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卧式食物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129发布日期:2019-01-18 19: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卧式食物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处理器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卧式食物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物处理器也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食物处理器通常刀片设置在大杯内,刀片(或刀盘)由驱动轴直接驱动旋转,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284617B的中国发明专利,包括驱动轴和切割盘,所述驱动轴与切割盘连接,驱动轴由驱动器驱动,当待加工的食物进入大杯内,切割盘仅通过自转对食物进行切割,对于硬质食物而言,这种传统的驱动切割方式,切割效果尚可,但对于一些软质类食材无法进行很好的切割。

故上述现有技术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其具有驱动轴和刀片支撑轴,所述驱动轴与刀片支撑轴平行但不同轴设置,在切割时,刀片除了自转,还围绕驱动轴旋转,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代一个以及使用该组件的卧式食物处理器,实现更好的切割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包括传动配合的驱动器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组件和从动齿轮组件所述主动齿轮组件上设有驱动轴;所述从动齿轮组件上设有刀片支撑轴;所述驱动轴与刀片支撑轴平行但不同轴设置;所述驱动器带动驱动轴旋转,所述驱动轴通过主动齿轮组件与从动齿轮组件的配合驱动刀片支撑轴自转和围绕驱动轴旋转。本实用新型所述刀片支撑轴与驱动轴平行设置,且在驱动轴的驱动下,刀片支撑轴实现自转和围绕驱动轴旋转,当刀片支撑轴上设有刀片时,其可以对待加工食物进行全方向切割,切割效果更佳。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齿轮固定架,所述齿轮固定架内壁上设有固定齿圈,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设于固定齿圈内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轴外周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固定齿圈对应设置;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行星连杆架,所述星连杆架上端设有驱动通孔,星连杆架上端下端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刀片支撑轴设于驱动通孔内,刀片支撑轴内端固定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星齿轮啮合于驱动齿轮与固定齿圈之间,所述驱动轴外端穿设于连接通孔。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轴与刀片支撑轴连接结构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器通过减速装置带动驱动轴旋转。这样设置,便于对驱动轴的转速进行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食物处理器,包括横向设置的机身,所述机身由支撑底座支撑,所述机身外端口罩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机身内横向设有前面所述的设有刀片驱动组件;所述刀片支撑轴外端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进料口的内端与刀片对应设置,所述刀片下方成型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食物处理器,采用了上述刀片驱动组件,可以对食物进行更好的切割,切割效果更佳。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外端口与盖板之间设有可旋转的刀盘,所述刀盘上中心位置设有安装通孔A,刀盘上偏心位置设有安装通孔B,所述刀片支撑轴穿过安装通孔B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外端置于安装通孔A内。所述刀盘设置,使用时,刀片靠于刀盘且随刀盘一起旋转,极大地提高了刀片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刀片为圆形刀片,所述刀片的周边设有若干刀齿。这样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刀片的切割效率。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下方的支撑底座上对应设有接料盒。这样设置,方便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收集,提高工作便利性。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盖板通过机身上盖与机身外端口对接连接,所述刀盘可旋转地设于机身上盖靠机身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将刀盘以及刀盘卡设于机身上盖内侧,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所述刀片支撑轴与驱动轴平行设置,且在驱动轴的驱动下,刀片支撑轴实现自转和围绕驱动轴旋转,当刀片支撑轴上设有刀片时,其可以对待加工食物进行全方向切割,切割效果更佳。另外,使用该刀片驱动组件的卧式食物处理器,其可以对待加工食物进行全方向切割,切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刀片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组件和从动齿轮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卧式食物处理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卧式食物处理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卧式食物处理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11、支撑底座;12、接料盒;13、盖板;14、进料口;15、出料口;16、机身上盖;2、驱动器;3、减速装置;4、主动齿轮组件;41、齿轮固定架;42、固定齿圈;43、驱动轴;44、驱动齿轮;5、从动齿轮组件;51、行星连杆架;52、刀片支撑轴;53、行星齿轮;54、连接通孔;6、刀片;61、刀齿;7、刀盘;71、安装通孔A;72、安装通孔B;8、待加工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食物处理器的刀片驱动组件,包括传动配合的驱动器2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组件4和从动齿轮组件5;所述主动齿轮组件4上设有驱动轴43;所述从动齿轮组件5上设有刀片支撑轴52,所述刀片支撑轴52上可固定刀片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所述驱动轴43与刀片支撑轴52平行但不同轴设置;所述驱动器2带动驱动轴43旋转,所述驱动轴43通过主动齿轮组件4与从动齿轮组件5的配合驱动刀片支撑轴52自转和围绕驱动轴43旋转。

