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6233发布日期:2019-07-03 03:2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958428U于2011年09月07日公开了一种带蒸汽消毒装置的茶具,包括茶具底座及放置茶具底座上用于加热的电热壶,茶具底座上还设置有可盛装清洁用水且用于置放、清洁消毒茶杯的杯盘,在杯盘下方的茶具底座内设有可控制杯盘加热工作的加热装置,所述的杯盘内嵌置有用于承托茶杯的栅栏层,该杯盘栅栏层嵌置于杯盘的中部或中上部,保证栅栏层高于杯盘内的水面,防止茶杯在杯盘内的水中浸泡;杯盘内的水在煮沸时,可以通过众多水蒸汽沾附于茶杯上,最后形成水滴从茶杯上滴落于杯盘内,达到在高温状态下清洗消毒茶杯,达到干净卫生的条件。

此种茶具仅可以对茶杯进行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后,茶杯上仍附着有水,取出茶杯后,茶杯上的水会掉落到底面或者桌面上,影响用户体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其可实现茶杯的烘干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包括炉体及消毒锅;

所述炉体内部具有电器腔,电器腔内设有控制面板、风扇及风道,控制面板通过线路与风扇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风道的输入端与风扇的出风端连接,风道的输出端延伸至炉体上表面;

所述消毒锅内部具有消毒腔,消毒锅底部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输出端与消毒腔连接;

所述消毒锅处于烘干状态时,消毒锅设置在炉体上,风道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的输入端对接,风扇启动并使单向阀正向导通,风扇、风道、单向阀及消毒腔构成烘干通路。

所述消毒腔内设有用于承托茶杯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通气孔,隔板底部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支脚,支脚设置在消毒腔底面上。

所述炉体上设有第一下耦合器,第一下耦合器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消毒锅底部设有与第一下耦合器相配合的第一上耦合器;

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第一上耦合器上并位于第一上耦合器的中心,风道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下耦合器内并位于第一下耦合器中心;

所述第一上耦合器和第一下耦合器相互耦合时,风道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的输入端对接。

所述消毒锅底部设有环形发热管,环形发热管通过线路与第一上耦合器电连接,环形发热管和第一上耦合器之间连接有防干烧温控器。

所述风道上设有发热组件,发热组件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所述发热组件为电热丝,电热丝覆盖在风道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

所述炉体表面设有位于消毒锅一侧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所述风扇进风端设有防尘网。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器腔的底部,风扇位于控制面板的一侧,,炉体的侧部或底部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风扇的进风端连通。

所述炉体上设置水壶,炉体上设有第二下耦合器,水壶底部设有第二上耦合器,第二下耦合器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所述电茶炉煮水状态时,水壶设置在炉体上,第二上耦合器与第二下耦合器电耦合,消毒锅位于水壶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风扇启动,将外部空气通过风道和单向阀输送入消毒锅的消毒腔内,实现茶杯的风干功能,同时,因为消毒锅加热后具有一定的温度,输送入消毒腔内的空气促进消毒腔内部热量的流通,使空气的温度提高,实现茶杯的烘干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包括炉体1及消毒锅2;

所述炉体1内部具有电器腔,电器腔内设有控制面板3、风扇4及风道5,控制面板3通过线路与风扇4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行,风道5的输入端与风扇4的出风端连接,风道5的输出端延伸至炉体1上表面;

所述消毒锅2内部具有消毒腔,消毒锅2底部设有单向阀6,单向阀6的输出端与消毒腔连接;

所述消毒锅2处于烘干状态时,消毒锅2设置在炉体1上,风道5的输出端与单向阀6的输入端对接,风扇4启动并使单向阀6正向导通,风扇4、风道5、单向阀6及消毒腔构成烘干通路。

