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扫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1298发布日期:2019-08-31 01:18阅读:6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棕扫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生活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棕扫把。



背景技术:

扫把,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我国。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做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现有扫把存在一些不足,扫把在清理细小粉尘时要重复多次清扫才能清理干净,在清扫时摩擦产生静电容易使扫把上吸附大量灰尘,静电消失后造成二次污染。且一般扫把在湿润地面清扫时,扫把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棕扫把,用于家庭打扫卫生,达到高效清洁、干湿地面随时切换清扫、可循环使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高墙清扫。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棕扫把,包括扫把杆、扫把头和扫把须,所述扫把头包括连接杆、横杆和压板,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横杆穿过安装孔,使横杆和连接杆呈 T状,所述压板连接在横杆上,所述扫把须安装在扫把头上,所述扫把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扫把头上;

所述压板向内一侧设置有压条;

所述压板下端设置为斜刃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扫把杆与扫把头为可拆卸连接,即扫把杆与扫把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条呈锯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条与压板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压板下端斜刃刃尖处设置为圆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扫把须采用棕毛制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扫把头组成部分压板的下边缘为圆边,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扫把头对扫把须的损伤。压板向内一侧设置有锯齿状压条,使得扫把须能很好地固定在扫把头内。扫把杆与扫把头为可拆卸连接,即扫把杆与扫把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更换扫把杆长度以达到不同作业环境的需求。扫把须采用棕毛制成,由于棕毛的特性使扫把更耐用清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扫把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及压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把头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扫把杆,2-扫把头,21-连接杆,211-安装孔,22-横杆, 23-压板,231-压条,232-圆边,3-扫把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图1-4,一种棕扫把,包括扫把杆1、扫把头2和扫把须3,所述扫把头2包括连接杆21、横杆22和压板23,所述连接杆21一端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211,所述横杆22穿过安装孔211,使横杆 22和连接杆21呈T状,所述压板23螺栓连接在横杆22上,所述扫把须3安装在扫把头2上,所述扫把须3倒U型套在横杆22上,所述扫把须3下端靠近横杆22处用绳扎紧,所述扫把杆1通过连接杆 21连接在扫把头2上;

所述压板23向内一侧设置有压条231;

所述压板23下端设置为斜刃状。

所述扫把杆1与扫把头2为可拆卸连接,即扫把杆1与扫把头2 为可拆卸连接,其作用或有益效果在于:扫把杆1可根据工作环境需求更换,以便满足不同的清扫环境。

所述压条231呈锯齿状,其作用或有益效果在于:压条设为锯齿状使扫把须3能很好的固定在扫把头上。

所述压条231与压板23一体成型,其作用或有益效果在于:压条231和压板23一体成型能保证压条齿契合。

所述压板23下端斜刃刃尖处设置为圆边232,其作用或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为斜刃状和圆边232可有效减轻作业时扫把头2对扫把须3的损伤,延长扫把的使用寿命。

所述扫把须3采用棕毛制成,其作用或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棕毛可适应干湿环境的清扫,且使用寿命长,取材方便环保,扫把须磨损后还可以自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