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520发布日期:2018-08-28 22:2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的门扇,具体地说是一种门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门扇包边条结构为用外置的自攻螺钉将型材固定于门芯上,然后采用软皮条覆盖外置的自攻螺钉,起到装饰作用,采用这种门扇结构,时间长了软皮条容易脱落,进而自攻螺钉外露,而且自攻螺丝容易被腐蚀带有锈斑,因此,这种门扇结构不牢固,影响门扇的美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起装饰作用的门类产品,越来越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而传统的门扇结构形式无论是在耐用性方面还是在美观方面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工艺精细、结构独特的门类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需求量将会与日俱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度更高、装饰效果更好的门扇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该门扇结构包括门芯115、布置于所述门芯内、外两侧的门扇面板104以及门扇包边条100,所述门扇包边条100包括:第一型材101,该第一型材101呈长条形且横截面具有顶部开口的凹槽 103,所述凹槽103的底部具有适于放置在所述门扇面板上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凹槽10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锁部106;第二型材102,所述第二型材包括长条形的盖板113,该盖板113被构造用于以内嵌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13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上设置有突伸部109,所述突伸部109上布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锁部106相互卡锁连接的第二卡锁部107,其中,所述第一型材101还具有分别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且进一步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第一伸出部111和第二伸出部112,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111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相平齐,而所述第二伸出部112 的末端则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外表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104上,所述门扇包边条100还具有紧固件114,其中,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适于所述紧固件114穿过的若干螺纹孔或者通孔,所述紧固件114以穿过门扇面板的方式连接所述门扇包边条100与所述门芯1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二伸出部112 的末端在侧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侧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二伸出部112 的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的部分平行于所述门扇面板的侧边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一伸出部111 和第二伸出部112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后呈弧形过渡至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门扇面板104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内布置有镶嵌物105,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外表面贴靠在所述镶嵌物105上,其中,所述门扇包边条还具有紧固件114,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103的底部设置有适于所述紧固件114穿过的若干螺纹孔或者通孔,所述紧固件114以依次穿过镶嵌物及门扇面板的方式连接所述门扇包边条100与所述门芯1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二伸出部112 的侧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所述凹部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二伸出部112 的末端抵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所述凹部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第一伸出部 111和第二伸出部112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后呈弧形过渡至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门扇包边条100 的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外表面被构造为适于与所述门扇面板 104相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由于门扇包边条的型材结构刚度更高,能够对门扇的面板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由于型材之间的配合使得紧固件内置,这样的设计迎合了人们越来越高的美观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门扇包边条,能够在门扇的面板表面镶嵌起装饰用的镶铸铝板、木雕板、钢板、玻璃、大理石、塑料板等板材,可以固定各种不同厚度的板材;所述门扇包边条可以直接包在门扇的面板上,使得门扇四周更美观、更坚固,使门看起来更高端大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第一型材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第二型材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门扇包边条的装配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门扇包边条固定在门扇面板上;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门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门扇包边条固定在镶嵌物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第一型材的横截面结构图,如图1 所示,所述门扇包边条100的第一型材101,该第一型材101呈长条形且横截面具有顶部开口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的底部具有适于放置在所述门扇面板104上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凹槽10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锁部106;所述第一型材101还具有分别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且进一步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第一伸出部111和第二伸出部112,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111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相平齐,而所述第二伸出部112的末端则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第二型材的横截面结构图,如图2 所示,所述门扇包边条100的第二型材102包括长条形的盖板113,该盖板 113被构造用于以内嵌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型材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13在朝向所述凹槽103的一侧上设置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上布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锁部106相互卡锁连接的第二卡锁部107。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的门扇包边条的装配图,如图3所示,所述门扇结构包括门芯115、布置于所述门芯内、外两侧的门扇面板104以及门扇包边条100,所述门扇包边条100包括:第一型材101,该第一型材 101呈长条形且横截面具有顶部开口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的底部具有适于放置在所述门扇面板104上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凹槽103的内侧壁108 上设置有第一卡锁部106;第二型材102,所述第二型材102包括长条形的盖板113,该盖板113被构造用于以内嵌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型材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13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上设置有突伸部109,所述突伸部109上布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锁部106相互卡锁连接的第二卡锁部107,其中,所述第一型材101还具有分别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且进一步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第一伸出部111和第二伸出部112,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111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相平齐,而所述第二伸出部112的末端则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

采用弹性的卡锁结构使得型材之间连接与固定时,安装和拆卸更方便;安装后的门扇包边条浑然一体,在保护门扇的同时增强了门扇的美观性。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4 所示,所述门扇结构包括门芯115、布置于所述门芯内、外两侧的门扇面板 104(图中仅示出一侧的门扇面板)以及门扇包边条,所述门扇包边条包括:第一型材101,该第一型材101呈长条形且横截面具有顶部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适于放置在所述门扇面板104上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锁部;第二型材102,所述第二型材102包括长条形的盖板,该盖板被构造用于以内嵌方式覆盖所述第一型材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所述盖板在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上设置有突伸部,所述突伸部上布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锁部相互卡锁连接的第二卡锁部,其中,所述第一型材101还具有分别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且进一步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相平齐,而所述第二伸出部的末端则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

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外表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104上,所述门扇包边条还具有紧固件114,其中,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适于所述紧固件114穿过的若干螺纹孔或者通孔,紧固件114以穿过门扇面板104的方式连接门扇包边条与门芯115。

第二伸出部的末端在侧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侧边上。第二伸出部的突伸出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的部分平行于所述门扇面板的侧边延伸。

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后呈弧形过渡至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门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门扇面板104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内布置有镶嵌物 105。镶嵌物包括镶铸铝板、木雕板、钢板、玻璃、大理石、塑料板等板材,可以固定各种不同厚度的板材。

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103的底部外表面贴靠在所述镶嵌物105上,其中,所述门扇包边条还具有紧固件114,所述第一型材101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适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若干螺纹孔或者通孔,所述紧固件114以依次穿过镶嵌物及门扇面板的方式连接所述门扇包边条与所述门芯115。第二伸出部的侧面贴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所述凹部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伸出部的末端抵靠在所述门扇面板的所述凹部的底部。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从所述凹槽侧壁顶端向所述凹槽外侧转折伸出后呈弧形过渡至向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部外表面所在平面延伸的方向。

在一种未示出的该实施例的变型中,第二伸出部的侧面亦可贴靠在镶嵌物的侧边上,而非在所述门扇面板的所述凹部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门扇结构中,所述门扇包边条的所述第一型材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外表面被构造为适于与所述门扇面板相粘接,从而省去了螺纹连接。

门扇包边条保护所镶嵌物和门扇的同时,增强了门扇结构的整体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由于门扇包边条的型材结构刚度更高,可以对门扇的面板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由于型材之间的配合使得紧固件内置,这样的设计迎合了人们越来越高的美观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门扇结构,能够在门扇的面板表面镶嵌起装饰用的镶铸铝板、木雕板、钢板、玻璃、大理石、塑料板等板材,可以固定各种不同厚度的板材;所述门扇包边条可以直接包在门扇的面板上,使得门扇四周更美观、更坚固,使门看起来更高端大气。

以上记载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具体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而做出更多的实施方式和应用,这些实施方式和应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不由具体实施例来限定,而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附图标记列表

100 门扇包边条,

101 第一型材,

102 第二型材,

103 凹槽,

104 门扇面板,

105 镶嵌物,

106 第一卡锁部,

107 第二卡锁部,

108 侧壁,

109 突伸部,

111 第一伸出部,

112 第二伸出部,

113 盖板,

114 紧固件,

115 门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