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268发布日期:2019-04-05 19:3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姿矫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脊柱侧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严重的危害,排除遗传原因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不良姿势,目前,学校学生座椅不分年龄、性别皆按统一标准制作,座椅适应性差,舒适性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坐姿,日积月累,使学生的脊椎发生变形,加重了学生驼背的发生率。另外,当前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不良坐姿。目前,市场上具有矫正坐姿功能的坐姿矫正器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为带有支撑杆的矫正器。该类型的矫正器的主体为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与人体下颌相适应的颌托,在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夹式底座,夹式底座固定在课桌边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底座是夹在桌子上学生胸前正对的位置,支撑杆与底座连接也位于学生胸前正对的位置。由于学生在书写时,书本是放置在桌面上胸前正对位置,而且根据学生的写作习惯,在书写过程中书本通常在桌面上前后、左右移动,也会伸出桌边;而现有技术中支撑杆和夹持底座位于桌面上学生胸前正对位置,该夹持底座和支撑杆占据了学生操作书本的空间,不仅影响书本在桌面上的正常放置,而且阻挡书本的前后、左右挪动,使得书本在桌面上学生胸前的位置无法自由移动,令学生的使用体验不好,许多学生都弃之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坐姿矫正器在使用时,由于固定座和支撑杆位于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占据了用户操作书本的空间,且阻挡书本的前后、左右挪动,使得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

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底座单元连接,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连接;

支撑杆单元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与颌托连接;

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并且,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连接呈L形结构;

连接单元通过第一桥臂与底座单元连接,连接单元通过第二桥臂与支撑杆单元连接;

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时,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皆位于桌沿外侧,且第二桥臂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桥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桌沿的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桥臂与支撑杆单元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支撑杆单元包括支撑杆固定座和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支撑杆固定座套在第二桥臂上,可围绕第二桥臂外周旋转,支撑杆固定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和限位件固定在第二桥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杆单元还包括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内杆和一个外套管,支撑杆组件还包括内杆调节件,外套管为中空结构,且外套管的内直径大于内杆的外直径,内杆位于外套管内,内杆通过内杆调节件可升降的固定在外套管上;外套管与支撑杆固定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杆、第二内杆、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为中空结构;第一外套管一端与支撑杆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外套管连接;第二内杆一端与第一内杆连接,另一端与颌托连接;第一内杆与第二内杆位于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形成的中空腔内,且通过内杆调节件可升降的固定在第一外套管或第二外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座单元包括夹持部和夹持部固定件,夹持部通过夹持部固定件固定在桌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夹持部上设置有卡槽;

