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090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属于纺织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具体适用于增强透气性,避免异味的产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枕头,主要由化纤、棉花、荞麦、羽绒、乳胶或海绵等填充而成,这些枕头都存在透气性较差,易产生异味等问题,尤其是化纤枕、棉花枕、海绵枕、羽绒枕,非但不能有效透气,自身更容易产生异味,极大的影响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透气性较差、易产生异味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透气性较强、不易产生异味的蜂巢棉制备的棉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包括前枕部、中枕部与后枕部,所述后枕部的右端经中枕部与前枕部的左端相连接;

所述中枕部包括上波动膜、下波动膜、滚柱与侧枕部,所述侧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枕部、后枕部的侧部相连接,侧枕部的顶面、底面分别与上波动膜、下波动膜相连接,上波动膜高于下波动膜设置,上波动膜、下波动膜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前枕部、后枕部的侧部相连接,上波动膜与前枕部、后枕部的交接处对应的高于下波动膜与前枕部、后枕部的交接处,上波动膜、下波动膜之间夹成有滚动腔,滚动腔内设置有滚柱,且在前枕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滚动腔相通的网络通风层。

所述上波动膜、下波动膜的制造材料为蜂巢棉。

所述蜂巢棉的制造材料为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三维中空卷曲涤纶纤维、低熔点纤维。

所述后枕部的高度大于前枕部的高度,上波动膜与后枕部的交接处近后枕部的顶端设置,下波动膜与后枕部的交接处近后枕部的底端设置,上波动膜与前枕部的交接处近前枕部的顶端设置,下波动膜与前枕部的交接处近前枕部的底端设置。

所述滚柱的两端的正中部位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所述侧枕部内开设有中滑道,所述后枕部内开设有后滑道,所述前枕部内开设有前滑道,所述后滑道、中滑道、前滑道依次连接为滚动滑道,该滚动滑道与夹于其内部的滚动轴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前枕部内近前滑道的部位设置有反弹座,该反弹座上近前滑道的一面与伸缩弹簧的一端相连接,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反弹活塞的一面相连接,反弹活塞的另一面与滚动轴正对设置,反弹活塞的顶端、底端沿滚动滑道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前滑道、反弹座设置于网络通风层的内部。

所述滚柱包括同心的橡胶环层与内空心柱,所述内空心柱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内空心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内通孔,内空心柱的侧壁的外部裹有橡胶环层,橡胶环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中空通道,橡胶环层的侧壁上开设有外通孔,内空腔依次经内通孔、中空通道后与外通孔相通。

所述中空通道的数量为八个,且绕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中空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号单向片、二号单向片,一号单向片、二号单向片对称设置,一号单向片、二号单向片的固定端近内通孔设置,一号单向片、二号单向片的活动端近外通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中,位于前枕部、后枕部之间的中枕部包括上波动膜、下波动膜、滚柱与侧枕部,其中,侧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后枕部的侧部相连接,侧枕部的顶面、底面分别与上、下波动膜相连接,上、下波动膜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前枕部、后枕部的侧部相连接,上、下波动膜之间夹成的滚动腔内设置有滚柱,前枕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滚动腔相通的网络通风层,使用时,当使用者头部枕上棉枕时,头部的下压力会驱动滚柱向前运动,直至滚柱与前枕部相接触为止,滚柱的滚动能够对棉枕内的气体进行挤压,并从网络通风层排出,从而对棉枕内的气体进行洁净处理,增强整体的透气性,避免异味产生,此外,当滚柱与前枕部相接触时,滚柱与使用者后脑勺、脖颈部的交接处正对,利于提高头部舒适度,提升睡眠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透气性较强、不易产生异味,而且头枕舒适、睡眠质量较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中,上波动膜、下波动膜的制造材料为蜂巢棉,该种蜂巢棉不仅透气效果较好,利于滚柱的排气,从而提升气体洁净效果,而且弹性较大,利于滚柱滚动的顺利进行,尤其当蜂巢棉的制造材料为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三维中空卷曲涤纶纤维、低熔点纤维时,效果更佳。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透气性较强、不易产生异味,而且运转流畅、易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中,在滚柱的两端的正中部位分别设置有滚动轴,并在前枕部、侧枕部、后枕部内共设有一个与滚动轴进行滑动配合的滚动滑道,该设计不仅利于滚柱的正常滚动,而且能够通过滚动滑道向外排气,增强气体洁净效果,此外,当增设有反弹座、伸缩弹簧、反弹活塞时,在使用者抬起头部导致滚柱失去下压力时,滚柱还能在伸缩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具备自动反弹能力,从而自动复位,便于下次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气体洁净效果较好,而且自动性较强。

4、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中,滚柱包括同心的橡胶环层与内空心柱,内空心柱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橡胶环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中空通道,内空腔依次经内通孔、中空通道后与外通孔相通,使用时,可在内空腔中设置空气净化类、芳香类或助睡眠性类的物质,物质挥发的气味可以穿过橡胶环层向外挥发,提升使用舒适度,尤其当中空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号单向片、二号单向片时,还能够避免外来物质进入中空通道,提高使用安全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增强空气净化、芳香性或助眠效果,而且安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后枕部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中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枕部1、滚动腔11、前枕部2、前滑道21、网络通风层22、后枕部3、后滑道31、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滚柱6、橡胶环层61、内空心柱62、内空腔63、侧枕部7、中滑道71、滚动轴8、滚动滑道81、反弹座82、伸缩弹簧83、反弹活塞84、中空通道9、内通孔91、外通孔92、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包括前枕部2、中枕部1与后枕部3,所述后枕部3的右端经中枕部1与前枕部2的左端相连接;

