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拖把脱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708发布日期:2019-04-13 00:3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脚踏式拖把脱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脱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拖把脱水器。



背景技术:

托把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对拖把布进行挤水时往往需要人工挤压或者自行晾干,而这个过程既费力又费时,因此如何解决日常中拖把刷干净过程中减少拖把水分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去拖把水分效果好的脚踏式拖把脱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脚踏式拖把脱水器,包括底座和积水槽组件,积水槽组件设置于底座中部;

积水槽组件包括挤压动板、挤压定板、弹簧、脚踏板和支撑板,挤压定板相对于底座倾斜固定设置,挤压定板与挤压动板匹配设置;

挤压动板包括挤压面板、第一挤压侧壁和第二挤压侧壁,挤压动板呈槽状,挤压面板与挤压定板匹配对应设置,第一挤压侧壁的一端和第二挤压侧壁的一端分别与挤压面板两侧边缘相固定,挤压定板上均匀开设有挤压定板透水孔,挤压面板上均匀开设有挤压面板透水孔,挤压动板背面固定有弹簧,脚踏板固定于挤压动板一侧,支撑板一端与底座焊接固定,其另一端与挤压定板外侧面中上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面板底部固定设有轴圈,底座上固定有轴杆,轴杆两端焊接固定于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侧壁和第二挤压侧壁外边缘为圆弧状,第一挤压侧壁和第二挤压侧壁之间固定有限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支撑板相对于底座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挤压面板外侧壁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包括踏板面和踏板连接杆,踏板面直径5-11cm,踏板连接杆一端与踏板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挤压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压块,压块为矩形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拖把脱水器在拖把刷干净之后放在脱水器中间,利用脚踏式挤压,减少了拖把的水分,达到了对托把便捷脱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积水槽组件2、压块25、挤压动板21、挤压面板211、挤压面板透水孔2111、轴杆212、轴圈213、焊接部分2121、限位杆214、第一挤压侧壁216、第二挤压侧壁217、挤压定板22、挤压定板透水孔221、弹簧24、脚踏板26、支撑板23,踏板连接杆262、踏板面2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脚踏式拖把脱水器,包括底座1和积水槽组件2,底座1为矩形钢板结构,具体的底座1为长度为50-60cm,宽度为25-35cm,厚度为0.3-0.5cm的矩形钢板,优选的底座1一侧设有压块25,具体的压块可以为矩形金属块,压块25起到配重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底座1被压起或移位,积水槽组件2设置于底座1中部,积水槽组件2包括挤压动板21、挤压定板22、弹簧24、脚踏板26和支撑板23,在外力作用下挤压动板21靠近挤压定板22移动,积水槽组件2用于将吸水后的托把里的水分挤压出,后经过积水槽组件2底部流出,挤压动板21背面固定有弹簧24,弹簧24一端固定于底座1上,弹簧24另一端固定于挤压面板211外侧壁上部。挤压定板22相对于底座1倾斜固定设置,挤压定板22与挤压动板21匹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挤压定板22固定于支撑板23上,挤压定板22为矩形金属板,优选的挤压定板22上均匀开设有挤压定板透水孔221,挤压定板透水孔221为椭圆或圆状,挤压定板透水孔221用于挤压拖把时起到排水作用,挤压动板21包括挤压面板211、第一挤压侧壁216和第二挤压侧壁217,挤压动板21呈槽状,具体的挤压面板211为矩形金属板,其长度为20-26cm、宽度为15-23cm、厚度为0.3-0.5cm、优选的挤压面板211上均匀开设有挤压面板透水孔2111,挤压面板透水孔2111为椭圆或圆状,挤压面板211与挤压定板22匹配对应设置,第一挤压侧壁216的一端和第二挤压侧壁217的一端分别与挤压面板211两侧边缘相固定,当挤压动板21朝向挤压定板22移动时,因为挤压定板22刚好能匹配进入挤压动板21内,因此挤压动板21和挤压定板22能实现较好的压合,从而将放入其中的托把水分挤出。第一挤压侧壁216和第二挤压侧壁217外边缘为圆弧状,第一挤压侧壁216和第二挤压侧壁217用于在挤压面板211两侧对拖把进行限位挤压。第一挤压侧壁216和第二挤压侧壁217之间固定有限位杆214,具体的限位杆214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挤压侧壁216和第二挤压侧壁217中上部,限位杆214设置于挤压定板22一侧,具体的在弹簧24拉动挤压动板21复位后,限位杆214贴近挤压定板22,具体的限位杆214为金属圆杆,在弹簧24拉动挤压动板21复位过程中,限位杆214起到限制作用避免挤压动板21较挤初始位置偏移过多,也使得挤压动板21和挤压定板22在每次复位后位置相对固定。挤压面板211底部固定设有轴圈213,具体的轴圈213可选择螺母也可以选用其它圆形中空金属圈,底座1上固定有轴杆212,具体的轴杆212位于挤压面板211下部位置处,轴杆212两端焊接固定于底座1上,具体的图4中轴杆212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部分2121固定,轴杆212距离底,1有一定高度应满足轴圈213在轴杆212上转动,轴圈213与轴杆212匹配设置,轴圈213与轴杆212的配合结构可以选择两组从而对称设置于挤压面板211底部,轴圈213安装于轴杆212之间并在轴杆212上可转动,挤压动板21靠近挤压定板22,此时挤压面板211的轴圈213绕着轴杆212转动,支撑板23为矩形板,支撑板23一端与底座1焊接固定,其另一端与挤压定板22外侧面中上部焊接固定,支撑板23相对于底座1倾斜设置,具体的支撑板23朝向积水槽组件2方向相对于底座1平面倾斜的角度为锐角。脚踏板26固定于挤压动板21一侧,具体的脚踏板26直径5-11cm,其焊接固定于第二挤压侧壁217一侧,脚踏板26包括踏板面261和踏板连接杆262,踏板面261直径5-11cm,踏板连接杆262一端与踏板面26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挤压侧壁21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将托把放于积水槽组件2内踩下脚踏板26时挤压动板21靠近挤压定板22,托把在挤压作用下开始出水,出水完毕后,松开脚踏板26时弹簧24作用于挤压动板211使得挤压动板211与挤压定板22分离,从积水槽组件2取出托把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