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885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常用的家庭清洁设备,具备将尘埃以及碎屑从空气中分离的功能,通常包括机头、尘桶及搭扣,机头与尘桶通过搭扣可拆解地安装在一起,机头内设有电机,用来作为动力源形成吸尘的气流,电机工作时会发热,机头外壳往往设有通气孔,使得外壳的内部不至于过热,本发明基于现有的吸尘器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收容槽内壁设孔、具有一定隐藏开孔的效果、外壳损坏风险降低的吸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头、尘桶及搭扣,搭扣位于吸尘器外侧,机头与尘桶通过搭扣可拆解地安装在一起,机头内设有电机,机头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连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基壁,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及基壁围成向外壳内凹的第一收容槽,基壁设有若干贯通第一收容槽与外壳内部的通气孔,所述搭扣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并设有面对所述通气孔的主板,基壁与主板间隔相对。

对于本发明,基壁相当于第一收容槽一个内壁,通气孔设于基壁并且搭扣主板面对通气孔,更充分有效利用了收容槽的内壁设孔,减少在外壳的其他的相对更暴露的位置设孔;基壁由于开孔强度会有所减弱,第一侧部、第二侧部、主板产生一定的隐藏通气孔的效果的同时,还可对基壁的遮挡防护作用,设孔的基壁受外力冲击损坏的风险降低。

进一步的,基壁的上端与主板的上端之间形成朝向上方的开口,冷却电机的至少部分气流依次通过开口、第一收容槽、通气孔进入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枢转连接于尘桶,一竖直面平行于搭扣的枢转轴线,主板在所述竖直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通气孔在所述竖直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从而通气孔的大部分区域在横向上被主板遮挡,提升隐藏通气孔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还包括面对第一侧部的第一侧板及面对第二侧部的第二侧板,所述主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外壳还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下侧的槽底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位于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并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机头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提起吸尘器时,槽底部向上抵靠第一侧板的下端和/或第二侧板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枢转连接于尘桶,所述槽底部设有挡筋,挡筋位于穿过且平行于搭扣的枢转轴线的竖直面的外侧,通过把手提起吸尘器时,槽底部通过挡筋向上抵靠第一侧板的下端和/或第二侧板的下端。如此设计,槽底部对挡筋的力使得搭扣有向外壳内侧翻转的趋势,从而提起吸尘器时搭扣反而更不易向外翻转而失效,假如挡筋位于上述竖直面的内侧,则槽底部对挡筋的力使得搭扣有向外转的趋势而容易外翻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枢转连接于尘桶,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和第二侧板的下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凸起位于穿过且平行于搭扣的枢转轴线的竖直面的外侧,通过把手提起吸尘器时,凸起向下支撑于槽底部。如此设计,槽底部对凸起的力使得搭扣有向外壳内侧翻转的趋势,从而提起吸尘器时搭扣反而更不易向外翻转而失效,假如凸起位于上述竖直面的内侧,则槽底部对凸起的力使得搭扣有向外转的趋势而容易外翻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枢转连接于尘桶,所述搭扣还包括面对第一侧部的第一侧板及面对第二侧部的第二侧板,所述主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基壁的上端与主板的上端之间形成朝向上方的开口,将手从开口进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后向外翻转主板即可翻转搭扣。

进一步的,尘桶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下方的第二收容槽、位于第二收容槽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搭扣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并枢转连接于尘桶,所述搭扣还包括面对第一侧壁的第一悬臂及面对第二侧壁的第二悬臂,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连接于主板的相反两侧,第一悬臂设有向第一侧壁突出用以卡持于第一侧壁的第一卡扣,第二悬臂设有向第二侧壁突出用以卡持于第二侧壁的第二卡扣。如此设计,尘桶兼具枢转连接搭扣及卡持搭扣的作用,且搭扣悬臂,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的布局实现利用尘桶第二收容槽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进行对搭扣的卡持。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设有间隔于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的槽底部,所述搭扣还包括面对第一侧部的第一侧板、面对第二侧部的第二侧板、形成于第一侧板与第一悬臂之间的第一卡口及形成于第二侧板与第二悬臂之间的第二卡口,所述搭扣通过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卡持于尘桶后,槽底部进入第一卡口及第二卡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位于第一悬臂下方的第一侧底部及位于第二悬臂下方的第二侧底部,第一侧底部与第二侧底部自主板延伸出并位于主板的相反两侧,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底部之一设有第一转轴,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底部之另一设有收容第一转轴的第一转轴槽,第二侧壁与第二侧底部之一设有第二转轴,第二侧壁与第二侧底部之另一设有收容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槽,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构成搭扣枢转用的转轴,第一悬臂与第一侧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槽,第二悬臂与第二侧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隔槽。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吸尘器为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吸尘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吸尘器剖开上盖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吸尘器另一角度剖开上盖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吸尘器剖开上盖、风罩、下盖的部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吸尘器去掉附件袋组件、搭扣后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吸尘器尘桶与搭扣的立体图;

图9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吸尘器搭扣附近的部分剖视图;