所述中枕部1包括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滚柱6与侧枕部7,所述侧枕部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侧部相连接,侧枕部7的顶面、底面分别与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相连接,上波动膜4高于下波动膜5设置,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侧部相连接,上波动膜4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交接处对应的高于下波动膜5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交接处,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之间夹成有滚动腔11,滚动腔11内设置有滚柱6,且在前枕部3的中部设置有与滚动腔11相通的网络通风层22。

所述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的制造材料为蜂巢棉。

所述蜂巢棉的制造材料为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三维中空卷曲涤纶纤维、低熔点纤维。

所述后枕部3的高度大于前枕部2的高度,上波动膜4与后枕部3的交接处近后枕部3的顶端设置,下波动膜5与后枕部3的交接处近后枕部3的底端设置,上波动膜4与前枕部2的交接处近前枕部2的顶端设置,下波动膜5与前枕部2的交接处近前枕部2的底端设置。

所述滚柱6的两端的正中部位分别设置有滚动轴8,所述侧枕部7内开设有中滑道71,所述后枕部3内开设有后滑道31,所述前枕部2内开设有前滑道21,所述后滑道31、中滑道71、前滑道21依次连接为滚动滑道81,该滚动滑道81与夹于其内部的滚动轴8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前枕部2内近前滑道21的部位设置有反弹座82,该反弹座82上近前滑道21的一面与伸缩弹簧83的一端相连接,伸缩弹簧83的另一端与反弹活塞84的一面相连接,反弹活塞84的另一面与滚动轴8正对设置,反弹活塞84的顶端、底端沿滚动滑道81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前滑道21、反弹座82均设置于网络通风层22的内部。

所述滚柱6包括同心的橡胶环层61与内空心柱62,所述内空心柱62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63,内空心柱62的侧壁上开设有内通孔91,内空心柱62的侧壁的外部裹有橡胶环层61,橡胶环层6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中空通道9,橡胶环层61的侧壁上开设有外通孔92,内空腔63依次经内通孔91、中空通道9后与外通孔92相通。

所述中空通道9的数量为八个,且绕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中空通道9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对称设置,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的固定端近内通孔91设置,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的活动端近外通孔92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中的蜂巢棉指的是内部组织结构为蜂巢结构或类似蜂巢结构的一种纺织材料,如名称为“一种仿生蜂巢棉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为201510171606.6的发明专利中提到的蜂巢棉即为一种实例。

本设计中的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指的是:把竹炭研磨成竹炭粉,使其粒径达到0.5μm以下,然后把竹炭粉用硅表面活性剂处理,在高温下与聚酯切片混熔制得色母粒,再将色母粒与聚酯切片混熔,通过传统涤纶纺丝工艺制得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简称为竹炭涤纶),一般竹炭粉含量在2%―3%。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一种蜂巢棉制备的棉枕,包括前枕部2、中枕部1与后枕部3,所述后枕部3的右端经中枕部1与前枕部2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中枕部1包括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滚柱6与侧枕部7,所述侧枕部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侧部相连接,侧枕部7的顶面、底面分别与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相连接,上波动膜4高于下波动膜5设置,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侧部相连接,上波动膜4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交接处对应的高于下波动膜5与前枕部2、后枕部3的交接处,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之间夹成有滚动腔11,滚动腔11内设置有滚柱6,且在前枕部3的中部设置有与滚动腔11相通的网络通风层22。优选上波动膜4、下波动膜5的制造材料为蜂巢棉。进一步优选蜂巢棉的制造材料为竹炭改性涤纶纤维、三维中空卷曲涤纶纤维、低熔点纤维。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滚柱6的两端的正中部位分别设置有滚动轴8,所述侧枕部7内开设有中滑道71,所述后枕部3内开设有后滑道31,所述前枕部2内开设有前滑道21,所述后滑道31、中滑道71、前滑道21依次连接为滚动滑道81,该滚动滑道81与夹于其内部的滚动轴8进行滑动配合。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前枕部2内近前滑道21的部位设置有反弹座82,该反弹座82上近前滑道21的一面与伸缩弹簧83的一端相连接,伸缩弹簧83的另一端与反弹活塞84的一面相连接,反弹活塞84的另一面与滚动轴8正对设置,反弹活塞84的顶端、底端沿滚动滑道81进行滑动配合。所述前滑道21、反弹座82均设置于网络通风层22的内部。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滚柱6包括同心的橡胶环层61与内空心柱62,所述内空心柱62的内部开设有内空腔63,内空心柱62的侧壁上开设有内通孔91,内空心柱62的侧壁的外部裹有橡胶环层61,橡胶环层6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中空通道9,橡胶环层61的侧壁上开设有外通孔92,内空腔63依次经内通孔91、中空通道9后与外通孔92相通。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中空通道9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对称设置,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的固定端近内通孔91设置,一号单向片93、二号单向片94的活动端近外通孔92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