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其即用即抛型集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5327发布日期:2019-05-24 21:1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及其即用即抛型集尘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即用即抛型集尘袋以及具有该集尘袋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在生活、工业中应用广泛。吸尘器通常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和过滤装置,当吸尘器工作时,在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的动力驱动下,含尘气流进入吸尘器内并流经过滤装置,含尘气流中的灰尘被过滤装置拦截并收集在集尘袋里,同时除尘之后形成的洁净气流沿风道从吸尘器的出风口排出。吸尘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把积满灰尘的集尘袋从吸尘器主体上取下扔掉。

现有技术中的集尘袋,在从吸尘器主体上取下扔掉的过程中,用户需要用手将集尘袋的口部扎紧,由于该过程中集尘袋内空气被排出的原因,导致灰尘会从集尘袋内飘散出来,不仅造成二次污染,且灰尘极易被用户吸入身体而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用即抛型集尘袋以及具有该集尘袋的吸尘器,以解决集尘袋被人为扎口过程中灰尘逸散导致的二次污染及危害身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用即抛型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包括:

袋本体,其具有围成灰尘容纳腔的容纳部、形成于所述容纳部上的开窗、固定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灰尘容纳腔上方的开口;

遮蔽装置,其连接至所述袋本体上并且可形变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所述集尘袋具有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当所述集尘袋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遮蔽装置覆盖于所述灰尘容纳腔上方并封闭所述开口;

当所述集尘袋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遮蔽装置具有形变并暴露至少部分所述开口以使气流从所述开窗流入所述灰尘容纳腔后可经所述开口流出,并且所述遮蔽装置具有自动恢复形变以重新封闭所述开口的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装置包括连接至所述袋本体内侧的遮蔽本体以及呈闭合环状地设置于所述遮蔽本体的内缘处的弹性收紧带;

其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收紧带具有拉伸形变以使所述遮蔽本体暴露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并且当外力撤去后,所述弹性收紧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可带动所述遮蔽本体封闭所述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本体设置为自所述袋本体向其中心轴延伸的圆环状翻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本体包括具有若干条褶皱筋的褶皱部,每条所述褶皱筋自所述袋本体向所述遮蔽本体的内缘延伸;当所述集尘袋由打开状态向封闭状态变化时,所述弹性收紧带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褶皱部收缩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具有供空气流出所述灰尘容纳腔的排气阀,所述集尘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阀处的过滤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设置为自所述灰尘容纳腔向外展开的翻边结构,所述固定部外缘设置成夹层结构,所述集尘袋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夹层结构中的抽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具有设置于所述开窗处的窗帘,所述窗帘可粘贴于所述开窗周围以封闭所述开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用即抛型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可组装于吸尘器主体上,所述吸尘器主体包括储尘桶、机头以及设于所述储尘桶上的进风口,所述机头包括过滤装置,所述集尘袋包括:

套设于所述储尘桶内的袋本体,其具有围成灰尘容纳腔的容纳部、形成于所述容纳部上并适配于所述进风口的开窗以及形成于所述灰尘容纳腔上方的开口;

遮蔽装置,其包括连接至所述袋本体内侧的遮蔽本体以及呈闭合环状地设置于所述遮蔽本体的内缘处的弹性收紧带;

其中,当所述机头配接至所述储尘桶上时,所述弹性收紧带具有拉伸形变地支撑于所述机头上,所述遮蔽本体暴露至少部分所述开口,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灰尘容纳腔内;

当所述机头从所述储尘桶上脱开时,所述弹性收紧带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可带动所述遮蔽本体封闭所述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本体包括具有若干条褶皱筋的褶皱部,每条所述褶皱筋自所述袋本体向所述遮蔽本体的内缘延伸;当所述机头从所述储尘桶上脱开时,所述弹性收紧带可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褶皱部收缩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具有排气阀,所述集尘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阀处的过滤件,当所述集尘袋从所述吸尘器本体上取下时,所述灰尘容纳腔内的空气可通过所述排气阀并经所述过滤件过滤后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容纳部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为自所述灰尘容纳腔向外展开的翻边结构,所述固定部外缘处设置有紧固件,当所述机头配接至所述储尘桶上时,所述固定部被所述机头和所述储尘桶夹持固定,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固定部环绕系紧于所述储尘桶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开窗处的窗帘,当所述集尘袋从所述吸尘器本体上取下时,所述窗帘可粘贴于所述开窗周围以封闭所述开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即用即抛型集尘袋,所述集尘袋适配地组装于所述吸尘器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集尘袋上设置可自动恢复形变的遮蔽装置,具体为设置遮蔽本体和弹性收紧带,当机头从储尘桶上脱开时,弹性收紧带带动遮蔽本体自动封闭开口,从而避免灰尘容纳腔中的灰尘随机头的脱开而从开口向外逸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无需用户用手进行扎口操作,降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头与储尘桶脱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尘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尘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尘袋的俯视图,其中示意了集尘袋呈封闭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尘袋的俯视图,其中示意了集尘袋呈打开状态;