本具有烘干功能的电茶炉使用时,茶杯置于消毒锅2内,往消毒锅2内注入小量水,消毒锅2进行加热,水沸腾时产生水蒸汽,对茶杯进行消毒,小量水加热蒸发完毕后或者基本蒸发完毕后,消毒锅2停止加热,此时茶杯上附着有水;电茶炉切换烘干功能,风扇4启动,将外部空气通过风道5和单向阀6输送入消毒锅2的消毒腔内,实现茶杯的风干功能,同时,因为消毒锅2加热后具有一定的温度,输送入消毒腔内的空气促进消毒腔内部热量的流通,使空气的温度提高,实现茶杯的烘干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腔内设有用于承托茶杯的隔板7,隔板7上设有若干通气孔,隔板7底部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支脚8,支脚8设置在消毒腔底面上。

往消毒锅2内注入水时,要使水面低于隔板7,可以防止茶杯在水中浸泡,保证水沸腾时,是高温的水蒸汽对茶杯进行消毒,保证茶杯的消毒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上设有第一下耦合器9,第一下耦合器9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消毒锅2底部设有与第一下耦合器9相配合的第一上耦合器10;实现消毒锅2的加热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所述单向阀6设置在第一上耦合器10上并位于第一上耦合器10的中心,风道5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下耦合器9内并位于第一下耦合器9中心;实现单向阀6和风道5的输出端的定位。

所述第一上耦合器10和第一下耦合器9相互耦合时,风道5的输出端与单向阀6的输入端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锅2底部设有环形发热管,环形发热管通过线路与第一上耦合器10电连接,环形发热管和第一上耦合器10之间连接有防干烧温控器,实现消毒锅2的加热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表面设有位于消毒锅2一侧的操作面板12,操作面板12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

用户可通过操作面板12单独控制消毒锅2的加热功能和烘干功能,消毒锅2内的水加热蒸发完毕后或者基本蒸发完毕后,用户关闭加热功能,启用烘干功能;或者,当消毒锅2温度过高,即水已经完全加热蒸发完后,防干烧温控器切断环形发热管和第一上耦合器10的电连接,消毒锅2停止加热,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风扇4,实现茶杯的烘干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5上设有发热组件11,发热组件11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用于加热输送入消毒锅2的空气,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组件11为电热丝,电热丝覆盖在风道5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对风道5进行加热,提高空气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4进风端设有防尘网13,隔绝掉空气中的尘埃,避避免对茶杯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3设置在电器腔的底部,风扇4位于控制面板3的一侧,炉体1的侧部或底部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与风扇4的进风端连通,便于风扇4抽入外部空气,实现控制面板3和风扇4的布局。

通风孔与风扇4的进风端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上设置水壶14,炉体1上设有第二下耦合器15,水壶14底部设有第二上耦合器16,第二下耦合器15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实现水壶14的煮水功能。

所述电茶炉煮水状态时,水壶14设置在炉体1上,第二上耦合器16与第二下耦合器15电耦合,消毒锅2位于水壶14一侧。

所述单向阀包括设置在第一上耦合器10内并伸入消毒锅2的套管、设置在套管内并设有通气通道的阀座、设置在套管内用于启闭通气通道的阀芯、设置在套管内并设有通气网格的阀盖、盖合在套管上的通气罩,通气罩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利用水的张力特征,水不能通过通气孔,而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可从通气罩内经通气孔进入消毒锅。

所述套管与消毒锅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消毒锅内的水进入到第一上耦合器10和第一下耦合器9内,确保电茶炉的使用安全。

所述阀盖上设置有密封片,单向阀内部的空气压力增大时,顶开密封片,密封片外围向上形变,允许空气通过,单向阀内部压力低时,密封片紧贴在阀盖上,封堵住通气网格,保证单向阀组件的密封性。

所述阀芯与阀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第一上耦合器10和第一下耦合器9相互耦合,风扇4启动,驱动外接空气进入,风扇4驱动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空气向上顶起阀芯,风扇4关闭时,阀芯在自重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