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3079发布日期:2019-03-27 10:1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属于烹饪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烤炉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同时兼具:烤、熏、闷、烙、蒸、煮等多种烹饪方式,并可烤牛排、火鸡、比萨、汉堡等。其特点是炉壁厚,气密性好,热量不易散失,升温快,达到一定温度时,具有恒温、保温、反射温度功能,烧烤时可以“锁住”食物水分,使得烤的食物不会干,口感更佳。目前市场烧烤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有不足,例如:

1、现有烧烤炉,大多是直接使用炉胆作为碳容器的,炉胆一般做得较大较为笨重,不方便直接移出;

2、在烧烤过程中,若需要往碳容器内加木炭时,往往需要打开上盖,移出烧烤网后才能往碳容器内加木炭,操作不便,还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用户烫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烤炉,该烧烤炉采用设置于炉胆内的碳篮作为碳容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同时还便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烧烤炉,包括内部中空的炉身以及设置于所述炉身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盖内部连通的冒顶,所述冒顶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炉身内部固定设置有炉胆,所述炉胆内部套设有碳篮;所述炉身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烧烤网;所述炉身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炉身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和进料口;所述碳篮侧壁开设有正对所述进料口的缺口;所述缺口最下端高于所述炉胆的最上端或者所述炉胆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对的通孔;所述进料口外覆盖有一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炉身外壁铰接;所述炉身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量的风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碳篮包括若干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环形的钢圈,所述钢圈通过若干均匀分布于所述钢圈圆周方向上的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最下端的所述钢圈内侧密集设置有多个平行的直钢筋;所述直钢筋头尾固定于位于最下端的所述钢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外的风门滑座以及套设于所述风门滑座内的挡片,所述挡片在所述风门滑座上自由滑动,调节所述进风口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碳篮还包括两镜像固定于所述钢圈侧壁的支耳钢筋;所述支耳钢筋呈“Π”字形;所述支耳钢筋上端高出最上端的所述钢圈形成用于夹持的手提把手。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钢圈的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一侧与所述炉身外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两侧外沿分别固定设置一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能够进行拆卸或者向下进行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表面固定一启闭把手;所述上盖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检测炉内温度的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下端外沿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下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和所述上盖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碳篮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移动。

2、使用碳篮,可以将木炭在烧烤炉外部点燃,然后整体移入烧烤炉里,也可以放入烧烤炉里后再点燃。

3、使用碳篮,还可以选择木头、树叶等其他燃烧物作为热源。

4、在炉身上设置了进料口,这样用户无需打开上盖,即可随时使用进料口进行加碳,同时也能避免加碳过程中被烫伤的危险。

5、通过设置把手、置物板等结构,使得烹饪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碳篮放置于炉身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半剖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上盖;11、启闭把手;12、温度计;13、冒顶;14、出风口;2、炉身;21、进风口;22、进料口;23、翻盖;3、碳篮;31、钢圈;32、直钢筋;33、连接钢筋;34、支耳钢筋;35、缺口;4、烧烤网;5、置物板;6、风门装置;61、风门滑座;62、挡片;7、支脚;71、万向轮;8、炉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5,一种烧烤炉,包括内部中空的炉身2以及设置于所述炉身2上方的上盖1,上盖1盖合于炉身2上方;所述上盖1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盖1内部连通的冒顶13,所述冒顶13上开设有出风口14,一是能够与进风口21配合,形成空气对流,通过控制木炭的燃烧控制炉内温度,二是能够起到排烟的作用;所述炉身2内部固定设置有炉胆8,所述炉胆8内部套设有碳篮3;所述炉身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烧烤网4;所述炉身2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炉身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21和进料口22;所述碳篮3侧壁开设有正对所述进料口22的缺口35;所述缺口35最下端高于所述炉胆8的最上端,通过进风口21可以往炉身2内输送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通过进料口22和缺口35可以往碳篮3内添加燃烧物;所述进料口22外覆盖有一翻盖23;所述翻盖23与所述炉身2外壁铰接,可以控制进料口22的启闭;所述炉身2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进风口21的进风量的风门装置6。

特别的,可以在所述炉胆8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22相对的通孔。这样,即使炉胆8高度高于碳篮3,用户也能通过该通孔向碳篮3内加入木炭。同时,当炉胆8高度高于碳篮3时,也可以将烧烤网4直接放置于炉胆8上端面上。

特别的,为了减轻整个烧烤炉的重量,方便用户搬运,还可以移除炉胆8,直接将碳篮3放置于炉身2内。

进一步的,所述碳篮3包括若干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环形的钢圈31,所述钢圈31通过若干均匀分布于所述钢圈31圆周方向上的连接钢筋33固定连接;最下端的所述钢圈31内侧密集设置有多个平行的直钢筋32;所述直钢筋32头尾固定于位于最下端的所述钢圈31上,碳篮3由钢筋弯制后焊接而成,与炉胆8相比,碳篮3有着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搬运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装置6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1外的风门滑座61以及套设于所述风门滑座61内的挡片62,所述挡片62在所述风门滑座61上自由滑动,调节所述进风口21开合,在烧烤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挡片62在风门滑座61内的位置,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碳篮3还包括两镜像固定于所述钢圈31侧壁的支耳钢筋34;所述支耳钢筋34呈“Π”字形;所述支耳钢筋34上端高出最上端的所述钢圈31形成用于夹持的手提把手,通过手提把手能够更加方便的搬运碳篮3。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钢圈31的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一侧与所述炉身2外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2两侧外沿分别固定设置一置物板5;所述置物板5能够进行拆卸或者向下进行折叠,两个置物板5分别固定在炉身2的两侧。可用于放置食物、餐具等。不需要使用时,可将置物板5折叠放置在炉身2两侧或者拆卸,不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外表面固定一启闭把手11,方便上盖1的开合;所述上盖1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检测炉内温度的温度计12,可用于检测炉身2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2下端外沿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支脚7;所述支脚7下端固定设置有万向轮71。

进一步的,所述炉身2和所述上盖1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既可以对炉身2内温度进行良好的保持,又能防止炉身2内温度直接传导到炉身2外壁上,造成用户烫伤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5,用户使用该烧烤炉时,首先打开上盖1,取出烧烤网4,将木炭加入到碳篮3内并点燃,然后架上烧烤网4,并在烧烤网4上放上需要烧烤的食物、调料等,然后将上盖1与炉身2关合,即可开始烧烤。若温度太高或太低,则通过风门装置6和出风口14来控制火候。另外,烧烤过程中碳篮3内木炭不足时,可以通过打开翻盖23,通过进料口22和缺口35向碳篮3内添加木炭。

进一步的,在烧烤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温度计12来检测炉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若炉身2内的温度太高或太低,可以通过调整挡片62在风门滑座61内的位置,从而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