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7124发布日期:2019-02-01 19:5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清洁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如何使得清洁变的有效且快速是现在清洁工具的发展方向。平板拖把包括铰接在一起的拖把杆和平板拖把头,平板拖擦拭物通过套接、粘贴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平板拖把头上;使用时,平板拖把上的擦拭物能够与地面全部贴合,清洁地面非常方便;并且,清洗时擦拭物也方便取下或放置在桶中进行清洗,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平板拖把的操作便捷性,以及平板拖把的清洗一直是生产难题。

现有的平板拖把为了运输方便,改变了传统一体式的结构,变成可拆卸的结构,比如:拖把杆可以进行简单人工拼接,拖把杆和平板拖把头之间也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但是这些可拆卸的结构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产品多了损伤以及影响使用寿命的位置。如何在可拆卸结构上进行优化,成为了平板拖把生产上的难题。

为了清洗平板拖把,市场上出现了平板拖把清洁桶,虽然其解决了平板拖把的清洗及挤干问题,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8700016包括拖把桶和平板拖把,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上的平板拖把头,平板拖把头上设有擦拭物,拖把桶具有挤水区和清洗区;拖把桶上安装有捋口挤压装置,清洗手口挤水时将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手口挤水的状态;清洗状态平板拖把头在清洗区与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清洗,挤水状态平板拖把头在挤水区与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挤水。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双手握住拖把杆操作,实现平板拖把头与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相对挤压移动进行挤水和清洗,虽然其实现平板拖把的清洗和挤干,但是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a桶体整体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b捋口较小,使用者操作不便捷;c通体内长期使用会产生淤泥,清洗过程中对平板拖把头造成二次污染,无法实现真正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安装以及拆卸便捷的,清洗效果好的新型清洁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桶和平板拖把,平板拖把包括平板拖把头和拖把杆,平板拖把头上设置有用于清理的擦拭物,所述拖把桶具有清洗区和挤水区,并且,清洗区和挤水区分别位于两个不同位置,拖把桶上还可拆卸设置有捋口挤压装置,清洗和挤水时将所述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以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挤水状态下,所述平板拖把头在清洗区与所述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清洗;清洗状态下,所述平板拖把头在挤水区内进行活动清洗;

所述清洗区和/或挤水区的底端向上拱起形成台阶部,所述清洗区和/或挤水区底部设置有缓冲块,

所述拖把杆由若干根杆件插接形成,杆件的一端为插端,杆件的另一端为接端,插端和接端相互插接卡紧形成完整的整体;

所述拖把杆的底端活动设置有所述平板拖把头,并且,平板拖把头和拖把杆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通过转向机构,平板拖把头可相对拖把杆前、后、左、右自由活动;

所述拖把杆的顶端设置有头塞。

所述清洗区和挤水区均设置有独立的出水口,并且出水口均可拆卸设置有堵头。

所述捋口挤压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拖把桶上的挤压架,挤压架上开设有供平板拖把头穿过的穿口,挤压架于挤水区的上方穿口下方设置有刮刀,刮刀后端一体式成型有至少一条导流槽,导流槽导通清洗区和挤干区,通过导流槽,将平板拖把头的污水在刮刀的作用下从挤干区导流至清洗区,或,所述刮刀后端延伸出导流板,导流板导通清洗区和挤干区,通过导流板,将平板拖把头的污水在刮刀的作用下从挤干区导流至清洗区;挤压架于清洗区的上方穿口下方设置有清洗器。

所述清洗器包括固设在穿口下端的清洗刷或清洗辊或清洗片。

在杆件与杆件连接位置,所述杆件的接端固设有螺纹套,所述插端固设有与所述螺纹套相适配的螺纹接头。

所述螺纹套为内螺纹套,并且,内螺纹套侧壁纵向开设有至少一条槽口,通过槽口,内螺纹套构成可相外扩张或向内收缩的弹性螺纹套。

所述螺纹接头和螺纹套的螺纹段呈锥形,并且自上而下的直径连续变小,并且螺纹接头和螺纹套相互配合。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端一体成型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件,连接件上还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所述拖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件可相对平板拖把头前后方向转动,所述连接杆可绕连接件转动并相对平板拖把头左右方向转动,连接件相对平板拖把头运动的方向与连接杆相对平板拖把头的运动方向相交错或垂直;或;所述连接件可相对平板拖把头左右方向转动,所述连接杆可绕连接件转动并相对平板拖把头前后方向转动,连接件相对平板拖把头运动的方向与连接杆相对平板拖把头的运动方向相交错或垂直。

