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9701发布日期:2019-03-30 09:0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玻璃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噪音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城市中的交通噪音不断困扰着广大市民,因此出现有隔音玻璃,现有的隔音玻璃结构复杂,而且两块玻璃之间容易产生雾气,影响玻璃的透明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膈音玻璃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隔音玻璃结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玻璃结构,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支撑框架与密封树脂,所述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之间设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内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干燥剂,所述支撑框架位于中空层内的一侧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边缘通过密封树脂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为铝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剂为硅胶干燥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隔音玻璃结构,通过在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之间设置中空层,可起到隔音的效果,通过支撑框架可对第一层玻璃和第二层玻璃进行支撑,通过密封树脂可对隔音玻璃进行密封,通过在支撑框架内设置干燥剂可对中空层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中空层内的雾气对隔音玻璃的透明效果造成影响,结构简单,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隔音玻璃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层玻璃;2、第二层玻璃;3、支撑框架;4、密封树脂;5、中空层;6、空腔;7、干燥剂;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音玻璃结构,包括第一层玻璃1、第二层玻璃2、支撑框架3与密封树脂4,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层玻璃2之间设有中空层5,通过在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玻璃层2之间设置中空层5,可起到隔音的效果,中空层5内设有支撑框架3,支撑框架3可对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层玻璃进行支撑,支撑框架3内设有空腔6,空腔6内设有干燥剂7,干燥剂7可对中空层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中空层5内的雾气影响玻璃的透明度,支撑框架3位于中空层5内的一侧设有透气孔8,空气可通过透气孔8进入到空腔6内进行干燥,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层玻璃2边缘通过密封树脂4密封,密封树脂4可对隔音玻璃进行密封。

支撑框架3为铝材质,防止支撑框架3生锈,提高隔音玻璃的使用寿命,干燥剂7为硅胶干燥剂,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层玻璃2均为钢化玻璃。

具体原理: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层玻璃1与第二层玻璃2之间设置中空层5,可起到隔音的效果,通过支撑框架3可对第一层玻璃1和第二层玻璃2进行支撑,通过密封树脂4可对隔音玻璃进行密封,通过在支撑框架3内设置干燥剂7可对中空层5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中空层5内的雾气对隔音玻璃的透明效果造成影响。

该种隔音玻璃结构,通过在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之间设置中空层,可起到隔音的效果,通过支撑框架可对第一层玻璃和第二层玻璃进行支撑,通过密封树脂可对隔音玻璃进行密封,通过在支撑框架内设置干燥剂可对中空层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中空层内的雾气对隔音玻璃的透明效果造成影响,结构简单,可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