图8是沿图6中B-B线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100,吸尘器100具体设置为桶式吸尘器。吸尘器100包括吸尘器主体以及组装应用于所述吸尘器主体上的集尘袋3,该集尘袋3为即用即抛型的一次性集尘袋。

所述吸尘器主体包括工作头(图未示)、软管(图未示)、机头2以及储尘桶1。其中,所述工作头包括地刷、圆刷、扫尘刷、扁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工作头通过所述软管连接于储尘桶1的进风口4;机头2可通过卡扣件等连接件与储尘桶1沿轴向密封扣合连接,机头2包括出风口、设置于机头2内部的气流发生装置以及设置在机头2下端的过滤装置21,当机头2装配至储尘桶1上时,过滤装置21位于由机头2和储尘桶1扣合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集尘袋3包括套设于储尘桶1上的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具有围成一灰尘容纳腔30的容纳部31、形成于容纳部31上的开窗310、连接至容纳部31上端的固定部34以及形成于灰尘容纳腔30上方的开口320。当集尘袋3与所述吸尘器主体呈组装状态时(也即集尘袋3套设在储尘桶1上且机头2配接至储尘桶1上),容纳部31对应配合至储尘桶1的周壁及底壁,固定部34由内向外越过储尘桶1的上边缘并被机头2和储尘桶1共同夹持固定,开窗310适配于进风口4以用于进风口4处的含尘气流经开窗310流入灰尘容纳腔30内,开口320对应储尘桶1的上方开口并用于灰尘容纳腔30内的空气经开口320流出至机头2内。

吸尘器100使用时,在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的驱动下,含尘气流自所述工作头的吸口进入吸尘器100内部,通过所述软管自进风口4进入集尘袋3的灰尘容纳腔30内,而后经过滤装置21处理成洁净气流,流经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后,从机头2的所述出风口排出吸尘器100外。其中,含尘气流中的灰尘被过滤装置21过滤拦截并收集在灰尘容纳腔30中。

其中,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用于驱动空气自所述工作头的吸口沿风道向机头2的所述出风口流动,其具体可设置为风机、风扇、气泵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发生装置设置为风机;过滤装置21具体设置为平板过滤器,其布设于所述风机的入风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集尘袋3还包括可对开口320进行自动封闭地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连接于所述袋本体内侧并且可形变地设置于开口320处。其中,集尘袋3具有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参图6,当集尘袋3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遮蔽装置呈密闭状地覆盖于灰尘容纳腔30上方并封闭开口320,从而阻止灰尘容纳腔30内的气体(含灰尘)通过开口320流出;当集尘袋3处于打开状态时,参图7,所述遮蔽装置暴露至少部分开口320以使灰尘容纳腔30内的气体可通过开口320流出,并且所述遮蔽装置具有形变,其具有自动恢复形变以重新封闭开口320的趋势。这样,通过设置所述遮蔽装置,当集尘袋3组装在所述吸尘器主体上时,在机头2的支撑下,集尘袋3处于打开状态,含尘气流从开窗310流入灰尘容纳腔30内,而后灰尘容纳腔30内的空气经开口320可流出至机头2内;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时,所述遮蔽装置自动恢复形变并封闭开口320,从而避免灰尘容纳腔30中的灰尘随机头2的脱开而从开口320向外逸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无需用户用手进行扎口操作,降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几率。

具体地,所述遮蔽装置包括遮蔽本体33和弹性收紧带35。

遮蔽本体33连接至所述袋本体内侧并向所述袋本体中心轴延伸,换句话说,也即遮蔽本体33设置为一延伸出所述袋本体内侧的圆环状翻边结构,其面积大于开口320的面积以用于遮蔽开口320;弹性收紧带35为呈闭合环状地设置于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处的皮筋。

其中,当机头2配接至储尘桶1上时,参图7,机头2施加于弹性收紧带35上一向外的支撑力,该支撑力使弹性收紧带35具有拉伸形变地支撑在机头2上,相应的,弹性收紧带35带动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向外张开以暴露至少部分开口320(也即未被遮蔽),机头2下端的过滤装置21通过开口320由上往下越过所述遮蔽装置并伸入灰尘容纳腔30内。吸尘器100使用时,灰尘容纳腔30内的含尘气流被过滤装置21处理后成洁净气流后经开口320流向机头2内,含尘气流中的杂质及灰尘被过滤装置21过滤拦截并收集在灰尘容纳腔30中。