所述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压紧件,压紧件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给予压紧件抵靠在连接件上力;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紧件相抵靠的高位限位部和低位限位部,当压紧件限位在高位限位部上时,连接杆相对连接件和平板拖把头保持竖直,当压紧件限位在低位限位部上时,连接杆相对连接件和平板拖把头保持水平。

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杆和拖把杆并裸露在外,当外力驱动弹性凸起向连接杆内部移动时,弹性凸起失去对连接杆和拖把杆之间的限位,拖把杆可相对连接杆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清洗区和挤水区均设置有独立的出水口,并且出水口均可拆卸设置有堵头,使用者可以拧开堵头进行桶内液体的快速释放,所述出水口也可直接连接水管,向外排水,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意图进行操作;所述清洗区和/或挤水区的底端向上拱起形成台阶部,在拖把桶的使用过程中,难免桶底会有一层淤泥状物体的沉淀,通过台阶部避免平板拖把头伸入平板拖把桶的底部,与底部淤泥直接/间接接触,避免平板拖把头的二次污染,使得拖把桶对平板拖把的清洗更加的有效。

2、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架上开设有供平板拖把头穿过的穿口,挤压架于挤水区的上方穿口下方设置有刮刀,刮刀后端一体式成型有至少一条导流槽,优选为对称设置的两条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将平板拖把头的污水在刮刀的作用下从挤水区导流至清洗区,一体式的结构减少了模具费用,而且从源头上解决污水的导流,不易发生液体外溅以及流入清洗区的情况,刮刀整体的结构简单,而且不会形成交叉污染。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清洗器包括固设在穿口下端的清洗刷或清洗辊或清洗片,并且,于清洗区的穿口远大于平板拖把头伸入时的宽度,平板拖把头可以轻松的伸入至清洗区中,并且配合有清洗刷,进行平板拖把头擦拭物的有效清洗,优选为清洗刷低于水位,避免液体在清洗刷清洗时溅出。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拖把杆由若干根杆件插接形成,通过内嵌式的结构,使得整根拖把杆连贯性极强,没有打断感,整体的外观也更加美观;并且所述螺纹套和螺纹接头相适配,通过传统的螺纹机械结构进行两者的相互咬合,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螺纹结构为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任何使用者都可以简单进行组合以及拆卸,操作更加的便捷。

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螺纹套为内螺纹套,并且,内螺纹套侧壁纵向开设有至少一条槽口,优选为开设有一条槽口,通过槽口,内螺纹套构成可相外扩张或向内收缩的弹性螺纹套,通过该结构使得螺纹配合时,越拧越紧,螺纹套和螺纹接头之间的配合也越紧密,通过该结构,杆件和杆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两者之间的晃动幅度大大减小;并且,所述插端位置设置有缩口,缩口与接套的内孔相适配,通过缩口,插端可以进一步伸入所述接端中,通过缩口进行保持,进行杆件与杆件之间的间隙补偿,通过缩口和上述槽口,使得杆件和杆件之间的晃动极为微弱,操作者的使用效果更佳,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转向机构,实现平板拖把头可相对拖把杆前、后、左、右自由活动,便于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操作,并且,所述连接件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压紧件,通过压缩弹簧使压紧件保持在连接件的高位限位部和低位限位部上,使得平板拖把头和拖把杆之间有了一定的位置保持作用,在非外力作用下,当压紧件处于高位限位部时,平板拖把头和拖把杆保持垂直,当压紧件处于低位限位部时,平板拖把头和拖把杆保持水平,通过该结构,使得使用者操作时更有操作性,并且可以防止在放置状态下,在重力中作用下,平板拖把倾倒的倾倒,避免撞机损坏,延长产品的寿命。

