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209发布日期:2019-04-20 02:5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亿,其中每年约有5200万老年人发生过一次以上的跌倒事故,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后极有可能骨折,致使老人长期卧病在床。由于大部分老人和儿女分开居住,老人的日常起居得不到照料,老人在厕所摔倒死亡的事故经常出现,夜间尤为突出。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夜间上厕所摔倒会逐步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5208 万老人发生过摔倒,占老人总人口的21.7%,老人摔倒后致伤致残和间接致死率高达40%。

为了减少夜间上厕所摔倒对老年人的伤害,有人研究和分析了国内每年5000万老人摔倒的数据,发现老人摔倒致伤或致死绝主要发生在晚上,且都是源于夜间解便,进而得出了老人解便摔倒和居住空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结论。虽然马桶可以解决老人大小便的问题,但是马桶设置在厕所,无疑增加了老人上厕所的空间负担。巧妙避开空间上的缺陷,将老人起夜解便空间缩到最小,以降低摔倒可能性,是一种解决老人解便摔倒的方法。

目前的马桶的不可移动导致老人起夜解便摔倒的重要原因,此外马桶存有产生的异味与人在卧室内正常的生活行为之间产生的矛盾,对卧室内的马桶在卧室的存放时间提出了要求:即当马桶在用的时候能放置于卧室、当马桶不用的时候马桶能折叠起来另存。然而,现有的马桶没有既可移动、又能折叠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用以解决现有马桶因不可移动和不能折叠而引发的老年人夜间上厕所解便摔倒致伤或致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折叠式马桶椅包括折叠机构、导便装便组件和支撑件,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枢轴、前折叠组件、后折叠组件,所述前折叠组件的中部和所述后折叠组件的中部分别枢接于所述枢轴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导便装便组件包括折叠桶身、弹性内壁、导便管道和集便盒,所述折叠桶身位于所述枢轴的正上方,且所述折叠桶身与所述前折叠组件和所述后折叠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内壁嵌置于所述折叠桶身内,所述导便管道的顶端与所述弹性内壁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支撑件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折叠机构下方的两侧;

当所述折叠机构展开时,所述前折叠组件和所述后折叠组件分别在所述枢轴的前端和后端舒展开,所述折叠桶身和所述弹性内壁随着所述折叠机构上部的展开而展开,以供使用者坐式排泄大小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随着所述折叠机构下部的展开而分开,并支撑于房间地面或楼板面上;所述集便盒放置于所述导便管道底端的正下方,用于盛装从上而下依次流经所述弹性内壁和所述导便管道的大小便;当所述折叠机构收拢时,取出所述集便盒,所述移动折叠式马桶椅折叠、收纳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所述前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前连接杆和第二前连接杆,所述第一前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前连接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前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前连接杆均包括一中前横杆部,所述第一前连接杆的中前横杆部与所述第二前连接杆的中前横杆部共同枢接于所述枢轴的前端,所述中前横杆部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上前纵杆部和下前纵杆部,且所述上前纵杆部和所述下前纵杆部分别位于所述中前横杆部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后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后连接杆和第二后连接杆,所述第一后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后连接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后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后连接杆均包括一中后横杆部,所述第一后连接杆的中后横杆部与所述第二后连接杆的中后横杆部共同枢接于所述枢轴的后端,所述中后横杆部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上后纵杆部和下后纵杆部,且所述上后纵杆部和所述下后纵杆部分别位于所述中后横杆部的上方和下方。

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左桶身连接板和右桶身连接板,所述左桶身连接板和所述右桶身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之间上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桶身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前连接杆的上前纵杆部和所述第一后连接杆的上后纵杆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桶身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前连接杆的上前纵杆部和所述第二后连接杆的上后纵杆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折叠桶身包括左翼板、右翼板、折叠袋和马桶面板,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分别与所述左桶身连接板和所述右桶身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袋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为前折叠遮面和后折叠遮面,所述前折叠遮面和所述后折叠遮面均为扇形,所述折叠袋的左面和右面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上;所述马桶面板包括左马桶面板和右马桶面板,所述左马桶面板的右侧和所述右马桶面板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桶板半圆孔和右桶板半圆孔,所述左马桶面板的右侧和所述右马桶面板的左侧相铰接,所述左马桶面板的左侧和所述右马桶面板的右侧分别铰接于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上;

