2501驱接有凸轮2504,每个夹料块2502的另一端2502b通过弹簧2505与夹料架2503弹性连接,通过凸轮2504转动,使两夹料块2502呈剪刀式开合,实现夹紧或松开料包10;夹料组件25的结构巧妙,首先两个夹料块2502呈对称的摆动的安装在夹料架2503上,然后两夹料块2502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2505与夹料架2503相抵,使夹料块2502可以实现弹性复位,通过夹料电机2501驱动凸轮2504转动,在凸轮2504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凸轮2504对应可以对夹料块2502的另一端进行触碰或离开,从而实现了两夹料块2502的夹紧或松开,近似剪刀形式的结构;其结构合理、紧凑。

优选地,开料导向槽2401两侧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凸台2402;凸台2402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凸台2402的作用是对切开后的料包10实现模拟人手抖动料包10的作用,将料包10内的食物材料进一步挤压出来,防止残留在料包10包装体内,避免食物材料的浪费。

收集槽3上方的开料导向槽2401设有收集口2401a,料包10的包装体经过收集口2401a,落入收集槽3内。

优选地,转移机构14包括升降基座32、升降丝杆33、升降板34以及升降电机35,升降基座32固定在机架1上,升降丝杆33沿高度延伸方向安装在升降基座32上,升降板34通过丝杆套36与升降丝杆33连接,升降板34上设置有料包转移工位37,升降电机35驱动升降丝杆33转动,使升降板34沿升降丝杆33升降,将料包10由出料口1102推入料包转移工位37后转移;将料仓10设置成多层式结构的前提下,将转移机构14设置成可升降的结构,利用升降板34可以沿升降丝杆33上下升降,且升降板34可以停留在不同的高度,适应每层料仓4上的料包10由出料口1102推入料包转移工位37后,由升降板34进行升降转移,其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转移效率、精度高。

优选地,升降基座32上沿高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侧板38,侧板38上根据每层料仓的高度位置安装有感应器39;感应器39的作用使升降板34停留在对应料仓4的高度进行感应,为升降电机35提供信号等,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升降板34可以停留在与料仓10对应的高度。

优选地,料包转移工位37由底板3701、两扶正板3702以及背板3703组成,升降板34上开设有缺口3401,背板3703固定在缺口3401的内侧,底板3701连接在背板3703的底部向前端延伸,背板3703两侧往前端连接有两扶正板3702,两扶正板3702的前端和底板3701的前端构成料包转移工位37的入口,入口上的两扶正板3702端部3702a向外弧形弯接;底板3701、两扶正板3702以及背板3703围成一个空间,使料包10可以定位在该空间内,底板3701负责承托,两扶正板3702避免料包10侧倾,背板3703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地,侧板38上沿高度延伸方向安装有多个扫码枪43,扫码枪43的扫码口3901朝向出料口1102;扫码枪43将出料口1102中推出的料包10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其他数字码进行扫码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便于程序的设定。

优选地,围板11上开设有扫码开口1104,扫码开口1104上安装有扫码机构40,扫码机构40对每个料包10进行扫码识别;扫码机构40可以对料包10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其他数字码进行扫码识别,传输至系统中记录和分析,等待不同的指令再对相应的料包10进行处理,最终实现了云端或互联网数据收集、处理、自动化控制。

优选地,机架1上通过转动体42安装有换锅转盘41,换锅转盘41上按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锅体1;实现了多个锅体1同时操作,完成不同食物、材料的分类烹调,多锅体协作,有效提高煮食效率

放料盒9底部开设有适于底板3701穿过的通槽903;当放料盒9和料包10同时进入料包转移工位37后,升降板34提升,底板3701穿过通槽903将料包10承托,两扶正板3702扶稳料包10,然后放料盒9再缩回转盘6内,其结构巧妙,工作时配合度高,但又不会干涉,结构精密;通槽903的会比底板3701大一点,通槽903的外围的板体904用于承托料包10。

锅体2上连接有锅盖44,锅盖44上设有锅盖开口4401,锅盖开口4401上活动连接锅盖活动片45,锅盖开口4401的外侧安装有下料套筒46,下料套筒46通过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下料套筒46时可以将锅盖活动片45推开,使下料套筒46与锅盖开口4401导通;采用该结构的锅盖44,下料套筒46会与开料机构13的接通,使食物材料由开料机构13的下料孔2201,经过料斗48,最终由下料套筒46导入到锅体2内,具体是,锅盖活动片45可以关闭或打开锅盖开口4401,当需要下料时,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下料套筒46运动,使下料套筒46推开锅盖活动片45,食物材料可以进入锅体2内,当下料完毕后,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下料套筒46复位,锅盖活动片45再没有外力作用下也复位,重新关闭锅盖开口4401,关闭锅盖开口4401后,可以避免工作时水蒸气向上影响其余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与互联网、云端等大数据接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采用锅盖开口4401垂直上方安装有下料套筒46,下料套筒46通过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实现上下升降,锅盖驱动机构47驱动下料套筒46下降时将锅盖活动片45推开,使下料套筒46与锅盖开口4401导通;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案,将下料套筒46设置在升降运动,结构更加合理,结构精度高。

锅盖驱动机构47包括锅盖驱动齿条4701、锅盖驱动齿轮4702以及锅盖驱动电机4703,锅盖开口4401上方设置有固定板49,下料套筒46通过导向套50升降套设在固定板49上,下料套筒46外侧面垂直固定有锅盖驱动齿条4701,固定板49上通过锅盖电机固定板4704安装有锅盖驱动电机4703,锅盖驱动电机47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过锅盖驱动齿条4701啮合的锅盖驱动齿轮4702;齿条和齿轮的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

下料套筒46包括内筒4601和外筒4602,内筒4601和外筒4602之间设有间距4603,间距4603上连接有进水管51,进水管51一端延伸出外筒4602;间距4603的设置,为了进水管的安装,使进水管51可以与下料套筒46组合成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锅盖开口4401上通过弹性件52(可以是弹簧、扭簧、拉簧或弹片等)活动连接锅盖活动片45;除了弹性件52,还可以是其他组件,只要实现锅盖活动片45与锅盖开口4401活动开合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