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家俱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931发布日期:2019-02-15 20: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电动家俱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俱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家俱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家俱床包含一个底架、多个能在该底架上翻转的床架,及一个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垫。使用者能通过调整所述床架翻转的角度以方便躺卧者进行阅读或进食等活动。然而,除了调整所述床架的倾斜程度外,躺卧质量也常决定在该床垫质量的好坏,但因其居高不下的价格也导致消费者沉重的负担,因此,若能在不更换床垫下提高整体躺卧质量,就能有效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躺卧舒适感的电动家俱床。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包含床架组、驱动装置,及多个支撑网。

所述床架组包括底架,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方的床架。部分的所述床架是能翻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每一个床架具有主架体,及两个能摆动地分别枢设在所述主架体两相反侧的副架体。所述主架体具有两个位于两相反侧的限位件。每一个副架体具有呈上下延伸的限摆槽。所述限摆槽是供对应的限位件能滑动地插设以限制所述副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下枢摆的幅度。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架组且位于所述床架下方,能被操作来驱使部分的所述床架翻转而呈撑起状态,以及驱使所述床架回复至平躺状态。

所述支撑网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组的所述床架。每一个支撑网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对应床架的两相反侧,且恒提供弹性回复力驱使所述副架体向上枢摆。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副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下枢摆的幅度小于10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床架的所述限位件是能脱离地设置在所述限摆槽,当任一个限位件脱离对应的副架体的限摆槽时,所述副架体能向内翻转并收折于所述主架体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所述主架体还具有形成于顶侧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来容置收折在所述主架体上的所述副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所述床架组的每一个限位件具有突伸出所述主架体并插设于所述限摆槽的凸柱,及设置在所述主架体内部并连接所述凸柱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恒提供弹性偏移力驱使所述凸柱突伸出所述主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副架体还具有自顶侧倾斜向外延伸的导引片,所述导引片随所述副架体的翻转而能靠抵于所述限位件的凸柱,以引导所述凸柱缩入所述主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所述床架组的底架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两相反侧的侧架体,每一个副架体还具有对应所述侧架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用来在所述副架体往下摆动时容纳各个侧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副架体还具有侧杆,每一根侧杆具有沿其自身延伸方向的沟槽,每一个支撑网的两相反侧能分别置入所述沟槽,并分别固定在置于所述沟槽内的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床架的每一个副架体具有另一个限摆槽,所述限摆槽彼此前后间隔,所述主架体还具有另外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滑动地分别插设在所述限摆槽,以限制所述副架体相对所述主架体上下枢摆的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家俱床,每一个床架的主架体具有两根前后间隔的主横杆,每一根主横杆具有两个位于两相反侧并供枢接的端部,每一个副架体具有两根前后相间隔的副横杆,所述副横杆分别枢设在所述主横杆的端部,且分别具有所述限摆槽,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横杆的所述端部,且滑动地分别插设在所述限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副架体的限摆槽留有让所述限位件滑动的空间裕度,因此当使用者躺卧时就会推动所述副架体向下枢摆,此时因所述支撑网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所述副架体会上下摆动而逐渐到达平衡状态,此结构设计使所述床架具有上下摆动并逐渐趋向稳定的状态,犹如安装了弹性元件,借此能提高躺卧时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动家俱床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床架组及一个驱动装置,其中,该床架组的多个床架呈现平躺状态;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床架组及该驱动装置;

图4是一部分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主架体及一个副架体;

图5是一部分前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副架体安装在该主架体,且由一个限位件定位;

图6是沿图3的剖切线VI-VI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限位件的两个凸柱分别插设在该副架体的两个限摆槽;

图7是一部分前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副架体相对该主架体向下偏摆,且被该限位件限制而无法继续摆动;

图8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所述凸柱是能内缩至该主架体的内部;

图9是一部分前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副架体不被该限位件限位,且相对该主架体转动;

图10是沿图9的剖切线IX-IX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副架体的两片导引片的结构,以及相对于所述凸柱的位置;

图11是一前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副架体向内转动而收折于该主架体的一个容置空间;

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所述床架部分翻转,呈现出一个撑起状态;

图13是一部分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支撑网通过一个固定件设置在该副架体的一个沟槽;

图14是一前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副架体相对该主架体向内转动,并让该支撑网安装;

图15是一前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副架体向外翻转后绷紧该支撑网,并在该支撑网上放置一个床垫;及

