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194发布日期:2019-05-17 19:5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现有窗帘种类繁多,有百叶窗帘、卷布窗帘、蜂窝窗帘等,这些种类的窗帘有个共同点,窗帘的上支架都是通过安装件安装在墙体、窗框上,上端都是固定的,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组装件多,针对以上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结构简单的窗帘,如拉线窗帘,该窗帘包括拉线和窗帘布,无需安装上支架,窗帘布可以在拉线上滑动,上述窗帘均是通过拉动拉绳来开合窗帘,而拉线窗帘拉线固定不动,窗帘布在拉线上滑动,省去了很多组装件,结构更加简单环保,但是拉线窗帘的四端拉线需要进行固定,简单的将拉线绑在窗框上显得较邋遢,安装粗糙,不符合人们的生活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连接拉线并固定在墙体上,还能隐藏线头,保持整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包括安装板、接线滑座和滑盖,所述接线滑座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将接线滑座内部隔成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拉线的接线槽,所述安装板滑接在接线滑座的下容置腔内,该安装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滑盖与接线滑座滑接并包覆接线滑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一平板,该安装板上开有供螺丝安装的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该滑槽一端贯穿安装板侧壁一端部,该滑槽另一端到安装板侧壁另一端部的距离大于零,所述下容置腔内壁上凸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滑座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滑轨,所述滑盖的内侧壁上开有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的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盖的端部开有供接线滑座滑入的开口,该滑盖上与开口相对的一端封闭设置以防止接线滑座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槽沿隔板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接线滑座、滑盖三者的配合,可将拉线窗帘的拉线固定捆绑在接线滑座的接线槽上,对拉线进行固定,而上容置腔可以容纳拉线接头,滑盖可以包覆接线滑座,对裸露的拉线接头进行遮盖,从而保证安装整洁,另外,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墙体上,实现拉线定位安装,接线滑座覆盖安装板从而隐藏螺丝,滑盖覆盖接线滑座从而隐藏线头,保证安装整洁,符合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如图所示,1安装板,2接线滑座,3滑盖,4隔板,5接线槽,6沉孔,7滑槽,8第一滑轨,9第二滑轨,10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安装拉线窗帘的固定件,包括安装板1、接线滑座2和滑盖3,所述接线滑座2内设有隔板4,该隔板4将接线滑座2内部隔成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所述隔板4上开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拉线的接线槽5,所述接线槽5沿隔板4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该多个接线槽5可以调节拉线的安装高度,拉线穿过接线槽5绑在槽壁上,通过打结固定,所述安装板1滑接在接线滑座2的下容置腔内,该安装板1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安装板1为一平板,该安装板1上开有供螺丝安装的沉孔6,该沉孔6可以容置螺丝头,防止安装后螺丝头突出阻碍安装板1与接线滑座2之间的滑动,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7,该滑槽7一端贯穿安装板1侧壁一端部,该滑槽7另一端到安装板1侧壁另一端部的距离大于零,所述下容置腔内壁上凸设有与所述滑槽7配合的第一滑轨8,安装板1安装在墙体上时,滑槽7贯穿的一端朝上,滑槽7没贯穿的一端还能对接线滑座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滑盖3与接线滑座2滑接并包覆接线滑座2,所述包覆是指滑盖3包裹接线滑座2四个面,所述接线滑座2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滑轨9,所述滑盖3的内侧壁上开有与所述第二滑轨9配合的连接槽10,所述滑盖3的端部开有供接线滑座2滑入的开口,该滑盖3上与开口相对的一端封闭设置以防止接线滑座2滑出。

使用时,将拉线穿过接线槽5进行捆绑打结固定,然后将安装板1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体上,该安装板1安装时,滑槽7贯穿的一端竖直朝上,滑槽7没贯穿的一端竖直朝下,再将连接了拉线的接线滑座2与安装板1滑接,接线滑座2上的第一滑轨8从滑槽7的贯穿的一端滑入直至与滑槽7底部相抵,安装板1滑入接线滑座2的下容置腔内,安装螺丝被覆盖隐藏,再将滑盖3与接线滑座2滑接,滑盖3上的连接槽10顺着接线滑座2上的第二滑轨9滑入直至接线滑座2的上端与滑盖3的封闭端相抵,滑盖3包覆接线滑座2,固定的拉线被覆盖隐藏,从而保证安装整洁美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