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带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653发布日期:2019-05-11 00:3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束带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束带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床上用品,对人的睡眠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每天的睡眠都离不开它。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合适的枕头能给人们带来好的睡眠质量,甚至对人们的颈部、腰椎有着改善、调理的作用;但不合适的枕头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甚至还会造成落枕、颈椎受损、颈椎病等严重状况。而市面上的枕头一般由枕套加枕芯制成,枕芯一般由棉花、记忆棉、乳胶棉或竹纤维填充而成,有的还在枕芯内填充有决明子、荞麦壳、薰衣草等起着保健功效的填充物,各式各样,但由于每个人的颈部有长短高低之分,适合于其中一部分人的枕头并不代表适合另外一部分人,导致了很多人购买回来的枕头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枕头;且枕头内部的填充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使用一段时间后,枕芯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导致人们产生不适感。若重新购买枕头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及高昂的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需要调节枕头大小、高低,改变枕头形状且方便调节、节省更换成本的束带枕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束带枕头,包括枕套、枕芯,还包括用于调节枕芯形状的束带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束带上的调节扣,所述束带环绕枕芯并贯穿枕芯内部,通过调节束带的松紧从而实现对枕芯形状的调节,所述束带的两边穿过调节扣,并由调节扣实现与束带的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从而调节束带的松紧或固定束带的松紧度。

市面上的枕头一般是由枕套加枕芯构成,而枕芯的形状均已固定,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做出局部形状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枕芯上设置可以调节枕芯的束带,再通过调节扣固定束带的松紧,从而实现改变枕头的形状、大小或高度,使枕头更适用于每一位使用者,给每一位使用者提供更佳的舒适度。其中,束带贯穿通过枕芯后环绕枕芯的一侧穿出,束带的首部和尾部以相反方向穿过调节扣,并通过调节扣扣紧。按下调节扣,束带处于放松的状态,然后将束带往左右方向拉紧,枕芯在束带的拉紧作用下收缩,改变形状,从而调节枕头的形状、大小或高度;在枕芯处于合适的形状大小时,松开调节扣,束带的首部和尾部在调节扣的弹力作用下被固定,从而固定枕头的形状、大小或高度。进一步地,为防止束带枕头枕着过程中有所松动,还可以在调节扣的固定位置处首尾相扣打结,进一步固定束带的锁紧作用,使枕头能够形成并固定成使用者所需的形状以及高度大小。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枕芯和枕套的基础上,增设了用于调节枕芯形状的束带以及用于锁紧束带的调节扣,使用者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对枕芯的形状进行收缩调整,进而调节枕芯的大小以及高度。一方面,既能提高枕头的通用性,避免资源的浪费,也能有效节省另外购置的成本。另一方面,调节后的枕芯结构对头部能更好地固定,防止睡眠时枕头脱出,落枕的情况,对于患有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打呼噜、睡眠质量差等情况的人群来说,由于病理的发生使他们的颈椎、关节、呼吸系统等对枕芯的高度、形状、柔软度等要求都有所不同,市面上普通的枕头并不适用于他们,而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形状调整的枕头才是他们真正所需。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带枕头可以保护颈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不仅仅适用于市面上普遍的大多数人,尤其适用于对枕头有特殊要求的特殊人群。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扣镶嵌在枕芯的其中一侧面。

调节扣镶嵌在枕芯上既能有效避免调节扣凸出于枕芯表面,造成枕芯表面不够平衡的情况;也能将调节扣固定于其所在位置,有效避免束带在与调节扣解开时,调节扣容易掉落遗失的情况。优选地,调节扣镶嵌在枕芯的背面,枕芯的正面是人体头颈部枕着的位置,调节扣镶嵌在枕芯的背面,既能有效避免调节扣对人体头颈部的磕碰,也能更好地调节枕芯的形状。

进一步地,包括若干束带,所述若干束带贯穿枕芯内部并依次环绕分布在枕芯的两侧,通过调节每一束带绑定枕芯的松紧度从而实现调节枕芯两侧的形状。

进一步地,束带是以枕芯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为中心线,并从中心线贯穿枕芯后穿出环绕枕芯的一侧设置,在束带拉紧或放松时,束带所在的枕芯一侧发生形变,进而改变枕芯的大小以及高度,使用者可以根据所需的枕芯大小、高度等通过拉伸束带对枕芯的形状做出改变,以达到所需的枕芯形状。将束带分别设置在枕芯的两侧,可以分别对枕芯的两侧做出调整,调节的范围更大,调节角度更均匀,枕芯调节后的平面更平整,调节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每一束带对应设有一个调节扣。

