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5253发布日期:2019-05-24 21:1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进尘通道可锁闭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在多次的使用后,往往需要对过滤单元进行清洁,以减小吸尘效率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为了避免人工清洁过滤单元而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目前市场上推出了多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清洁器。在进行自清洁工作时,其会对集尘单元的进尘接口进行封闭,并利用迅速打开位于过滤单元和真空单元之间的第二进气口而形成的空气脉冲对过滤单元进行自清洁。但是,这种自清洁方式的清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尘接口的密封度及密封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自清洁的清洁效果,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进行接口的锁闭,第一种方式是取下软管,用塞子或附接的盖子堵住转接头,第二种则是在接口处设置电磁阀门组件,通过开关控制接口的连通及锁闭。但是第一种方式每次需取下软管,操作繁琐,第二种方式额外设置了电磁阀组件,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器进行自清洁时进尘接口不能稳定密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集尘组件以及与所述集尘组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表面处理组件,所述集尘组件至少包括集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与所述表面处理组件直接或间接对接的进尘接口,所述进尘接口包括与所述集尘单元流体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及形成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接口壁;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进尘接口内的导管,所述导管至少包括可与所述进尘接口的第一开口部流体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及导管壁,所述导管与所进尘接口配合形成进尘通道;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进尘接口可动设置,使得所述进尘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状态及锁闭的第二状态;

当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通,所述进尘通道连通;反之,当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口部被所述接口壁封闭或所述第一开口部被所述导管壁封闭,所述进尘通道锁闭当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相通,所述进尘通道连通;反之,当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口部被所述接口壁封闭或所述第一开口部被所述导管壁封闭,所述进尘通道锁闭。

优选地,所述导管壁与所述接口壁之间设有弹性密封材料,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进尘通道被所述导管壁、所述接口壁及所述弹性密封材料密封。

优选地,所述集尘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导管固定设置的限位部及相对于所述进尘接口固定设置的配接部,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接部配合并直接或间接锁持所述导管。

优选地,所述导管包括纵长延伸的中心轴向,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进尘接口可沿所述中心轴向旋转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自所述导管外管壁向外凸伸的凸肋,所述集尘组件包括与所述进尘接口相对固定设置的支承座,所述配接部为设于所述支承座上或所述进尘接口内侧的凹槽,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凸肋与所述凹槽配合以直接锁持所述导管。

优选地,所述集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管上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相对所述导管固定,以带动所述导管相对所述进尘接口运动;所述限位部为设于所述致动件上的让位槽,所述集尘组件包括与所述进尘接口相对固定设置的支承座,所述配接部为设于所述支承座上或所述进尘接口上的弹臂,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弹臂配合以间接锁持所述导管。

优选地,所述导管包括纵长延伸的中心轴向,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进尘接口可沿所述中心轴向线性滑动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外表面设有纵长导引槽,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纵长导引槽的纵长两端,所述配接部包括可弹性延伸到所述导引槽内的锁舌,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导管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吸尘器具有正常工作模式及自清洁模式,在所述正常工作模式,所述进尘通道处于连通的第一状态,在所述自清洁模式,所述进尘通道处于锁闭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以正常工作模式的气流流向的方向,所述集尘组件包括所述集尘单元、过滤单元、第二进气口、真空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真空单元下游并分别对应于正常工作模式及自清洁模式的正常工作风道和自清洁风道,所述吸尘器进行自清洁操作时,所述进尘通道处于锁闭的第二状态,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接部配合锁持所述导管,所述第二进气口开启,所述自清洁风道与所述集尘单元之间产生瞬时压差并形成脉冲气流冲击所述过滤单元以实现所述过滤单元的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主要包括了一种集尘单元进气通道结构,包括与所述集尘单元连通的进气接口及与所述进气接口配合的导管,同时,所述导管相对于所述进气接口可运动设置,使得所述进尘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状态及锁闭的第二状态,并且对应第一、第二状态分别设置限位措施,使得进气通道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简单、密封性好并且密封稳定性高,特别是,能够满足吸尘器进行自清洁时,形成高频气流脉冲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配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进尘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口全开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口锁闭时的状态图;

图8为吸尘器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的结构简图;

图9为吸尘器处于自清洁模式时的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实施例2的整体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实施例2的配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实施例2的接口全开时的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尘器的实施例2的接口锁闭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界定了一种进尘通道状态可切换的吸尘器,该吸尘器不仅可以是桶式吸尘器,也可以是立式吸尘器或手持式吸尘器等其他类型的吸尘器。以下包括附图部分仅以桶式吸尘器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其他实施方式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尘通道的状态切换具有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以下将利用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介绍的吸尘器结构。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集尘组件以及与集尘组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表面处理组件(未图示),所述集尘组件包括真空单元113、集尘单元5及位于真空单元113下游及所述集尘单元5上游的过滤单元112。集尘单元5包括与所述表面处理组件直接或间接对接的进尘接口8。该进尘接口8包括与集尘单元5流体连通的第一开口部81及形成所述第一开口部81的接口壁。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进尘接口8内的导管2,所述导管2至少包括可与进尘接口8的第一开口部81流体连通的第二开口部23及导管壁,所述导管与所进尘接口配合形成进尘通道。