7、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高位限位部和低位限位部均为向内凹陷的缺口,所述压紧件为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滚轮,通过滚轮和缺口的结构,使用者在稍加施以外力的情况下,就可让压紧件脱离缺口的限位,操作更加的便捷,缓解使用者操作的疲惫感;并且,所述连接杆侧壁开设有腔室,当压紧件限位在低位限位部上时,所述转动座可以嵌入在所述腔室中,通过隐藏式结构,在不影响结构稳定的情况下,使得产品在折叠状态下有了防晃动的效果,这个结构也是对转向机构非使用状态的保护,避免意外冲击或倾倒对转向机构的损伤。

8、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杆和拖把杆并裸露在外,当外力驱动弹性凸起向连接杆内部移动时,弹性凸起失去对连接杆和拖把杆之间的限位,拖把杆可相对连接杆移动,弹性凸起由凸起和一体延伸/焊接的金属薄壁件组成,金属薄壁件被压缩在连接杆的内部,通过最简单的弹性凸起实现了拖把杆和平板拖把头的可拆卸,该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沿用上述的插接结构,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平板拖把的有效安装以及后期的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拖把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6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拖把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图9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拖把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拖把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图12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拖把杆;101-插端;102-接端;103-内压环;104-缩口;

2-平板拖把头;3-转向机构;31-转动座;32-连接件;321-低位限位部;

322-高位限位部;33-连接杆;34-压紧件;35-压缩弹簧;36-腔室;37-滚轮;

4-弹性凸起;41-凸起;42-金属薄壁件;5-挤压架;51-穿口;52-排污口;

53-卡扣;54-提手;6-拖把桶;61-出水口;62-堵头;63-清洗区;64-挤水区;

65-缓冲垫;66-台阶部;7-刮刀;71-刮刀本体;72-导流槽;73-固定座;

74-滚轮;75-复位弹簧;8-清洁刷;9-头塞;10-杆件;11-防滑套;12-螺纹套;

13-螺纹接头;13a-环形内槽;13b-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9所示:

一种新型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桶6和平板拖把,平板拖把包括平板拖把头2和拖把杆1,平板拖把头2上设置有用于清理的擦拭物,擦拭物通过套接、粘贴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平板拖把头上,优选为魔术贴黏贴方式,所述拖把桶6具有清洗区63和挤水区64,并且,清洗区63和挤水区64分别位于两个不同位置,拖把桶6上还可拆卸设置有捋口挤压装置,清洗和挤水时将所述平板拖把头2旋转至可以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挤水状态下,所述平板拖把头2在清洗区63与所述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清洗;清洗状态下,所述平板拖把头2在所述挤水区64与所述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清洗,或,清洗状态下,所述平板拖把头2在挤水区64内进行活动清洗,不对捋口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实际生产中优选有后者;

所述拖把杆1由若干根杆10件插接形成,杆件10的一端为插端101,杆件10的另一端为接端102,插端101和接端102相互插接卡紧形成完整的整体,通过内嵌式的结构,使得整根拖把杆连贯性极强,没有打断感,整体的外观也更加美观;

所述拖把杆1的底端活动设置有所述平板拖把头2,并且,平板拖把头2和拖把杆1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3,通过转向机构3,平板拖把头2可相对拖把杆1前、后、左、右自由活动;

所述拖把杆1的顶端设置有头塞9,可以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紧连接,所述头塞9上还一体式设置有拉环,便于平板拖把的悬挂以及拿取;

并且拖把杆1还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套11,优选为高低设置有两个防滑套11,用于使用者的双手抓取,实际上,防滑套11优选为发泡材质的软套。

