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304发布日期:2019-04-05 19:3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拆装且节省打包空间的床架机构。



背景技术:

现行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床体结构具有电动或手动的方式对床体部分或全部进行调整,而具备可调整倾斜角度的床体主要有多个床板搭配承载的床架及调整机构所组成,一般为了能更稳固的结合床架由多个杆体通过弯折及焊接所组成,并该调整机构部分亦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该床架结合组设,参阅图7,为现有的床体结构打包示意图,当床体制造完成后必须进行打包包装处理,而床体结构的床架及调整机构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并无法再次拆解分装,使得床体结构运送及打包时相当占据空间,故如何使得兼具组合稳固又可便于运送及打包则为该项业所欲改善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拆装且节省打包空间的床架机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架机构,其包括:

一床架本体,具有一承载部及一床板部,所述承载部承载所述床板部;

一支撑组件,具有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选择与前述承载部或床板部呈可活动地连接组合,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间具有一强化部;

一驱动部件,具有一第一驱动件及一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前述支撑组件及该床架本体接设。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部具有一第一床板及一第二床板及一第三床板及一第四床板及多个连接件,所述第一、二、三、四床板通过这些连接件呈可弯折活动地相互连接,所述承载部具有一主体框架及一副框架及一横支架及一U型支架,所述主体框架具有一第一纵杆及一第二纵杆及一第一横杆及一第二横杆及一第三横杆,所述第一、二纵杆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二横杆对应设置,并所述第一、二、三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二纵杆连接组设,所述副框架具有一第四横杆,该第四横杆两端与该副框架连接,该副框架两端分别与该第一、二纵杆枢接,所述第一床板与该副框架连接组设,所述第二床板与该主体框架结合组设,所述第三、四床板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该第二横杆及该第三横杆呈可弯折活动地连接组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支架一端分别与该第一、二横杆呈可拆卸式地或焊接方式结合组设。

进一步地,该第二床板与该第一、二支架结合处具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选择与该第一、二横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或与该床板部通过螺锁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二支架一端分别与该固定架呈可拆卸式地结合组设,所述强化部具有一第一杆体及一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架及该固定架,所述第二杆体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支架及该固定架,所述第一、二杆体与该第一、二支架连接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强化部为一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二支架,所述横杆选择以焊接或螺锁方式与该第一、二支架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一端具有一第一凸耳组,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凸耳组,当所述第一、二支架直接与该床板部进行锁固结合时,则通过该第一、二凸耳组处选择穿设至少一螺锁组件或以一插销插入其中任一方式进行锁固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驱动件为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床架机构可令该床架本体及支撑组件与驱动部件可通过自由拆装方式分开打包或运送,缩减打包的空间及搬运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的第一、二支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的第一、二支架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打包示意图;

图7为现有的床架机构打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架机构

11床架本体

111承载部

1111主体框架

1111a第一纵杆

1111b第二纵杆

1111c第一横杆

1111d第二横杆

1111e第三横杆

1112副框架

1112a第三横杆

1113横支架

1114U型支架

112床板部

1121第一床板

1122第二床板

1123第三床板

1124第四床板

1125连接件

1126固定连接件

12支撑组件

121第一支架

121a第一凸耳组

122第二支架

122a第二凸耳组

13驱动部件

131第一驱动件

132第二驱动件

14强化部

141第一杆体

142第二杆体

15底架

2螺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便于打包并缩减打包空间及便于搬运的床架机构。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架机构1,包括:一床架本体11、一支撑组件12、一驱动部件13;

所述床架本体11具有一承载部111及一床板部112,所述承载部111承载所述床板部112,所述床板部112具有一第一床板1121及一第二床板1122及一第三床板1123及一第四床板1124及多个连接件1125,所述第一、二、三、四床板1121、1122、1123、1124通过这些连接件1125呈可弯折活动地相互连接。

所述承载部111具有一主体框架1111及一副框架1112及一横支架1113及一U型支架1114,所述主体框架1111具有一第一纵杆1111a及一第二纵杆1111b及一第一横杆1111c及一第二横杆1111d及一第三横杆1111e,所述第一、二纵杆1111a、1111b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二横杆1111c、1111d对应设置,并所述第一、二、三横杆1111c、1111d、1111e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二纵杆1111a、1111b连接组设,所述副框架1112具有一第四横杆1112a,该第四横杆1112a两端与该副框架1112连接,该副框架1112两端分别与该第一、二纵杆1111a、1111b枢接,所述第一床板1121与该副框架1112连接组设,所述第二床板1122与该主体框架1111结合组设,所述第三、四床板1123、1124通过多个固定连接件1126分别与该第二横杆1111d及该第三横杆1111e呈可弯折活动地连接组设。

所述支撑组件12具有一第一支架121及一第二支架122,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选择与前述承载部111或床板部112呈可活动地连接组合,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间具有一强化部14,该第二床板1122与该第一、二支架121、122结合处具有一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选择与该第一、二横杆1111c、1111d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或与该床板部112通过螺锁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一端分别与固定架15呈可拆卸式地结合组设,所述强化部14具有一第一杆体141及一第二杆体142,所述第一杆体141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支架121及该固定架15,所述第二杆体142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支架122及该固定架15,所述第一、二杆体141、142与该第一、二支架121、122连接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结合。

所述驱动部件13具有一第一驱动件131及一第二驱动件132,所述第一、二驱动件131、132的两端分别与前述支撑组件12及该床架本体11接设,所述第一、二驱动件131、132为马达或手摇螺杆其中任一,本实施例以马达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架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一端分别与该第一、二横杆1111c、1111d呈可拆卸式地结合组设,所述强化部14为一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二支架121、122,所述横杆与该第一、二支架121、122选择焊接或螺锁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以焊接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的第一、二支架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21一端具有一第一凸耳组121a,所述第二支架122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凸耳组122a,当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直接与该床板部112进行锁固结合时,则通过该第一、二凸耳组121a、122a处选择穿设至少一螺锁组件2或以插销插入其中任一方式进行锁固固定。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的第一、二支架立体图,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固定架15直接与第一、二横杆1111c、1111d通过焊接方式直接结合,所述第一、二支架121、122通过枢设或螺锁的方式与该固定架15呈可拆卸式地组装。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架机构打包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改善传统床架本体与该支撑组件及驱动部件组装结合时均为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进行打包或搬运或仓储时相当不便占据空间,故将床架本体11与该支撑组件12及该驱动部件13通过可拆解的方式进行组装设置,当需要进行打包或仓储时,将该支撑组件及该驱动部件拆卸后水平放置可有效缩减整体打包箱体高度,可大幅缩减所占据的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