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5006发布日期:2018-11-02 21:44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型材,特别是一种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



背景技术:

铝型材以其轻便、美观、防火等优点深受用户喜爱,通常被用来选作窗框、门框、各种隔断、外罩骨架等。而当用于需要抵抗各种外来力的骨架或隔断时,大多数铝型材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容易出现变形,影响美观,甚至需要更换,使用寿命短。

CN 107762338 A公开了一种抗变形高强度铝型材,其包括铝型材主体,所述铝型材主体的内部底端等距离设有三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铝型材主体底部开设有三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连接块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块内部均设有T型卡块,三个所述T型卡块的底部均贯穿安装口且端部共同连接在连接管上,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块连接铝板之间。该专利申请虽然提高了铝型材的强度,使构件不易发生变形,但其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不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铝型材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易变形的问题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与组装,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包括型材本体和辅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本体前侧面为平滑表面,后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型材本体的前、后侧面之间设有两端与外界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对应型材本体前侧面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沿型材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体Ⅰ,所述空腔对应型材本体后侧面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沿型材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体Ⅱ,所述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分别为中空结构且交错布置,所述空腔对应型材本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对应辅助构件的安装槽,所述辅助构件由支撑板、分别设于支撑板前、后侧面且交错布置的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设于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顶面的阻尼块组成,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插入型材本体的安装槽中,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的顶面相接触,所述支撑筋Ⅰ的数量为多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体Ⅰ之间或空腔左、右端且支撑筋Ⅰ顶面的阻尼块与空腔对应型材前侧面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撑筋Ⅱ的数量为多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体Ⅱ之间或空腔左、右端且支撑筋Ⅱ顶面的阻尼块与空腔对应型材后侧面的内壁接触。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安装槽为燕尾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为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结构。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型材本体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分别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支撑板的长度相等。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阻尼块的长度与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的顶面分别设有燕尾槽,所述阻尼块的底面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结构。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的宽度相等,且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的宽度小于相邻的支撑体Ⅰ的间距或相邻的支撑体Ⅱ的间距。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的横截面的内、外轮廓均为矩形。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型材本体的左、右两侧面为平面。

上述的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所述型材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槽,以便于相邻的两个型材本体相连接或与其他固定位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通过支撑体Ⅰ、支撑体Ⅱ及支撑板形成稳定的型材内部骨架支撑结构,然后通过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形成辅助支撑,同时支撑筋Ⅰ和支撑筋Ⅱ顶面的阻尼块具有缓冲吸能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型材的抗变形能力和防撞能力。

2、辅助构件与型材本体分别成型,辅助构件与型材本体间为插装配合,加工组装均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3、由于支撑体Ⅰ和支撑体Ⅱ分别为中空结构,型材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实施例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型材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实施例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实施例2)。

图中:1.型材本体、2.支撑体Ⅰ、3.阻尼块、4.支撑筋Ⅰ、5.支撑板、6.卡槽、7.支撑体Ⅱ、8.支撑筋Ⅱ、9.安装槽、10.空腔、11.燕尾形结构、12.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该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包括型材本体1和辅助构件。

其中,所述型材本体1前侧面为平滑表面,后侧面设有卡槽6。所述型材本体1的前、后侧面之间设有两端与外界连通的空腔10,所述空腔10对应型材本体1前侧面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沿型材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体Ⅰ2,所述空腔10对应型材本体1后侧面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沿型材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体Ⅱ7。所述支撑体Ⅰ2和支撑体Ⅱ7分别为中空结构且交错布置,所述支撑体Ⅰ2和支撑体Ⅱ7的宽度相等,且支撑体Ⅰ2和支撑体Ⅱ7的宽度小于相邻的支撑体Ⅰ2的间距或相邻的支撑体Ⅱ7的间距。所述空腔10对应型材本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对应辅助构件的安装槽9,所述辅助构件由支撑板5、分别设于支撑板5前、后侧面且交错布置的支撑筋Ⅰ4和支撑筋Ⅱ8、设于支撑筋Ⅰ4和支撑筋Ⅱ8顶面的阻尼块3组成,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插入型材本体1的安装槽9中,所述支撑板5的前、后侧面分别与支撑体Ⅰ2和支撑体Ⅱ7的顶面相接触。所述支撑筋Ⅰ4的数量为多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体Ⅰ2之间或空腔10左、右端且支撑筋Ⅰ4顶面的阻尼块3与空腔10对应型材前侧面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撑筋Ⅱ8的数量为多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体Ⅱ7之间或空腔10左、右端且支撑筋Ⅱ8顶面的阻尼块3与空腔10对应型材后侧面的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9为燕尾槽,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为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结构11。所述支撑板5的长度与型材本体1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筋Ⅰ4和支撑筋Ⅱ8分别沿支撑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支撑板5的长度相等。所述阻尼块3的长度与支撑筋Ⅰ4和支撑筋Ⅱ8的长度相等,所述支撑筋Ⅰ4和支撑筋Ⅱ8的顶面分别设有燕尾槽,所述阻尼块3的底面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结构。所述支撑体Ⅰ2和支撑体Ⅱ7的横截面的内、外轮廓均为矩形。所述型材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为平面,适于单块应用。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该铝合金防撞吸能组件,型材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连接槽12,以便于相邻的两个型材本体1相连接或与其他固定位置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