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门框及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369发布日期:2018-11-02 21:4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板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门框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的家居生活的追求,对门的密封效果也日益重视。传统的门板隔音采用在门扇与门套之间加设密封条的方式,但是由于加工以及安装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门扇与门套之间依然会存在间隙,无法有效的对门扇与门套实现密封,因此,传统的密封方式其密封效果依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门、门框及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缓冲件和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内,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抵接。

上述实施例的密封结构使用时,将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由主门套与副门套配合形成的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朝向外设置,且当门扇与门套相互靠近而贴紧时,门扇上的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贴合,从而实现门扇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一方面变形对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弹性安装板和第二弹性安装板,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的第二端、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的第四端,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及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内、且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相抵接和/或与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连接板和弹性弧形板,所述连接板设有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连接板的第五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所述连接板的第六端与所述弹性弧形板连接,所述弹性弧形板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相抵接和/或与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上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有倒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本体,所述第一弹性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三弹性安装板、另一端设有第四弹性安装板,所述第四弹性安装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弹性安装板的第四端,所述第三弹性安装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安装板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本体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一磁吸件。

一种门框,包括:门套,所述门套包括主门套和副门套,所述主门套与所述副门套配合形成第一安装槽;及上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门框,将密封结构的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朝向门扇上的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设置,且当门扇与门套相互靠近而贴紧时,门扇上的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贴合,从而实现门扇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一方面变形对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一种门,包括:上述的门框;门扇,所述门扇靠近所述门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当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贴紧设置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可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门使用时,密封结构的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的内壁,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且当门扇与门框贴紧设置时,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从而实现门扇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一方面变形对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弹性本体,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安装板和第六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块,所述第六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插接块、且所述第二插接块与所述第一插接块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弹性本体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插接块配合的第一插槽、另一端设有可与所述第二插接块配合的第二插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本体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二磁吸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1中第二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副门套,21、主门套,22、第一安装槽,30、门扇,31、第二安装槽, 101、第一弹性安装板,102、第二弹性安装板,103、插接件,110、第一弹性本体,111、第一缓冲件,112、第三弹性安装板,113、第四弹性安装板,114、第一插接槽,115、第一磁吸件,121、第五安装板,122、第六安装板,130、第二弹性本体,131、第一插槽,132、第二插槽,133、第二插接槽,1031、倒刺结构,1111、连接板,1112、弹性弧形板,1121、配合部,1122、凸出部,1211、第一插接块,1221、第二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另一个元件,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缓冲件111和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固设于第一安装座上,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第一缓冲槽,第一缓冲件111设置于第一缓冲槽内,第一缓冲件111的一端与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相抵接。

上述实施例的密封结构使用时,将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由主门套21与副门套 20配合形成的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朝向外设置,且当门扇30与门套相互靠近而贴紧时,门扇30上的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贴合,从而实现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111一方面变形对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第一弹性安装板101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弹性安装板102设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的第一端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密封组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的第二端、另一端固设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的第四端,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第二弹性安装板102及第一密封组件配合形成第一缓冲槽,第一缓冲件111设置于第一缓冲槽内、且第一缓冲件111的一端与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相抵接和/或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及第二弹性安装板102,通过安装板的弹性作用可以对第一密封组件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吸收,第一缓冲件111可以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相抵接或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或同时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通过第一缓冲件111的缓冲作用进一步吸收第一密封组件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通过第一缓冲件111对第一密封组件的抵接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件111同时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从而将第一缓冲件111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的分解为作用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上的两个分力,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第一缓冲件111包括连接板1111和弹性弧形板 1112,连接板1111设有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连接板1111的第五端固设于第一密封组件上,连接板1111的第六端与弹性弧形板1112连接,弹性弧形板1112 设有抵接面,抵接面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相抵接和/或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 相抵接。连接板1111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密封组件上、另一端与弹性弧形板1112 连接,利用弹性弧形板1112的抵接面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相抵接和/或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当门扇30与门套相互靠近贴紧时,第一密封组件受到来自门扇30的冲击力,弹性弧形板1112可以对该挤压力进行缓冲和吸收,当抵接面同时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相抵接时,可以将第一密封组件受到的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为分别垂直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 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这两个方向上的力,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更好。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连接板1111为弹性材料制得时,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更好,弹性弧形板1112轮廓线可以为弧线形也可以为波纹状,只需满足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即可,当弹性弧形板1112轮廓线为波纹状时,加强对冲击力的缓冲效果。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 或第二弹性安装板102上设有插接件103,插接件103上设有倒刺结构1031。通过插接件103与门框上的凹槽配合以实现第一安装座固设于门框上,倒刺结构1031的设置使得插接件103与相应的凹槽进行配合之后密封结构不易脱落。