所述清洗区63和挤水区64均设置有独立的出水口61,并且出水口61均可拆卸设置有堵头62,使用者可以拧开堵头62进行桶内液体的快速释放,所述出水口61也可直接连接水管,向外排水,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意图进行操作;所述清洗区63和/或挤水区64的底端向上拱起形成台阶部66,在拖把桶6的使用过程中,难免桶底会有一层淤泥状物体的沉淀,通过台阶部66避免平板拖把头2伸入平板拖把桶6的底部,与底部淤泥直接/间接接触,避免平板拖把头2的二次污染,使得拖把桶6对平板拖把的清洗更加的有效,并且,清洗区63和/或挤水区64的底端均设置有缓冲垫65,通过缓冲垫65给予平板拖把头2伸入后的缓冲,避免使用者施力过大,对平板拖把整体以及转向机构3造成冲击,避免损坏,间接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捋口挤压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拖把桶6上的挤压架5,挤压架5上开设有供平板拖把头2穿过的穿口51,挤压架5于挤水区64的上方穿口下方设置有刮刀7,刮刀7后端一体式成型有至少一条导流槽72,优选为对称设置的两条导流槽72,导流槽72导通清洗区63和挤水区64,通过导流槽,72将平板拖把头2的污水在刮刀7的作用下从挤水区64导流至清洗区63,一体式的结构减少了模具费用,而且从源头上解决污水的导流,不易发生液体外溅以及流入清洗区63的情况,刮刀7整体的结构简单,而且不会形成交叉污染,或,所述刮刀7后端延伸出导流板,导流板导通清洗区63和挤水区64,通过导流板,将平板拖把头的污水在刮刀的作用下从挤水区64导流至清洗区63;挤压架5于清洗区63的上方穿口下方设置有清洗器。

所述挤压架5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拖把桶6上,并且挤压架5优选为完全覆盖在拖把桶6的上端,使得整体的外形更加的美观,刮刀7设置在挤压架5的下方,并且通过固定座73将刮刀7稳定的设置在其合适位置,为了平板拖把头2的使用流畅性,在固定座73上设置有滚轮74,并且滚轮74设置在刮刀7的正对面,通过滚轮74对伸入的平板拖把头2导向以及缓解冲击。

于清洗区63上方的穿口51大小远大于平板拖把头2的进入横截面,平板拖把可以很容易的进入穿口51中,通过人为施加的外力将平板拖把头2和清洗器相接触并发生移动,进行平板拖把头2的清洗,并且,优选为清洗刷8低于水位,避免液体在清洗刷8清洗时溅出,改变传统的平板拖把浸湿后往上带水的方式,使得清洗的同时实现换水,清洗的效果大大提升,而且利用水的自身浮力,减小清洁阻力,使得消费者使用更加的省力。

所述清洗器包括固设在穿口下端的清洗刷8或清洗辊或清洗片,并且,于清洗区63的穿口51远大于平板拖把头2伸入时的宽度,平板拖把头2可以轻松的伸入至清洗区63中,并且配合有清洗刷8,进行平板拖把头2擦拭物的有效清洗,优选为清洗刷8低于水位,避免液体在清洗刷8清洗时溅出。

在杆件10与杆件10连接位置,所述杆件10的接端102固设有螺纹套12,所述插端101固设有与所述螺纹套12相适配的螺纹接头13,螺纹套12为内螺纹套,通过传统的螺纹机械结构进行两者的相互咬合,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螺纹结构为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任何使用者都可以简单进行组合以及拆卸,操作更加的便捷;并且,内螺纹套侧壁纵向开设有至少一条槽口13b,通过槽口13b,内螺纹套构成可相外扩张或向内收缩的弹性螺纹套,通过该结构使得螺纹配合时,越拧越紧,螺纹套12和螺纹接头13之间的配合也越紧密,通过该结构,杆件10和杆件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两者之间的晃动幅度大大减小。

实际上,螺纹套12的螺纹段呈锥形,并且自上而下的直径连续变小,配合以与所述锥形螺纹套相适配的弹性螺纹套,大大优化了弹性螺纹套的膨胀锁紧效果,使得安装状态下的拖把杆1连接更加的紧密且稳定。