图12为搭扣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3为搭扣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4为搭扣再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3及图6所示,吸尘器包括机头1、尘桶2、附件袋组件3、脚轮组件4、搭扣5、过滤器支架(未图示)、过滤器(未图示)。两个搭扣5位于吸尘器的相反两侧,对称设置。机头1固定于尘桶2的上端缘,机头1与尘桶2通过搭扣5可拆解地安装在一起。机头1设有外壳、电机组件、把手12。电机组件安装固定于外壳之内,电机组件包括风扇(未图示)、电机10及叶轮(未图示)。过滤器支架(即滤尘栏)、过滤器收容于尘桶1内;过滤器支架为框架状,固定于机头1下侧,过滤器套设于过滤器支架外侧并设有空隙用以过滤空气。

电机11的额定功率在100w至3000w之间,优选在200w至1800w之间,例如960w、1200w、1320w、1440w;吸尘器的容量或是尘桶2的容量在0.5加仑至30加仑之间,优选在1加仑至20加仑之间,例如6加仑、9加仑、10加仑、12加仑、14加仑、16加仑。

附件袋组件3包括附件袋30、套筒31、挂架32。两个套筒31分别通过螺钉锁固于尘桶2,挂架32的两端320可抽离地插入于套筒31;附件袋30为布袋或其他柔性材质的袋子,挂设于挂架32,附件袋30可设有多个第一暗扣、多条布条、位于布条自由端部的第二暗扣,可通过布条圈绕挂架32后第一暗扣与第二暗扣扣合在一起,从而将附件袋30挂于挂架32。附件袋组件3低于尘桶2的上端缘,以降低吸尘器的重心,附件袋组件3底部略高于脚轮组件4。附件袋组件3与尘桶2的排水盖21位于尘桶2的相反两侧。

参照图4至图11所示,外壳外侧设有相对的第一侧部60与第二侧部61、连接第一侧部60与第二侧部61的基壁62,第一侧部60、第二侧部61及基壁62围成向外壳内凹的第一收容槽63,基壁62设有若干贯通至外壳内的通气孔620,通气孔620贯通外壳内部与第一收容槽63。

参照图7至图10所示,尘桶2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63下方的第二收容槽21、位于第二收容槽2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3,搭扣5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槽21。第一侧部60的侧面600与第一侧壁22的表面222在竖直方向相平齐,皆为竖直平面。

参照图12至图14所示,搭扣5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63,搭扣5设有主板50、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第一悬臂53、第二悬臂54、第一侧底部55、第二侧底部56、横板57、连接板58、加强板59。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第一悬臂53、第二悬臂54、第一侧底部55、第二侧底部56、横板57、连接板58、加强板59分别自主板50一体延伸出,主板50面对通气孔620,基壁62与主板50间隔相对。主板50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51与第二侧板52之间、第一悬臂53与第二悬臂54之间、第一侧底部55与第二侧底部56之间。第一悬臂53、第二悬臂54、第一侧底部55、第二侧底部56位于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3之间。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为竖直的平板。

第一侧板51面对第一侧部60,第一侧板51贴靠或贴近第一侧部60,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51与第一侧部60间具有间隙,即第一侧板51贴近第一侧部60;第二侧板52贴靠或贴近第二侧部61,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52与第二侧部61间具有间隙,即第二侧板52贴近第二侧部61;第一悬臂53面对第一侧壁22,第二悬臂54面对第二侧壁23,第一悬臂53设有向第一侧壁22突出用以卡持于第一侧壁22的第一卡扣530,第二悬臂54设有向第二侧壁23突出用以卡持于第二侧壁23的第二卡扣540。本实施方式中,搭扣5一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63,另一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槽21,再一部分位于第一收容槽63与第二收容槽21之外;基壁62的上端位于第一收容槽63之外。第一侧底部55位于第一悬臂53下方,第二侧底部56位于第二悬臂54下方,第一侧底部55与第二侧底部56位于主板50的相反两侧,第一侧壁22与第一侧底部55之一设有第一转轴220,第一侧壁22与第一侧底部55之另一设有收容第一转轴220的第一转轴槽550,第二侧壁23与第二侧底部56之一设有第二转轴,第二侧壁23与第二侧底部56之另一设有收容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槽,第一转轴220与第二转轴构成搭扣5枢转的转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220与第二转轴分别设于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3,第一转轴槽550与第二转轴槽分别设于第一侧底部55与第二侧底部56,另外,第一侧底部55设有导引第一转轴220进入第一转轴槽550的第一导引面551,第二侧底部56设有导引第二转轴进入第二转轴槽的第二导引面。第一侧底部55与第二侧底部56分别呈悬臂状,连接板58连接第一侧底部55与第二侧底部56。其中一个加强板59连接第一侧底部55与主板50,另一个加强板59连接第二侧底部56与主板50。横板57呈水平设置,横板57连接第一侧板51与第二侧板52。

