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501发布日期:2019-04-13 00:30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热风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烤箱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带有热风的烤箱(烤炉),由于风道采用单风机循环,升温时间较长、多盘烘烤时箱内温度不均匀而导致食物色泽度不一致,烘焙食物时间长且能耗较大;另外,其喷水系统多采用电磁水阀,使用蒸汽功能时必须将烤箱放置在靠近水龙头的地方,将对接头连接在水龙头上进行注水,位置局限性大且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风烤箱,使腔内温度更加均匀,且喷水系统受位置局限性小,使用方便。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风烤箱,包括箱体、门体和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箱壳和内胆,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风罩、进风口、出风口、加热部件、热风循环风机和向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上喷水的喷水系统,所述风罩、进风口、出风口、加热部件及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加热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与所述热风循环风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水系统包括主进水管、两个喷水管和三通件,所述三通件的其中一通路连接所述主进水管的出水端,所述三通件的另外两通路分别连接两所述喷水管的进水端,所述喷水管的出水端朝向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所述主进水管上连接有水泵。

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箱壳的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内胆的后侧,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引出所述箱壳外部。

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喷水管的支撑座。

两所述热风循环风机左右设置,所述隔板为竖向隔板。

两所述喷水管均包括柔性管体和连接于柔性管体出水端上的刚性喷头,所述刚性喷头朝向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中心,且所述刚性喷头的出水端为扁平状,具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出水孔。

所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呈环形缠绕在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外围。

所述风罩固设在所述内胆的其中一侧壁上,所述加热部件和所述热风循环风机的扇叶位于所述风罩和所述内胆的该侧壁之间,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风罩上,并与所述热风循环风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风罩的两侧边与所述内胆的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所述门体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两侧的中空门体支架,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之间形成有中空隔热空间,所述中空隔热空间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外界相通。

所述中空门体支架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具有卡槽,所述内层玻璃的角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堵头为柔性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风机及加热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喷水系统的喷水管也对应设置两个,分别向各热风循环风机喷水,水喷在高速转动的风机扇叶上,扇叶将水甩打至加热部件表面,瞬时产生蒸汽,蒸汽再经过烤箱风道均匀分散至内胆腔内空间,且风机的扇叶之间由隔板隔开,则实现了双热风对流循环系统,使得整个腔内温度更加均匀;且双热风对流循环系统还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喷水系统采用水泵抽水,则无需必须连接有水压的水源(比如连接水龙头)注水,则使用灵活、方便,受位置局限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烤箱的喷水系统刚性喷头的出水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烤箱的俯视图(局部视图);

图5为图4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烤箱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种热风烤箱,包括箱体100、门体200和热风循环装置300,箱体100包括箱壳(图中未示出)和内胆110,热风循环装置300包括风罩310、进风口320、出风口330、加热部件340、热风循环风机350(本实施例中为轴流风机)和向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上喷水的喷水系统400,风罩310、进风口320、出风口330、加热部件340及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位于内胆110内;本实施例中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之间由隔板500隔开;相应地,加热部件340的数量为两个,与热风循环风机350一一对应设置;喷水系统400包括主进水管410、两个喷水管420和三通件430,三通件430的其中一通路连接主进水管410的出水端,三通件430的另外两通路分别连接两个喷水管420的进水端,主进水管410上连接有水泵440。

本实施例中,热风循环装置300的热风循环风机350及加热部件340的数量均为两个,喷水系统400的喷水管420也对应设置两个,分别向各热风循环风机350喷水,水喷在高速转动的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上,扇叶将水甩打至加热部件340表面,瞬时产生蒸汽,蒸汽再经过烤箱风道均匀分散至内胆110腔内空间,两风机的扇叶之间由隔板500隔开,互不干扰,避免两侧热风紊乱,实现了双热风对流循环系统,使得整个腔内温度更加均匀;且双热风对流循环系统相比现有单风机热风循环,加热效率高,升温快;喷水系统400采用水泵440抽水,则无需必须连接有水压的水源,可直接连接大桶水或水池中的水,使用灵活、方便,受位置局限性小。