具体地,导管2包括纵长延伸的中心轴向,该导管2相对于该进尘接口8可沿所述中心轴向旋转设置。优选地,该第二开口部23设为喙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口部2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半圆形等。

请参考图5,图6及图7所示,进尘接口8包括前述第一开口部81、形成该第一开口部81的接口壁83及安装板82,安装板82与前述集尘单元5固接。进一步,导管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部81内,并且通过导管2与进尘接口8之间的相对旋转,该进尘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状态及锁闭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导管2的第二开口部23与进尘接口8的第一开口部81连通,所述进尘通道连通;第二状态下,导管2的第二开口部23被所述进尘接口8的接口壁83封闭或进尘接口8的第一开口部83被导管2的导管壁封闭,此时,进尘通道锁闭。优选地,进尘接口8的接口壁83向外延伸出与上述喙形第二开口部23对应的挡板,以使得在第二状态下,该挡板对第二开口部23形成封闭。

具体地,导管壁与接口壁83之间设有弹性密封材料,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该进尘通道被所述导管壁、所述接口壁及所述弹性密封材料密封。优选地,第二开口部23的开口边缘面向进尘接口8凸设弹性密封材料,或第一开口部81的开口边缘面向所述导管2凸设弹性密封材料,以使得进尘接口8处于接口锁闭的第二状态时,第二开口部23与进尘接口8的接口壁83之间或第一开口部83与导管2的导管壁之间密封,以增强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整体的密封性。

具体地,上述进尘接口8可通过软管和所述导管2的配合间接与表面处理组件相连。请具体参考图2,导管2与软管之间通过软管转接件1相连,该软管转接件1包括第一对接端13及第二对接端12,具体地,第一对接端13与软管可枢转相连,第二对接端12与导管2相连。优选地,导管2与第二对接端12可枢转连接,以减小在导管2转动时传递到软管的扭矩,使得软管可相对集尘单元5保持固定。

参考图2至图4,导管2还包括与软管转接件1流体连通的第四开口部22,第四开口部22与前述第二开口部23流体连通,以实现软管与所述集尘单元5间接连通。

该吸尘器进一步包括与进尘接口8相对固定设置的支承座32,该支承座32包括本体、贯穿本体设置的通孔及自本体内侧凸伸设置的复数螺栓孔321,该支承座32通过复数螺栓孔321实现与集尘组件螺栓固定。导管2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支承座32之间设有限位配合机构以直接或间接锁持所述导管。在本实施例中,导管2包括限位部21,该限位部21为自导管2外管壁向外凸伸并呈纵长状的凸肋,所述支承座32设有与该限位部21配合的并自通孔表面向内凹设的配接部(凹槽),所述限位部21可与该配接部配合以在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直接锁持导管2,以增强进尘通道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的整体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集尘组件包括设于导管2上的致动件31,所述致动件31相对所述导管2固定,以带动该导管2相对所述进尘接口运动;该限位部为设于所述致动件31上的让位槽(未图示),该配接部为设于所述支承座32上的弹臂(未图示),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弹臂配合以间接锁持所述导管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限位部与配接部的配合方式包括且不限于:弹性卡扣配合、卡槽卡接配合等。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配接部也可以是在所述通孔壁设置的具有弹性并间隔设置密封垫,该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导管2的限位部21可与密封垫之间的间隙配合,以限制导管2的位置,同时增强了导管2与该进尘接口8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配合部也可以为自所述进尘接口8的接口壁83向内凹设的凹槽,其与限位部21的配合方式与上面描述的一致,故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结合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件31为圆环形旋钮。具体地,致动件31外表面设置有复数凸筋311,以便于旋转。优选地,致动件31内表面设有卡持部312,该卡持部312为长条状凹槽,卡持部312可与上述限位部21相配合以带动导管2与所述致动件31一起运动,同时分开设置也便于生产制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致动件31也可以与上述导管2一体制造。

请参考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具有正常工作模式及自清洁模式的吸尘器。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该吸尘器本体内包括沿正常工作气流上游向下游方向布置的进尘接口8、集尘单元5、过滤单元112、真空单元113、出气口114。请结合图9所示,该吸尘器本体内还设有沿自清洁气流布置于真空单元113上游的第二进气口116和对应的第二进气阀117以及布置于真空单元113下游的自清洁通道及可以在关闭出气口114和关闭自清洁通道两者之间切换的排气阀115。

