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308发布日期:2019-07-31 20: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来辅助或直接烹饪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中能够胜任自己烹饪的人在逐渐减少,为了帮助人们在家中进行烹饪,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烹饪机械。进行人为干预度小的自动烹饪,需要解决菜料和调味料的自动添加问题。菜料可以在烹饪前预先切好并确定适宜的量,待烹饪时再确定添加顺序,调味料则需要在烹饪时同时确定添加时机和添加量,并对菜品的口感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专利CN205514266U公开了一种泵头型液体投料器,针对液体调味料,在调味盒的出口处安装蠕动泵,通过动力输入柄来获取动力。实用新型专利CN205312683U公开了一种螺杆式粉末投料器,针对粉末调味料,在调味盒的出口处安装螺杆挤出器,通过动力输入柄来获取动力。发明专利CN105800335A公开了一种电动烹饪备料系统,通过组合不同的液体投料器和粉末投料器,利用一台电机移动着对不同的投料器进行驱动,实现液体和粉末调味料的准备,该系统中每个投料器下方均需放置一个接料盒,而且只能用来准备液体和粉末调味料,准备好后需要手工拔出接收盒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专利CN205814160U公开了一种电动投料系统和电动烹饪系统,分两层在圆形转盘上设置菜料盒和调味料盒,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使不同的菜料盒或调味料盒运动到特定位置与相应的电机相结合,并翻转菜料盒或打开调味料盒的阀门,将菜料和调味料投出到锅体内。发明专利申请CN107928380A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料的烹饪系统,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一个升翻装置运动至菜料盒处,然后升翻装置带动菜料盒运动至锅体边侧并将菜料盒上升和翻转,将其中菜料倒入锅内,还通过另一个移动装置带动另一个升翻装置运动,该升翻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接料盒从调味料盒中接收调味料,并升翻至锅体内。上述烹饪装置或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对制作精度要求高、制作成本高不利于推广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可以自动向锅体内添加菜料和调味品并将油烟排出,结构相对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便于生产和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锅盖板、活动锅盖板、粉末送料器和翻转料斗,粉末送料器和翻转料斗位于固定锅盖板的上方,粉末送料器的出料机构将粉末料送出至活动锅盖板所覆盖的区域,翻转料斗翻转后开口朝向活动锅盖板所覆盖的区域;在固定锅盖板上设有排烟口和液体出料口,所述排烟口经排烟管道与排烟机相连,所述液体出料口经送液装置与液体料盒相连。本技术方案作为辅助烹饪装置,与锅体配合可以进行烹饪。

优选的,在所述固定锅盖板和活动锅盖板下方设有锅体。

优选的,在所述机架上设有翻转电机和U形口,所述翻转料斗上固定有旋转杆,旋转杆架设于U形口上,并且旋转杆一端与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端部留有插槽,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留有插头,所述插槽套在插头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锅盖板包括第一活动锅盖板和第二活动锅盖板,在所述机架上安有纵向支撑架,在纵向支撑架上安有旋转电机和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活动锅盖板和第二活动锅盖板铰接于所述纵向支撑架的两侧并受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来实现旋转,搅拌电机与搅拌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粉末投料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下方留有出料口和托板,所述出料机构为位于出料口与托板之间的可活动的舌板,在舌板上留有通孔,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送料电机,送料电机驱动舌板伸出或缩回壳体。

优选的,所述液体料盒有多个并且并排插装在出液底座上,所述液体料盒上留有出液插头,出液底座上留有出液插口,各出液插口分别经分支管路与汇集管相连,每个分支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汇集管经吸液管路与所述送液装置相连,送液装置经出液管路与所述液体出料口相连,所述送液装置为泵体。

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支架和升降支架,升降支架可在固定支架上上升或下降,升降支架上还连有纵向支板,在纵向支板上连接有横向支板,横向支板与所述纵向支撑架相连,所述固定锅盖板安装在横向支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粉末投料器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板上,在横向支板上还设有托架,所述翻转料斗设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排烟机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在升降支架上还设有外排管路与排烟机相连,在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油烟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翻转料斗设置在锅体上方,在活动锅盖板手工打开或机械传动打开后可以直接将菜料倒入锅中,省去了以往将料盒移动、升翻的复杂操作,翻转料斗设在U形口上并与翻转电机可拆卸相连,提升了将翻转料盒自由取下来装填菜料的操作灵活度,使用更加方便。粉末投料器采用带有通孔的舌板作为出料机构,通孔内填入粉末的量相对确定,便于计量,舌板下方的托板用于托住舌板通孔内的粉末,使其只有在伸出后才能落下。固定锅盖板与活动锅盖板相组合,使得活动锅盖板打开用于添加菜料和粉末调味品,而固定锅盖板设置排烟孔道和液体出料口,用于排烟和添加液体调味料,这样使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带来更大的厨房摆置自由度。采用机械传动打开活动锅盖板相比手动打开更容易实现整个烹饪的自动化。泵体与各个电磁阀相配合,可以将液体或粘稠料吸入同一个汇集管内,而不用为每个液体料盒配置泵体,同时使用泵体也可以计量流量,便于在程序控制下实现自动烹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架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锅盖板、活动锅盖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固定锅盖板、活动锅盖板位置关系另一视角图