第一桥臂与夹持部连接一端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件,第一桥臂与夹持部通过卡槽和卡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调节滑槽,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滑槽固定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调节滑槽和滑槽固定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大于等于16cm,支撑杆单元与桌沿的距离大于等于7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底座单元连接,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连接;支撑杆单元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与颌托连接;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并且,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其底座单元和支撑杆单元在垂直于桌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即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撑杆单元与颌托连接后位于下巴下方的位置,用以支撑用户的下巴;此时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时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使书本可以在桌面上自由移动。即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用户胸前的正对位置、底座单元和支撑杆单元影响桌面上书本的放置空间的坐姿矫正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可以使底座单元远离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不会影书本在桌面上的正常放置与活动,书本可以在桌面上用户胸前位置前后、左右自由移动,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另外,该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连接单元的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位于桌沿外侧,与桌沿具有一定距离,使得该连接单元和支撑杆单元也不会影书本在桌面上的正常放置与活动,书本不仅可以在桌面上前后、左右自由移动,也可以伸出桌沿,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进一步地,连接单元的第二桥臂位于桌沿外侧且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有效地限定用户的胸部与桌沿间的距离,使用户的坐姿满足规范坐姿要求中的胸部离桌边一拳距离的要求。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的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之间,以及其他部件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该坐姿矫正器拆卸后方便的携带,在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方便用户携带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坐姿矫正器中支撑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坐姿矫正器中底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坐姿矫正器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坐姿矫正器底座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坐姿矫正器底座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坐姿矫正器在使用时,由于固定座和支撑杆连接后位于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占据了用户操作书本的空间、阻挡书本在桌面上的前后、左右挪动,使得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底座单元连接,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连接;支撑杆单元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与颌托连接;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并且,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撑杆单元与颌托连接后位于下巴下方的位置,用以支撑用户的下巴;此时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时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使书本可以在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自由移动,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第一桥臂与第二桥臂连接;连接单元通过第一桥臂与底座单元连接呈L形结构,连接单元通过第二桥臂与支撑杆单元连接;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时,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皆位于桌沿外侧,且第二桥臂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桥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桌沿的延伸方向。具体的,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包括底座单元1、连接单元2、支撑杆单元3和颌托4,其中连接单元2包括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连接呈L形结构,形成横桥。第一桥臂21末端与底座单元1连接,第二桥臂22末端与支撑杆单元3连接,支撑杆单元3远离第二桥臂22的一端与颌托4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底座单元1将该坐姿矫正器夹持在桌面上,该坐姿矫正器所处的状态如图1中所示,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皆处于桌沿的外侧,且第二桥臂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当支撑杆单元3及颌托4处于下巴下方时,底座单元1由于连接单元2的设置需要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撑杆单元3和颌托4位于用户下巴下方正对位置,底座单元1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连接单元2的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皆处于桌沿的外侧,该底座单元1、连接单元2及支撑杆单元3都不会影响书本在桌面上的理想放置空间及影响书本在胸前位置的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底座夹持在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支撑杆与底座连接也处于用户胸前正对位置的坐姿矫正器,可以使用户的体验更好。另外,连接单元2的第二桥臂22位于桌沿外侧且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有效地限定用户的胸部与桌沿间的距离,使用户的坐姿满足规范坐姿要求中的胸部离桌边一拳距离的要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当底座单元固定在桌面上时,第二桥臂22沿着桌沿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桥臂21与第二桥臂22之间的夹角具体可以是大于0°小于180°,具体可以是第一桥臂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桌沿的延伸方向,第二桥臂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桌沿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桥臂21与第二桥臂22之间的夹角为90°。具体的,请参见图1,为使底座单元1夹持在桌面上时,底座单元1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桥臂21具体可以与桌沿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桥臂22具体可以与桌沿的延伸方向平行。另外,该第一桥臂21与第二桥臂22之间的夹角可以是大于0°小于180°的任意角度,在实际生产与使用中,二者之间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大于等于16cm,支撑杆单元与桌沿的距离大于等于7cm。具体的,为使底座单元1夹持在桌面上时,其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身高、肩宽及使用习惯设置底座单元与支撑杆,支撑杆与桌沿间的距离。请参见图1,其具体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的长度来设置该底座单元与支撑杆,支撑杆与桌沿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桥臂22的长度具体为大于等于16cm。另外,为保证用户的坐姿满足规范坐姿要求中的胸部离桌边一拳距离的要求,本实施例中第二桥臂22与桌沿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7cm,或当第一桥臂21与桌沿垂直时,该第一桥臂21的长度大于等于7cm。本实施例对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的长度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可以是长度可调结构的桥臂,如该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具体分别为两段式抽拉结构或两段式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桥臂与支撑杆单元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支撑杆单元包括支撑杆固定座和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支撑杆固定座套在第二桥臂上,可围绕第二桥臂外周旋转,支撑杆固定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和限位件固定在第二桥臂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单元还包括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内杆和一个外套管,支撑杆组件还包括内杆调节件,外套管为中空结构,且外套管的内直径大于内杆的外直径,内杆位于外套管内,内杆通过内杆调节件可升降的固定在外套管上;外套管与支撑杆固定座连接。具体的,请参见图1,支撑杆单元3包括第二内杆33、第一外套管32、支撑杆固定座301和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302,其中支撑杆固定座301具体可以是中空的T形管,该T形管包括长臂和横臂,横臂套在第二桥臂22上,第二桥臂22上与支撑杆固定座301连接一端设置有限位件221,支撑杆固定座301套在第二桥臂22上时,该支撑杆固定座301一端通过该限位件221固定,使得该支撑杆固定座301不会沿着第二桥臂22的延伸方向伸缩运动,支撑杆固定座301一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302固定。该限位件221具体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桥臂22外侧的环形限位片,该环形限位片的形状、大小与支撑杆固定座301横臂横截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固定座301在套在第二桥臂22上,且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302处于未锁紧状态时,支撑杆固定座301可以围绕第二桥臂22外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第二内杆33和第一外套管32与支撑杆固定座301连接时,可以通过转动该支撑杆固定座301调整第二内杆33和第一外套管32的方向,以调整颌托4的方向,从而使得该坐姿矫正器满足不同用户对颌托倾斜度的不同需求。用户选择好需要使支撑杆固定座301保持的方向后,通过该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302锁紧该支撑杆固定座30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固定座锁定件302具体可以包括锁紧螺丝和锁紧垫片。