使用时,当待加工食物进入设于上述刀片驱动组件的设备内后,刀片6可在刀片支撑轴52驱动下自转,对食物进行有效切割,同时,驱动轴43带动刀片支撑轴52围绕驱动轴43旋转,给予刀片6一个作用压力,使刀片6能更方便的对食物进行切割,同时,还因为驱动轴43带动刀片支撑轴52围绕驱动轴43旋转,刀片6对食物的切割方向也会发生变更,使切割更充分,效果更佳。

具体而言,所述主动齿轮组件包括齿轮固定架41,所述齿轮固定架41内壁上设有固定齿圈42,所述驱动轴43可转动地设于固定齿圈42内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轴43外周设有驱动齿轮44,所述驱动齿轮44与固定齿圈42对应设置。所述从动齿轮组件5包括行星连杆架51,所述星连杆架51上端设有驱动通孔(图中未示出),星连杆架51上端下端设有连接通孔54,所述刀片支撑轴52设于驱动通孔内,刀片支撑轴52内端固定连接有行星齿轮53。所述星齿轮53啮合于驱动齿轮44与固定齿圈42之间,所述驱动轴43外端穿设于连接通孔54。

具体工作时,齿轮固定架41固定设于食物处理设备内,驱动器2带动驱动轴43旋转,从而驱动星齿轮53旋转,最终实现刀片支撑轴52的自转。同时,在固定齿圈42与驱动齿轮44的共同配合下,星齿轮53在固定齿圈42和驱动齿轮44实现围绕驱动轴43旋转。如此设置,结构设置合理紧凑。

所述驱动器2通过减速装置3带动驱动轴43旋转。这样设置,可以有效控制驱动轴43的转速。

需要说明是的,所述刀片驱动组件可以设于任何食物处理器内,对食物进行有效处理。

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食物处理器,包括横向设置的机身1,所述机身1由支撑底座11支撑,所述机身1外端口罩设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上设有进料口14,所述机身1内横向上述的刀片驱动组件;所述刀片支撑轴52外端固定连接有刀片6,所述进料口14的内端与刀片6对应设置,所述刀片6下方成型有出料口15。

使用时,待加工的食物从进料口14进行盖板13与机身1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刀片6在自转以及围绕驱动轴43旋转的情况,对待加工的食物进行切割,达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在刀片驱动组件的技术效果中进行描述,此处不做重复描述。

所述机身1外端口与盖板13之间设有可旋转的刀盘7,所述刀盘7上中心位置设有安装通孔A71,刀盘7上偏心位置设有安装通孔B72,所述刀片支撑轴52穿过安装通孔B72与刀片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43外端置于安装通孔A71内。所述刀盘7设置,使用时,刀片6靠于刀盘7且随刀盘7一起旋转,极大地提高了刀片6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刀片6为圆形刀片,所述刀片6的周边设有若干刀齿61。所述刀齿61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对食物的切割效果。

所述出料口15下方的支撑底座11上对应设有接料盒12。这样设置,方便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收集,提高工作便利性。

所述盖板13通过机身上盖16与机身1外端口对接连接,所述刀盘7可旋转地设于机身上盖16靠机身1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将刀盘以及刀盘卡设于机身上盖内侧,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