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温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9710发布日期:2019-04-05 19:4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温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喂养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温奶器。



背景技术:

奶瓶是哺育婴幼儿常用的生活用具,一般由瓶体、奶嘴和奶盖组成。奶瓶一般不具备保温功能,婴幼儿喂养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凉的奶水或者低温冷藏的母乳在喂养前均需要用专用的温奶器对奶水进行加热;奶瓶一般也不具备消毒功能,由于婴幼儿的口和手频繁接触奶瓶以及残留的营养丰富的奶渍最容易滋生细菌,而婴幼儿免疫系统并不完善,体质较弱,可能会造成宝宝患病等风险,所以奶瓶在使用前需要用专用的消毒设备,例如消毒柜、消毒锅等进行消毒。因此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在几个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切换,操作过程繁琐,造成时间的浪费。

另外在用温奶设备进行加热时,温度的控制非常难,奶水喂养的最佳温度为37-42度,高了会烫伤婴儿口腔并且杀死部分营养成份,低了会导致肠胃不适,目前一般采用“滴腕测温法”来测试温度,温度不准确而且不卫生,并且传统奶瓶采用耐热合成胶制作,虽然不会融化,但是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会影响奶的味道,导致婴儿出现厌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温奶器,集加热、消毒和温度显示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并且大大提高了奶瓶内液体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奶器,包括外壳、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用于加热奶瓶内液体的加热组件、温度控制模块和用于与奶瓶瓶口连接的消毒瓶盖,所述消毒瓶盖内设有消毒模块;

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外壳从上到下分隔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奶瓶,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消毒瓶盖,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消毒瓶盖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允许所述消毒瓶盖通过的通孔,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模块,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保温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瓶盖设有用于螺接奶瓶瓶口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由金属材料所制成,所述第二隔板由磁性材料所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PET加热薄膜和钢材质薄膜,所述PET加热薄膜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PET加热薄膜敷设于所述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环状内壁上,所述PET加热薄膜内表面覆设所述钢材质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陶瓷面板、加热线圈和隔热层,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通过立柱支撑固定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隔板由钢材质薄膜构成,所述陶瓷面板设于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加热线圈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单元、第一控制器、显示驱动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显示驱动单元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温度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为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一圆形过孔,所述圆形过孔用于固定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位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充电孔,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包括充电锂电池和充电母座接口,所述充电锂电池与所述充电母座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锂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方,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显示驱动单元和所述充电母座接口的一端均焊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充电母座接口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孔。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消毒电路,所述消毒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单元、第二控制器、LED消毒灯和消毒开关;

所述第二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LED消毒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LED消毒灯和所述消毒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单元包括纽扣电池和纽扣电池安装座,所述纽扣电池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焊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上方,所述纽扣电池安装于所述纽扣电池安装座上;

所述LED消毒灯焊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方,所述消毒瓶盖的顶部对应所述电池安装座处开设有一允许所述纽扣电池通过的固定孔,所述消毒开关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在进行奶瓶消毒时,将消毒瓶盖从第二隔板上卸下并通过外壳底部的通孔取出,盖合在奶瓶的瓶口,通过消毒瓶盖内设置的消毒模块对奶瓶内部进行消毒;在需要加热奶瓶中的液体时,将奶瓶放入第一容纳空间中,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对奶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通过温度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奶瓶内液体的温度,集加热、消毒和温度显示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并且大大提高了奶瓶内液体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消毒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主视图;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奶器,包括外壳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用于加热奶瓶内液体的加热组件4、温度控制模块5和用于与奶瓶瓶口连接的消毒瓶盖6,消毒瓶盖内设有消毒模块7;

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外壳1从上到下分隔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01、第二容纳空间102和第三容纳空间103,第一容纳空间101用于容纳奶瓶,第二容纳空间102用于容纳温度控制模块5,第三容纳空间103用于容纳消毒瓶盖6,第二隔板3与消毒瓶盖5可拆卸连接;

外壳1的底部设有一允许消毒瓶盖6通过的通孔,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与温度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模块8,加热组件4与温度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如需进行奶瓶消毒,则将消毒瓶盖6从第二隔板3上卸下并通过外壳1底部的通孔取出,盖合在奶瓶的瓶口,通过消毒瓶盖6内设置的消毒模块7对奶瓶内部进行消毒;在需要加热奶瓶中的液体时,将奶瓶放入第一容纳空间101中,温度控制模块5控制加热组件4对奶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控制模块5控制加热组件4停止加热,并通过温度显示模块8实时显示奶瓶内液体的温度,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温奶器集加热、消毒和温度显示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并且大大提高了奶瓶内液体温度控制的精确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温奶器不改变奶瓶本身的结构,与奶水或奶瓶中液体做到零接触,更干净卫生。其中,温度显示模块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码管,例如温度显示模块8还可以采用LED 液晶显示屏或是其他类型可以提供显示输出的装置。