当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时,参图6及图8,机头2下端由下往上越过所述遮蔽装置从开口320退出灰尘容纳腔30外,弹性收紧带35失去了机头2的支撑力,弹性收紧带35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带动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复位以使遮蔽本体33自动封闭开口320,集尘袋3由打开状态变化为封闭状态,这样,可避免灰尘容纳腔30中的灰尘随机头2的脱开而从开口320向外逸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无需用户用手进行扎口操作,降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几率。

进一步地,遮蔽本体33连接至容纳部31与固定部34相交位置附近,也即所述袋本体大致上以遮蔽本体33作为依据而分割出固定部34和容纳部31。遮蔽本体33包括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环绕地布设于遮蔽本体33的边缘32和所述袋本体之间,也即所述褶皱部自所述袋本体向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延伸。所述褶皱部具体包括若干条褶皱筋331,每条褶皱筋331自所述袋本体向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延伸。

当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时,弹性收紧带35失去了机头2的支撑力,弹性收紧带35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带动遮蔽本体33复位,集尘袋3由打开状态自动地向封闭状态变化,同时,弹性收紧带35在自身形变恢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褶皱部至少部分地收缩折叠。这样,不仅可进一步地加强开口320的封闭效果,而且还可排出灰尘容纳腔30内的部分气体,缩小取下后的集尘袋3占地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更换集尘袋3时,所述褶皱部呈二次收缩折叠的变化过程。具体地,当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时,所述褶皱部首次呈不完全状态地收缩折叠,也即,所述褶皱部收缩折叠程度沿远离所述袋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变大(也就是越靠近遮蔽本体33的内缘32,所述褶皱部收缩折叠程度越大);当集尘袋3从储尘桶1上取下时,所述褶皱部会进一步收缩折叠呈完全状态地收缩折叠,也即所述褶皱部靠近所述袋本体的部分可进一步收缩折叠,从而进一步排出灰尘容纳腔30内的气体。

相应的,所述袋本体具有形成于容纳部31上的排气阀38,集尘袋3还包括设置于排气阀38处的过滤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设置为过滤棉或滤布。当集尘袋3从储尘桶1上取下时,灰尘容纳腔30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阀38并经所述过滤件过滤后排出,灰尘被所述过滤件阻拦而留在灰尘容纳腔30内,这样,在减小取下后的集尘袋3占地空间的同时,不会造成排气过程中开口320被撑开而导致的灰尘逸散。

进一步地,集尘袋3还包括紧固件36,紧固件36设置于固定部34的外缘处并用于将固定部34环绕固定连接于储尘桶1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4的外缘处设置成夹层结构,紧固件36设置为容纳于上述夹层结构中的抽绳,用户可通过抽拉该抽绳的两端以使固定部34外缘被系紧在储尘桶1外壁上。当需要更换集尘袋3时,用户解开该抽绳即可将集尘袋3从储尘桶1上取下;当然,在其它可实施的方案中,紧固件36还可设置为弹性绳、黏胶等。

另外,集尘袋3还包括设置于开窗310处的窗帘37,窗帘37设置有与开窗310相适配的黏胶,当集尘袋3从储尘桶1上取下后,窗帘37通过黏胶粘贴于开窗310周围以密封开窗310,从而避免灰尘容纳腔30内的空气从开窗310逸散出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部31、固定部34、遮蔽本体33可一体成型并均设置为PE材质。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集尘袋3上设置可自动恢复形变的所述遮蔽装置,在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时,所述遮蔽装置自动恢复形变并封闭开口320,从而避免灰尘容纳腔30中的灰尘随机头2的脱开而从开口320向外逸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无需用户用手进行扎口操作,降低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几率;

(2)通过设置所述褶皱部,在机头2从储尘桶1上脱开以及在集尘袋3从储尘桶1上取下的过程中,所述褶皱部自动地收缩折叠,进一步地加强开口320的封闭效果,且便于排出灰尘容纳腔30内的部分气体;

(3)通过设置排气阀38和所述过滤件,在集尘袋3排出空气的过程中,灰尘被所述过滤件阻拦而留在灰尘容纳腔30内,避免灰尘散出;

(4)通过设置紧固件36,不仅加固了集尘袋3与吸尘器主体的连接强度,而且便于用户安装和取下集尘袋3,操作方便。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