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展示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570发布日期:2019-04-05 19:4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展示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拼接多种组合形态的弧形展示网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网架品种单一,结构固定不可变换,网架组装时部件种类较多,安装比较复杂,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弧形展示网架,通过与杆件端部结构相配合的卡布扣件以及连接件组成多种尺寸的S型、圆型等弧状结构的网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弧形展示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直行杆和相互平行的上、下两个支撑层,所述上、下支撑层均包括内弧杆、外弧杆、加强杆、通用方头和直角接头,所述内弧杆和所述外弧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卡布扣件与所述直角接头连接,每个所述直角接头的内侧壁上均活动设有一个所述通用方头,所述内弧杆与所述外弧杆的弧度朝向一致,所述内弧杆和所述外弧杆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加强杆对应的连接,所述直行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卡布扣件与所述上、下两个支撑层的直角接头对应连接;为了节约成本,方便组装,所述外弧杆、所述内弧杆和所述直行杆三者的横截面结构及尺寸均相同,三者均可与标准的卡布扣件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弧杆为一次性模具成型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支撑面、垂直设在所述外支撑面其中一端并向外侧延伸的外卡接面,所述外支撑面及外卡接面的另一端通过外倾斜面连接,所述外弧杆向所述外支撑面一侧弧形弯曲,所述外倾斜面和所述外卡接面相邻的一端沿所述外弧杆长度方向设有卡布口,所述外卡接面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外卡接槽,所述外卡接槽与所述外支撑面之间构成外弹性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弧杆为一次性模具成型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内支撑面、垂直设在所述内支撑面其中一端并向所述内支撑面其中一侧水平延伸的内卡接面,所述内支撑面及内卡接面通过内倾斜面连接,所述内倾斜面和所述内卡接面相邻的一端沿所述内弧杆长度方向设有内卡布口,所述内卡接面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内卡接槽,所述内卡接槽与所述内支撑面之间构成内弹性槽,所述内弧杆向所述内卡布口一侧弧形弯曲。

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行杆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竖向支撑面Ⅰ和竖向支撑面Ⅱ,所述竖向支撑面Ⅰ和所述竖向支撑面Ⅱ通过竖向倾斜面连接,所述竖向支撑面Ⅰ和所述竖向倾斜面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竖向卡布口,所述竖向支撑面Ⅰ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竖向卡接槽,所述竖向卡接槽上与所述竖向支撑面Ⅱ之间构成竖向弹性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布扣件包括互为镜像结构的卡布扣件Ⅰ和卡布扣件Ⅱ,所述卡布扣件Ⅰ和卡布扣件Ⅱ均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定位块、垂直设在所述定位块上端并向其前端水平延伸的卡接块,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卡接块通过倾斜设置的扣件斜块连接,所述卡接块的上侧壁上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扣件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将所述卡接块分隔成扣件固定部和扣件调节部,所述扣件调节部和所述扣件斜块相邻的一端设有开口向外的扣件卡口,所述连接块的左或右任意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弧杆或所述内弧杆或所述直行杆的横截面结构相匹配的杆件连接槽,与所述杆件连接槽相对的所述连接块另一侧壁上水平延伸设有接头连接件Ⅰ和接头连接件Ⅱ,所述接头连接件Ⅰ为“L”型结构,其与所述扣件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扣件调节部向外水平延伸构成平面结构的接头连接件Ⅱ。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个中间接头和内支杆,所述外弧杆、所述内弧杆、所述直行杆分别为若干根,相邻的外弧杆两两之间、相邻的内弧杆两两之间及相邻的直行杆两两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中间接头连接,每个中间接头的内壁分别活动连接一个通用方头,若干通用方头之间通过交错设置的内支杆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接头包括中间接头立面,垂直设在所述中间接头立面其中一端且向其外侧水平延伸的中间接头横面,所述中间接头立面和所述中间接头横面通过中间接头斜面连接,所述中间接头横面上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中间接头卡接槽,所述中间接头卡接槽将所述中间接头横面分隔成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接头连接件Ⅰ相配合的接头固定槽,所述调节部与所述中间接头斜面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向外的中间接头卡布口,所述调节部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接头斜面的长度,所述调节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头连接件Ⅱ卡接,所述中间接头立面后侧壁向外延伸设有中间立面卡接头。

进一步改进,所述通用方头呈立方体结构,所述通用方头上设有贯穿其前后侧壁的方形通孔,所述通用方头的前侧壁上对称设有开口朝向上、下、左、右方的固定杆槽,所述通用方头的后侧壁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V”型槽,所述“V”型槽内设有开口向外的圆孔槽,所述后侧壁的下部设有若干接头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角接头包括呈“L”型结构的直角立面,所述直角立面的两端通过直角斜面连接,沿所述直角立面的“L”型边方向设有直角卡布槽,所述直角卡布槽其将所述直角立面分成直角固定部和直角调解部,所述直角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直角接头卡槽,所述直角固定部远离所述直角卡布槽的外侧面上设有“L”型空腔,所述空腔旁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直角卡接头,与所述容纳槽相对的所述直角调解部外侧壁上收缩斜面腔,所述收缩斜面腔外周沿所述直角调节部的“L”型边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该“L”型边两端的直角卡布口,所述直角卡布的外边长小于所述直角卡布口的内边长。

