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378发布日期:2019-10-19 03:0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3749361U公开了一种《单桶型拖把桶》,其包括桶体、托架、脱水件及设于桶体上的导轨,导轨上具有下定位部和上定位部;托架在下定位部时,为清洗位置;托架在上定位部时,为脱水位置,通过导轨对托架的限位实现脱水件在清洗状态和脱水状态上的转换。但该种结构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提拉拖把带动托架卡入至上定位部时才可进行脱水操作;在转换至清洗状态时,也需要提拉拖把使得托架由上定位部中离开,随轨道移动至卡入第一定位部的位置才可进行,整体操作较为繁杂,工作效率低。且在脱水时,托架容易在脱水件高度旋转的带动下由上定位部中脱出,出现脱轨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存在脱轨情况、故障率低的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包括

桶体;

驱动杆,设于桶体内;

可上下移动并转动的清洁架;

杆体;

拖把盘,可相对杆体转动;

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清洁架下移过程中驱动清洁架发生单向转动;

复位部件,用于在清洁架下移后驱动清洁架向上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桶体内设置驱动杆,再设置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与驱动装置的配合实现驱动清洁架转动进而驱动拖把盘转动,无需通过导轨对清洁架进行定位,从而拖把在清洗时,只需控制拖把在拖把盘处于桶内有水的区域中上下移动即可;拖把进行脱水时,只需控制拖把在拖把盘离开水面的区域中上下移动即可,无需进行定位操作,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其次,由于无需进行定位,也不会出现脱轨的情况,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桶体内的驱动杆和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从而无需通过拖把杆的内第二杆体伸缩来驱动拖把盘转动,只需控制拖把上下移动即可,无需控制拖把进行长距离的上下移动,操作省力,降低清洗和脱水的耗时,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由于驱动装置驱动清洁转动,使得设置了驱动杆的清洁桶可对应配合市面上的常规拖把进行使用,无需对应特殊结构设置的拖把;当清洁工具中的拖把出现损坏时,可直接在市面上购买普通的拖把进行配套使用,避免出现清洁工具直接整套报废的情况,使用寿命长,经济效应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件和与该活动件相配合的单向驱动结构,拖把清洗或脱水时,所述驱动杆穿入至活动件内以驱动活动件发生转动,活动件通过该单向驱动结构驱动清洁架发生单向转动;通过活动件的设置,实现了良好的传动,有效减小了清洁架与驱动杆之间的摩擦阻力,清洁架的转速较快,进而实现拖把盘的转速较快,清洗效果好;且拖把盘为单向转动,保证拖把上移时清洁架和拖把盘不会出现反向转动,避免出现拖把上移造成清洁架和拖拖把盘转速减小的过程,保证拖把盘始终保持高速旋转状态,清洗或脱水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清洁架与拖把之间的止转配合的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保证清洁架在转动时始终带动拖把盘一同发生转动,实现拖把的清洗或脱水操作;避免出现拖把盘与清洁架之间的摩擦力过小而使得清洁架无法带动拖把盘转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清洁架上的连接座和可与拖把盘止转配合的连接头;当拖把下移时,连接座的上部将穿入至连接头内,实现与连接座之间的止转配合,进而清洁架转动时,可通过连接头驱动拖把盘发生转动;且连接座的存在,使得拖把盘可相对于清洁架被抬升一定距离,有效避免拖把毛堆积在清洁架上的情况发生,保证拖把和清洁架在转动时,拖把毛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定程度的张开,清洗和脱水效果均更为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活动件上的第一止转齿和设于连接座上与该第一止转齿相配合的第二止转齿;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实现单向传动,结构稳定,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且结构简单,便于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的压簧,该压簧位于所述清洁架下方;当清洁架下移时,压簧即可被压缩,进而当清洁架上的作用力消失时,清洁架即可快速向上复位,复位效果良好;其次,由于压簧套设在驱动杆上,进而压簧被压缩时,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况,避免压簧出现过度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部件为至少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桶壁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清洁架相配合;使得清洁架能够通过悬挂的方式被安装在桶体内,安装方便,且对于弹簧的更换和维修更为方便,提高维修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架为可转动地设于驱动杆上的清洁篮;清洁篮的设置,可避免拖毛过度张开,不易出现溅水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或凸筋;便于成型,加工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无需进行定位,也不会出现脱轨的情况,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且无需控制拖把进行长距离的上下移动,操作省力;可对应配合市面上的常规拖把进行使用,无需对应特殊结构设置的拖把,维修更换简便,使用寿命长,经济效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拖把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操作便捷的清洁装置,包括拖把和与该拖把相配合的拖把桶,具体的,所述拖把包括杆体4、Y型件9、T型接头10、拖把盘5、设于拖把盘上的拖毛、弹性定位部件以及端盖52,所述Y型件9固设于杆体4的下部,所述T型接头10与该Y型件9铰接,且T型接头10可相对拖把盘5发生转动;所述拖把桶包括桶体1、设于桶体内的驱动杆2、设于驱动杆上的清洁架3、驱动装置以及复位部件50,清洁架3可沿驱动杆2上下移动并相对驱动杆2转动;所说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清洁架3下移过程中驱动清洁架发生单向转动;所述复位部件50则用于在清洁架下移后驱动清洁架向上复位;所述桶体1底部向上拱起形成凸台13,凸台13中心部位置向下延伸形成有柱形的凹槽131,所述驱动杆固定穿设在该柱形的凹槽131内,从而实现驱动杆固连在桶体内;拖把清洗或脱水时,下压拖把,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洁架3相对于所述驱动杆2发生转动,进而取得拖把盘转动;从而拖把进行脱水时,只需控制拖把在拖把盘5离开水面的区域中上下移动即可,无需进行定位操作,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其次,由于无需进行定位,也不会出现脱轨的情况,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该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件7、与该活动件相配合的单向驱动结构8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清洁架与拖把之间的止转配合的连接结构,拖把清洗或脱水时,所述驱动杆2穿入至活动件7内以驱动活动件7发生转动,活动件7通过该单向驱动结构8驱动清洁架3发生单向转动以带动拖把盘5转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清洁架3上的连接座33和可与拖把盘止转配合的连接头34,所述活动件7设置在清洗篮上,可驱动清洗篮发生转动,之后再通过连接结构传动至连接头,使得拖把盘一同发生转动。