每个调节扣对应控制一根束带的松紧,既能方便单独控制,也能有效避免在控制其中一根束带时,另外的束带也发生松紧改变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束带枕头,包括枕套、枕芯,还包括用于调节枕芯形状的束带,所述束带贯穿环绕设置在枕套内,所述枕套内设置有环绕枕套设置的中空插槽,所述束带穿过中空插槽,且束带的两边突出于中空插槽的槽口,通过抽紧或放松束带在中空插槽内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枕芯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枕套内设有中空插槽,束带设置穿过中空插槽,设置在中空插槽内,通过收紧束带在中空插槽内的松紧度,即可绑定枕芯以及调节枕芯的形状。这种技术方案的束带无需穿过枕芯的内部,束带由于安装在枕套的中空插槽内,使得中空插槽限定可束带的左右位置,也避免了束带会随着枕头活动而滑动,造成固定位置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束带上的调节扣,所述束带的两边穿过调节扣,并由调节扣实现与束带的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从而调节束带的松紧或固定束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内依次设置有若干中空插槽,每一中空插槽内对应设有一可拆卸安装的束带,每一束带的两边对应设有一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固定在束带所在的枕套槽口之间。

枕套内依次设置若干中空插槽,可方便对枕芯的局部位置进行形状调节,减少对枕芯其他部位的形状限制,使得调节的枕芯形状更符合人体所需。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扣内设有用于束带松紧的调节装置,束带的两边贯穿调节装置,通过松开或按压调节装置实现对束带松紧的调节。

按下调节装置时,调节扣对束带松开,此时可以灵活拉伸束带,进而对枕芯的形状做出调整;松开调节装置时,调节扣自动对束带压紧,此时束带的松紧位置固定。通过进一步对束带进行打结固定,能有效避免调节扣在枕芯形变时,束带松脱的情况。

进一步地,枕芯同一侧的相邻束带之间的间距为5~10cm。

束带之间合适的间距有利于使枕芯局部之间的大小、形状更均匀,也有利于对枕芯的某个局部形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特殊人群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枕芯内部填充有记忆棉或普通棉。

记忆棉能自动塑形,吸收冲击力,能在变形之后恢复至原来状态,满足人们多次对枕芯进行塑形调节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灵活改变枕芯形状、调节结构简单有效、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人群且有效节省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枕芯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枕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枕套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束带枕头,包括枕套(图中未画出)、枕芯1、束带2,以及安装在束带2上的调节扣3,所述束带2环绕枕芯1并贯穿枕芯1内部,通过对束带2的抽紧或放松实现对枕芯1形状的调节,束带2的束带两边穿过调节扣3,并由调节扣3固定束带2的松紧。所述调节扣3镶嵌在枕芯1上,每一束带2对应设有一个调节扣3。所述束带2贯穿枕芯1内部并依次环绕分布在枕芯的两侧,通过对束带2拉紧或放松的调节从而改变枕芯1两侧的形状。枕芯1同一侧的相邻束带2之间的间距为5~10cm。所述枕芯1内部填充有记忆棉。

如图2所示,调节后的枕芯1形状发生改变,并由束带2拉紧固定,枕芯1的正面表面平整,且为使用者所需的形状。若需再次调整,只需把枕芯1的背面翻转过来,调整束带2的松紧即可,因此,其调节非常灵活。

调节扣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扣3内设有用于束带2松紧的调节装置31,束带2的两边贯穿调节装置31,通过松开或按压调节装置实现对束带2松紧的调节。

其中,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31为弹簧,按压弹簧31,中空结构A往下压,与中空结构B重合,束带2的首部和尾部依次穿过重合后的中空结构A、B,然后往两边拉伸束带2,束带2收缩并缩小枕芯的形状;松开弹簧31,弹簧31由于弹力作用往上顶出中空结构A,束带2在中空结构A和中空结构B的作用下固定,从而实现束带2对枕芯1的松紧度固定。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束带2的首部和尾部在调节扣3上打结,进一步固定束带2在枕芯1上的松紧度。同理,若需要对枕芯1进行放松调整,则先松开束带2的绑结,按下弹簧31,束带2在惯性作用下逐渐松开对枕芯1的束缚,待枕芯1恢复到所需的形状,再松开弹簧31,束带2的对枕芯1的松紧度在调节扣3的作用下被固定,然后再次对束带2在调节扣3上的位置进行打结绑定即可。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束带2并没有贯穿枕芯1的内部,而是贯穿环绕在枕套4内,枕套4内设置有环绕枕套4设置的中空插槽5,所述束带2穿过中空插槽5,且束带2的两边突出于中空插槽5的槽口51,通过抽紧或放松束带2在中空插槽5内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枕芯1的形状。

本实施例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束带2上的调节扣3,所述束带2的两边穿过调节扣3,并由调节扣3实现与束带2的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从而调节束带2的松紧或固定束带2的松紧度。

本实施例的枕套内依次设置有3~5道中空插槽5,中空插槽5之间的间距为5~10cm,每一中空插槽内对应设有一可拆卸安装的束带2,通过中空插槽5可固定其所在束带2的位置,以及固定每一束带2之间的间距,避免束带2在枕着过程中位置偏移。每一束带2的两边对应设有一调节扣3,所述调节扣3固定在束带2所在的枕套槽口51之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活调节枕芯的形状,满足不同需要的人群使用的有益效果,调节后的枕芯对头部能更好地固定,防止睡眠时枕头脱出,落枕等情况。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带枕头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能有效保护颈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