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678发布日期:2019-05-11 00:3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属于水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壶,是一种盛水的容器。有很多种材质,可以指烧水用的金属壶,也可以指便于携带的饮用水壶,主要分为五大类:1、塑料的(主要材料)2、不锈钢的3、铝合金的4、陶瓷的 5、其它材质的,其中不锈钢的、铝合金的以及陶瓷等材料制成的水壶体积固定,携带时不能够伸缩,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包括水壶本体,所述水壶本体包括壶身和壶盖,所述壶盖位于所述壶身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分为壶身上部、上折叠部、连接部、下折叠部以及壶身下部,所述壶身上部与上折叠部之间、所述上折叠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折叠部之间以及所述下折叠部与所述壶身下部之间均设置有折痕,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壶套,所述壶身上部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壶盖包括连接盖一、连接盖二、密封套和翻盖,所述连接盖一的下端外表面和上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盖一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壶身上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盖二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盖一的上端旋合连接,所述连接盖二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通孔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位于所述通孔的上端外侧,所述连接盖二的内部设置有出水件,所述出水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通孔下端两侧的弧形挡板和位于弧形挡板下端的支撑件,两个所述弧形挡板之间形成有两个出水槽,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定位柱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定位套,所述密封套包括饮水块、柱体和两个防脱件,所述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套孔,所述柱体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饮水块位于所述柱体的上端,所述饮水块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下端与所述套孔连通,两个所述防脱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柱体的下端两侧,且两个防脱件分别位于两个出水槽中,所述连接盖二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翻盖的一侧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壶身和所述密封套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壶套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壶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上折叠部与所述下折叠部的高度和等于所述连接部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折叠部的上端的直径等于所述壶身上部的下端的直径,所述下折叠部下端的直径等于所述壶身下部的上端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套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所述出水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所述饮水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盖二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连接盖一的外侧设置有挂扣。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痕,所述柱体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套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壶身分为壶身上部、上折叠部、连接部、下折叠部以及壶身下部五个部分,并且在壶身上部与上折叠部之间、上折叠部与连接部之间、连接部与下折叠部之间以及下折叠部与壶身下部之间均设置有折痕,其中上折叠部可通过折痕像连接部位置折叠,壶身上部可通过折痕向下运动,位于上折叠部的外侧,同理,下折叠部可通过折痕像连接部位置折叠,壶身下部可通过折痕向上运动,位于下折叠部的外侧,此时壶身上部的下端与壶身下部的上端接触,实现了壶身的伸缩折叠,减小了水壶的占用面积,能够方便水壶的携带;在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壶套,并且壶套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用于增加壶套的硬度,这样在壶身展开装水时,拿着壶套位置能够方便喝水;连接盖一用来连接壶身和连接盖二,在连接盖二上设置出水件,出水件上形成有出水槽,并在出水件上设置有定位柱,密封套套设在定位柱上,壶身内的水从出水槽位置出水,当饮水块的上端面与定位柱的上端面齐平时,柱体的下端面与支撑件的上端面接触,并且由于柱体的外径与定位套的内径相同,定位套的内径又与通孔的直径相同,所以此时不会出水;将密封套向上拔,由于防脱件的设置,使密封套只能向上拔一定的高度,此时柱体的下端面不再与支撑件的上端面接触,并且套孔的直径大于定位柱的直径,所以壶身内的水能够沿着套孔到达饮水块位置,再从出水孔位置出来,实现水壶的出水,这样设置能够使水壶不容易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连接盖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连接盖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连接盖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的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水壶,包括水壶本体,所述水壶本体包括壶身1和壶盖,所述壶盖位于所述壶身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分为壶身上部101、上折叠部102、连接部103、下折叠部104以及壶身下部105,所述壶身上部101与上折叠部 102之间、所述上折叠部102与所述连接部103之间、所述连接部103与所述下折叠部104 之间以及所述下折叠部104与所述壶身下部105之间均设置有折痕,所述连接部103的外侧套设有壶套2,所述壶身上部101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壶盖包括连接盖一3、连接盖二4、密封套8和翻盖9,所述连接盖一3的下端外表面和上端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盖一3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壶身上部101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盖二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盖一3的上端旋合连接,所述连接盖二4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通孔和定位套5,所述定位套5位于所述通孔的上端外侧,所述连接盖二4的内部设置有出水件6,所述出水件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通孔下端两侧的弧形挡板601和位于弧形挡板601下端的支撑件602,两个所述弧形挡板601之间形成有两个出水槽,所述支撑件602上设置有定位柱7,所述定位柱7的下端与所述支撑件60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定位柱7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定位套5,所述密封套8包括饮水块801、柱体802和两个防脱件803,所述柱体802的内部设置有套孔,所述柱体802通过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定位柱7上,所述饮水块801位于所述柱体 802的上端,所述饮水块801上设置有出水孔10,所述出水孔10的下端与所述套孔连通,两个所述防脱件803对称设置在所述柱体802的下端两侧,且两个防脱件803分别位于两个出水槽中,所述连接盖二4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铰接座11,所述翻盖9的一侧与所述铰接座11 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壶身1和所述密封套8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壶套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壶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上折叠部102与所述下折叠部104的高度和等于所述连接部103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折叠部102的上端的直径等于所述壶身上部101的下端的直径,所述下折叠部104下端的直径等于所述壶身下部105的上端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套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柱7的直径,所述出水孔10的直径等于所述定位柱7的直径,所述饮水块801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柱7的上端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盖二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连接盖一3的外侧设置有挂扣12。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5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80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痕,所述柱体802的外径与所述定位套5 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壶身1分为壶身上部101、上折叠部102、连接部103、下折叠部104以及壶身下部105五个部分,并且在壶身上部101与上折叠部102之间、上折叠部 102与连接部103之间、连接部103与下折叠部104之间以及下折叠部104与壶身下部105 之间均设置有折痕,其中上折叠部102可通过折痕向连接部103位置折叠,壶身上部101可通过折痕向下运动,位于上折叠部102的外侧,同理,下折叠部104可通过折痕向连接部103 位置折叠,壶身下部105可通过折痕向上运动,位于下折叠部104的外侧,此时壶身上部101 的下端与壶身下部105的上端接触,实现了壶身1的伸缩折叠,减小了水壶的占用面积,能够方便水壶的携带;在连接部103的外侧套设有壶套2,并且壶套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用于增加壶套2的硬度,这样在壶身1展开装水时,拿着壶套2位置能够方便喝水;连接盖一 3用来连接壶身1和连接盖二4,在连接盖二4上设置出水件6,出水件6上形成有出水槽,并在出水件6上设置有定位柱7,密封套8套设在定位柱7上,壶身1内的水从出水槽位置出水,当饮水块801的上端面与定位柱7的上端面齐平时,柱体802的下端面与支撑件602 的上端面接触,并且由于柱体802的外径与定位套5的内径相同,定位套5的内径又与通孔的直径相同,所以此时不会出水;将密封套8向上拔,由于防脱件803的设置,使密封套8 只能向上拔一定的高度,此时柱体802的下端面不再与支撑件602的上端面接触,并且套孔的直径大于定位柱7的直径,所以壶身1内的水能够沿着套孔到达饮水块801位置,再从出水孔10位置出来,实现水壶的出水,这样设置能够使水壶不容易漏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