所述清洁架3为可转动地设于驱动杆2上的金属制成的清洁篮32,该清洗篮32上固设有凸座35,所述连接座33设于该凸座35上,通过螺钉与该凸座35固连;所述凸座35和连接座33上均设有用于供驱动杆2穿过的通孔;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内,且可在连接座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单向传动部件8包括第一止转齿81和与该第一止转齿相配合的第二止转齿82,所述第一止转齿81间隔均匀的设于活动件上外壁上,所述第二止转齿82间隔均匀的设于连接座内壁上,第一止转齿81和第二止转齿82均为棘齿,从而当第一止转齿81和第二止转齿82相互啮合时,活动件7与连接座33之间只能在单个方向上实现止转,在反方向转动时只能空转,进而保证拖把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清洗篮2不会带动拖把盘5出现反向转动的情况;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架3下方可设置与该清洁篮12相配合的支撑件,支撑件为一塑料制成的支撑架,清洗篮设于支撑架上。

所述连接座33上部设于连接凸起331,该连接凸起331为由连接座上部直接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圈凸缘;所述连接头34下部设有供连接座上部穿入的连接腔341,该连接腔341底部向内延伸形成有一圈防脱凸部342,当连接座33上部卡入至连接腔341内时,该防脱凸部342可勾住连接凸起,进而使得连接座33与连接头34牢固连接在一起,实现防脱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33上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一凸齿332,所述连接腔341内壁上同样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二凸齿343,进而到连接座33上部穿入至连接腔341内时,第一、第二凸齿之间可相互啮合实现止转配合,进而实现连接座33与连接头34的止转配合,保证连接座33转动时可带动连接头34转动。