基壁62的上端与主板50的上端之间形成朝向上方的开口70,冷却电机10的至少部分气流依次通过开口70、第一收容槽63、通气孔620进入外壳内。开口70朝向上方开放。气流可通过通气孔620和开口70在外壳内与外界间自由流通,开口70的存在使得气流可通过基壁62与主板50之间从上方流向第一收容槽63及通气孔620通再进入外壳内。

外壳还设有位于第一收容槽63下侧的槽底部65,第一侧板51与第二侧板52位于第一侧部60与第二侧部61之间并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63,通过把手12提起吸尘器时,槽底部65通过施加向上的力于第一侧板51的下端和/或第二侧板52的下端而提起尘桶2,槽底部65向上抵靠第一侧板51的下端和/或第二侧板52的下端,外壳设有向第一收容槽63内突出的挡筋64,通过把手12提起吸尘器时挡筋64向上抵靠搭扣5以通过搭扣5向上提起尘桶2,搭扣5枢转连接于尘桶2,挡筋64位于穿过且平行于搭扣5的枢转轴线c的竖直面的外侧(相对靠近吸尘器中心的一侧为内侧,相对远离吸尘器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本实施方式中挡筋64设于槽底部65,槽底部65通过挡筋64抵靠第一侧板51的下端和第二侧板52的下端。枢转轴线c为第一转轴220及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呈水平直线。

搭扣5还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24,通过把手12提起吸尘器时凸起24向下支撑于外壳槽底部65,搭扣5枢转连接于尘桶2,凸起24位于穿过且平行于搭扣5的枢转轴线c的竖直面的外侧。本实施方式中,搭扣5设有两个凸起24,分别设于第一侧板51的下端及第二侧板52的下端。挡筋64可与凸起24相卡扣。

基壁62呈竖直的平板状,主板50在基壁62上的垂直投影(即投影方向垂直于基壁62)覆盖通气孔620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搭扣5枢转连接于尘桶2,一竖直面平行于搭扣5的枢转轴线c,主板50在所述竖直面上的垂直投影(即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面)覆盖通气孔620在所述竖直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基壁62平行于所述竖直面。

第一侧壁22设有用以卡持第一卡扣530的第一凸筋221,第二侧壁23设有用以卡持第二卡扣540的第二凸筋231。第一凸筋221向下延伸至第一转轴220,第二凸筋231向下延伸至第二转轴。

搭扣5还包括位于第一悬臂53上侧的第一卡口531、位于第二悬臂54上侧的第二卡口541、形成于第一悬臂53与第一侧底部55之间的第一间隔槽532、形成于第二悬臂54与第二侧底部56之间的第二间隔槽542,搭扣5通过第一悬臂53及第二悬臂54卡持于尘桶2后,槽底部65进入第一卡口531及第二卡口541内并与第一悬臂53及第二悬臂54分别上下间隔。槽底部65间隔于第一收容槽63与第二收容槽21之间。第一悬臂53与第一侧板51相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卡口531,第二悬臂54与第二侧板52相间隔形成所述第二卡口541。

横板57位于基壁62与主板50之间,横板57与槽底部65之间具有间隙,横板57与槽底部65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凸起24向下超出横板57。

将机头1从尘桶2拆卸时,将手从开口70进入第一侧板51与第二侧板52之间后向外翻转主板50,即可翻转搭扣5,从而第一卡扣530脱离第一凸筋221以,第二卡扣540脱离第二凸筋231,槽底部65脱离第一卡口531及第二卡口541。

参照图4至图6所示,外壳包括上盖14、下盖15、风罩16、托盘(未图示)、第一空间17、第二空间18。第一侧部60、第二侧部61、基壁62设于上盖14,为上盖14的一部分,上盖14还设有对应通气孔620的倾斜导风板140;槽底部65设于下盖15,为下盖15的一部分。托盘位于下盖15下侧,过滤器支架固定于托盘;下盖15还形成有收容叶轮并与出气口11连通的第三空间(未图示),托盘罩在第三空间的下侧,托盘设有连通尘桶2与第三空间的通气口(未图示),过滤器支架及过滤器的上端位于通气口处。吸尘器工作时,电机10驱动叶轮旋转产生负压,使夹杂灰尘的气流从尘桶2的进气口20流入尘桶2,经过滤器过滤后再经通气口流入机头1的第三空间,再经由机头1出气口11排出吸尘器。第一空间17位于上盖14与下盖15之间,第二空间18形成于下盖15,风罩16盖在第二空间18上侧。上盖14还设有与第二空间18对应的若干出风孔141。风罩16设有框口160,电机组件的上端对应位于框口160处。电机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二空间18,风扇可选用轴流风扇,电机组件工作时,风扇旋转,外界的空气经开口70、通气孔620进入将第一空间17,再由第一空间17经框口160流入第二空间18,空气流入第二空间18的过程中流经电机10从而给电机散热,最终吸收了电机10热量的空气穿过第二空间18后经出风孔141排出吸尘器。

在本发明中,『上』、『下』、『侧』、『内』、『外』是对各个对象于图标中相对位置的描述,但这些字眼并非用以限制组件、组成、区域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