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杆包括连接杆件和设在所述连接杆件两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杆的上侧壁及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加强卡布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为:网架杆件优选采用塑料材质,内弧杆和外弧杆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无需后道折弯工序,安装简单便捷,塑料型材截面纹理可以防止灯光的折射和反射,使得整体画面效果更佳且比铝材成本更低;通过杆件和接头拼接组合成S型、圆型等弧形网架,丰富了网架系列的产品种类及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架可实现四周及侧面全方位卡布,网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内弧杆、外弧杆和直行杆的横截面结构及尺寸均相等,采用通用的卡布扣件即可与三者杆件端部连接,减少了制造成本,整个产品功能更全面,产品的曲面外形更加实用,视觉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中间接头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中间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通用方头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直角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外弧杆和内弧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外弧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述卡布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弧杆,11-内支撑面,12-内卡接面12,13-内倾斜面,14-内卡布口,15-内卡接槽,16-内弹性槽,2-外弧杆,21-外支撑面,22-外卡接面,23-外倾斜面,24-外卡布口,25-外卡接槽,26-外弹性槽,3-加强杆,31-连接杆件,32-连接头,33-加强卡布槽,4-内支杆,5-通用方头,51-固定杆槽,52-圆孔槽,53-接头孔,6-直角接头,61-直角斜面,62-直角卡布槽,63-直角固定部,64-直角调解部,65-直角接头卡槽,66-空腔, 67-收缩斜面腔,68-直角卡布口,69-直角卡接头,7-中间接头,71-中间接头立面,72-中间接头斜面,73-中间接头卡接槽73,74-固定部74,75-调节部,76-接头固定槽,77-中间接头卡布口,78-中间立面卡接头,8-卡布扣件,81-定位块,82-扣件斜块,83-扣件卡接槽,84-扣件固定部,85-扣件调节部,86-扣件卡口,87-接头连接件Ⅰ,88-接头连接件Ⅱ,9-直行杆,91-竖向支撑面Ⅰ,92-竖向支撑面Ⅱ,93-竖向倾斜面,94-竖向卡布口,95-竖向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弧形展示网架,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直行杆9以及相互平行的上、下两个支撑层,所述上、下支撑层均包括若干个内弧杆1、外弧杆2、加强杆3、通用方头5、直角接头6和中间接头7,所述内弧杆1、所述外弧杆2和所述直行杆9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设有卡布扣件8,每两个相邻的内弧杆1两两之间、每两个外弧杆2两两之间以及每两个相邻的直行杆9两两之间分别通过中间接头7活动连接,位于首、末两端的内弧杆和外弧杆的自由端分别设有一个直角接头6,所述直角接头6的内侧壁上分别活动设有通用方头5,首、末两端所述内弧形干和所述外弧形杆通过加强杆3对应连接构成上/下支撑层,位于首、末两端的所述直行杆9的分别对应上下支撑层的直角接头连接。为进一步将强上、下支撑层之间的连接,增加其牢固度,每个所述中间接头的内侧壁上分别活动设有一个通用方头5,若干通用方头通过交错设置的内支杆4连接。

为减小制造成本,减少卡布扣件的数量,所述外弧杆、所述内弧杆和所述直行杆三者的横截面结构及尺寸均相同,卡布扣件8可生产为标准尺寸。

所述外弧杆2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支撑面21、垂直设在所述外支撑面21的其中一端并向所述外支撑面其中一侧水平延伸的外卡接面22,所述外支撑面21及外卡接面22通过外倾斜面23连接,所述外弧杆2向所述外支撑面一侧弧形弯曲,所述外倾斜面23和所述外卡接面22相邻的一端沿所述外弧杆长度方向设有卡布口24,所述外卡接面22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外卡接槽25,所述外卡接槽25与所述外支撑面21之间构成外弹性槽26;

所述内弧杆1包括竖直设置的内支撑面11、垂直设在所述内支撑面11的其中一端并向所述内支撑面11其中一侧水平延伸的内卡接面12,所述内支撑面11及内卡接面12通过内倾斜面13连接,所述内倾斜面13和所述内卡接面12相邻的一端沿所述内弧杆1的长度方向设有内卡布口14,所述内卡接面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内卡接槽15,所述内卡接槽15与所述内支撑面11之间构成内弹性槽16,所述内弧杆1向所述内卡布口14一侧弧形弯曲。

