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768发布日期:2019-05-11 00:32阅读:1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保温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使用大部分都是市场常规塑料盖子(pp制品),即是塑料制品,总有大部分的回料或有毒物掺入的,这样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对于身体不是绝对的安全保障,高温的水长时间和塑料盖PP材质接触是会激活PP材质的化学性质和有毒气体释放。

而且目前使用的保温杯结构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由于保温层内会产生水蒸气,导致内部保温结构容易损坏,减少了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2、保温杯杯口出水量多的时候(装满饮用水时),会让使用者会呛鼻子,造成身体不安全因素产生。

3、打开保温杯盖饮水后,如杯盖没固定或用绳子栓在杯体上,很容易遗丢或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效果差、杯盖不方便放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保温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保温杯结构,包括保温盖结构,保温盖结构包括上杯盖和下杯盖,下杯盖包括圆台盖和出水嘴,出水嘴设于圆台盖上方,出水嘴与上杯盖相连接,下杯盖上设有磁铁,磁铁用于吸住上杯盖。

作为优选,出水嘴与上杯盖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使用者取出或旋紧上杯盖。

作为优选,还包括保温杯本体,保温盖结构连接于保温杯本体上端,保温杯本体内设有第一隔热层和保温层,保温层设于第一隔热层内。

作为优选,下杯盖与第一隔热层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打开下杯盖或旋紧下杯盖。

作为优选,磁铁固定于圆台盖内壁上,这样设置可以方便上杯盖固定于圆台的外侧壁上,具有不影响使用且进行固定上杯盖的效果。

作为优选,圆台盖上设有手柄,手柄固定于圆台盖两侧,用于方便使用者将保温杯整个提起。

作为优选,保温层底部设有吸气剂。

作为优选,上杯盖的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圆台盖的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保证保温杯结构的密封性,加强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上杯盖内设有磁性装置,磁性装置为磁性材料或磁块,用于与磁铁相吸来达到固定上杯盖的目的。

作为优选,上杯盖内层设有第二隔热层,减少出水嘴处热量的丢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保温盖结构分为上杯盖和下杯盖的设置,可在使用时候根据饮水需求进行拆分和组装,同时,在打开上杯盖时,可以将上杯盖放置于下杯盖的侧边并吸住,方便放置也防止丢失和遗落;同时整个保温杯不仅有保温层,在整个外侧还有覆有隔热层防止使用者烫伤,而且在保温层底部还有吸气剂,来延长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结构的上杯盖与圆台盖吸引放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手柄、2—磁性装置、3—第一密封圈、4—上杯盖、51—圆台盖、52—出水嘴、6—第二密封圈、7—磁铁、8—保温杯本体、9—吸气剂、10—第二隔热层、11—第一隔热层、1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保温杯结构,包括保温盖结构,保温盖结构包括上杯盖4和下杯盖,下杯盖包括圆台盖51和出水嘴52,出水嘴52设于圆台盖51上方,出水嘴52与上杯盖4相连接,出水嘴52与上杯盖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使用者取出或旋紧上杯盖4。下杯盖上设有磁铁7,磁铁7用于吸住上杯盖4。还包括保温杯本体8,保温盖结构连接于保温杯本体8上端,保温杯本体8内设有第一隔热层11和保温层12,保温层12设于第一隔热层11内。下杯盖与第一隔热层11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打开下杯盖或旋紧下杯盖。

磁铁7固定于圆台盖51内壁上,这样设置可以方便上杯盖4固定于圆台的外侧壁上,具有不影响使用且进行固定上杯盖4的效果。上杯盖4内层设有第二隔热层10,减少出水嘴52处热量的丢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圆台盖51上设有手柄1,手柄1固定于圆台盖51两侧,用于方便使用者将保温杯整个提起。上杯盖4的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3,圆台盖51的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6,保证保温杯结构的密封性,加强保温效果。上杯盖4内设有磁性装置2,磁性装置2为磁性材料或磁块,用于与磁铁7相吸来达到固定上杯盖4的目的。

保温层12底部设有吸气剂9。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保温盖结构分为上杯盖4和下杯盖的设置,可在使用时候根据饮水需求进行拆分和组装,同时,在打开上杯盖4时,可以将上杯盖4放置于下杯盖的侧边并吸住,方便放置也防止丢失和遗落;同时整个保温杯不仅有保温层12,在整个外侧还有覆有隔热层防止使用者烫伤,而且在保温层12底部还有吸气剂9,来延长使用的寿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