第一密封组件固设于第一安装座上,可以是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一安装座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是分别单独成型后通过固定组件进行的固定连接,同时,该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可选的,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本体110,第一弹性本体110的一端设有第三弹性安装板112、另一端设有第四弹性安装板113,第四弹性安装板113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的第四端,第三弹性安装板 112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的第二端。通过第四弹性安装板113的一端固设于第二弹性安装板102的第四端以及第三弹性安装板112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弹性安装板101的第二端,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本体110固设于第一安装座。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本体110设有第一插接槽114,第一插接槽114的内壁设有第一磁吸件115。通过第一磁吸件115对门扇30上的相应元件进行吸附,利用磁吸力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能够更加紧密贴合。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弹性安装板112设有配合部1121及朝向外侧凸出的凸出部1122,配合部1121的一端与第一弹性本体110连接、另一端与凸出部1122连接,当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相对贴合时,配合部1121与门扇30相贴合、且凸出部1122与门扇30抵接。当门扇 30与门套相互靠拢至贴合时,在门扇30上的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的基础上,配合部1121与门扇30相贴合,凸出部1122与门扇30抵接,进一步对密封效果进行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门框,包括:门套,门套包括主门套 21和副门套20,主门套21与副门套20配合形成第一安装槽22;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使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门框,将密封结构的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朝向门扇30上的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设置,且当门扇30与门套相互靠近而贴紧时,门扇30上的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贴合,从而实现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111一方面变形对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具体的,第一弹性安装板101和第二弹性安装板102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密封结构的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可用通过现有的铆接或粘结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座上的相关结构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相配合实现,例如,第一弹性安装板101上设有插接件103,而第一安装槽22的相应内壁上设有能够与插接件103配合的凹槽,通过插接件103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安装座设置于门框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门框;门扇30,门扇30靠近门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31;及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当门扇30与门框贴紧设置时,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可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门使用时,密封结构的第一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且当门扇30与门套贴紧设置时,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设置,从而实现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面密封,同时,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上,使得第一缓冲槽变形,此时,第一缓冲件111一方面变形对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会产生反作用于第一密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门扇30上的密封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门扇30与门套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的,门框的第一安装槽22的内壁固设有上述密封结构,门扇30的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固设有第二密封组件,同时,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朝向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设置,即当门扇30与门框之间相互靠近贴紧时,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贴合,从而实现门框与门扇30 之间的面密封。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弹性本体130,第二弹性本体130固设于第二安装座上,当门扇30与门框贴紧设置时,第二弹性本体130的密封面与第一弹性本体110的密封面相互贴合设置。

具体的,第二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安装板121和第六安装板122,第五安装板121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块1211,第六安装板122的一端设有第二插接块1221、且第二插接块1221与第一插接块121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弹性本体130的一端设有可与第一插接块1211配合的第一插槽131、另一端设有可与第二插接块1221配合的第二插槽132。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五安装板121和第六安装板122,第五安装板121远离第六安装板122的端部上设有第一插接块1211,第六安装板122远离第五安装板121的端部上设有第二插接块1221,第二插接块1221与第一插接块121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弹性本体130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槽13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槽132,通过第一插接块1211与第一插槽 131的配合以及第二插接块1221与第二插槽132的配合实现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弹性本体130的配合。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弹性本体130之间的配合还可以通过例如公母魔术贴的配合、销孔配合等方式实现,只需满足第二弹性本体130 能够固定的安装于第二安装座上即可,同时,该固定安装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安装;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具体为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安装槽31的内壁可以通过现有的铆接或粘结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实现,由于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第二弹性本体130设有第二插接槽133,第二插接槽133的内壁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二弹性本体130上设有第二插接槽133,第二插接槽133 上设有第二磁吸件,通过第二磁吸件与第一密封组件上相应的吸附物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得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可紧密的与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相对贴合,保证密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本体110上设有第一插接槽114,第一插接槽114上设有第一磁吸件115,第二弹性本体130上设有第二插接槽133,第二插接槽133上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115的正极与第二磁吸件的负极相对设置,使得第一磁吸件115与第二磁吸件能够在靠近时进行吸附,从而保证了第一密封组件的密封面与第二密封组件的密封面能够紧密的贴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