所述直行杆9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竖向支撑面Ⅰ91和竖向支撑面Ⅱ92,所述竖向支撑面Ⅰ91和所述竖向支撑面Ⅱ92的另一端通过竖向倾斜面93连接,所述竖向支撑面Ⅰ91和所述竖向倾斜面92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竖向卡布口94,所述竖向支撑面Ⅰ9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竖向卡接槽95,所述竖向卡接槽95与所述竖向支撑面Ⅱ92之间构成竖向弹性槽。

所述卡布扣件8包括互为镜像结构的卡布扣件Ⅰ和卡布扣件Ⅱ,所述卡布扣件Ⅰ和卡布扣件Ⅱ均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定位块81、垂直设在所述定位块81上端并向其前端水平延伸的卡接块,所述定位块81和所述卡接块通过倾斜设置的扣件斜块82连接,所述卡接块的上侧壁上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扣件卡接槽83,所述卡接槽83将所述卡接块分隔成扣件固定部84和扣件调节部85,所述扣件调节部85和所述扣件斜块82相邻的一端设有开口向外的扣件卡口86,所述连接块的左或右任意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弧杆或所述内弧杆或所述直行杆的横截面结构相匹配的杆件连接槽,所述外弧杆或所述内弧杆或所述直行杆的端部嵌入设在所述杆件连接槽内,与所述杆件连接槽相对的所述连接块另一侧壁上水平延伸设有接头连接件Ⅰ87和接头连接件Ⅱ88,所述接头连接件Ⅰ87为“L”型结构,其与所述扣件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扣件调节部85向外水平延伸构成平面结构的接头连接件Ⅱ88。

所述中间接头7包括中间接头立面71,垂直设在所述中间接头立面71其中一端且向其外侧水平延伸的中间接头横面,所述中间接头立面71和所述中间接头横面通过中间接头斜面72连接,所述中间接头横面上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中间接头卡接槽73,所述中间接头卡接槽73将所述中间接头横面分隔成固定部74和调节部75,所述固定部7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接头连接件Ⅰ相配合的接头固定槽76,所述调节部75与所述中间接头斜面72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向外的中间接头卡布口77,所述调节部75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接头斜面72的长度,所述调节部7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头连接件Ⅱ87卡接,所述中间接头立面71后侧壁向外延伸设有中间立面卡接头78。

所述通用方头5呈立方体结构,所述通用方头5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侧壁的方形通孔,所述通用方头5的前侧壁上对称设有开口分别朝向上、下、左、右方的四个固定杆槽51,所述通用方头5的后侧壁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V”型槽,所述“V”型槽内设有开口向外的圆孔槽52,所述通用方头5的后侧壁下部设有若干接头孔53,,所述中间里面卡接头可插接在所述接头孔中。

所述直角接头6包括呈“L”型结构的直角立面,所述直角立面的两端通过直角斜面61连接,沿所述直角立面的“L”型边方向设有直角卡布槽62,所述直角卡布槽62将所述直角立面分成直角固定部63和直角调解部64,所述直角固定部63的两端分别设有直角接头卡槽65,所述直角接头卡槽与所述卡布扣件的接头连接件Ⅰ86相配合,所述直角固定部63远离所述直角卡布槽65的外侧面上设有“L”型空腔66,所述空腔66旁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直角卡接头69,与所述容纳槽相对的所述直角调解部外侧壁上设有收缩斜面腔67,所述收缩斜面腔67的外周沿所述直角调节部的“L”型边长度方向设有贯穿该“L”型边两端的直角卡布口68,所述直角卡布口68的外边长小于所述直角卡布口68的内边长。

所述加强杆3包括连接杆件31和设在所述连接杆件31两端的连接头32,所述连接杆31的上侧壁及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加强卡布槽33。

组装时,将若干内弧杆通过中间接头两两连接,若干外弧杆和若干直行杆同样分别通过中间接头两两连接,每组内弧杆分别通过加强杆与一组外弧杆连接构成一个支撑层,将两个组装好的支撑层四个角通过竖向的直行杆连接形成网架,所有外弧杆、内弧杆、直行杆和加强杆的卡布槽口向外,可实现网架四周及侧面全方位卡布;为了增强网架的牢固性,在中间接头内侧壁上通过中间立面卡接头分别连接一个通用方头,内支杆的端部设在通用方头的固定杆槽中,给予网架支撑;当网架比较高时,可在采用多根内支杆,中间相邻的内支杆通过通用方头交错连接,增强网架的牢固性,同时增加其美观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弧杆和内弧杆通过中间接头连接,构成S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弧杆采用模具一次成型,减少了加工成本和创新成本;内外弧杆的横截面结构、尺寸均相同,展架组装时,内、外弧杆之间可通过标准的接头随意组装连接成如S形、圆形、弧形、波浪形等多种形状结构的展架,安装或拆卸方便,展架牢固,外形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各种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