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070发布日期:2019-08-31 01:1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睡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夏天,婴幼儿在睡觉时,常常被蚊虫叮醒,使得婴幼儿哭闹不止,且婴幼儿被蚊虫叮过之后,其被叮的部位会红肿发痒,婴幼儿会下意识地去挠,导致伤口难以恢复。

婴幼儿睡觉时,脸部暴露在外的面积较大,是蚊虫叮咬的主要地方。目前,一部分家长会用风扇开微风来驱赶蚊虫,但婴幼儿抵抗能力较弱,长期吹风扇会容易着凉,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还有部分家长会使用驱蚊液驱赶蚊虫,但目前很多驱蚊液对婴幼儿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睡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睡觉时脸部经常被蚊虫叮咬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婴幼儿睡袋,包括袋体和睡帽,睡帽上设有用于透气的开口,开口一侧设有用于防蚊虫的纱网,纱网的固定端固定在开口的一侧,纱网的自由端和侧部均可拆卸连接在睡帽上,且纱网展开后可覆盖开口;睡帽底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两侧均连通有气管,每个气管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气囊,两个第二气囊均固定在睡帽顶部并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且第二气囊能与展开后的纱网侧部相抵。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

婴幼儿睡着之后,将纱网展开并覆盖住开口,将纱网的自由端和两个侧部固定在睡帽上,此时,纱网并可将蚊虫阻隔在纱网之外。

将婴幼儿放到床上后,婴幼儿的头部会对睡帽底部的第一气囊产生挤压,使得原本位于第一气囊内的气体被挤入到两侧的气管中,并从气管进入到第二气囊中,第二气囊膨胀并将纱网的侧部顶起一定的高度,从而增大了婴幼儿脸部与纱网之间的距离,减小纱网给婴幼儿造成的压迫感。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透气性较好的纱网来将蚊虫阻隔在睡帽之外,防止蚊虫在婴幼儿在睡觉时叮咬其脸部,提高了婴幼儿睡眠的质量,并利用婴幼儿躺下的动作,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相互配合可增大婴幼儿脸部与纱网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可防止蚊虫的口器透过纱网的网孔直接与婴幼儿的脸部接触,进一步增强了防蚊虫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减小了纱网给婴幼儿造成的压迫感,提高婴幼儿的舒适度。

(2)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普通家庭均可消费得起,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强,可进行推广。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纱网上固定有方便家长观察婴幼儿睡眠情况的观察窗。观察窗既可方便家长观察婴幼儿的睡眠情况,又可以让婴幼儿醒来时能够及时看到身边的家长。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观察窗的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遮光的遮光片,所述遮光片的长度小于观察窗的长度。遮光片可为婴幼儿遮光,提高婴幼儿睡眠的舒适度,此外,遮光片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可方便家长调节遮光片的位置,使遮光片能够更好地进行遮光。

方案四: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观察窗上开有若干个透气孔。在观察窗上设置透气孔,可进一步增大睡帽的透气性,提高婴幼儿睡眠的舒适度。

方案五: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10mm。蚊虫的大小一般在10-15mm,透气孔的孔径小于10mm可防止蚊虫从透气孔中进入睡帽中。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纱网的孔径小于10mm。蚊虫的大小一般在10-15mm,纱网的孔径小于10mm可进一步增强防蚊虫的效果。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睡帽底部固定有枕头。枕头可对婴幼儿的头部起到定型和缓冲的作用,防止婴幼儿被硌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睡袋的纱网未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睡袋的纱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睡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袋体1、睡帽2、纱网3、开口4、观察窗5、遮光片6、滑轨7、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气管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婴幼儿睡袋,主要由袋体1和睡帽2构成,睡帽2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透气的开口4,纱网3的上端缝合在开口4的上侧,纱网3的下端底面缝合有三个第二粘接片,袋体1上部靠近睡帽2的部位缝合有第一粘接片,第一粘接片和第二粘接片粘接后可对纱网3的下端进行定位。开口4的左右两侧均缝合有拉链,拉链可将纱网3的两侧定位在睡帽2上。纱网3的孔径小于10mm,纱网3展开后可覆盖开口4。如附图2所示,纱网3上缝合有方便家长观察婴幼儿睡眠情况的观察窗5,观察窗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7,滑轨7上滑动连接有用于遮光的遮光片6,遮光片6的长度小于观察窗5的长度。观察窗5上开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的孔径小于10mm。

睡帽2底部固定有枕头,如附图3所示,睡帽2底部嵌装有第一气囊8,第一气囊8的两侧均连通有气管10,气管10位于睡帽2的侧部,每个气管10的上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气囊9,两个第二气囊9均固定在睡帽2顶部并分别位于开口4的左右两侧,且第二气囊9能与展开后的纱网3侧部相抵。

婴幼儿睡着之后,将纱网3展开并覆盖住开口4,通过拉链将纱网3的两个侧部固定在开口4的左右两侧,并将纱网3自由端的第二粘接片与袋体1上的第一粘接片粘接以实现固定,此时,纱网3并可将蚊虫阻隔在纱网3之外,家长可通过观察窗5观察婴幼儿的睡眠情况,并通过滑动遮光片6的位置来为婴幼儿遮光,提高婴幼儿睡眠的舒适度。

将婴幼儿放到床上后,婴幼儿的头部会压在枕头上,对婴幼儿的头部起到定型和缓冲的作用,防止婴幼儿被硌到。同时,婴幼儿的头部在挤压枕头的同时也会对睡帽2底部的第一气囊8产生挤压,使得原本位于第一气囊8内的气体被挤入到两侧的气管10中,并从气管10进入到第二气囊9中,第二气囊9膨胀并将纱网3的侧部顶起一定的高度,从而增大了婴幼儿脸部与纱网3之间的距离,减小纱网3给婴幼儿造成的压迫感,提高婴幼儿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