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和休闲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9170发布日期:2019-06-13 15: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和休闲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人们休息的户外休闲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如躺床、摇床或吊床等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



背景技术:

户外休闲家具包括躺床(躺椅)、摇床(摇椅)、吊床(吊椅)等,供人们休息休闲时所用。躺床(躺椅)、摇床(摇椅)一般都包括支承组件、床(椅)面组件和遮阳篷。

如授权公告号为CN304108801S的摇椅中公开了遮阳篷,授权公告号为 CN304435172S的吊床中也公开了遮阳篷等等。

支承组件由几根金属支承管联接组成;床面组件包括两根金属支承管和床面,床面的两侧固定在这两根金属支承管上;遮阳篷包括金属支承管和篷布,篷布也固定在金属支承管上。遮阳篷的金属支承管可以插接在床面组件的支承管上;遮阳篷的金属支承管也可以插接在支承组件的金属支承管上。

传统的遮阳篷的金属支承管的直径与支承组件的金属支承管的直径相同;或者传统的遮阳篷的金属支承管的直径与床面组件的金属支承管的直径相同。

由于支承组件和床面组件的金属支承管不仅需要承受上部部件的重量;同时还应该考虑承受人体的重量,金属支承管的管径设计需要考虑到支承强度;而由于遮阳篷上的金属支承管具有向前完全的结构要求,遮阳篷的本身重量过大反而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现象的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该构件兼顾了休闲家具的承重和遮阳篷的重量,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支承联接构件的休闲家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作为联接遮阳篷的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上联接部和下联接部,所述的上联接部用于连接外径较小的遮阳篷的支承管,所述的下联接部用于连接外径较大的下部支承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联接部与下联接部一体成型;或上联接部与下联接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联接部为小口径端部,下联接部为大口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小口径端部包括第一基部和外径小于第一基部的插入遮阳篷的支承管的第一连接部;大口径端部包括第二基部和外径小于第二基部的插入下部支承管的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第一连接部插入遮阳篷的支承管后用螺栓或铆钉或弹性扣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插入下部支承管后用螺栓或铆钉或弹性扣件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基部的外径与遮阳篷的支承管的外径相当,或所述的第二基部的外径与下部支承管的外径相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过渡接头为空心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联接部具有供遮阳篷的支承管插入的安装孔,所述的支承管与上联接部之间通过弹性扣件联接,或支承管与安装孔通过螺栓或铆钉或弹性扣件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休闲家具,包括上述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为:下部支承管为支承组件上的支承管或床面组件或椅面组件上的支承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联接部连接外径较小的遮阳篷的支承管,下联接部连接外径较大的下部支承管,考虑到下部支承管需要承受遮阳篷、床面组件以及人体的重量,因此下部支承管相对要粗点,以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而遮阳篷为向前弯曲的结构,遮阳篷的支承管的主要作用为篷布提供支撑力,因此遮阳篷的支承管可以相对细点,降低遮阳篷的重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避免遮阳篷的支撑管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躺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的结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躺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的结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介绍户外休闲家具包括有躺床、躺椅、摇床、摇椅或吊床等,一般摆放在户外的阳台或庭院。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4所示,休闲家具,如躺床1或躺椅9,包括落地的支承组件11、床面组件12和遮阳篷13,遮阳篷13位于床面组件12的上方以遮挡光照;遮阳篷13包括第一支承管2和篷布131,篷布131布置在第一支承管2上;

床面组件12包括第二支承管3和床面121;支承组件11包括多个第三支承管4。

具体地: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2可以与床面组件12的第二支承管3连接,也可以是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2与支承组件11的第三支承管4连接。第二支承管3和第三支承管4可以统称为下部支承管6。

如图2和图3所示,休闲家具的遮阳篷支承联接构件5,该支承联接构件5作为联接遮阳篷13的过渡接头,包括相互固定的上联接部51和下联接部52,上联接部51用于连接外径较小的遮阳篷13上的的第一支承管2,下联接部52用于连接外径较大的下部支承管6。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联接部51连接外径较小的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2,下联接部52连接外径较大的下部支承管6,考虑到下部支承管需要承受遮阳篷13、床面组件12以及人体的重量,因此下部支承管相对要粗点,以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而遮阳篷为13向前弯曲的结构,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2的主要作用为篷布131提供支撑力,因此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可以相对细点,降低遮阳篷的重量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避免遮阳篷的支撑管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断裂。

作为过渡接头的支承联接构件5为空心金属管;上联接部51与下联接部52一体成型;或上联接部51与下联接部52螺纹连接;上联接部51与下联接部52均可以由车床进行加工。当然过渡接头也可以为塑料材料,无论是金属或塑料,在其外表面可以喷塑或电镀,以改善观感。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联接部51为小口径端部,下联接部52为大口径端部。小口径端部包括第一基部511和外径小于第一基部511的插入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的第一连接部512;大口径端部包括第二基部521和外径小于第二基部521的插入下部支承管 6的第二连接部522。并且第二基部521与第一基部511连接端的外表面通过生产工艺倒圆,从而增加视觉美感以及提高外观的整体协调度。常规而言,遮阳篷13的第一支承管2的外径为35毫米,床面组件12的第二支承管3和支承组件11的第三支承管4 的外径为54毫米。第一连接部512的外径与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的内孔径相当。第二连接部522的外径与支承组件11的第三支承管4或床面组件12的第二支承管3的内孔径相当。

第一连接部512插入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后用螺栓8或铆钉7或弹性扣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522插入下部支承管6后用螺栓8或铆钉7或弹性扣件进行连接。过渡接头与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及下部支承管6之间均有一个可靠地可拆卸式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基部511的外径与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的外径相当,或第二基部521的外径与下部支承管6的外径相当,过渡接头的小口径端部与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相吻合,过渡接头的大口径端部与下部支承管6相吻合,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可靠,且外观的整体性更好。

实施例二: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作为过渡接头的支承联接构件5包括上联接部51和下联接部52,上联接部51的外径大于下联接部52的外径,上联接部51 和下联接部52之间一体成型或者两者螺纹连接。

上联接部51具有供遮阳篷的第一支承管2插入的安装孔10,上联接部51靠近安装孔10端的外表面通过生产工艺倒圆,从而增加视觉美感以及提高外观的整体协调性。

第一支承管2插入安装孔10与上联接部51之间通过弹性扣件101连接,或第一支承管2穿入安装孔10与上联接部51通过螺栓或铆钉联接。如图5和图6所示,下联接部52插入下部支承管6中,然后两者用螺栓或铆钉7或弹性扣件的方式进行连接。下部支承管6的内径与下联接部52的外径相当,第一支承管2的外径与上联接部51上的安装孔10的孔内径相当。安装完成后,下部支承管6的外径与上联接部51的外径相吻合以提高外观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休闲家具的支承管组件和休闲家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