进一步地,外壳1由保温材料所制成,例如采用安全可回收的PP材质或高硬度玻璃,提升产品安全性与耐用性。其中,由保温材料所制成的外壳1起到保温作用,避免奶瓶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奶瓶内液体温度降低的情况,同时还减少加热组件4的加热次数和加热时间。

进一步地,消毒瓶盖6设有用于螺接奶瓶瓶口的内螺纹601,内螺纹601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第二隔板3由磁性材料所制成。其中,由于消毒瓶盖6的内螺纹601是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第二隔板3由磁性材料所制成,因此消毒瓶盖6 可以通过吸附力连接到第二隔板3上,不需要其他固定装置。拿取和放置消毒瓶盖6更加容易操作。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4包括PET加热薄膜和钢材质薄膜,PET加热薄膜与温度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PET加热薄膜敷设于外壳1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01的环状内壁上,PET加热薄膜内表面覆设钢材质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PET加热薄膜敷设在外壳1的环状内壁上,使得受热面积更大,奶瓶内的物质受热更均匀,加热速度更快,其中,奶瓶放入第一容纳空间101后,外壳1的环状内壁与奶瓶瓶身的外壁贴合。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4包括陶瓷面板421、加热线圈422和隔热层423,加热线圈422与温度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加热组件4通过立柱424支撑固定于第一隔板2的下方,第一隔板2由钢材质薄膜构成,陶瓷面板421设于加热线圈422与第一隔板2之间,隔热层423设于加热线圈422的下方。

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温度控制模块5包括第一电路板和与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单元521、第一控制器 522、显示驱动单元523和温度检测单元524;

显示驱动单元523和温度检测单元524均与第一控制器522电性连接,显示驱动单元523与温度显示模块8电性连接,第一电源单元521分别与第一控制器 522和加热组件4电性连接。

其中温度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电源单元521接通电源后,温度检测单元524实时采集奶瓶内液体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522,当采集的温度信号低于一定值时,第一控制器522控制加热组件4进行加热,并发送温度信号给显示驱动单元523,显示驱动单元523驱动温度显示模块8对温度值进行显示;当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达到一定值时,第一控制器522 控制加热组件4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温度检测单元524为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一圆形过孔201,圆形过孔201用于固定红外温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的加热组件4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02内的加热组件时,陶瓷面板421、加热线圈422和隔热层423上对应第一隔板2的圆形过孔201处均需开设圆形过孔。

进一步地,外壳1位于第三容纳空间10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充电孔104,第一电源单元521包括充电锂电池和充电母座接口,充电锂电池与充电母座接口电性连接;

充电锂电池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第一控制器522、显示驱动单元523和充电母座接口的一端均焊接于第一电路板上,充电母座接口的另一端延伸至充电孔104。

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的消毒电路的电路方框图,如图2和图4所示,消毒模块7包括第二电路板71和与第二电路板71电性连接的消毒电路,消毒电路包括第二电源单元721、第二控制器722、LED消毒灯723 和消毒开关724;

第二电源单元721分别与第二控制器722和LED消毒灯723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722分别与LED消毒灯723和消毒开关724电性连接。

其中消毒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用户按下消毒开关724时,消毒开关724 向第二控制器722发送消毒信号,第二控制器722根据所述消毒信号驱动LED 消毒灯723进行消毒工作。其中,LED消毒灯采用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发光二极管,也可以采用其他波段的可以实现消毒功能的LED消毒灯。

进一步地,第二电源单元721包括纽扣电池和纽扣电池安装座7211,纽扣电池安装座7211和第二控制器722焊接于第二电路板71的上方,纽扣电池安装于纽扣电池安装座7211上;

LED消毒灯723焊接于第二电路板71的下方,消毒瓶盖6的顶部对应电池安装座7211处开设有一允许纽扣电池通过的固定孔602,消毒开关724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孔6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奶器,在进行奶瓶消毒时,将消毒瓶盖从第二隔板上卸下并通过外壳底部的通孔取出,盖合在奶瓶的瓶口,通过消毒瓶盖内设置的消毒模块对奶瓶内部进行消毒;在需要加热奶瓶中的液体时,将奶瓶放入第一容纳空间中,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对奶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并通过温度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奶瓶内液体的温度,集加热、消毒和温度显示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并且大大提高了奶瓶内液体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