当所述折叠桶身展开时,所述前折叠遮面和所述后折叠遮面分别向左右两侧呈扇形展开,与所述左翼板、所述右翼板共同围成所述折叠桶身的置容容器,所述置容容器用于设置所述弹性内壁;同时,所述左马桶面板和所述右马桶面板铺展开,形成平整的所述马桶面板,并盖合于所述置容容器上;所述左桶板半圆孔和所述右桶板半圆孔共同形成一个圆形孔,用于作为排泄通道。

优选地,所述马桶面板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与所述马桶面板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盖板包括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左盖板的右侧与所述右盖板的左侧相铰接,所述盖板通过左盖板和右盖板实现折叠与展开,当所述折叠桶身展开时,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马桶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马桶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马桶圈,所述马桶圈的后端与所述马桶面板的后端相铰接,所述马桶圈包括左马桶圈和右马桶圈,所述左马桶圈的右侧和所述右马桶圈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圈半圆孔和右圈半圆孔,所述左马桶圈的右侧和所述右马桶圈的左侧相铰接,所述马桶圈用于供使用者坐式排泄,以保护使用者臀部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左翼板和所述右翼板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扶手连杆和右扶手连杆,所述左扶手连杆和所述右扶手连杆均纵向设置,且所述左扶手连杆和所述右扶手连杆的顶端分别横向固定有左扶手和右扶手。

优选地,所述左扶手连杆和所述右扶手连杆之间横向设置有尼龙靠背。

优选地,所述移动折叠式马桶椅包括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左照明灯和右照明灯、一开关和一电池盒,所述左照明灯和所述右照明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扶手和所述右扶手的底面,所述开关和所述电池盒设置于所述左扶手或所述右扶手的侧面;所述左照明灯与所述右照明灯并联,所述左照明灯、所述右照明灯、所述开关和所述电池盒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池盒内装有电池。

优选地,所述左扶手或所述右扶手的下方设置有纸巾棍,所述纸巾棍横向设置于所述左扶手或所述右扶手的下方,所述纸巾棍用于放置圆筒纸巾。

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左支撑板连接板和右支撑板连接板,所述左支撑板连接板和所述右支撑板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之间下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支撑板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前连接杆的下前纵杆部和所述第一后连接杆的下后纵杆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前连接杆的下前纵杆部和所述第二后连接杆的下后纵杆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板连接板和所述右支撑板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的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左脚片和右脚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折叠式马桶椅设置有导便装便组件,将人体排泄出来的大小便盛装于一个集便盒内,倾倒集便盒的排泄物,即可完成人体便泄的排放,老年人无须跑到厕所解便,方便了老年人的夜间解便。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折叠式马桶椅设置有折叠机构,既可以实现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展开,又可以折叠,实现了马桶椅的移动性。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折叠式马桶椅设置有照明系统,使用时放在使用者床边,使用者夜间起床时,打开照明灯的开关,方便夜间使用。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扶手下方设置放置纸巾的纸巾棍,方便老人拿取纸巾。

总之,本移动折叠式马桶椅具有稳定性、可移动性、可折叠可清洁、可收纳和空间占用少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助力、助视、轻便、舒适的效果,让老人起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桶椅的正面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桶椅的背面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桶椅的侧面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桶椅折叠后的侧面视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展开时的正面视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机构展开时的侧面视图。

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马桶椅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下面对本实施例涉及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1以下的叙述中,以使用者坐在该移动折叠式马桶椅时,使用者的右手边为“右”、使用者的左手边为“左”,使用者的人脸面部为“前”,使用者的后脑勺为“后”。

参考图1至图4,移动折叠式马桶椅包括折叠机构1、导便装便组件 2、支撑件3和照明系统。

参考图5和图6,折叠机构1包括枢轴10、前折叠组件11、后折叠组件12、左桶身连接板13、右桶身连接板14、左支撑板连接板15和右支撑板连接板16,前折叠组件11的中部和后折叠组件12的中部分别枢接于枢轴10的前端和后端。