图16是一前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上的该床垫在受力下移后,会对两侧的副架体施力,并推动所述副架体向外摆动。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动家俱床的实施例,适用于承载一个床垫9(见图15)。该电动家俱床包含一个床架组2、一个驱动装置3,及多个支撑网4。

该床架组2包括一个底架5,及四个设置在该底架5上方的床架6。该底架5具有一个外框51、两根设置于该外框51内并相间隔的横梁52,及六根分别设置在该外框51的床脚53。该外框51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两相反侧的侧架体511。每一根横梁52的两相反端分别连皆所述侧架体511。该底架5的外框51采用金属中空管件组装构成,方便组装及拆解,且具有轻质及高强度的特性。该外框51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所述床脚53的其中四根,中央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其余的两根床脚53。

所述床架6是沿着前后方向依序排列,且分别对应使用者的背部、臀部、大腿及小腿,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所述床架6分别对应背部、臀部、大腿及小腿者依序编号为6a、6b、6c、6d以做区分。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指正常躺卧时人体的方位,头部朝前,而脚朝后。该床架6a的后侧是能翻转地枢设在其中一根横梁52。该床架6b是固设在该外框51,并位于所述横梁52间。该床架6c的前侧能翻转地枢设在该底架5的另一根横梁52。该床架6d的前侧与该床架6c相枢接,且后侧是能翻转地枢设在该外框51的后侧。前述枢设方式可以采用枢杆彼此串接,又或者采用任何现有方式,如:枢轴、螺栓、铆钉等物,并不以本实用新型公开者为限。

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床架6的主要结构基本上相同,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先以该床架6a进行说明,后续再分别叙明其他床架6b~6c。

该床架6a具有一个主架体7及两个副架体8。该主架体7是金属杆件组装构成的网格状结构,具有两根前后间隔的主横杆71、两根连接所述主横杆71的纵杆72,及四个限位件73。每一根主横杆71的顶侧形成一个容置空间711,并具有两个位于两相反侧并供枢接的端部712。每一个端部712具有两个前后贯穿的开孔713。该主横杆71可以用一根金属管制成,但也可以用多根金属管搭接构成,并没有一定的限制。每一根纵杆72是用两根金属管连接而构成,但也可以采用一根金属管制成。

参阅图4、图5及图6,所述限位件73分别设置在所述端部712内。每一个限位件73具有两个凸柱731,及一片呈U形且连接所述凸柱731的弹性片732。所述凸柱731分别突伸出所述开孔713。该弹性片732采用具弹性的材质制成,如:金属弹片,且该弹性片732恒提供一个弹性偏移力驱使所述凸柱731突伸出该主架体7的所述开孔71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限位件的凸柱731能被按压而缩入所述主横杆71内(见图8)。

参阅图4、图5及图7,所述副架体8能摆动地分别枢设在该主架体7两相反侧。每一个副架体8具有一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杆81,及两根前后相间隔并设置在该侧杆81的副横杆82。该侧杆81具有一个沿其自身延伸方向的沟槽811(见图13)。所述副横杆82分别枢设在所述主横杆71的端部712,且每一根副横杆82具有两个呈上下延伸的限摆槽821、两片相间隔且自顶侧外缘倾斜向外延伸的导引片822,及两个形成于底侧的凹槽823。所述限摆槽821是供所述限位件73的凸柱731能滑动地插设。当每一个副架体8相对该主架体7枢摆时,所述凸柱731会靠抵在所述限摆槽821的上下两侧,以限制该副架体8摆动的幅度。较佳地,每一个副架体8相对该主架体7上下枢摆的幅度小于10度,且此范围可以再进行调整,如为了避免震荡幅度过大,能进一步限制在7度以下,又或5度以下。当所述副架体8往下摆动时,所述凹槽823即可用来容纳该底架5的各个侧架体511。

参阅图9、图10及图11,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所述凸柱731按压入该主架体7内以脱离所述限摆槽821,即能让所述副架体8呈现自由枢转的状态。当向内翻转所述副架体8时,因所述副横杆82的宽度不足以掩盖住所述开孔713,此时所述凸柱731就会被所述弹性片732驱使而露出于所述开孔713外,阻碍到所述副架体8的翻转。此时,因所述副横杆82上的所述导引片822具有倾斜角度,能靠抵于所述凸柱731并引导所述凸柱731缩入该主架体7内,借此避免所述限位件73阻碍到所述副架体8的移动。如此,通过所述导引片822的设计,所述副架体8能够平顺地向内翻转并收折于该主架体7的上侧,并容置于该主架体7的容置空间711内。而展开时,只要向外转动所述副架体8,直到所述限位件73的凸柱731插置到所述限摆槽821内即达到定位。