所述插端101位置设置有缩口104,缩口104与接端102的内孔相适配,通过缩口104,插端101可以进一步伸入所述接端102中,通过缩口104进行保持,进行杆件10与杆件10之间的间隙补偿,通过缩口104和上述槽口13b,使得杆件10和杆件10之间的晃动极为微弱,操作者的使用效果更佳,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螺纹套12周侧设置有环形内槽13a,所述接端102的周侧设置有环压或冲压形成的内压环103,当处于安装状态时,环形内槽13a中卡紧有所述内压环103,通过压环结构,改变传统的螺钉、冲眼等传统固定结构,减少安装人员的安装工序,改用机床替换劳动力,同样减少了拖把杆1的损伤,不影响产品美观的情况下,结构更加的稳定。

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连接件32,所述平板拖把头2上端一体成型有转动座31,转动座31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件32,连接件32上还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与所述拖把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件32可相对平板拖把头2前后方向转动,所述连接杆33可绕连接件32转动并相对平板拖把头2左右方向转动,连接件32相对平板拖把头2运动的方向与连接杆33相对平板拖把头2的运动方向相交错或垂直;或;所述连接件32可相对平板拖把头2左右方向转动,所述连接杆33可绕连接件32转动并相对平板拖把头2前后方向转动,连接件相对平板拖把头2运动的方向与连接杆33相对平板拖把头2的运动方向相交错或垂直,优选为上述的前一方案,通过转向机构3实现平板拖把头2相对拖把杆的万向转动,结构简单且稳定。

所述连接件32与连接杆33之间设置有压紧件34,压紧件34和连接杆33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5,压缩弹簧35给予压紧件34抵靠在连接件32上力;所述连接件32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紧件34相抵靠的高位限位部322和低位限位部321,当压紧件34限位在高位限位部322上时,连接杆33相对连接件32和平板拖把头2保持竖直,当压紧件34限位在低位限位部321上时,连接杆33相对连接件32和平板拖把头2保持水平,通过压缩弹簧35使压紧件34保持在连接件32的高位限位部322和低位限位部321上,使得平板拖把头2和拖把杆1之间有了一定的位置保持作用,在非外力作用下,当压紧件34处于高位限位部322时,平板拖把头2和拖把杆1保持垂直,当压紧件34处于低位限位部321时,平板拖把头2和拖把杆1保持水平,通过该结构,使得使用者操作时更有操作性,并且可以防止在放置状态下,在重力中作用下,平板拖把倾倒的倾倒,避免撞机损坏,延长产品的寿命。

所述高位限位部322和低位限位部321均为向内凹陷的缺口,并且所述压紧件34为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滚轮37,通过滚轮37和缺口的结构,使用者在稍加施以外力的情况下,就可让压紧件34脱离缺口的限位,操作更加的便捷,缓解使用者操作的疲惫感。

所述连接杆32侧壁开设有腔室36,当压紧件34限位在低位限位部321上时,所述转动座31可以嵌入在所述腔室36中,通过隐藏式结构,在不影响结构稳定的情况下,使得产品在折叠状态下有了防晃动的效果,这个结构也是对转向机构3非使用状态的保护,避免意外冲击或倾倒对转向机构3的损伤;并且,从高位限位部322至低位限位部321之件的弧面至转动中心的距离连续变小,起到拖把杆1活动导向的作用,但是不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所述连接杆33内设置有弹性凸起4,弹性凸起4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杆33和拖把杆1并裸露在外,当外力驱动弹性凸起4向连接杆33内部移动时,弹性凸起4失去对连接杆33和拖把杆1之间的限位,拖把杆1可相对连接杆33移动,弹性凸起4由凸起41和一体延伸/焊接的金属薄壁件42组成,优选为一体延伸形成,实际上凸起41也是金属薄壁件42折弯/冲压形成,金属薄壁件42被压缩在连接杆33的内部,通过金属薄壁件42自身形变起到复位作用,在最简安装方式的状态下,通过弹性凸起4实现了拖把杆1和平板拖把头2的可拆卸,该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要沿用上述的插接结构,连接杆33和拖把杆1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平板拖把的有效安装以及后期的稳定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