其中,前折叠组件11包括第一前连接杆111和第二前连接杆112,第一前连接杆111和第二前连接杆112交叉设置;第一前连接杆111和第二前连接杆112均包括一中前横杆部40,第一前连接杆111的中前横杆部40与第二前连接杆112的中前横杆部40共同枢接于枢轴10的前端,中前横杆部40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上前纵杆部41和下前纵杆部42,且上前纵杆部41和下前纵杆部42分别位于中前横杆部40的上方和下方。

后折叠组件12包括第一后连接杆121和第二后连接杆122,第一后连接杆121和第二后连接杆122交叉设置;第一后连接杆121和第二后连接杆122均包括一中后横杆部50,第一后连接杆121的中后横杆部50 与第二后连接杆122的中后横杆部50共同枢接于枢轴10的后端,中后横杆部50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上后纵杆部51和下后纵杆部52,且上后纵杆部51和下后纵杆部52分别位于中后横杆部50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地,左桶身连接板13和右桶身连接板14分别设置于前折叠组件11和后折叠组件12之间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左桶身连接板1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二前连接杆112的上前纵杆部41和第一后连接杆121的上后纵杆部51通过螺栓固定,右桶身连接板1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前连接杆111的上前纵杆部41和第二后连接杆122的上后纵杆部5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左支撑板连接板15和右支撑板连接板16分别设置于前折叠组件11和后折叠组件12之间下部的左侧和右侧;左支撑板连接板 1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前连接杆111的下前纵杆部42和第一后连接杆 121的下后纵杆部52固定连接;右支撑板连接板1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二前连接杆112的下前纵杆部42和第二后连接杆122的下后纵杆部52 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后连接杆121、第二后连接杆122、第一后连接杆121 和第二后连接杆122的材质为塑料主体,左桶身连接板13、右桶身连接板14、左支撑板连接板15和右支撑板连接板16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和塑料主体间用隐形螺丝固定。

参考图7,导便装便组件2包括折叠桶身21、弹性内壁22、导便管道23和集便盒24,折叠桶身21位于枢轴10的正上方,且折叠桶身21 与前折叠组件11和后折叠组件12的顶部固定连接,弹性内壁22嵌置于折叠桶身21内,导便管道23的顶端与弹性内壁22的底端相连通,集便盒24放置于导便管道23底端的正下方。

优选地,弹性内壁22的材质为硅胶。弹性内壁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能够满足折叠的弹性,也能够拥有光滑的表面,不沾便、留便,不容易形成污渍。

优选地,导便管道23的管道直径88mm,将便便直接从便池內部引入下方集便容器,保证大小便顺利通过。

优选地,集便容器的容量为5升,能够容纳两个人一天以上的排便,容器通过抽拉式的悬挂在导便管下方,推进去就会形成密封状态,防止气味溢出。

其中,折叠桶身21包括左翼板61、右翼板62、折叠袋63、马桶面板64、马桶圈65和盖板66,左翼板61和右翼板62分别与左桶身连接板13和右桶身连接板14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折叠袋63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为前折叠遮面631和后折叠遮面632,前折叠遮面631和后折叠遮面632均为扇形,折叠袋63 的左面和右面分别固定于左翼板61和右翼板62上。

优选地,前折叠遮面631和后折叠遮面632均由金属轴链接。用于遮挡折叠桶身21内部结构,实现产品美观。

进一步地,马桶面板64包括左马桶面板和右马桶面板,左马桶面板的右侧和右马桶面板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桶板半圆孔和右桶板半圆孔,左马桶面板的右侧和右马桶面板的左侧相铰接,左马桶面板的左侧和右马桶面板的右侧分别铰接于左翼板61和右翼板62上。

进一步地,盖板66设置于马桶面板64上,盖板66的后端与马桶面板64的后端相铰接;盖板66包括左盖板和右盖板,左盖板的右侧与右盖板的左侧相铰接,盖板66通过左盖板和右盖板实现折叠与展开,当折叠桶身21展开时,盖板66盖合于马桶面板64上。

