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17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烧烤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具,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烧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烧烤类炉具使用的燃烧器,一般是由黑铁铸造,有明火,常导致烤制不均匀的现象出现,并且热效率低,安装不方便。而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一般使用多孔陶瓷板作为燃烧器的燃烧面,多孔陶瓷板的耐用性差,而且适合气体的压力范围小,不利于产品的推广。进一步的,现有的烧烤类炉具没有考虑食材的美味性,烤制出来的食品没有木炭的香味,并且操作者无法判断炉体内温度的大小,只能凭经验来掌握火候,此外,现有的红外烧烤炉大多不能快速便捷的实现各种炉火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红外烧烤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红外烧烤炉,包括炉体、位于所述炉体内的加热装置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火力大小的控制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红外线燃烧器、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的侧边处的木炭架、位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上方的微晶玻璃架及安装在所述微晶玻璃架上的微晶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挂架,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门及温度表,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漫水口及放水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炉体为具有内层与外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炉体的外层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炉体的内层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炉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炉盖、第一炉身、第二炉身和第三炉身,所述炉盖上设置有排烟口及盖把手,所述第一炉身上设置有第一抽手,所述第二炉身上设置有第二抽手,所述第三炉身上设置有第三抽手及至少两个炉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红外线燃烧器包括混气室、安装在所述混气室上端的燃烧室及连接在所述混气室的下端、与所述混气室及所述燃烧室相连通的引射管,所述燃烧室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覆盖的分流板、隔空板、纤维压制网及燃烧室盖。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混合室具有呈环形的第一混合腔及呈圆形的第二混合腔,所述燃烧室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腔上的呈环形的第一燃烧室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腔上的呈圆形的第二燃烧室;所述引射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混合腔底部的第一引射管及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合腔底部的第二引射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混气室内的混合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通所述引射管与所述混合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引射管上设置有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及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点火开关、供风风机、联动装置、电磁阀、控制面板、燃气管道及空气管道;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燃气阀门、链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连杆齿轮机构;

所述供风风机通过所述空气管道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的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相连,所述燃气阀门通过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红外线燃烧器的用于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红外烧烤炉中,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燃气阀门的把手上、并跟随把手一起旋转,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所述连杆齿轮机构的连杆上,所述连杆齿轮机构跟随所述第二齿轮一起转动。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烧烤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污染。由于燃气在燃烧时与空气完全预混,可以确保燃气燃烧完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红外线燃烧器无明火,可以降低由于明火直接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其次,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可以方便实现红外线燃烧器的大小火功能,通过温度表,可以满足加热各种食材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第三,炉体底部设置有漫水口及放水阀,烧烤的时候可以在底布放入水,避免炉内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烧烤炉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烧烤炉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烧烤炉的加热装置及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一种红外烧烤炉的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红外线燃烧器的第一燃烧室的爆炸图;

图6是图4所示红外线燃烧器的第二燃烧室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烧烤炉,包括炉体1、加热装置2及控制装置3。其中,加热装置2安装在炉体1内,利用红外线对炉体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烘干、保温,以节省能耗,降低污染。控制装置3安装在炉体1外部,用于控制加热装置2的火力大小,以满足加热各种食材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

炉体1为双层设计,其外层采用进口不锈钢304制作而成,内层采用黑铁板(Q235)制作而成。炉体1通过采用这种内层与外层的双层设计,不仅可以增加炉体1的强度,还能避免外层的温度过高,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炉体1被烫伤。具体的,炉体1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未标号)的炉身本体(未标号)及可拆卸的连接在炉身本体上端的炉盖11,加热装置2位于该容纳腔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炉身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炉身12、第二炉身13和第三炉身14,通过将炉身本体分为三个可轻松拆开的炉身,可以方便运输与包装。

炉盖11上设置有排烟口110,该排烟口110与炉体1内部的容纳腔相连通,通过排烟口110可以将烟气很好的排出烧烤炉。炉盖1上还设置有盖把手111,可以方便操作者将炉盖11从炉体1上取下。