进一步地,水泵440可安装在箱壳(图中未示出)的底板上并位于内胆110的后侧,从而充分利用箱壳的此部分空间,同时,水泵440的进水端引出箱壳外部,以便于连接水源,水泵440优选电磁水泵,体积小,易安装,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水泵,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喷水管420的长度通常较长,为使管路有序整理,在内胆110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喷水管420的支撑座600,喷水管420可采用捆扎或夹子固定在支撑座600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两热风循环风机350左右设置,相应地,隔板500为竖向隔板。当然,两热风循环风机350也可以上下设置,相应地,隔板500为横向隔板。

为兼顾喷水管420的易安装及出水端的位置可靠性,两所述喷水管420均包括柔性管体421和连接于柔性管体421出水端上的刚性喷头422,刚性喷头422朝向热风循环风机350的中心,且刚性喷头422的出水端为扁平状,具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出水孔423。柔性管体421便于弯曲放置,以节省空间,刚性喷头422不易变形,可为金属件,从而使其稳固地朝向热风循环风机350的中心,如图1和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340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呈环形缠绕在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外围,以包围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则电加热管可多角度地承接由风机扇叶甩出的水,提高蒸汽利用率。

对于热风循环系统300的风罩310,其固设在内胆110的其中一侧壁上,本实施例中为内胆100的后侧壁,即后背板,加热部件340和热风循环风机350的扇叶位于风罩310和内胆110的该侧壁(本实施例中为内胆100的后侧壁)之间,进风口320开设在风罩310上,并与热风循环风机350前后对应设置,以便于高效吸风,风罩310的两侧边与内胆110的后侧壁(即风罩310所在的内胆侧壁)之间形成出风口330,即从风罩310两侧出风,如图1中风罩310的两侧出风气流箭头所示,从而有利于蒸汽气流更加均匀,使得整个腔内温度更加均匀。

烤箱门体通常为双层玻璃门体,以便于观察内部食物情况,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门体200包括内层玻璃210、外层玻璃220和两侧的中空门体支架230,由于烤箱工作时其门体温度高,用户使用时难免会发生门体烫手的问题,为尽可能地解决此问题,通常内层玻璃210和外层玻璃220之间具有中空隔热空间240,现有中空隔热空间240通常为一封闭空间,仅起到隔热作用,由于内层玻璃210直接接触烤箱腔内空间,温度高,中空隔热空间240不能降低内层玻璃210的温度,用户打开门时,还是存在被内层玻璃210烫伤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中空隔热空间240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外界相通,则外界冷空气可从中空隔热空间240的底端进入中空隔热空间240内,与从烤箱腔内传递出来的热量在中空隔热空间240内进行热交换和对流稀释,热交换后的气流从中空隔热空间240的顶端流出,气流流动方向如图6所示,使得内层玻璃210和外层玻璃220的表面温度降低,不易发生烫伤问题。

由于烤箱使用时间长了,内层玻璃210上易脏污,为便于拆卸清洗,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门体200包括内层玻璃210、外层玻璃220和两侧的中空门体支架230,中空门体支架230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堵头250,堵头250可通过卡设的方式或者加上螺钉固定安装在中孔门体支架230上,堵头250具有卡槽251,内层玻璃210的角部卡设在卡槽251内,两侧的中空门体支架230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堵头250,则内层玻璃210的四个角度均由堵头250的卡槽251限位固定,需要拆卸内层玻璃时,只需将堵头250拆卸下来,然后拆卸内层玻璃210即可,非常方便。

另外,由于内层玻璃210直接接触烤箱腔内加热空间,其温度较高,易发生热胀冷缩,为使堵头250适应内层玻璃210的热胀冷缩,为内层玻璃210留有变形余量,堵头250选择为柔性堵头,本身具有一定的变形量,比如尼龙堵头或橡胶堵头等,优选尼龙堵头,以节省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