进一步地,马桶圈65设置于马桶面板64与盖板66之间,马桶圈65 的后端与马桶面板64的后端相铰接,马桶圈65包括左马桶圈和右马桶圈,左马桶圈的右侧和右马桶圈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左圈半圆孔和右圈半圆孔,左马桶圈的右侧和右马桶圈的左侧相铰接,马桶圈65用于供使用者坐式排泄,以保护使用者臀部的清洁。

优选地,马桶面板64的左马桶面板和右马桶面板、盖板66的左盖板和右盖板采用弹力条链接。

优选地,马桶圈65为弹性马桶圈。

进一步地,左翼板61和右翼板62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扶手连杆71和右扶手连杆72,左扶手连杆71和右扶手连杆72均纵向设置,且左扶手连杆71和右扶手连杆72的顶端分别横向固定有左扶手73和右扶手74,且左扶手73和右扶手74位于折叠桶身21的左右两侧。

参考图3和图7,左扶手连杆71和右扶手连杆72之间横向设置有尼龙靠背8,且尼龙靠背8位于折叠桶身21的后端上方。

进一步地,左扶手73或右扶手74的下方设置有纸巾棍100,纸巾棍 100横向设置于左扶手73或右扶手74的下方,纸巾棍100用于放置圆筒纸巾。

参考图7,支撑件3包括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32,左支撑板31 和右支撑板32分别设置于折叠机构1下方的两侧,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32分别与左支撑板连接板15和右支撑板连接板16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32的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左脚片33和右脚片34。两块脚板是为了使整个产品更加稳重,脚板的功能就是增加产品展开时接触地面面积,让产品稳如磐石,同时以绕轴旋转的方式打开和闭合。

参考图3,照明系统包括左照明灯91和右照明灯92、一开关和一电池盒,左照明灯91和右照明灯92分别设置于左扶手73和右扶手74的底面,开关和电池盒设置于左扶手73或右扶手74的侧面;左照明灯91 与右照明灯92并联,左照明灯91、右照明灯92、开关和电池盒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盒内装有电池。

此外,为保证该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可移动性,将该产品重量控制在30kg以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涉及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的展开使用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一种移动折叠式马桶椅,下面对本实施例2涉及的展开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展开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前折叠组件11和后折叠组件12分别在枢轴10的前端和后端舒展开;

步骤12: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32随着折叠机构1下部的展开而分开,并支撑于房间地面或楼板面上;

步骤13:折叠桶身21随着折叠机构1上部的展开而展开;

步骤14:前折叠遮面631和后折叠遮面632分别向左右两侧呈扇形展开,与左翼板61、右翼板62共同围成折叠桶身21的置容容器;

步骤15:弹性内壁22在置容容器中弹开;

步骤16:导便管道23随之展开,且导便管道23的顶端与弹性内壁 22的底端相连通;

步骤17:左马桶面板和右马桶面板铺展开,形成平整的马桶面板64,并盖合于置容容器上;

步骤18:左桶板半圆孔和右桶板半圆孔共同形成一个圆形孔,作为排泄通道。

步骤19:马桶圈65和盖板66随着折叠桶身21的展开而展开;

步骤20:集便盒24放置于导便管道23底端的正下方;

步骤21:打开左照明灯91和右照明灯92的开关,打开盖板66,使用者坐在马桶圈65上排泄大小便;

步骤22:大小便从上而下依次流经弹性内壁22和导便管道23,进入集便盒24;

步骤23:拿取纸巾棍100上放置的圆筒纸巾,清洁使用者下体;

步骤24:次日清晨,从导便管道23底端的正下方取出集便盒24,将大小便倾倒入厕所。

总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产品是一款在床边就可以使用的折叠式座便器,结合老年人腿脚不灵活、视力模糊、平衡感弱的一些特点,设计助力助视的便器设计,为了不给空间增添负担,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折叠,当不需要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收纳起来,希望老人因为使用我的产品,减少摔倒和伤害,让老年群体的生活变得安全有尊严,享受晚年时光。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