进一步地,为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内杆、第二内杆、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为中空结构;第一外套管一端与支撑杆固定座连接,一端与第二外套管连接;第二内杆一端与第一内杆连接,一端与颌托连接;第一内杆与第二内杆位于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形成的中空腔内,且通过内杆调节件可升降的固定在第一外套管或第二外套管上。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单元包括第一内杆31、第二内杆33、第一外套管32和第二外套管34,其中,第一内杆31的一端和第二内杆33的一端连接形成内杆组件,第一外套管32的一端和第二外套管34的一端连接形成外套管组件,该内杆组件置于外套管组件的空腔内;第二内杆33的另一端与颌托4连接,第一外套管3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座301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单元3还包括内杆调节件35,内杆组件可以在外套管组件的空腔内上下移动,第一外套管32和第二外套管34中至少一个外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内杆调节件35相匹配的调节孔,内杆组件通过该内杆调节件35及调节孔固定在外套管组件上。本实施例中的内杆调节件具体可以是内杆调节螺丝。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杆组件的调节高度范围可以是最低为9cm,最高为34cm。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内杆与外套管的个数及长短、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前述的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即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坐姿矫正器中,其底座单元1、支撑杆单元3、颌托4和连接单元2,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支撑杆组件等各部件之间皆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插接式连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还可以是卡扣连接等。具体的,第一外套管32与第二外套管34和支撑杆固定座301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第一内杆31与第二内杆33和颌托4之间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于该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将该坐姿矫正器拆卸后方便的携带,在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方便用户携带与使用。另外,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连接呈L形结构,具体也可以是通过固定连接呈L形结构,即该第一桥臂21和第二桥臂2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L形结构。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的底座单元1、支撑杆单元3、颌托4和连接单元2之间,以及其他各部件之间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其具体连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及需要具体选择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底座单元包括夹持部和夹持部固定件,夹持部通过夹持部固定件固定在桌沿上。具体的,请参见图1及图3,本实施例中的底座单元1包括夹持部11和夹持部固定件12,进一步地,该夹持部11呈U形,U形开口处夹在桌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桌面的厚度调节夹持部固定件12,就可以将该夹持部11夹在不同厚度的桌面上;该夹持部固定件12具体可以是可调节的调节螺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部上设置有卡槽;第一桥臂与夹持部连接一端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件,连接单元与夹持部通过卡槽和卡件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请参见图1,夹持部11具体可以是U形夹结构,夹持部11上位于桌沿的延伸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卡槽,该夹持部11上位于桌沿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具体可以是指U形夹的U形底部,在该U形底部设置有卡槽111,该卡槽具体可以呈T形,第一桥臂21一端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件,该第一桥臂21的形状及卡件211的形状具体可参见图4,连接单元2与夹持部11通过卡槽111和卡件211可拆卸连接。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卡槽111可以为对称的T形,卡件211也可为对称的T形,则当该夹持部11夹持在桌面上时,连接单元1的第二桥臂22可以处于夹持部11的左侧,也可以处于夹持部11的右侧,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底座设置方向的不同需求。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卡槽111和卡件21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的卡接结构,本实施例对其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为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可以适合更厚的桌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宽度可调的夹持部,该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调节滑槽,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滑槽固定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调节滑槽和滑槽固定件可滑动连接。具体的,请参见图5,夹持部11包括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嵌套连接,二者之间具有重合面,且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可以通过滑动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其中第一夹持部112上设置有一组平行滑槽114,第二夹持部113上设置有一组滑槽固定件115,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然后通过该平行滑槽114和滑槽固定件115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夹持部在桌沿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节固定座夹持部的夹持宽度的目的。