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型材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306发布日期:2019-01-13 16:4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框架型材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型材,特别涉及框架型材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门、窗的作用主要是通风、透气及采光作用,而且对于现代建筑物,门、窗还具备有装饰作用。目前的窗户或门体均具有窗框或门框,由于窗框或门框使用时间较长,因此窗框或门框需要做防腐蚀处理或者根据用户喜爱喷涂相应颜色。

但是目前组合成窗框或门框的框架型材内置有塑料型材件,因此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当高温时框架型材产生变形,导致无法组合成窗框或门框,因此普通框架型材由于其耐高温能力较差,若采用高温烘漆方式,框架型材容易产生变形,仅能采用涂漆方式然后静止风干,但是采用涂漆方式,框架型材与涂料结合度较差,导致框架型材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产生涂漆脱离,降低框架型材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门框型材内置塑料型材件,造成门框型材抗压能力较差,不能用于厚重门体使用,降低框架型材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压效果好、耐高温的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型材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耐高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两个金属型材之间并与两个金属型材连接,实现两个金属型材和连接组件三者连接构成框架型材。所述框架型材采用金属型材利用金属型材散热效果较佳的特点,而且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隔空,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耐高温的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金属型材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个金属型材,而且采用耐高温连接组件,避免连接组件在高温情况下变形,从而避免框架型材产生变形,提高框架型材的实用性,而且采用金属型材,充分利用金属抗压效果好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框架型材的抗压效果,提高框架型材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金属型材包括铜外壳和铝型材,所述铝型材置于铜外壳内腔,铝型材和铜外壳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铝型材,利用铝型材结构稳定、充分利用其散热效果较好的特点,避免热量滞留在金属型材上,而且铝型材其抗压效果强于塑料,因此采用铝型材进一步增加框架型材的抗压效果。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铝型材表面朝外延伸出限位条,限位条垂直于铝型材表面。通过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限制铜外壳与铝型材接触距离,令铜外壳与铝型材之间连接更为可靠。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铝型材背面中心位置朝外凸起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端部开有连接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连接部内腔镂空形成隔空腔,连接部端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位于铝型材背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连接部左侧壁之间围成第一连接卡槽,位于铝型材背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连接部右侧壁之间围成第二连接卡槽。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铜外壳设置有安装腔,位于安装腔左端设置有第一弯钩,位于安装腔右端设置有第二弯钩。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铝型材置于铜外壳的安装腔内,限位条靠近或抵靠在铜外壳内腔底壁,铜外壳的第一弯钩伸入第一连接卡槽内,第二弯钩伸入第二连接卡槽内组成金属型材。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尼龙隔热条、第一橡胶隔热条和第二橡胶隔热条,所述尼龙隔热条置于两个金属型材之间,尼龙隔热条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的连接槽内,尼龙隔热条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的连接槽内,所述第一橡胶隔热条置于两个金属型材之间,第一橡胶隔热条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的第一连接卡槽内,第一橡胶隔热条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的第一连接卡槽内,所述第二橡胶隔热条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的第二连接卡槽内,第二橡胶隔热条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的第二连接卡槽内。所述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第一橡胶隔热条、第二橡胶隔热条以及尼龙隔热条连接,避免金属型材将热量传递至另一金属型材上,而且第一橡胶隔热条、第二橡胶隔热条和尼龙隔热条的耐热效果佳,从而避免框架型材在高温下变形,提高框架型材的实用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橡胶隔热条、第二橡胶隔热条和尼龙隔热条的耐温范围在150-20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型材采用金属型材利用金属型材散热效果较佳的特点,而且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隔空,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耐高温的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金属型材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个金属型材,而且采用耐高温连接组件,避免连接组件在高温情况下变形,从而避免框架型材产生变形,提高框架型材的实用性,而且采用金属型材,充分利用金属抗压效果好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框架型材的抗压效果,提高框架型材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第一橡胶隔热条、第二橡胶隔热条以及尼龙隔热条连接,避免金属型材将热量传递至另一金属型材上,而且第一橡胶隔热条、第二橡胶隔热条和尼龙隔热条的耐热效果佳,从而避免框架型材在高温下变形,提高框架型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框架型材改进结构的门体示意图。

图2为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框架型材改进结构的铝型材剖面示意图。

图4为框架型材改进结构的铜外壳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4所示,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3,包括两个金属型材1和连接组件2。

所述金属型材1包括铜外壳4和铝型材5,所述铝型材5表面朝外延伸出限位条51,且限位条51垂直于铝型材5表面,所述铝型材5背面中心位置朝外凸起连接部52,且连接部52中部镂空形成隔空腔522,所述连接部52端部的左端和右端开有连接槽521。所述铝型材5背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挡板53,第一挡板53与连接部52左侧壁之间围成第一连接卡槽6,所述铝型材5背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4,第二挡板54与连接部52右侧壁之间围成第二连接卡槽7。

所述铜外壳4设置有安装腔41,位于安装腔41左端的铜外壳4设置有第一弯钩411,位于安装腔41右端的铜外壳4设置有第二弯钩412。所述铝型材5置于铜外壳4的安装腔41内,限位条51抵靠或靠近在铜外壳4内腔底壁,所述铜外壳4的第一弯钩411伸入第一连接卡槽6内,铜外壳4的第二弯钩伸412入第二连接卡槽6内,实现铜外壳4和铝型材5连接构成金属型材1。

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尼龙隔热条21、第一橡胶隔热条22和第二橡胶隔热条23,所述尼龙隔热条21、第一橡胶隔热条22和第二橡胶隔热条23的耐温范围在150-200度。所述尼龙隔热条21置于两个金属型材1之间,尼龙隔热条21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1的连接槽521内,尼龙隔热条21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1的连接槽521内。所述第一橡胶隔热条22置于两个金属型材1之间,第一橡胶隔热条22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1的第一连接卡槽6内,第一橡胶隔热条22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1的第一连接卡槽6内。所述第二橡胶隔热条23一端卡置在一个金属型材1的第二连接卡槽7内,第二橡胶隔热条23另一端卡置在另一个金属型材1的第二连接卡槽7内。因此尼龙隔热条21、第一橡胶隔热条22以及第二橡胶隔热条23将两个金属型材1连接在一起,构成框架型材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