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28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锅,特别是一种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火锅包括耐高温面板、电发热体和底壳,电发热体设置在耐高温面板底部,底壳设置在电发热体底部。电发热体工作温度较高,其热量辐射至底壳上,所以需要对底壳进行散热,目前散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风扇散热。但是风扇散热存在以下不足:1、散热范围有限,以致不能使得底壳全面降温;2、噪音大;3、导致电火锅体积增大;4、能耗的增加,关机后仍需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因此,如果直接断掉电源,给电火锅带来较大的损害;5、不适合在热源附近使用,因为风扇会把热空气吹入电火锅内,影响其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散热效果好、并且散热时不耗电的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包括耐高温面板、电发热体和底壳,电发热体设置在耐高温面板底部,底壳设置在电发热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底面设有散热器,散热器设有散热翅片。电发热体背面的热量传动至底壳上,然后热量分布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散热器上,实现明显降温。并且,散热器属于无源的散热器件,避免消耗电能,即使电火锅工作后及切断电源,散热器仍能为其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散热器包括导热底板和所述散热翅片,导热底板一侧与底壳底面固定,散热翅片一端与导热底板另一侧连接。导热底板可以根据底壳形状而设,从而更大范围地覆盖底壳,以将底壳外的热量汇集在导热底板上。导热底板与底壳之间可以设置导热硅脂,提高其导热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器由金属材料制成,散热翅片与导热底板焊接,导热底板通过螺丝与底壳底面固定连接。散热翅片和导热底板分别独立加工,有助于降低制造设备的投入,降低其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器由铝或铜制成(也可以其它导热材料),散热翅片与导热底板垂直,散热翅片呈弧形、并环形分布在导热底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还包括升降驱动模块,所述电发热体呈环状,升降驱动模块位于电发热体中心处、并位于耐高温面板底部;升降驱动模块设有伸缩杆,耐高温面板对应伸缩杆设有让位孔。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高温面板的让位孔设有盖圈,盖圈设有中心孔,盖圈外周与耐高温面板底部固定连接,中心孔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外周与中心孔密封配合,密封圈内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外。密封圈有密封及隔热作用。

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壳体组件和所述伸缩杆,伸缩杆和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伸缩杆与壳体组件伸缩活动配合,伸缩杆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传动连接,伸缩杆外端伸出壳体组件外。

所述耐高温面板外周设有支承环,支承环设有外翻边和内翻边,外翻边位于支承环外环面上部,内翻边位于支承环内环面下部内侧下,耐高温面板外周边缘承放在内翻边上。

所述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设有感温面,感温面与耐高温面板接触,温控器与底壳固定连接。

所述电发热体为电加热盘或红外线发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通过在底壳上设置散热器,由于散热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可以多方位、大面积地将吸收的热量分布在每处表面上释放,因此,电发热体背面的热量被摊分后,得以高效的下降;

(2)此款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的散热器无需电源驱动,避免增加电火锅的能耗,而且,电火锅工作后可以即时断掉其电源,也可以依靠散热器继续为电发热体背面散热,提高电火锅使用寿命;

(3)此款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的散热器由导热底板和散热翅片构成,两者分别独立加工,然后通过钎焊连接在一起,其加工容易,成本低,而且,造型多变;

(4)此款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尤其适合电取暖桌上使用,由于其不借助风扇散热,所以,不会把电取暖桌中取暖器释放的热量吹进电火锅内,从而提升电火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电取暖桌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包括耐高温面板1、电发热体3和底壳4,电发热体3设置在耐高温面板1底部,底壳4设置在电发热体3底部,所述底壳4底面设有散热器5,散热器5设有散热翅片52。

所述散热器5包括导热底板51和所述散热翅片52,导热底板51一侧与底壳4底面固定,散热翅片52一端与导热底板51另一侧连接。

所述散热器5由金属材料制成,散热翅片52与导热底板51焊接,导热底板51通过螺丝与底壳4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器5由铝或铜制成,散热翅片52与导热底板51垂直,散热翅片52呈弧形、并环形分布在导热底板51上。

所述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还包括升降驱动模块8,所述电发热体3呈环状,升降驱动模块8位于电发热体3中心处、并位于耐高温面板1底部;升降驱动模块8设有伸缩杆81,耐高温面板1对应伸缩杆81设有让位孔13。

所述电发热体3中心处设有通孔32,升降驱动模块8位于电发热体3的通孔32处、并位于耐高温面板1底部。所述升降驱动模块8外设有隔热罩,隔热罩与所述底壳4连接,隔热罩外周与所述电发热体3隔开一定距离,隔热罩内壁与升降驱动模块8隔开一定距离,所述伸缩杆81经隔热罩顶面伸出。

所述底壳4对应电发热体3的通孔32设有翻边孔41,翻边孔41插入通孔32内,隔热罩外周与翻边孔41内壁隔开。

所述隔热罩外周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上设有连接柱71;所述底壳4对应翻边孔41外围对应连接柱71设有连接孔42,连接柱71与连接孔42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隔热罩包括上罩7和底板9,上罩7底面敞开,上罩7顶面对应所述伸缩杆81设有开孔72;升降驱动模块8底部与底板9连接,底板9遮盖在上罩7的底面敞开口上。

所述耐高温面板1的让位孔13设有盖圈12,盖圈12设有中心孔,盖圈12外周与耐高温面板1底部固定连接,中心孔内设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外周与中心孔密封配合,密封圈11内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81外。

所述升降驱动模块8包括电机82、传动机构、壳体组件和所述伸缩杆81,伸缩杆81和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伸缩杆81与壳体组件伸缩活动配合,伸缩杆81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82传动连接,伸缩杆81外端伸出壳体组件外。

所述耐高温面板1外周设有支承环2,支承环2设有外翻边和内翻边,外翻边位于支承环2外环面上部,内翻边位于支承环2内环面下部内侧下,耐高温面板1外周边缘承放在内翻边上。

所述升降电火锅散热结构还包括温控器6,温控器6设有感温面,感温面与耐高温面板1接触,温控器6与底壳4固定连接。电发热体3对应温控器6设有开孔31,温控器6穿过开孔31。

所述电发热体3为电加热盘或红外线发热模块。

所述耐高温面板1为微晶板。

结合图9所示,电火锅可以嵌入到电取暖桌(因为需要用到电取暖桌的场合,基本上其使用场合的温度较低,而低温时,人们往往有打火锅的强烈需求)上使用,电取暖桌包括桌板10和支撑脚20(可以是伸缩支撑脚),桌板10设置在支撑脚20上,桌板10上嵌入设有电火锅。

所述桌板10顶面设有电火锅安装孔101,电火锅设置在电火锅安装孔101内,支承环2的外翻边与电火锅安装孔101的顶边挂接。

所述桌板10底部设有下罩30,电火锅伸入下罩30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