参阅图2、图3及图4,所述床架6b~6c的主结构大致与该床架6a相同,仅在于各自的主架体7有些差异,此些差异于下依序说明。该床架6b与该床架6a的差异在于不具有所述纵杆72。该床架6c与该床架6a的差异在于还具有一根连接所述纵杆72的连接杆74,且每一根主横杆71用两根金属管制成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杆72。该床架6d的结构与该床架6a几乎相同,只是每一根主横杆71是用一根金属管制成。如此,因所述床架6a~6d的差异仅在于主架体7的部分结构,其余与所述副架体8连接的结构都相同,因此每一个副架体8的定位及收折方式也完全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态样中,每一个床架中的每一根副横杆82仅具有一个限摆槽821,对应此变化,每一个限位件73也仅具有一个插设至该限摆槽821的凸柱731,如此,同样能够达到限制该副架体8摆动幅度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再一个变化态样中,每一个副架体8只具有一个限摆槽821,也就是说每一个副架体8的所述副横杆82中只有一根具有该限摆槽821,对应此变化,该主架体7仅具有两个限位件73,且每一个限位件73只具有一个凸柱731,如此所述副架体8同样能受到所述限位件73作用而被限制摆动幅度。

参阅图2、图3及图12,该驱动装置3设置在该床架组2且位于所述床架6下方,包括两个驱动马达31。每一个驱动马达31具有一个马达本体311,及一个能被该马达本体311推移的推杆312。其中一个驱动马达31是设置在床架6a,且其推杆312是推抵在所对应的横梁52。另一个驱动马达31是设置在另一根横梁52,且其推杆312的末端部712是设置在该床架6c。如此,当操作该驱动马达31来推伸所述推杆312时,即会驱使所述床架6翻转而呈一个撑起状态,而操作该驱动马达31缩回所述推杆312时,即会让所述床架6回复至一个平躺状态。在该撑起状态时,即如图12所示的状态,所述床架6不共平面。在该平躺状态时,即如图2所示的状态,所述床架6共平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马达31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驱动,且所述推杆312的推伸长度也可以任意调整,所以,所述床架6除了在该平躺状态及该撑起状态间改变外,在两状态间的任一个位置也能通过调整所述推杆312的推伸长度来进行控制。

参阅图1、图5及图13,所述支撑网4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6,且恒提供一个弹性回复力驱使所述副架体8向上枢摆,迫使所述限位件73的所述凸柱731靠抵于所述限摆槽821的上缘。每一个支撑网4具有形成于两相反侧并呈圆筒状的套设区41。所述套设区41分别置入在所述沟槽811,且分别套设固定在一个卡固于该沟槽811内的固定件42。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42采用外径与所述沟槽811形状相配的圆杆。见图8、图13及图14,所述支撑网4的安装方式,是先通过操作所述限位件73让所述副架体8处于自由翻转的状态,接着依序将所述套设区41及所述固定件42安装到所述沟槽811中,最后再向外翻转所述副架体8直至被所述限位件73固定,此时即能够将所述支撑网4绷紧在所述床架上,即如图15所示的状态。

参阅图5、图15及图16,使用时,是将该床垫9置于所述床架上,以让所述副架体8支撑该床垫9的左右两侧,并让所述支撑网4支撑该床垫9的中央部位。因所述副架体8的限摆槽821留有让所述限位件73滑动的空间裕度,所以所述副架体8能相对该主架体7呈一定幅度的偏摆。当使用者躺卧在该床垫9时,所述副架体8就会受到使用者重量的影响而向下摆动,在此同时,所述支撑网4所施加弹性回复力能驱使所述副架体8向上枢摆,在使用者重量及所述支撑网4弹性回复力的双重作用下,所述副架体8会上下摆动而逐渐到达一个平衡状态。在所述副架体8达到该平衡状态前,本实用新型电动家俱床的所述床架6将呈现上下摆动并逐渐趋向稳定的状态,犹如在该床垫9下安装弹性元件,借此能提高躺卧时的舒适感。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家俱床的弹性机构能提供额外的弹性力,如此一来,使用者采用一般的床垫就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弹性舒适感,可以减少使用者对于床垫质量选用上的需求及费用支出。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