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477发布日期:2019-06-19 00:2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煮饮料水壶的壶盖。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100268844公开了一种煮饮料水壶及其盖子,水壶包括在壶体内的壶体底面上设有内容器,内容器的上端口摆设有漏斗,漏斗上分层设有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内容器上设有罩于壶体端口的盖子,盖子上设有由内容器腔体通至壶体与容器之间腔体的管道。其存在的问题是,在烧煮过程中,水壶煮饮料产生的饮料液体经过盖子上的上过滤层、管道等液体流经的通道时会产生茶渍,经常使用,茶渍逐渐越积越厚,由于无法清洗,对下一次煮饮料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经饮料液体部位的部件可以拆开的进行清洗,使用时又可以快速装配成一体的壶盖。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壶盖,包括有一个可罩在壶体口上的面罩,还设有一个可与面罩相互套接,并且可单独螺接在内容器上的容器盖,所述的面罩与容器盖之间设有套卡结构,所述的容器盖顶层设有通孔,所述的面罩上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处在通孔的位置上,所述的空腔上设有通至容器盖外侧的通道,所述的容器盖上设有可螺接在内容器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壶盖是由面罩和容器盖组成,容器盖与面罩既可以合在一起,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开各自独立。所述的套卡结构就是使容器盖与面罩套插结合在一起后可以相互卡住一起转动。

当容器盖单独通过螺旋螺接在内容器上,内容器中的水沸腾后,将经过漏斗中的食材,产生的饮料液体经过通孔直接流出,而产生的茶渍仅能留在容器盖的表面上,与面罩无关系,此时,可对容器盖的全部表面进行清洗,而现有技术的容器盖只能清洗容器盖的内表面,外表面由于有面罩的遮挡而无法清洗,因此具既可以单独使用,又方便清洗。

也可以将容器盖与面罩合为一体。当面罩和容器盖套接或者说合在一起时,壶盖中的空腔、通孔和通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饮料液体提供了一个流经的路径。

当面罩和容器盖分开后,饮料液体流经的空腔、通孔和通道全部暴露在外,方便对其上的茶渍进行清洗,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壶盖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壶盖从一个角度分看去开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壶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壶盖从另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壶盖从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6中壶盖套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壶盖从另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壶盖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壶盖分开后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壶盖套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壶盖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壶盖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壶盖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壶盖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壶盖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壶盖,包括有一个可罩在壶体口上由塑料制成的面罩1,和一个不锈钢制成的圆形状容器盖2,面罩1与容器盖2各自相互独立又可相互套接,面罩1与容器盖2之间设有套卡结构,容器盖2顶层设有通孔4,面罩1上设有空腔5,空腔5处在通孔4的位置上,空腔5上设有通至容器盖2外侧的通道6,容器盖2上设有可螺接在内容器的螺纹7。

塑料面罩1相对于金属而言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不锈钢容器盖2不但可以承受很高的温度,而且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不易生锈,拧在内容器上不易损坏。将壶盖盖在内容器上后,当内容器中的水沸腾时,经过开水冲刷食材后产生的饮料液体将会从通孔4通过,并且进入到空腔5内,然后再通过通道6流出到容器盖2的外面,落在壶体内,以供饮用。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可与面罩1套接并且可螺接在内容器上的容器盖2,表明面罩1与容器盖2处于可装卸状态。当面罩1套在容器盖2上时,转动面罩1,套卡结构可以带动容器盖2一起转动,方便通过转动的面罩1来间接转动容器盖2,来实现在内容器上的开盖与合盖操作,而且,面罩1可以隔离大量的饮料液体带来热能,避免了使用者的手被烫伤。

由于面罩1与容器盖2呈套接的结构,因此,在盖盖时,可以将面罩1套接在容器盖2上,使两者呈成为一体,方便一起盖合。经常使用壶盖,饮料液体会在沉积在其面罩1与容器盖2经过的表面上,形成有色水垢。清洗时,只要将面罩1与容器盖2分开,方便各自进行表面清洗。

套卡结构包括可以相互卡合的卡块9和卡槽8,卡块9固定在容器盖2上,卡槽8设置在面罩1上。卡槽8可容下卡块9的,当面罩1盖在容器盖2上转动时,卡槽8可驱动卡块9,使容器盖2随面罩1一起旋转。

面罩1上设有可容纳容器盖2的圆形状凹槽10,卡槽8纵向设置在凹槽10的内侧壁上,卡块9设置在容器盖2相对应的外侧壁上。这样,面罩1与容器盖2在套合的过程中,卡块9则可以顺着卡槽8的一端滑入,形成卡合结构。当面罩1罩在容器盖2上后,既可以挡住容器盖2上的高温,又方便随即旋转。使面罩1与容器盖2之间的卡合操作顺手、方便。而将面罩1与容器盖2反向对拉,则卡块9可顺着卡槽8全部退出,卡合结构被拆开,面罩1与容器盖2分离,便于各自进行表面清洗。

卡槽8上设有向侧边凹陷并且可以容纳卡块9的边槽11。当卡块9顺着卡槽8的一端滑入至尽头后旋转面罩1,卡块9将从卡槽8的一侧转入边槽11内。此时手持面罩1向上拿起,边槽11的底部会勾在卡块9的下方,将容器盖2向上带起,使面罩1可以与容器盖2一起从内容器上取下。