第一炉身12上设置有第一抽手120,以方便搬运第一炉身12。第一炉身12内部设置有挂架121,可以将需要烤制的食材悬挂在该挂架121上。

第二炉身13上设置有第二抽手130,以方便搬运第二炉身13。第二炉身1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观察门131和温度表132。其中,温度表132用于显示炉体1内部温度的大小,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炉体1内温度的变化,进而根据炉内温度调节加热装置2的火力大小,避免炉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本实施例中,第二炉身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门131的形状相适配的开口(未标号),观察门131通过合页(未标号)等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在开口处。通过设置观察门131,操作者可以随时打开观察门131观察炉内食物的烤制情况,避免食物出现烤糊等现象。

结合图2所示,第三炉身14上设置有第三抽手130,以方便搬运第三炉身14。第三炉身14上还设置有漫水口141和放水阀142。由于烧烤炉在实际使用时,在确认水、气、电等供应正常后,需要在第三炉身14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本申请通过放水阀142向第三炉身14内装水,以避免炉内温度过高,且多余的水可以从漫水口141中排出,避免因炉体1内的水过多而影响炉内加热装置2的工作。第三炉身1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炉脚143,以将第三炉身14支撑在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炉脚143包括三个,三个炉脚143均匀分布在第三炉身14的外侧壁上。

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2位于炉体1内的底部,其主要包括红外线燃烧器21、木炭架22、微晶玻璃架23、微晶玻璃24及点火燃烧器25(结合图3所示)。其中,红外线燃烧器21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污染,并且红外线燃烧器无明火,可以降低由于明火直接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木炭架22包括至少一个,其固定在红外线燃烧器21的侧边处,木炭架22上的木炭由于红外线燃烧器21的辐射,也会慢慢释放出木炭的香味,从而增加烧烤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木炭架22包括两个,两个木炭架22对称的固定在红外线燃烧器21的侧壁上。微晶玻璃架23位于在红外线燃烧器21的上方,微晶玻璃24安装在微晶玻璃架23上,可以挡住烤制食物掉下来的油污,避免油污落入红外线燃烧器21内。具体的,微晶玻璃架23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支撑架的固定脚(均未标号),微晶玻璃24安装在支撑架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呈环形结构,固定脚包括三个,三个固定脚均匀分布在支撑架的侧壁上,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固定脚的具体个数及结构,只要其使支撑架位于红外线燃烧器21的上方即可。

结合图4所示,红外线燃烧器21包括引射管211、混气室212和燃烧室213,其中,燃烧室213固定在混气室212的上端,引射管211连接在混气室212的下端、并与混气室212及燃烧室213相连通。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引射管211进入混气室212内,在燃烧室213内进行燃烧,混合气体在燃烧室213内燃烧发出的热量以热辐射的形式释放。混合气体燃烧时发出的辐射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并能激发水分子发生共振,可将热量均匀渗透到食材的核心深处,保证热效果均匀,提高加热质量和烘干效率。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混气室212具有呈环形的第一混合腔212a及呈圆形的第二混合腔212b,第二混合腔212b位于第一混合腔212a的中心处、并与第一混合腔212a间隔设置。相应的,燃烧室213包括固定在第一混合腔212a上端的呈环形的第一燃烧室213a,及固定在第二混合腔212b上端的呈圆形的第二燃烧室213b。如图4所示,引射管211包括连接在第一混合腔212a底部的第一引射管211a,及连接在第二混合腔212b底部的第二引射管212b。

具体的,第一燃烧室213a和第二燃烧室213b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覆盖的分流板214、隔空板215、纤维压制网216及燃烧室盖217。其中,纤维压制网216采用金属纤维随机压制的毡体,形成刚性而多孔的结构,在混合腔内充分混合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隔空板215与纤维压制网216中间进行燃烧。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时,以很小的速度从火孔逸出进行燃烧,点火后约40s~50s,表面温度便可达到800℃~900℃,于是向外辐射红外线,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热负荷更高,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气体更少,更加环保。本实施例中,纤维压制网216采用金属纤维毡制造,具有抗腐蚀和抗氧化的特性,并且使用寿命更长,性能更优良。特别是,可以适合多种气体,如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并且燃气压力范围广,可以在750Pa~2900Pa范围内。

