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书本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1483发布日期:2020-10-30 21: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教学用书本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



背景技术: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学的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现在在小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需要在黑板上画图讲解,但画图需要双手操作,把课本放在讲桌上时,老师需要经常转身观看题目信息,活动较为不便,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另外,课本在风等因素下,经常会来回翻动,影响老师观看题目信息,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课堂上老师需要经常转身观看题目信息,活动较为不便,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课本经常会来回翻动,影响老师观看题目信息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圆筒的内孔中放置有第一压簧,在圆筒的内孔中还插有支撑杆,第一压簧下端支撑在圆筒内孔底面上,第一压簧上端支撑在支撑杆的底面上,圆筒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上旋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前端顶紧在支撑杆的外周壁上;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下面有向下的两个挂耳,两个挂耳之间的间隙适配地容纳支撑杆的上端,两个挂耳与支撑杆上对应设置有螺栓通孔,另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螺纹杆部穿过挂耳和支撑杆上的螺栓通孔从另一个挂耳外侧伸出,第二螺栓伸出挂耳的螺纹部分上连接有螺母,通过第二螺栓和螺母将转动块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转动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课本固定机构;课本固定机构包括与转动块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t型槽,在该t型槽内放置对应形状的t型的滑块,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l形板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书块;弹性伸缩杆包括外杆,外杆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和内杆,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空腔的内壁和内杆上,内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穿过空腔并向外延伸,外杆下端安装有压帽,压帽通过内螺纹与外杆的外螺纹连接。

优选的,支撑板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压书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教学用书本放置架,通过设置有圆筒、第一螺栓和支撑杆,当老师需要使用放置架的时候,老师根据自己的身高,首先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不再对支撑杆限位,然后支撑杆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快速把支撑杆拉伸到相应的高度,最后再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使支撑杆不再移动,该结构能够根据老师的身高灵活调节放置架的高度,方便老师观察课本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2)该教学用书本放置架,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压书块、弹性伸缩杆和滑块,当老师需要在放置架放置书本的时候,首先根据书本的长度拉动滑块,然后拉动压书块,压书块挤压弹性伸缩杆,之后把书本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且缓慢地放松压书块,压书块在弹性伸缩杆弹力的作用下紧紧地压住书本,使书页不再随意翻动,该结构不需要老师频繁转身观看题目信息,不会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且省时省力,降低了老师工作强度。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不需要老师频繁转身观看题目信息,不会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且省时省力,降低了老师工作强度,方便老师观察课本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圆筒、3第一弹簧、4第一螺栓、5内杆、6支撑腿、7万向轮、8支撑杆、9第二螺栓、10转动块、11压书块、12l形板、13滑块、14外杆、15第二弹簧、16弹性伸缩杆、17支撑板、18挡板、19螺母、20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2,圆筒2的内孔中放置有第一压簧3,在圆筒2的内孔中还插有支撑杆8,第一压簧3下端支撑在圆筒2内孔底面上,第一压簧3上端支撑在支撑杆8的底面上,圆筒2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上旋有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的前端顶紧在支撑杆8的外周壁上;支撑杆8的上端连接有转动块10,转动块10下面有向下的两个挂耳,两个挂耳之间的间隙适配地容纳支撑杆8的上端,两个挂耳与支撑杆8上对应设置有螺栓通孔,另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的螺纹杆部穿过挂耳和支撑杆8上的螺栓通孔从另一个挂耳外侧伸出,第二螺栓9伸出挂耳的螺纹部分上连接有螺母19,通过第二螺栓9和螺母19将转动块10与支撑杆8连接在一起,转动块1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课本固定机构,课本固定机构包括与转动块10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t型槽,在该t型槽内放置对应形状的t型的滑块13,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12,l形板12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6,弹性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书块11;弹性伸缩杆16包括外杆14,外杆14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15和内杆5,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空腔的内壁和内杆上5,内杆5远离第二弹簧15的一端穿过空腔并向外延伸,外杆14下端安装有压帽20,压帽20通过内螺纹与外杆14的外螺纹连接支撑板17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18。压书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支撑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圆筒2、第一螺栓4和支撑杆6,当老师需要使用放置架的时候,老师根据自己的身高,首先转动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不再对支撑杆6限位,然后支撑杆6在第一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快速地把支撑杆6拉伸到相应的高度,最后再转动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使支撑杆6不再移动,该结构能够根据老师的身高灵活调节放置架的高度,方便老师观察课本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当老师需要在放置架放置书本的时候,首先根据书本的长度拉动滑块13,然后拉动压书块11,压书块11挤压弹性伸缩杆16,之后把书本放置在支撑板17上并且缓慢地放松压书块11,压书块11在弹性伸缩杆16弹力的作用下紧紧地压住书本,使书页不再随意翻动,该结构不需要老师频繁转身观看题目信息,不会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且省时省力,降低了老师工作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2),圆筒(2)的内孔中放置有第一压簧(3),在圆筒(2)的内孔中还插有支撑杆(8),第一压簧(3)下端支撑在圆筒(2)内孔底面上,第一压簧(3)上端支撑在支撑杆(8)的底面上,圆筒(2)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上旋有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的前端顶紧在支撑杆(8)的外周壁上;支撑杆(8)的上端连接有转动块(10),转动块(10)下面有向下的两个挂耳,两个挂耳之间的间隙适配地容纳支撑杆(8)的上端,两个挂耳与支撑杆(8)上对应设置有螺栓通孔,另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的螺纹杆部穿过挂耳和支撑杆(8)上的螺栓通孔从另一个挂耳外侧伸出,第二螺栓(9)伸出挂耳的螺纹部分上连接有螺母(19),通过第二螺栓(9)和螺母(19)将转动块(10)与支撑杆(8)连接在一起,转动块(1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课本固定机构;课本固定机构包括与转动块(10)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t型槽,在该t型槽内放置对应形状的t型的滑块(13),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板(12),l形板(12)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6),弹性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书块(11);弹性伸缩杆(16)包括外杆(14),外杆(14)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15)和内杆(5),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空腔的内壁和内杆上(5),内杆(5)远离第二弹簧(15)的一端穿过空腔并向外延伸,外杆(14)下端安装有压帽(20),压帽(20)通过内螺纹与外杆(14)的外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7)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压书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支撑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技术总结
一种教学用书本放置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筒,圆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圆筒的底壁固定连接,圆筒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的孔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支撑杆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孔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栓的连接有转动块,第二螺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转动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课本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不需要老师频繁转身观看题目信息,不会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且省时省力,降低了老师工作强度,方便老师观察课本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文;张红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素文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