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勾防风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147发布日期:2018-11-09 20:3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衣架,尤其涉及了一种双勾防风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衣架的种类很多,现在市面上出售和人们经常使用的衣架挂钩大部分都是开口式的半环状,这种晾衣架功能比较单一,尤其用在室外晾晒衣服时,在大风的天气使用时极易被风从挂架上或挂衣撑的绳上吹落,弄脏衣服需要重新洗,如果在楼上或比较宽阔的环境中有时甚至会把衣服随风刮走,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社区楼层很高的用户来说,一旦衣服被吹落,下楼去找衣服很麻烦,能否找到也是一个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就是掉落的衣服砸到人,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人设计出了结构各不相同的挂钩头卡接封闭式的新型防风衣架,但是目前的防风衣架在挂在高处时,操作不便,悬挂和取下操作困难,不适用于老人、家庭主妇等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勾防风衣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勾防风衣架,由一正一反两个勾子、正方体型的杆子和带夹子的衣架本体组成,所述一正一反两个勾子分别为勾Ⅰ和勾Ⅱ,勾Ⅰ固定在方体型的杆子上,杆子上设有滑轨,滑轨内安装有勾Ⅱ,所述衣架本体与杆子的连接处安装有转轴,在衣架本体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滑动的橡胶套,在橡胶套的一边与夹子的一边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勾Ⅰ和勾Ⅱ上设有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勾Ⅱ为滑动的勾子,勾Ⅱ下方连接一个长方体的卡点,卡点下方连接拨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子由两个中部铰接的夹子片和安装在两个夹子片后端的弹簧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双勾防风衣架,通过设置一正一反两个勾子,并在勾子上设置磁铁,其中一个勾子固定,另一个勾子沿滑槽滑动,方便通过晾衣杆把拨片从右边移到左边使两个勾子重合即可完成晾晒,通过晾衣杆把拨片从左边移到右边使两个勾子分开即可取下,并且通过滑动的橡胶套和勾子夹住衣服,便于衣服的晾晒和取下,适用于老人、家庭主妇等人群使用,双勾设计增强了防风性能,解决了传统的防风衣架悬挂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勾Ⅱ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衣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勾Ⅰ、2-勾Ⅱ、3-转轴、4-卡点、5-滑轨、6-杆子、7-拨片、8-橡胶套、9-夹子、10-衣架本体、11-弹簧、12-夹子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勾防风衣架,由一正一反两个勾子、正方体型的杆子6和带夹子9的衣架本体10组成,所述一正一反两个勾子分别为勾Ⅰ1和勾Ⅱ2,勾Ⅰ1和勾Ⅱ2上设有磁铁,其中,勾Ⅰ1固定在方体型的杆子6上,杆子6上设有滑轨5,滑轨5内安装有勾Ⅱ2,勾Ⅱ2为可滑动的勾子,勾Ⅱ2下方连接一个长方体的卡点4,卡点4下方连接拨片7。

所述衣架本体10与杆子6的连接处安装有转轴3,在衣架本体10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滑动的橡胶套8,在橡胶套8的一边与夹子9的一边连接在一起。

所述夹子9由两个中部铰接的夹子片12和安装在两个夹子片12后端的弹簧11组成,按压两个夹子片12后端并压缩弹簧11,两个夹子片12前端张开,方便将夹子9夹持在橡胶套8上,松开两个夹子片12后,在弹簧11弹力作用下,夹子9夹持住橡胶套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把衣服挂在衣架本体10上,滑动橡胶套8用夹子9把衣服夹住,用晾衣杆把衣架本体10挂上去,在用晾衣杆把拨片7从右边移到左边使两个勾子重合;取下时,用晾衣杆把拨片7从左边移到右边使两个勾子分开,在取下衣架本体10,松开夹子9,取下衣服;适用于老人、家庭主妇等人群使用,双勾设计增强了防风性能,解决了传统的防风衣架悬挂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