所述拖把盘5上设有圆形的凹槽51,所述端盖52置于该凹槽51内,凹槽51底部上设有供连接头穿过的开孔511,所述连接头34上部向外延伸形成有挡部345,该挡部345的外径大于开孔的外径,进而可保证连接头34下部通过开孔穿出至拖把盘5下部,而连接头34上部则位于凹槽51内,不会由开孔处向下掉落;所述端盖52通过螺钉与拖把盘5固连,优选的,所述连接头34的挡部345上对应于螺钉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开口槽346,装配时,螺钉穿过所述的开口槽346,进而使得连接头34与拖把盘5实现止转配合,保证连接头34转动时能够带动拖把盘5发生转动。

所述弹性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头和T型接头之间,具体的,该弹性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头53、弹簧54及底盖55,所述T型接头上设有供定位头53穿入的空腔,且定位头53上部可伸出至T型接头10上部,所述底盖55可通过螺钉与T型接头10固连;所述弹簧54上设置在定位头53和底盖55之间,弹簧54的一端与定位头53相抵,另一端与底盖55相抵;该种结构下,当杆体4处于垂直拖把盘5的状态时,即清洗或脱水时,弹簧54不会对底盖55产生作用力,不会影响拖把的正常清洗或脱水操作;当拖把进行拖地操作时,杆体4发生清洗,使得弹簧54对底盖55施加作用力,进而避免杆体4与拖把盘5之前出现晃动的情况;所述底盖55置于所述凹槽51内,通过端盖对底盖55进行定位;所述连接头34与底盖55之间可发生相对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头34上设有轴承347,通过轴承347有效减小底盖55与连接头34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所述复位部件50优选为套设于驱动杆上的压簧501,该压簧的下端与桶体底部相抵,上部与所述支撑架31相抵;通过复位部件的设置,使得清洁架在下移之后能够实现自动向上复位,使得清洁架快速回到远离水面的区域内,在该区域内上下移动实现脱水,脱水操作简便;当清洁架下移时,压簧即可被压缩,进而当清洁架上的作用力消失时,清洁架即可快速向上复位,复位效果良好;其次,由于压簧套设在驱动杆上,进而压簧被压缩时,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况,避免压簧出现过度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件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如设置为多个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桶壁相连,另一端与篮体底部相连,当篮体下移时,弹簧将被压缩,从而对篮体施加回复力;当然,还可将弹簧设置为一端与篮体上部相连,另一端钩设在桶体边沿或桶壁上,当篮体下移时,弹簧将被拉伸,从而对篮体施加回复力。

为了防止篮体在运动时由桶体上部脱出至桶体外,我们在所述桶体1上设置了与所述清洗座3相配合的防脱部件60;通过防脱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清洁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桶体上部向外脱出,避免在工作时出现故障;具体的,该防脱部件为通过螺钉固连在所述桶体上部的挡盖601,该挡盖601上设有开口,拖把可由该开口置入至桶体1内,该开口的直径应当设置为小于篮体的直径,保证篮体在运动至桶体上部时,挡盖601将阻挡篮体,避免篮体脱出至桶体外;进一步的,我们还在桶体1上设置了与所述清洁架3相配合的导向结构12,该导向结构具体为设于所述桶体内壁上的条形轨道121,所述支撑架将有部分穿入至该轨道121内,使得支撑件31能够沿着轨道进行上下移动,对篮体32的运动轨迹实现良好的限定;导向结构可对清洁架的移动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避免清洁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或左右晃动的情况,避免造成驱动杆的折断。

所述驱动杆由塑料制成,且至少部分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或凸筋;优选可在驱动杆的外壁上均设置螺纹使得驱动杆形成麻花杆,该麻花杆2上的螺纹可设置为等距,也可设置为由密到疏,或设置为由疏到密,或设置为疏密相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驱动杆2包括外杆22和穿设于该外杆内的内杆23,所述外杆22为塑料制成,内杆23优选为金属制成;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清洗拖把时,下压拖把,使得连接座与连接头相连,拖把带动清洗座移动至桶体底部具有水的区域内,之后上下移动拖把,清洗篮相对驱动杆发生单向转动,带动拖把盘相对驱动杆上进行单向转动,实现对拖把毛的清洗;待清洗完成后,上移拖把,此时篮体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回弹至离开水面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拖把毛处于离开水面的位置上;之后再上下移动拖把,再次使得清洗篮相对驱动杆发生单向转动,带动拖把盘相对驱动杆上进行单向转动,实现对拖把毛的脱水操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