第一燃烧室213a的分流板214、隔空板215、纤维压制网216及燃烧室盖217均呈环形结构,第二燃烧室213b的分流板214、隔空板215、纤维压制网216及燃烧室盖217均呈圆形结构。其中,分流板214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流入的第一穿孔(未标号)。隔空板215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混合气体流入的第二穿孔(未标号),隔空板215位于分流板214与纤维压制网216之间,使分流板214与纤维压制网216隔开一定距离,以保证混合气体在纤维压制网216内充分燃烧。燃烧室盖217安装在纤维压制网216的上方,用于固定纤维压制网216,燃烧室盖21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穿孔(未标号),在纤维压制网216内部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穿孔散发出去。本实施例中,分流板214、隔空板215及燃烧室盖217采用不锈钢304制造,使得燃烧室能耐高温、耐热冲击,使用寿命更持久。

进一步的,第一混合腔212a和第二混合腔212b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孔(未示出),从引射管211引入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该通气孔进入混合腔内。通气孔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210,导流板210包括导流板主体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混合腔固定连接的导流板连接部(均未标号)。其中,导流板主体大致为平板状结构,其位于通气孔的上方,并与混合腔的底部平行设置,导流板主体不仅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均匀的分布在混合腔内,还可以防止回火的产生。导流板连接部大致为长条状结构,导流板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导流板主体上,另一端朝向混合腔底部的一侧延伸,导流板连接部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在混合腔的侧壁上,如焊接或扣合连接等方式。当导流板连接部采用扣合连接的方式时,混合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流板连接部相适配的卡槽(未示出),使导流板连接部插设在该卡槽内。本实施例中,导流板连接部焊接在混合腔的侧壁上,且混气室212也采用不锈钢304制造,使得混气室212能耐高温、耐热冲击,使用寿命更持久。

第一引射管211a和第二引射管211b上均分别设置有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218和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219。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第一进气孔218进入引射管211内,同时空气由供风风机从第二进气孔219进入引射管211,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引射管211进入混合腔内,并在导流板210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在混气室212中。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3包括电源开关31、点火开关32、供风风机33、联动装置34、电磁阀35、控制面板36、燃气管道37和空气管道38。其中,供风风机33通过空气管道38与红外线燃烧器21上用于供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219相连。

进一步的,联动装置34主要包括燃气阀门341、链条342、第一齿轮343a、第二齿轮343b及连杆齿轮机构344。其中,燃气阀门341通过燃气管道37与红外线燃烧器21上用于供燃气进入的第一进气孔218相连。第一齿轮343a固定在燃气阀门341的把手(未标号)上,可以跟随把手一起旋转,链条342套设在第一齿轮343a与第二齿轮343b上,第一齿轮343a通过链条342带动第二齿轮343b转动,第二齿轮343b固定在连杆齿轮机构344的连杆(未标号)上,并使连杆齿轮机构344的连杆跟随第二齿轮343b一起转动,连杆齿轮机构344的连杆进而带动连杆齿轮机构344上的位于空气管道38内的齿轮(未示出)转动,从而将空气通道打开,实现燃气和空气的联动控制。由于加热装置2具有两个燃烧室,故本实施例的燃气阀门341也包括两个,两个燃气阀门341分别用于为第一燃烧室213a与第二燃烧室213b供应燃气。对应的,链条342、第一齿轮343a、第二齿轮343b及连杆齿轮机构344也均包括两个。

使用时,按下电源开关31,启动控制装置3,供风风机33打开开始供风;再按下点火开关32,打开点火燃烧器25,旋转燃气阀门341上的把手,打开燃气阀门341,第一齿轮343a跟随把手一起旋转,同时通过链条342及第二齿轮343b带动连杆齿轮机构344一起旋转,达到燃气和空气的联动控制,使燃气和空气混合呈线性比例,保持一致。故本申请的控制装置3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操作燃气阀门341,即可得到想要的火力大小。此外,烤制过程中,还可以直接按下点火开关32,关闭红外线燃烧器21,让供风风机23供风,从而可以降低燃烧器的温度,达到降低炉内温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烧烤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烘干、保温,可大大节省能耗,降低污染。由于燃气在燃烧时与空气完全预混,可以确保燃气燃烧完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红外线燃烧器无明火,可以降低由于明火直接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

其次,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可以方便实现红外线燃烧器的大小火功能,通过温度表,可以满足加热各种食材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

第三,炉体底部设置有漫水口及放水阀,烧烤的时候可以在底布放入水,避免炉内温度过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