图5是旋转电机、搅拌电机位置示意图;

图6是活动锅盖板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壳体、舌板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托板、舌板、送料电机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9是翻转料盒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液体料盒相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不包括锅体,而作为一种辅助烹饪的装置,需要锅体配合进行直接烹饪,也可以将锅体作为装置的一部分,从而构成完整的烹饪装置,以下以包括锅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烹饪装置具有机架1和锅体2,机架1包括固定支架101和升降支架102,升降支架102的两侧升降板103对应安装在固定支架101两侧固定板104的内侧,升降板103上留有两条平行的通孔105,压板106上的固定螺栓穿过通孔105和固定板104,并用螺母固定,这样当升降板103调整到合适高度时,即可被压板106固定。

升降支架102还具有平行的两块纵向支板108,纵向支板108与升降板103固定相连,随升降板103一起升降。在两升降板103内侧安有风扇109,风扇109与排烟管道110相连,并且在接口处可设置有油烟过滤网111,用于滤除油烟,提升排放烟气的环保质量,烟气通过与风扇相连的外排管道7排走。

在两块纵向支板108上安有销轴112,横向支板113通过销轴112铰接在纵向支板108上,横向支板113底部安有固定锅盖板201,固定锅盖板201上留有排烟口221,排烟口221与排烟管道110相连。在固定锅盖板201上还留有液体出料口222,该出料口经出液管路(未画出)与泵体(未画出)相连。

在横向支板113上还铰接有纵向支撑架202,纵向支撑架202内安有旋转电机203和搅拌电机204。在纵向支撑架202两侧铰接有第一活动锅盖板205和第二活动锅盖板206,第一活动锅盖板205和第二活动锅盖板206在边缘上固定安有从动齿轮210,从动齿轮上局部留有轮齿212。旋转电机203的输出轴上安有主动齿轮213,该主动齿轮只在局部留有轮齿214,正反向转动时能分别与两侧的从动齿轮相啮合,从而分别带动第一、第二活动锅盖板旋转翻起。也可以为第一、第二活动锅盖板分别配置旋转电机,这样两块活动锅盖板可以同时打开,增加了操作灵活度。此外,第一活动锅盖板和第二活动锅盖板也可以不用机械方式驱动,而是手动掀起,但是机械驱动更有利于实现烹饪的自动化。搅拌电机204与搅拌杆220相连,用于对锅体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还可以在搅拌杆220内设置温度传感器230,用于监测锅体内物料温度,这样采集物料温度更加直接和准确,有利于实现程序控制的自动化烹饪。固定锅盖板201和第一活动锅盖板205、第二活动锅盖板206以及纵向支撑架202均位于锅体2的上方。

在横向支板113上安有粉末投料器3,粉末投料器3具有壳体301,壳体下部留有出料口302,出料口302下方设有可活动的舌板303,舌板上留有通孔304,通孔304下方设有托板310。舌板303下侧设有齿条305,齿条305与送料电机306输出轴上的齿轮307相啮合,齿轮307转动,可以将舌板303推出或者拉回原位置。粉末调味料从出料口落入通孔304内,并被托板310托住,当舌板伸出时,通孔304和里面的粉末料一起被推出,粉末料则会落入锅体2内。通孔304的厚度和直径与粉末的量相对应,通过重复出料可以增加出料量,以此定量控制调味料的加入量。

在横向支板上还设有托架4,托架4上设有若干成对的U形口401,翻转料盒410通过其上的旋转杆402架可拆卸的架设在U形口401上,旋转杆402一端留有插槽403。托架4上还为每个翻转料盒配有翻转电机404,翻转电机404的输出轴端部留有插头405,插槽403可拆卸地套在插头405结合,这样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料盒翻转,将其中菜料通过上口倒入下方的锅体内。

粉末投料器3的出料结构即舌板303伸出后,其上的通孔304对准第一活动锅盖板或第二活动锅盖板所覆盖的锅体区域,翻转料盒翻转后开口也对准该区域,这样第一、第二活动锅盖板打开后,菜料和粉末调味料即可加入到锅体2内。

液体料放在液体料盒5内,每个液体料盒5下方留有出液插头501,若干液体料盒5的出液插头501均插到出液底座6上,出液底座6上设有出液插口601并与出液插头501相结合,所有出液插口经分支管路与汇集管(未画出)相连,分支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未画出),汇集管经吸液管路(未画出)与前述的泵体相连。这样,通过泵体与电磁阀的结合,可以灵活加入水、油或液体调味料。液态料盒的拔插式设计方便将液体料盒取下并装填液体料,增加操作的便捷性。泵体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属于送液装置。送液装置也可以采用电磁阀等,并将液体料盒与液体出料口设置出压差,利用压差和电磁阀的开闭完成液体料的输送。

本烹饪装置结构紧凑,动作灵活准确,如果通过程序控制电机、泵体以及热源对锅体的加热,容易实现自动化烹饪。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