可以参考图8及图9中箭头指示的气流流向,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上述进尘通道切换到第一状态,即所述尘桶与所述地面清洁装置流体连通,第二进气阀117关闭,排气阀115关闭自清洁通道,吸尘器通过真空单元113产生的负压将携带有灰尘的气流吸入集尘单元5,所述通过过滤单元112过滤后,气流从出气口114排出;处于自清洁模式时,上述进尘通道切换到第二状态,即所述尘桶与所述地面清洁装置之间堵塞,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配接部配合锁持所述导管,同时,第二进气阀117打开,排气阀115打开自清洁通道并关闭出气口114,此时,自清洁通道内的气压迅速上升从而在过滤单元112处形成脉冲气流,反向冲击在所述过滤单元112的过滤面上,从而实现对过滤单元112的清洁。进一步,可以通过排气阀115在关闭出气口114和关闭自清洁通道两者之间快速切换,形成多次气流脉冲,以增强对过滤单元112的清洁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过滤单元112的清洁效果与上述气流脉冲的强度正相关,气流脉冲越强则过滤单元112的清洁效果越好,而气流脉冲强度则取决于切换到自清洁模式下的过滤单元112处的上下游瞬时气压压差,所以进尘接口8的密封性和密封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过滤单元处的上游(自清洁风道)和下游(集尘单元)压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管2相对所述进尘接口8的运动,使得所述进尘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状态及锁闭的第二状态,从而实现吸尘器在正常工作模式及自清洁模式的切换。由于进尘接口8的第一开口部81与导管2的导管壁或导管2的第二开口部23与进尘接口8的导管壁83之间的密封性能佳,并且对应进尘通道的第二状态下,导管2与进尘接口8之间可以限位互锁,所以处于自清洁模式下进尘通道的密封性和密封的稳定性得以保证。同时,仅仅通过导管2与进尘接口8的相对运动便能够实现进尘通道的开闭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实施例二

参考图10-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集尘组件以及与集尘组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表面处理组件(未图示),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单元5,集尘单元5包括与所述表面处理组件直接或间接对接的进尘接口6。该进尘接口6包括与集尘单元5流体连通的第一开口部63及形成所述第一开口部63的接口壁。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进尘接口6内的导管2,所述导管2至少包括可与进尘接口6的第一开口部63流体连通的第二开口部22及导管壁,所述导管2与所进尘接口6配合形成进尘通道。

具体地,导管2包括纵长延伸的中心轴向,该导管2相对于所述进尘接口6可沿所述中心轴向线性滑动设置。优选地,该第二开口部22设为喙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口部2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半圆形或圆形等。

参考图10,图11及图12,进尘接口6包括前述第一开口部63、形成该第一开口部63的接口壁及安装板62,安装板62与前述集尘单元5固接。进一步,导管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部63内,并且通过导管2在进尘接口6内的线性滑动,该进尘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状态及锁闭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导管2的第二开口部22与进尘接口6的第一开口部63相连通,所述进尘通道连通;第二状态下,导管2的第二开口部22被进尘接口6的导管壁封闭,此时,进尘通道锁闭。

具体地,导管壁与接口壁之间设有弹性密封材料,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该进尘通道被所述导管壁、所述接口壁及所述弹性密封材料密封。优选地,第二开口部22的开口边缘面向进尘接口6凸设弹性密封材料,或第一开口部63的开口边缘面向所述导管2凸设弹性密封材料,以使得所述进尘接口6处于接口锁闭的第二状态时,第二开口部22与进尘接口6的导管壁之间密封,以增强进尘通道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整体的密封性。

具体地,上述进尘接口6可通过导管2与软管的配合间接与表面处理组件相连。请具体参考图10,导管2与软管之间通过软管转接件1相连,该软管转接件1包括第一对接端13及第二对接端12,具体地,第一对接端13与软管相连,第二对接端12与导管2相连。

参考图10至图13,导管2还包括与软管转接件1流体连通的第四开口部21,第四开口部21与前述第二开口部22流体连通,以实现软管与所述集尘单元5间接连通。

该吸尘器进一步包括与进尘接口6相对固定设置的支承座32,该支承座32包括本体、贯穿本体设置的通孔及自本体内侧凸伸设置的复数螺柱孔323,该支承座32通过复数螺柱孔323实现与集尘组件螺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导管2穿过所述通孔,导管2的外表面设有纵长导引槽23,所述纵长导引槽23的纵长两端设有限位部231,所述支承座32设有与该限位部231配合的向外凸设的配接部321,所述配接部321具有弹性延伸到所述导引槽23内的锁舌,所述限位部231可与该配接部321的锁舌配合以在所述进尘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导管2的运动行程,以增强进尘通道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的整体的稳定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限位部231设于纵长导引槽23的两端仅是较佳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限位部231可以仅设置在纵长导引槽23的一端或者中间部位。

具体结合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尘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锁舌相配合的按压件31,以便于实现锁舌进入或远离所述限位部231,进一步地便于实现上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或保持。

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具有正常工作模式及自清洁模式的吸尘器。该吸尘器实现自清洁的过程仅有进尘通道的锁闭及开启方式与前一实施例不同,所以这里便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了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