该滑槽固定件115具体可以是带有螺帽的螺杆,可以通过该螺杆和螺帽固定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另外,本实施例中平行滑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夹持部上,滑槽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夹持宽度可调的夹持部,请参见图6,在第一夹持部112上设置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两个开孔(图中未示出),该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分别位于卡槽111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第二夹持部113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孔1131、第二调节螺孔1132、第三调节螺孔1133和第四调节螺孔(图中未示出)至少四个调节螺孔,其中第一调节螺孔1131和第二调节螺孔1132为一组位于第二夹持部113上与第一开孔对应的位置,第三调节螺孔1133和第四调节螺孔为一组位于第二夹持部113上与第二开孔对应的位置;另外,还至少包括第一锁定螺杆1135和第二锁定螺杆(图中未示出)两个锁定螺杆。当桌面的厚度未超过夹持部的原始夹持宽度时,该第一锁定螺杆1135通过第一开孔与第一调节螺孔1131固定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第二锁定螺杆通过第二开孔与第三调节螺孔1133固定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其固定状态具体如图6所示。当该坐姿矫正器需要固定在厚度较大的桌面时,即该桌面的厚度超过了夹持部的原始加持宽度时,调节该夹持部的加持宽度具体可以使该第一锁定螺杆1135通过第一开孔与第二调节螺孔1132固定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第二锁定螺杆通过第二开孔与第四调节螺孔固定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即可以通过调节螺孔加大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在夹持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以加大夹持部的可夹持宽度。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第二夹持部11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130,第一夹持部112上设置有与该限位槽1130对应的限位槽卡件1120,该限位槽1130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二夹持部113上与卡槽111对应的位置,限位槽1130与限位槽卡件1120配合可以连接该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同时可以限定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之间的可调距离,避免在调节夹持宽度时,第一夹持部112从第二夹持部113上脱离。通过这种结构连接的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13,可以使得夹持部在夹持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节固定座夹持部的夹持宽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单元的桥臂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其可以只设置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两个桥臂,还可以设置第三桥臂、第四桥臂等桥臂,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通过各桥臂连接,第一桥臂与底座单元连接,第二桥臂与支撑杆单元连接,通过设置各桥臂,使得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撑杆单元与颌托连接后位于下巴下方的位置,用以支撑用户的下巴;此时底座单元可以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时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使书本可以在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自由移动,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颌托包括荷花形颌托。本实施例中的颌托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颌托的形状和大小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包括: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底座单元连接,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连接;支撑杆单元远离连接单元的一端与颌托连接;当处于使用状态时,底座单元固定于桌沿上,并且,底座单元与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支撑杆单元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在桌沿的延伸方向上,其底座单元和支撑杆单元在垂直于桌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彼此分离,即为坐姿矫正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支撑杆单元与颌托连接后位于下巴下方的位置,用以支撑用户的下巴;此时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远离用户胸前正对的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时不会占据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处的空间,使书本可以在桌面上自由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底座单元夹持在桌面上用户胸前的正对位置、底座单元和支撑杆单元影响桌面上书本的放置空间的坐姿矫正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可以使底座单元远离桌面上用户胸前正对位置,从而使得底座单元不会影响书本在桌面上的正常放置与活动,书本可以在桌面上用户胸前位置前后、左右自由移动,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进一步地,连接单元的第二桥臂与桌沿间的距离大于等于7cm可以有效地限定用户的胸部与桌沿间的距离,使其满足规范坐姿要求中的胸部离桌边一拳距离的要求。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的底座单元、支撑杆单元、颌托和连接单元,以及其他部件皆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该坐姿矫正器拆卸后方便的携带,在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方便用户携带与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具有众多优点,一是可以端正坐姿,通过连接单元和颌托能保证使用者书写时胸口与桌边沿有一定距离,防止弓背低头造成近视;二是写作时,书本可以自如下垂,解决了众多坐姿矫正器由于固定在胸前书桌位置,支撑杆单元挡住书本使其无法下垂而造成写作不便、书本损坏等缺陷。三是支撑杆单元能前后上下自如调节,解决了不同身高对象使用的范围问题,也解决了坐姿矫正器中的支撑杆单元垂直站立,固定后只有一个方向造成使用不便的缺陷;四是将连接单元可以以正、反两种方式安装,满足左、右手不同书写习惯的对象,同时连接单元不阻挡手臂书写的问题;五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姿矫正器的各部件可以由塑料制成,也可以由轻金属制成,使其满足重量轻、占用空间小的条件,另外各部件可拆卸式连接使其可以方便携带;六是其外形简洁、美观、使用起来舒适、安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