面罩1上设有可容纳容器盖2的凹槽10,空腔5设置在凹槽10的底部,卡槽8纵向设置在凹槽10的内侧壁上,卡块9设置在容器盖2相对应的外侧壁上,通道6由卡槽8与容器盖2的外侧壁则构成。

本实施例中,卡槽8的数量大于卡块9的数量,面罩1与容器盖2在套合后,卡槽8与卡块9卡合在一起,形成卡合结构。其余没有卡块9的卡槽8在容器盖2的外侧壁上全部形成通道6,即呈环形分布的通道6。产生的饮料液体可通过容器盖2上的通孔4进入于设置在凹槽10底部的空腔5,然后再沿设置于凹槽10内侧壁上的通道6流出。由于面罩1可以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因此,凹槽10、空腔5、通道6、卡槽8可以一次性地在面罩1上制造出来,只要在凹槽10的底部设置一个凸起部,当容器盖2套入后,其底面顶在凸起部上,则容器盖2的底面与凹槽10的底面之间就形成了空腔5。

12个卡槽8等间隔地分布在凹槽10上。卡块9的数量可以少于卡槽8的数量,也可以等于卡槽8的数量。当卡槽8内的卡块9转入其边槽11内后,该卡槽8与容器盖2构成空间可供饮料液体流过,也就形成了12个通道6。

制造时,通道6与卡槽8可以在面罩1的凹槽10内一次注塑成型,无需装配,制造简单、容易、快捷、方便。使用也方便,例如在面罩1的凹槽10侧壁设置了12个纵向的卡槽8,则面罩1可以与容器盖2在30度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套接。凹槽10内设置的卡槽8越多,不但可以大大减小面罩1与容器盖2之间的旋转找寻对接角度,还可以增大通道6的数量,使饮料液体可以快速、均匀地流过,使内容器内的食材可以均匀地被开水冲刷,烧煮均匀、充分。

实施例2,如图6~9中所示,面罩1与容器盖2的上分别设有永磁体12和可被其吸住的磁性材料13。

此时,当面罩1与容器盖2套合在一起时,永磁体12与磁性材料13靠在一起或者处于接近状态时,两者可以相互吸附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面罩1与容器盖2通过吸力固定成为一体,手持面罩1就可以将容器盖2拿起。但是双手分别拿住面罩1与容器盖2又可以很容易分开。永磁体12与磁性材料13也在面罩1和容器盖2上可以互换位置,可以产生同样的吸力。磁性材料13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当容器盖2本身由磁性材料制造时,则无需在其上附加磁性材料了。

实施例3,如图10~12中所示,套卡结构包括凸圆锥台状体20与凹圆锥台面21,以及设置在凸圆锥台状体20与凹圆锥台面21之间的摩擦环22,凸圆锥台状体20设置在容器盖2的中心,通孔4设置在凸圆锥台状体20上,凹圆锥台面21设置在空腔5口上。

面罩1盖在容器盖2上时,其上的凹圆锥台面21正好罩在容器盖2的凸圆锥台状体20上,通孔4正好对着空腔5。用力按压面罩1,面罩1与容器盖2之间的摩擦环22,被夹在凸圆锥台状体20与凹圆锥台面21上,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容器盖2足以随着面罩1旋转而转动。而向上拿开面罩1,容器盖2就会与面罩1分开。

实施例4,如图13~15中所示,面罩1由塑胶配件1A、塑胶配件1B两件构成,面罩1上设有插孔17,插孔17中设有夹持片18,容器盖2上设有可插入插孔17中的插头19。当面罩1与容器盖2套接在一起时,插头19将插入插孔17中,被夹持片18夹住,这样通过手持面罩1就可以操纵容器盖2的开启。将面罩1和容器盖2反向拉动,插头19就可以从插孔17中抽出,面罩1和容器盖2随即分开,方便分别清洗。

如图6~9中所示,容器盖2内设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上设有向容器盖2顶面凸起的边缘15,边缘15上设有可封在内容器口上的密封圈16。过滤网14有不锈钢板冲压制成,其上分布有许多致密的过滤孔,形成网孔,用于阻挡颗粒较小的食材。密封圈16由硅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力。由于过滤网14上设有边缘15,当过滤网14安装在容器盖2内侧时,边缘15顶在容器盖2顶面的内侧面,而具有过滤孔的过滤网14则离开容器盖2顶面一定的距离,为从过滤网14出来饮料液体提供了一个缓存的空间,使开水能够均匀地经过食材,从而得到饮料液体,食材利用率高。密封圈16安装在过滤网14的边缘15上,硅橡胶材料的弹性利用变形,可以将过滤网14弹压固定在容器盖2的内侧。清洗时,只要先将密封圈16从容器盖2内取出,过滤网14就自动会掉落出来,装、卸简单快捷。

如图1~5中所示,通孔4为网状分布的过滤孔。该过滤孔可以用于阻挡具有一定尺寸的食材通过,在煮饮料时可以让经过开水冲刷食材后产生的饮料液体通过,而将食材挡在过滤孔的下面,起到煮饮料滤渣的作用。这样容器盖2就具有过滤功能了,当当面罩1与容器盖2分开后可以直接对通孔4,即网状过滤孔进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