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及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169发布日期:2019-02-26 17:4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及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及水槽式洗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主要是通过铰链旋转实现门体的开合动作,而铰链的固定方式通常是将壳体插入门体组件内,轴心利用螺钉固定在铰链连接板上,铰链连接板再利用螺钉固定在槽体上。这种现有的安装结构装配相对复杂,同时在铰链轴心相对狭小的空间开设螺钉孔,也进一步增大了铰链断裂的风险。

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对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进行改进,从而提升了铰链的可靠性,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包括外门、后门框、阻尼铰链以及水槽,所述后门框与外门固定连接,后门框设有可容纳阻尼铰链的安装区,阻尼铰链设置在安装区内;水槽上设有铰链固定板,铰链固定板的端部设有孔,阻尼铰链的转轴插入到铰链固定板的孔内。

所述铰链固定板与水槽一体连接。

所述铰链固定板为独立的部件,铰链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底面设有螺钉孔,铰链固定板与水槽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铰链固定板端部的孔为异形孔。

所述后门框的端部设有供阻尼铰链插入的安装孔,安装孔处设有缺口,阻尼铰链的外侧面上沿轴向设有凸出的限位条。

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堵塞盖,后门框的最外端设有堵塞盖安装区,堵塞盖设置在堵塞盖安装区内。

所述堵塞盖包括位于外端面的平面结构以及与平面结构内侧面相连的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外门上设有凹槽,限位挡块位于凹槽内限位。

所述柱状结构的外周上设有凸筋。

所述平面结构的边缘设有台阶,外门上也设有台阶,堵塞盖上的台阶与外门上的台阶匹配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组件的水槽式洗碗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门体组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效率高、铰链的使用可靠性增加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门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后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链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堵塞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门体组件安装在水槽上的俯视图;

图6为门体组件装配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门体组件以及具有该门体组件的水槽式洗碗机,其中,门体组件的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门体组件包括外门1、内门2、后门框3、阻尼铰链4、铰链固定板6、堵塞盖5以及水槽7。内门2设置在外门1的内侧,后门框3的上部与外门1的下部用螺栓连接,后门框3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阻尼铰链4的弧形安装区,在弧形安装区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阻尼铰链4。铰链固定板6用于连接水槽7,其可以采用与水槽7一体连接的结构,直接在水槽7的边缘形成铰链固定板4,也可以采用独立的部件,为降低水槽的加工难度和方便拆卸,本实施例中将铰链固定板4设计为独立的部件。铰链固定板4也设置两个,每个铰链固定板4的端面上都开设异形孔601,将阻尼铰链4的转轴402插入到异形孔601内。为方便铰链固定板4与水槽7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将铰链固定板4的底部设置定位柱602,并在定位柱602的底部开设螺钉孔,通过螺钉将铰链固定板4与水槽7固定连接。

为方便阻尼铰链4的安装,还在后门框3的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孔302,阻尼铰链4可以从安装孔302插入到安装区内,为避免阻尼铰链4脱出,还在安装孔302的上部设置缺口(图中未标出),并在阻尼铰链4的外侧面上沿轴向设置向外凸出的限位条401。安装时,先将阻尼铰链4上的限位条401从缺口处通过,然后利用限位条401的阻挡可以避免阻尼铰链4从安装孔302脱出。

为将阻尼铰链4隐藏并达到整体上的美观效果,还在后门框3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堵塞盖5。后门框3的两端最外侧分别设有堵塞盖安装区301,堵塞盖安装区301为上部开口的弧形结构。堵塞盖5的最外端面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内侧面一体连接的是圆柱状结构,安装时圆柱结构朝向安装区301的内侧。为了令堵塞盖5更好的与外门1卡接配合,外门1的边缘还设有台阶状缺口,对应的在堵塞盖5的平面结构边缘也设置相匹配的台阶503。为防止堵塞盖5与外门1脱离,还在堵塞盖5的柱状结构的外周上设置凸出的限位挡块502,并在外门1的对应位置处开设凹槽(图中未画出),当堵塞盖5安装后其上的限位挡块502恰好位于外门1的凹槽内。并且柱状结构的外圆周上还设有若干凸出的凸筋501,能够起到更好的调节配合间隙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